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宝鸡市眉县第五村初级中学 郝小龙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最后一章学习了证明的必要性,认识了8条基本数学事实,在七年级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等腰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个大致认识。因而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任务有: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等腰三角性质的探究,加强学生几何证明的理解及证明过程书写,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四个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3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能力;4通过推论使学生初步形成证明的意识,体会证明的要求和步骤,并体会 几何图形的一般研究方法;教学重点熟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三、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探索发现猜想证明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对通过实验获得数学结论已有一定的体验,但数学思维严谨的同学总是心存疑问,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去探究疑问,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理性思维有深远的意义。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2课前准备教具:教材、一张纸质的绿色等腰三角形并固定在黑板上 一体机、多媒体课件。学具:教材、一个小型的纸质等腰三角形、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小试牛刀;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内容:情境1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全等的哪些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情境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有什么数量关系,你能证明吗?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怎么理解?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效果: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掌握的较好,很快进入状态。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内容1:思考全等三角形的4个判定方法,其中,“角角边”不属于8条基本数学事实,如何用学过的基本事实和定理证明“角角边”定理?已知,如图,A =D,B=E,BC=EF,求证:ABCDEF证明:A =D,B=E(已知), 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180-(A+B),F=180-(D+E),C=F等量代换,又BC=EF(已知)ABCDEF(ASA)意图: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回顾证明的必要性。提高学生书写证明过程的能力。效果: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记忆理解比较深刻,很快产生证明思路,但部分学生对证明的书写过程有所遗忘,经过复习有一定提高。内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内容3: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条件 可证ABCADC(SSS)SS) 可证ABCADC(SSS)AS) 可证ABCADC(AAS)SA) 可证ABCADC(AAS)AS)意图:复习三角形判定的四种方法。效果:学生掌握了SSS、SAS、ASA、AAS判定三角形全等。归纳新知: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四种,通过对比发现无论哪个办法都至少需要一组边相等,在平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先确定有没有一组相等的边并且得到结论用AAA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是错误的。2.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以前是如何探索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意图:让学生经历这些定理的活动验证和证明过程.具体操作中,可以让学生先独自折纸观察.探索并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再以六人为小组进行交流,互相弥补不足.效果:学生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2条性质,部分学生写出了一条。1. 等边对等角2. “三线合一”有了猜想,自然想到怎样去证明这个问题,有了折纸这个过程,学生很自然想到辅助线AD的做法。预设一:若学生认为AD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则配合学生用SAS去证明ABDACD(SAS) 从而证得从而证得B=C,等边对等角 。 ADB=ADB=90即AD是BC边上的高线,BD=CD即AD是底边中线。(“三线合一”)预设二:若学生认为AD是底边中线,则配合学生用SSS去证明ABDACD(SSS) 从而证得B=C,等边对等角 。 ADB=ADB=90即AD是BC边上的高线,BAD=CAD即AD是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预设三:若学生认为AD是底边高线,由于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HL,可以引导学生用勾股定理去证明BD=CD,从而用SSS去证明ABDACD(SSS) 从而证得B=C,等边对等角 。 BAD=CAD CAD 即 AD是顶角的角平分线,BD=CD即AD是底边中线。(“三线合一”)归纳结论:(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三条线重合.三.小试牛刀1.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1)D=B;(2)AECF证明:(1)在ADE与CBF中,AD=CB,AE=CF,DE=BF,ADECBF(SSS). D=B (2)ADECBF,AED=CFB,AEO=CFO.在AOE与COF中, AEO=CFO,AECF.意图:练习全等三角形的证明。2.如图,在ABC中,AB = AC,ADBC,BAC = 100.求1、3、B的度数.解:在ABC中,AB = AC,ADBC,BAD=CAD,1=BAC=50.又ADBC,3=90.在ABC中,AB = AC,B=C=40.意图:从数据上感受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在此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教师要择题在黑板上板书过程.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证明全等三角形时先要找一组相等的对应边。AAA、SSA不能用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五、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1.1”知识技能第2、3题.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较好地地方是“三线合一”没有按课本安排的内容顺序先证明“等边对等角”再证“三线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政策研究室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定西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机场集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清湾镇便民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招聘编外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海市住宅买卖合同样本
- 2025家具采购合同
-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名校联考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山西省房地产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第4课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任务型导学案)(原卷版)
- 创建文明班级班会课件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社会渠道支撑管理制度
- DBJ50-T-047-202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
- 呼吸科出科小讲课
- 2025年中国红富士苹果市场深度调研研究报告
- 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仓库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借车给他人免责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