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乱局态势的启示原因何在去向何方_第1页
利比亚乱局态势的启示原因何在去向何方_第2页
利比亚乱局态势的启示原因何在去向何方_第3页
利比亚乱局态势的启示原因何在去向何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利比亚乱局态势的启示原因何在去向何方从 2 月 16 日发生骚乱以来,利比亚的社会动荡已经发展成为内战,并在西方的武装干涉下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升级,数以千百计的平民在冲突中丧生。利比亚的乱局已远甚于突尼斯和埃及。初步分析利比亚乱局的成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利比亚的社会矛盾特别是部族矛盾突出,失业率高。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报告,XX 年利比亚的石油产业占其出口额的 95%,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作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利比亚的人均 GDP 达到了将近一万五千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并不低,但 由于缺乏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利比亚的失业率达到了近 30%。虽然利比亚的主权财富基金据说达到了 600-700 亿美元的规模,但在利比亚首都的街头上垃圾成堆,即使是宾馆也显得破败不堪。去年,利比亚宣布将在未来三年投资 1300 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群众的不满已经日益显露,社会矛盾越发尖锐。此外,由于卡扎菲长期奉行小企业私有,大企业国有的政策,石油开采、炼化等主要行业,更不用说政府部门等工作机会一直2 / 4控制在以卡扎菲家族为首的基于的黎波里的贝尼 希拉尔部族手中,普通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而由于利比亚较为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结构,卡扎菲执政以来,部族是利比亚仅存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包括工会等都被取缔。在利比亚部族人员对部族的忠诚远远超过了对国家的忠诚。在卡扎菲统治的四十余年中强力的压制了其他部族的发展,特别是人数众多的、以东部城市昔兰尼加为主要据点的另一大部族贝尼 萨利姆的发展。利比亚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部族矛盾在外力的触发下发展成为内战。 其次,卡扎菲 41 年的铁腕统治和 “子承父业”的接班态势使国内各方十分不满。 此次中东北非乱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群众对个人长期执政的厌恶,对家族政治、 “子承父业”的严重不满,埃及是这样,利比亚也是这样。 1969 年,在年仅 27 岁的卡扎菲领导下推翻了时任国王伊德里斯,建立了利比亚阿拉伯共和国。40 余年来,这位特立独行的领导人在内外事务方面都表现出了他的强硬。比如,多次提出但无果而终的与埃及、突尼斯、叙利亚的3 / 4合并;多次出兵乍得等。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卡扎菲着力培养他的儿子赛义夫 伊斯兰 卡扎菲接班的态势非常明显,有专家表示,赛义夫 卡扎菲已经担负起领导国家的责任。在国际事务方面,由于他在英国接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与西方各界的广泛联系,使得近年来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国内事务方面,他宣称要建设免税区,要开发 1200 多公里的地中海沿岸,要把利比亚建设成北非的迪拜等等。事实上,在此次利比亚内战中他也多次代表卡扎菲发表电视讲话,并表示即便“血流成河”也誓不退缩。可以说,卡扎菲家族统治已经使利比亚人民厌恶和不满,群众寻求改变。 12 下一页第三,受到左邻右舍突尼斯和埃及群众运动的鼓舞,大批的反对派走向街头,而卡扎菲对于群众采取了强硬的镇压手段,激化了矛盾。 40 年来,虽然国内矛盾重重、挑战不断,但强人铁腕统治下的利比亚国内一直没有发生过对卡扎菲政权有致命影响的事件。此次利比亚的乱局,直接的触点是突尼斯和埃及的群众运动取得进展,激发了利比亚反对派的斗争热情。在各方反对力量的号召下,大批的群众走向街头,向卡扎菲政权发起挑战。此外,由于卡扎菲长期的特立独行,4 / 4在周边特别是阿拉伯世界树敌太多,太孤立,难以得到有效援助,使得国内抗议活动进一步扩展蔓延。在这一点上阿盟国家对卡扎菲的态度就是明证。 最后,国外势力对反对派的支持使得内战最终爆发。 如果说在中东北非变局之初美国现政府还处于被动、观望的状态,那么当利比亚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的时候美国已经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政策,并且还在“两面下注” 。有消息指出,利比亚反对派领袖曾经与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通话,通报了反对派内部的情况,美驻利大使询问了是否需要武器支持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也明确表示,在她访问突尼斯和埃及时会与利比亚反对派就有关事宜进行会谈。可以说,如果没有西方国家或明或暗的支持,利比亚民众的抗议活动不会演变成内战,并且愈演愈烈。 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对利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虽然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