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强碱中毒.ppt_第1页
强酸强碱中毒.ppt_第2页
强酸强碱中毒.ppt_第3页
强酸强碱中毒.ppt_第4页
强酸强碱中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酸强碱中毒 强酸中毒 一 中毒机制 硫酸 硝酸 盐酸 氢氟酸 浓的有机酸等均为强酸 强酸可使蛋白质凝固坏死 使局部充血 水肿 坏死 穿孔 后期可致受损局部瘢痕形成 狭窄及畸形 二 病情评估 1 病史 强酸接触史 误服史 2 中毒症状 1 皮肤 灼伤 腐蚀 坏死和溃疡 2 眼部 结膜炎 角膜灼伤甚至穿孔 全眼炎甚至失明 二 病情评估 不同种类的强酸皮肤灼伤后 皮肤颜色不同 硝酸烧伤的皮肤 黄色 盐酸烧伤的皮肤 灰棕色 硫酸烧伤的皮肤 黑色 棕色 氢氟酸烧伤的皮肤 灰白色 2 中毒症状 3 消化道 剧烈灼痛 腐蚀穿孔 吞咽困难甚至窒息 后期可发生食管 幽门狭窄及肠狭窄性梗阻 4 呼吸道 支气管炎 炎症 肺水肿 二 病情评估 三 急救措施 1 紧急处理 1 皮肤灼伤后 予大量流动水冲洗 局部以碱中和 2 5 NaHCO3 1 氨水或肥皂水 再以水冲洗 眼部冲洗后予可的松 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 疼痛明显时可滴0 5 丁卡因 三 急救措施 1 紧急处理 2 口服者禁催吐和洗胃 禁服NaHCO3以免发生胃肠穿孔 尽快口服弱碱如氧化镁 氢氧化铝或鸡蛋清 牛奶 豆浆 米汤 食用油等保护消化道粘膜 可在第2天开始口服强的松 预防消化道疤痕形成 1 紧急处理 3 静脉输液每日输液量为1500 2500ml 静滴乳酸钠500ml纠正酸中毒 经肝代谢生成NaHCO3 三 急救措施 1 紧急处理 4 喉头痉挛 肺水肿 窒息者 尽早气管切开 轻症患者可2 NaOH雾化吸入 5 止痛 吗啡 杜冷丁 三 急救措施 2 防治肺水肿 预防性口服强的松5 10mg Tid 肺水肿者予静滴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适当控制输液量 适当利尿 三 急救措施 3 抗生素防治继发性感染 4 瘢痕性食管狭窄者应考虑食管扩张术 三 急救措施 强碱中毒 一 中毒机制 NaOH KOH Na2O K2O等均为强碱 Na2CO3 K2CO3 Ca OH 2等腐蚀作用较弱 强碱溶解组织蛋白 胶原组织 皂化脂肪 使组织脱水 组织严重坏死 碱烧伤常较深 碱吸收后可导致碱中毒 肝肾脂肪变性坏死 二 病情评估 1 病史 强碱接触史 2 中毒症状 1 皮肤 充血 水肿 糜烂 2 眼部 结膜炎 角膜溃疡 3 消化道 剧烈灼痛 腐蚀穿孔 消化道出血 后期可发生食管梗阻 4 呼吸道 刺激症状 咳大量痰及坏死肺组织 肺水肿 三 急救措施 1 皮肤灼伤后 予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到30分钟以上 局部以1 醋酸中和 冲洗前忌用中和剂 以免产生中和热 2 眼部禁用中和剂 清水冲洗后予1 阿托品滴眼 高浓度氨气接触眼部 冲洗后应予皮质类固醇 抗生素眼液交替滴眼 三 急救措施 3 口服者禁催吐和洗胃 服食醋 醋酸 桔汁 稀盐酸中和 再服鸡蛋清及牛奶 碳酸盐中毒忌服醋酸以免发生胃肠穿孔 早期使用激素 地塞米松2 3周 可预防和减轻消化道瘢痕狭窄 三 急救措施 4 吸入性氨中毒者 吸氧 畅通呼吸道 5 补液 纠正电解质紊乱 防止休克 6 止痛 吗啡 派替啶 杜冷丁 强酸 强碱中毒护理要点 一 观察病情 1 生命征 神志 2 并发症 纵隔炎 腹膜炎 休克 急性肾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吸氧4 6L min 防止发生ARDS 观察有无腹痛 腹肌紧张 压痛 反跳痛等症状 及早发现胃肠穿孔 二 营养支持 禁食 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期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 普食 吞咽困难者予鼻饲 三 口腔护理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