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QQ空间 第十一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主要介绍我国政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所以我们要掌握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相关知识 熟悉有关规定 以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及其相互关系 比较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国家的一党独大制 两党制和多党制 加深对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了解和掌握 教学要求 1 掌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2 掌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性质 3 理解处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体内容和关键 4 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特点 5 掌握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 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6 了解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第一节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一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和性质 一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的含义 P327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 P327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为核心 以政治协商为形式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因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具有高度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制度 党际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形式也是具有高度中国特色的 2 该制度对政治制度汲取政治支持和积累政治资源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 3 民主党派是政治协商的主体 但是政治协商的范围不限于民主党派 使得统一战线具有更普遍的广泛性 二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性质与西方的一党制 两党制 多党制有本质区别 既不存在各个政党对国家政权的平等竞争 也不是一党制是在肯定中国共产党唯一执政党地位前提下的多党派共存和中国共产党与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领导 协商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的 执政党 民主党派通过各种渠道参政议政 参加国家政权 具有参政党地位 非在野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二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涵义 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二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和原则P33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要注意 1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 是执政党 2 充分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政治自由 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 3 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团结奋斗中出现的矛盾 遵循 团结 批评 团结 的公式 第二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 政协的性质 职能和任务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特点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 各无党派民主人士 各人民团体 各少数民族 各界代表 台湾同胞 港澳侨胞 归国侨胞 特邀人员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特点 统一战线性质是根本特征大陆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海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组织上最大限度代表和包容爱国统一战线的成员是具有党派性的机构 二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的目的P3342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内容和形式P335 三 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P335 曹凤云区政协委员提案 1 提案 在在校中小学生中开展公共行为规范教育的建议背景 交通问题 非典危机问题 公民社会基本行为失范 公共卫生等危机解决思路 中小学生受教育 逆社会化措施 食 行 交往 提交 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 区教育局 给予答复 曹委员表示满意监督实施 2 提案 餐饮业自觉实行分餐制宣传的建议背景 非典思路 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不利于公共卫生提交 区商委 答复 满意但是希望加大宣传力度 一 组织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二 全国委员会与下级地方委员会是指导关系1 全国委员会的组织5年任期2 全国委员会的职权3 全国委员会的组成单位可以声明退出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 三 地方委员会对全国委员会的决议要坚决执行1 地方委员会的组织2 地方委员会的职权 第三节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一 参政议政 二 民主监督 三 民主党派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 四 民主党派的成员被举荐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定职务 参见第二章 第十二章干部 公务员制度 本章学习中注意结合中国传统干部管理制度来加深对公务员制度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要求 理解党管干部是中共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 掌握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了解公务员管理机构包括综合管理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 掌握职位分类制度是政府人事管理管理工作的基础 掌握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国家干部制度 一 干部的分类二 干部管理的主要制度 一 干部的分类 国家机关干部党的工作干部军队干部社团群团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企业事业单位行政干部 二 干部管理的主要制度 一 党管干部原则 二 干部录用 三 干部任用制度 第二节公务员制度 一 公务员二 公务员管理机构三 公务员管理制度 一 公务员 一 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 二 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二 公务员管理机构 一 综合管理机构 二 部门管理机构 三 公务员管理制度 一 职位分类制度 二 录用 任免与培训 三 考核 奖励与纪律 四 升降 交流与回避 五 工资 保险与福利 六 辞职 辞退与退休 第十三章选举制度 学习中国的选举制度时 在深入理解选举制度的有关规定及其法理依据的基础上 注意联系中国的选举实践 加强对选举工作的了解 掌握选举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获得与丧失 了解选民资格确认的程序与选民权利保障机制 了解主持选举的机构及其职权 了解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分配的规定 掌握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程序 了解选举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结构 选举与选举制度 选举是公民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权力委托的行为 是国家公共权力获得合法性的根本途径 也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基石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选举制度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程序选择代表国家公职人员而赋予国家政权以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则 这些制度规定和规范规定了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一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二 直接选举中选民资格的确认三 选举人权利的保障 一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 公民所享有的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的法定权利被选举权 公民被选任为国家代表机关代表的法定权利 1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获得A 直接选举中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必须具有中国公民身份必须年满18周岁必须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B 间接选举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任何具有选举权的公民都具有被选举权被推选为下一级人大代表的选民 拥有上一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权 2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暂停行使临时丧失政治权利 因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其他严重的刑事犯罪而被羁押 正在受侦察 起诉 审判的公民3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被剥夺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象 危害国家安全罪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罪犯 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限 死刑 无期徒刑的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其他1 5年 二 直接选举中选民资格的确认 1 选民登记 按选区进行精神病人有选举权 但是可以不列入选民民单2 选民名单的公布公布选民名单 标志选举活动开始选民证3 选民资格争议的裁决向选举委员会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为最后决定 三 选举人权利的保障 1 选举人权利的保障选举意志自由 赞成 反对 弃权 另选他人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 差额选举任何人不得在任何时候采取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选举行为2 秘密投票和差额选举秘密投票 即无记名投票 指选举人在选举时采取不公开投票的方式 亲自书写选票 在选票上不签署自己的姓名 并亲自将选票投入密封票箱的方式差额选举 即不等额选举 多额选举 指供选举人进行选择的侯选代表名额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 第二节主持选举的机构 一 主持选举的机构直接选举 本级选举委员会间接选举 本级人大常委会二 直接选举中选举委员会的职权P380 第三节代表名额的分配 一 一般行政地方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 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分配全国人大代表不超过3000人十届人大 农村每96万人选一名代表 城市每24万人选一名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占总数12 人数特少省的代表不少于15人 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分配 基数 增加数 代表总数 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 省 自治区每增加15万人增加代表1名 直辖市每增加2 5万人增加1名代表 人口超过亿的省 代表不超过1000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240名 每增加2 5万人口加一名代表 人口超过1000万的 代表数不超过650县 区 不设区市的代表名额技术为120名 每增加5000人口增加1名代表 人口超过165万 代表不过450 人口不足5万 代表可以少于120名乡镇代表基数40名 每加1500人口增加代表1名 人口超过9万 代表不过100 人口超过13万 代表不过130 人口不足2000 代表可以少于40 二 民族自治地方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中应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少数民族全国各少数民族应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又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分配 并由少数民族所在地方的人大选出每一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都应有代表参加参加当地人大 P383 三 军队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 全国军人代表265名 四 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全国代表中 港36人 澳12人 台13人 第四节直接选举 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国家机关代表的选举形式 一 选区划分 一 选区与选民小组选区是选民直接选举代表的基本单位 是选民开展选举活动并产生一定数量代表的基本区域 也是代表联系选民 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范围城镇中有单位的选民一般在本单位所属的选区参加选举 无单位的应在居住地的选区参加选举 二 选区的规模和类型选区的大小按每一选区选举1 3名代表的原则划分农村选区 城镇选区 独立选区 联合选区 混合选区 二 选举程序 一 选民登记和候选人的提出由各政党 人民团体单独推荐由各党派 人民团体联合推荐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 二 投票 三 计票 四 代表候选人的当选 必须获得过半数的选票 五 确认和宣布 六 补选 代表出缺 或者代表资格终止 需要补选 选举委员会组织 协商 会议 最后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第五节间接选举 一 间接选举二 选举程序 一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二 代表候选人的确定 三 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四 投票 五 计票和宣布当选 六 补选 一 间接选举 间接选举是民意代表机关的代表不经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而由下级代表机关选举产生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间接选举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各级人大主席团发挥主要作用 二 选举程序 一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按选举单位提名 不限于本级人大代表 实行差额选举 二 代表候选人的确定 预选 三 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选举日要停止介绍 四 投票 无记名投票 五 计票和宣布当选 获全体代表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 六 补选 代表出缺 或者资格终止 第六节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一 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二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一 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港澳台本地区不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各自都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当地成立选举会议 特首是选举会议法定成员选举会议成员10人联名推荐候选人无记名投票 差额选举获得选举委员会过半数选票 才能当选补选 二 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选举办法由全国人大有关决议专门规定由各地及解放军中台湾籍同胞派代表到北京协商选举十届人大时 协商会议代表122人 提出16名候选人 最后投票选举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13人 第七节选举经费 一 间接选举费用二 直接选举费用公费选举原则 选举费用一律国库开支 第八节对选举违法行为的惩罚 破坏选举 妨碍选举的行为伪造 虚报的行为压制 报复的行为 第十四章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 基层自治和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应当了解和掌握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三大基层民主制度的组织结构和相应权限 同时 要学会联系实际 思考和分析各项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革的方向 进而探索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 掌握村民自治的内容和实质了解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会议的组成和职权了解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会议的组成和职权理解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与创新了解职工代表大会的组成和职权掌握职代会在保障职工权益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 1980年2月 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的成立果作村民委员会 是我国第一个无记名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村民委员会性质 组织结构和基本任务村民自治包括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 村民委员会 一 村民自治的形成和发展 二 村民委员会 1 性质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 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2 与其他组织的区别 不是政权组织 不具有国家强制性不同于经济组织 不直接从事生产 经营与群团组织的区别 P402 4033 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P403 三 村民会议与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是村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 由18周岁以上村民组成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的职权 P405 406村民自治章程是基本规范 村规民约是具体规定村民小组四 村民委员会与村党组织及基层政府的关系1 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通过党员实现间接领导作用2 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的关系 指导与协助关系 第二节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 一 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历史发展 居民委员会制度是城市居民依法实行群众自治和直接民主的制度性质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远海运(天津)有限公司直属单位招聘4人信息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公开招聘1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三峡武汉科创园社会招聘(第一批)9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年英语专四语法难点攻克:专项训练与模拟试题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南新乡学院诚聘高层次人才10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临沂沂河新区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49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聘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北京小汤山医院招聘8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骨科疾病的深度学习研究
- 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841无机化学考研真题
- 绿植租摆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汪小兰版有机化学答案全
- DB32∕T 3751-2020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
- DB51T 2975-2022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高中音乐《学会聆听音乐》第三课时《联想与想象》 课件
- 实验,双子叶植物根类药材的鉴定课件
-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 GB/T 40302-2021塑料立式软薄试样与小火焰源接触的燃烧性能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