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ocx_第1页
浅析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ocx_第2页
浅析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ocx_第3页
浅析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ocx_第4页
浅析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V 浅析中国建筑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及对策摘 要为了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维护业主权益,我国逐步推行了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但此制度依旧存在理论缺陷,及实施有困难等问题。造成了质量责任承担人不明确,且因保修期长,承包人承担风险大,业主维权难保障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完善质量保修制度本身,还应针对承建各方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及需要国家的相应和支持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家理论成果的借鉴和实际调查的方法,与国外水平较高的国家现状做比较,得出了我国在质量保修制度上所存在的缺陷及原因,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我国一些可行的办法,来改善及解决我国现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在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上有用,还可以应用到工程建设的各方面,如工程的建设质量监控、工程的建设施工工程控制、工程的后期验收等。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解决建筑业上的弊端,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关键词: 保修制度 保修期 质量责任 质量缺陷 风险AN ANALYSIS ON CHINESE CONSTRUCTION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f owners equity, and gradually introduce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in our country, but this system still exist theoretical defects, and have difficulty in implementation. Caused the quality responsibility person not clear, and because of the warranty period is long, the contractor shall bear the risk is big, difficult to make the owners rights prote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warranty of quality itself, but should also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partie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as well as the need to state the corresponding and support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reference and the actual survey of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method, and through the status with higher levels of foreign countries do contrast, to improv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existing in China.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 not only can be useful i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also can be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construc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at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solving the disadvantages on construction, will play a promote role on our countrys economy development.Keywords: System of the warranty Warranty period Quality responsibility Quality defects risk目录第1章 绪论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1 选题背景11.1.2 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工程保修制度研究现状11.2.1 国外研究现状11.2.2 国内研究现状21.3 研究方法及思路2第2章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相关论述42.1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概念42.2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内容42.2.1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范围42.2.2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保修期42.3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责任期52.4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保证金62.5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保修程序6第3章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缺陷73.1 我国工程保修制度发展及现状83.2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93.2.1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不完善93.2.2 保修期和保修金的设定有缺陷103.2.3 缺乏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以及相应的鉴定法规123.2.4 质量缺陷的鉴定节点不好把握133.2.5 责任承担方对问题的解决响应不积极13第4章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问题的解决方案134.1 组建完善的质量保修制度系统144.2 推行保修保险制度势在必行144.3 大力发展具有公信力的鉴定机构154.4 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的设置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154.5 加大质量保修概念宣传力度15第5章 结论17致谢18参考文献19第 21 页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1997年11月1日我国以法律的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确定以法律形式实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此后,又有多种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完善。最新颁布的是2000年6月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建设工程质量修范围规定:建筑工程的保修 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 ,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等项目。但是此法律法规依旧存在理论及实时困难等问题,并且引起了如保修责任人不明确,保修服务差,承包人承担风险大,工程质量鉴定能力不足等一系列后续问题1。1.1.2 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工程保修制度的不足之处下手,明确问题,对点分析,通过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将对解决我国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问题,解决工程承包方的利益以及业主的利益问题,还有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1.2 国内外工程保修制度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工程制度的研究更早,期中对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发展贡献突出,Fisher等一干国外学者提出了基准评测的概念,是至今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Garnett和Pickrell等学者提出质量基准评测的“七步骤”2;澳大利亚学者Lovegrove在论文中详细阐述了房屋质量缺陷的危害及详细的预防方案;而针对于现阶段面临的工程所涉及单位纠纷原因工程风险,英国诸学者对风险研究最为领先,期中英国学者Sir Latham在报告Constructing the team中提出面对工程的风险问题,建议采用强制性质量保险制度来解决风险问题;Anthony Lavers 在Protection of real estate developers and users against economic loss arising from defects in construction 对比了各国的质量保险模式,指出了质量保险制度的必要性;随着英国诸位学者对风险规避问题的研究,最终组织出土木工程协会(ICE)发布的新工程合同将风险与保险列入了核心条款,在此合同条款下,各参建方都有了很强的风险及风险转移的意识。德国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是从试验后得出的准确保修期后开始,到交付使用时为止。往往针对同一项目设立不同的几个责任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并用两种方式对承包商进行了约束,其一为履约保函,其二是保证金(工程款的5%-10%),但是承包商可以支付履约保函从而得到全部工程款,且支付保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承包商提供的所有服务均在保修期内,即使在保修期过后出现的质量缺陷,承包商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缺陷责任的由工程师或DAB专家调节仲裁3。不同的国家保修期上存在明显不同:其中澳大利亚、英国为6个月;荷兰为3-12个月;瑞典、法国、比利时为一年;葡萄牙、加拿大为5年。以为法律和签订合同的不同,赔偿责任的期限也大不相同。荷兰规定为20年责任期,法国为10年责任期。并且在不同的部位结构上责任期也有明确的规定,拿法国为例,管道、承重构件、基础一般为10年,而其他的不少于2年4。1.2.2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发展,许多人士对其做出贡献。对于工程保修制度的概念,朱宏亮、曹新宇指出工程质量的内涵包括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法律问题 载于建筑,2001年第4期);高絮芳、季宏民在建设工程质量非正常状态等级划分异议中提出了工程状态的正常状态和非状态,并且对非正常状态提出了等级划分15;在2006年,朱宏亮、曹新宇在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法律问题中指出对工程质量采取标准化,并且指出质量缺陷的判别标准,即指出不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质量问题,则为质量缺陷;巩丽霞在关于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立法的探讨中,更加全面的指出了有关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法规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立法建议。我国的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当中。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本文主要采用借鉴专家文献与实践总结的方法,通过论述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缺陷及不足,以及这些缺陷所引起的各种工程纠纷问题,通过分析这些现状,采用与国外现状进行对比的方法,分析出我国存在这些缺陷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方案。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阐述了国内外各国家的现状。第二章主要描述了我国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概念、内容,以及关于缺陷责任期、保证金、保修程序的意思。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我国质量保修制度的现状,以及我国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及缺陷带来的诸多问题。第四章主要是针对第三章所提出的各缺陷阐述出针对各质量缺陷的解决方案。第五章主要是对本篇论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概括。第2章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相关论述2.1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概念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是指在竣工验收后规定的保修期内,因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需要工程承包方负责工程的缺陷的处理,由缺陷出现的责任单位负责经济赔偿。这项制度规避了工程质量责任的分配纠纷,进而确保了工程的质量,解决了工程产品的使用者和拥有者利益安全问题。此制度由国家制定颁发的建筑法第62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章专章、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2000年6月30日建设部令第80号发布)等相关法律对建设工程质量保修的范围、期限、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2。2.2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内容2.2.1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范围由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详细的规定了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范围,范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法定保修范围是由主体结构工程、地基基础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屋面防水工程、电气管线、给排水工程、供热和供暖系统工程以及装修工程等工程组成。(2)法定保修范围不包括由于最终工程产品使用者或拥有者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以及因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质量缺陷5。除了这些强制性的法定的保修范围,发包方和承包方也可以签订双方自愿的方面。2.2.2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保修期(1)保修期概念保修期是对承包人所规定的最低修复缺陷的期间,该规定指明工程合同中签订的保修期限不得低于规定中的最低期间,并且在承办方解决缺陷问题的时间不得低于规定的保修期。样最低期限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期限,发包方和承包方签订的合同中只要期限不低于最低期限就成立,可以双方自行约定期间,且可延长期限。(2)保修期规定期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最低保修期限:如下表2.1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1:表2.1 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保修项目现办法规定的保修期限(年)备注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主体结构工程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5永久性建筑的屋面防水卫生间防水5设计要求是10-20供热与供冷系统两个供热供冷期电气安装工程2给排水工程2室内装修工程22.3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责任期缺陷责任期,是指承包人约定修复缺陷的一个合理区间,一般为六个月、十二个月或二十四个月,可由发包方和承包方自行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因为承包方而导致延误竣工验收的,缺陷责任期在确实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开始;由发包方导致工程延误竣工验收的,在承包方递交竣工验收报告90日后自行开始。在缺陷责任期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对工程质量保修金的规范性管理,因为法定的保修期有最低的期限,但是各个结构的保修期又各不相同,所以在合理的保修期间内保修责任和保修保证金的返还难以衔接,也是缺陷责任期的不足之处。缺陷责任期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期限不超过两年,与工程质量保证金挂钩,但是可以说缺陷责任期在保证期内;对已经修复的工程产品,可以再进行协商另行制定缺陷责任期,且责任期只能延长或保持不变,不可缩短。2.4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又称工程质量保修金,是发包方和承包方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共同约定的,其目的是保证在工程质量保修期内出现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缺陷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在通常情况下,工程质量保证金是在发包方应付给承包方总工程款中扣除,大约占总工程款的3%5%(扣留的多少也有些规定的差别,期中由国家拨款进行的工程项目,扣留的必须是法定的5%以上;而由私人的承发包方进行的工程项目,一般由承包方与发包方自行约定,一般在3%以上)。工程质量保证金如果是私人承发包方,那么预留保证金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定义务,即使双方没有签订保修金,也不触犯法律。但是如果没有签订保修金,发包方则无权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对承包方进行扣留工程款,承包人只需要给承包人一定的准备时间就可以向发包人要求支付全部的工程款。2.5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保修程序当建筑产品出现质量缺陷后,依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等法律,依法对工程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处理,其规则如下:保修通知:首先是在工程质量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缺陷后,工程产品的所有人应依法先对建设单位下发保修通知。情况核实:建设单位收到保修通知后,组织人员对产生的质量缺陷问题进行勘察,确认工程缺陷的确实存在。原因查明:建设单位确认缺陷存在后,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缺陷进行详细的勘察研究,明确缺陷出现的原因,并确定出相应的责任方。并由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通知,根据情况下达维修通知书。如果涉及的缺陷问题时需紧急维修的,如涉及结构安全或者是对使用功能影响严重的,施工责任单位应该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如果不是涉及紧急维修的缺陷问题,施工责任方应该酌情在规定时日内,即接到通知算起七日内,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情况检查核实,并且在保修书中明确规定的时限内对质量缺陷问题进行维修解决。如果在建设单位和工程产品所有人向施工单位下达保修通知书后,施工单位不履行或无法履行相应责任的,建设单位可另请施工单位对缺陷进行维修,但设计的所有责任由原施工单位全权承担5。出具方案:当质量缺陷是关于结构安全的,建设单位首先应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立即对缺陷部位进行专业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全面的防范措施。然后等本工程原设计单位或具有与原设计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缺陷部位进行研究,得出结果后,对缺陷的解决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当质量缺陷不属于结构安全的小问题时,则不需要以上的解决规程,只需要相应的设计单位出具解决方案。实施维修: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出相应的维修方案后,再由施工单位对相应结构进行维修,并且在原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派出的监督小组监督下进行。组织验收:保修任务完成后,涉及结构安全或者严重影响使用的缺陷问题,应该由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组织验收和备案。不涉及以上问题的由建设单位和工程产品所有人进行验收。工程费用:一般情况下工程质量缺陷修复中所有涉及的费用问题,由该缺陷发生的相应部位结构的相应负责人进行支付,但也有特别情况,如下:当责任方不明确,应该由承包方和发包方另请鉴定机构对质量缺陷问题进行专业的鉴定,待鉴定结果确定后,在进行责任的确定,从而决定费用的支付方。当责任方明确,且承包方不进行维修的,如果发包方在没有明确的证据指明是承包方责任的情况下,擅自组织第三方施工单位对质量缺陷进行维修,最终的维修费用将由发包方支付;如果发包方保留足够的证据证明质量缺陷的责任方确实是承包方,而承包方不进行维修,发包方可组织第三方对质量缺陷进行维修,维修费用将由原承包方支付14。发包方在没有通知承包方进行维修的情况下,擅自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维修的,最终的费用由发包方支付。在质量缺陷问题解决过程中所涉及的维修费用和鉴定费,发包方可直接在预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中进行扣留。第3章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缺陷3.1 我国工程保修制度发展及现状这是一项为人民寻求利益,保护人民权利的立国制度,即使它还不完善。但是在中国人民的不断探求之路上,此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自1993年11月1日国家建设部颁发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该法规定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实行保修。但是此时的制度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行之后发现其不符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此时的保修制度保修期十分的短,国家有关部门起初的目地是加强承包人的工程产品质量水平,进而保护人民的最近本利益,但实行起来却插入任意。在实行之初确实起到了提高工程质量的目地,但是慢慢的此制度也逐渐显现出了其不足之处。此时的制度过于追求质量的表现,却不注重内涵的质量标准,因此成了承包方偷工减料的侧门,制度保障了前期质量,却在过了保修期后出现了大量的质量缺陷问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不得不对其修改。在1997年11月1日,另行颁布了建筑法对此前的保障范围和期限进行了修改和规定。其中提到保修期限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内进行保修,保修的范围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给排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与供冷系统工程等项目。此次的修改之后保修制度更加的具体,人民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1999年12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提出承包方以支付工程保修金的方式来承担工程质量中的责任。规定指出不同的工程部位保修期不同,但就其中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却提出了终生保修的规定,造成了承包方大量资金滞留在了发包人手里,此缺陷严重影响了承包方的发展。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发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也是至今依旧有参考价值的最为全面的制度条例,条款对建筑的基础工程及主体工程及工程的附属工程的正常使用年限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而使得建筑各结构部位的保修年限的确定有了依据,进而使承包方可以在有明文规定的合法期限内取回保证金,从而不影响其公司的正常发展。同年6月,建设部又依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内容,对工程质量保修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出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这次的修订取消了承包方提供保修金的规定,决定出现工程缺陷后,由造成缺陷的相关部位负责人进行保修金的支付,但是实际操作后也出现了此项规定的缺陷,因为当房屋质量缺陷出现后,其部位判定责任人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从而保证金的收取更不易,导致缺陷的维修时间拖得很长,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2005年1月建设部以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基础,重新决定由承包方提供保证金,引进国际术语“质量保证金”,并附带一新的规章制度“缺陷责任期”。至今为止,关于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相关法律依旧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现在的规定有其独特之处,但比较于发展较早的国外国家我们国家的制度还有其不足之处。3.2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缺陷3.2.1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不完善(1)承担责任的责任方不明确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因为成立时间短,并且在外国引进的,所以一些规定不适应我国的建筑行业体系,所以在短时间内的发展中,虽然不断的进步,可还是有不少的缺陷等待修缮。因为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不完整性,除了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主体外,现在还没有相应的辅助体系和保修制度主体组成完整的组织体系,这样是绝对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的长期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的。期中的一大缺陷就是,在承担工程最后的保修责任的是单一的工程承包单位,即当工程交付使用后,如果出现了什么质量上的缺陷问题,那么第一责任人是工程承包单位。出现质量缺陷后,包括缺陷的维修和维修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也需要工程承包单位进行支付,所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压力很大。工程承包单位不光需要在竣工验收后,要在建设单位预留一定的保修金,还要在规定的年限中负责保修义务。这对于工程承包单位来说需要付出足够的经济和人力利益来满足法律的需要,对于公司的发展极为的不利。(2)质量保修期和质量责任期概念混淆工程保修期是指工程竣工验收以后,发包人对承包人在合同中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此期限不得低于法律规定中的最低期限区间,并且规定出承包方在处理保修期内的缺陷时,处理缺陷所用的时间必须在最低期限内7。工程质量责任期是根据建筑类型,由设计单位的设计规定,合理规定出的本建筑的合理使用年限。质量保修期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明确的经济责任,时间不会太长,除有特殊要求的结构部位。当工程质量处现缺陷后,业主可以要求响应的责任单位对建筑产品进行维修处理,而质量责任期则是通过法规形式明确法律责任。如果把质量保修期和质量责任期混淆,就会造成质量保修因技术水平或者外在的环境变化等会不确定性无法操作。(3)质量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概念混淆缺陷责任期与保修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缺陷责任期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法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是指承包人约定修复缺陷的一个合理区间,一般为六个月、十二个月或二十四个月,可由发包方和承包方自行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因为承包方而导致延误竣工验收的,缺陷责任期在确实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开始;由发包方导致工程延误竣工验收的,在承包方递交竣工验收报告90日后自行开始。缺陷责任期一般包含在保修期内。在实践中,不能将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分开,更不能在缺陷责任期结束后再计算保修期。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很多项目的业主和承包商对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概念混淆,因此在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将缺陷责任期约定为保修期的现象十分普遍。相对缺陷责任期来说保修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特别是主体结构和基础工程的保修期,要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这样争执就产生了。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是并列还是包含的关系就成了争论的焦点。3.2.2 保修期和保修金的设定有缺陷(1)保修期的不合理之处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的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如表3.1工程结构的最低保修期限:表3.1 工程结构的最低保修期限建筑的结构部位法律规定的合理保修年限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由本工程设计文件规定合理的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头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为两个供冷期、采暖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2年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对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的相关规定,建设工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最低使用寿命如表3.2建设工程最低使用寿命:表3.2 建设工程最低使用寿命建筑工程类型设计使用寿命临时性建筑5年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25年普通房屋和建筑物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100年以上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和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工程质量保证金需要按承包方总工程款的3%5%比例进行扣留,而扣留的时间长短可由表3.1进行确定。并规定在本工程质量保修期满或履行完质量保修责任十四天以内,将会把工程的质量保证金返还给承包方。此制度规章虽让经过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对一部分的工程结构保修期限的时间进行了修改,并相应的在合理的时间期限内进行了缩减,但是作为工程的主体结构,如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保修期规定不能缩减,其保修期长度最长可达一百年。又因为主体工程是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保修金占总保修金的一大部分,所以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保修期的时间进行了调整,但是对于承包方来说,依旧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无法短时间内取回8。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在走下坡路,建筑产业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饱和期,建筑产业现在状况很不乐观,因此现如今的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施工企业无法获得工程项目而无法运营,最终导致倒闭。面对如此大的竞争压力,许多的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工程项目,选择在招投标工程中压低竞标价格,以极少的利润获得竞标项目。在此情况下,建设单位的利润很低,如果再进行扣除质量保证金,并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回,建设单位依旧要面临巨大的运营压力。并且工程质量保证金是先寄存于建设单位的,而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可以长期繁盛,若果运营不善,建设单位依旧存在倒闭的可能,所以承包方还要承担建设单位经营不善而倒闭的风险9。(2)保修金的设置缺陷依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可知保修金的特点:工程质量保修金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约定的,不约定,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没有权利进行;工程质量保修金是在竣工验收后发包方支付给承包方总费用之中扣留的,而承包方无需再进行支付;发包方对保修金的扣留时间不得超过保修缺陷责任期。如果在工程保修期内发生了质量缺陷,但是已经过了质量缺陷责任期,且工程缺陷经取证调查确实是由于承包方原因造成的,承包方无条件对缺陷问题负责,并且在规定日期内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修复,在此期间的费用由承包方支付10。如果在此期间承包方在接到建设单位的保修书而不履行义务时,发包方可另请施工公司对业主的工程产品的缺陷进行修复,施工单位可通过仲裁和诉讼的方式对承包方追究责任,依法向承包方讨要补偿。在现阶段,对于在整个保修期无法完美的保护业主的权益,业主和承包方之间的争论日加激烈。业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要求承包单位必须在整个保修期内预留保修金,并且保修金的金额是整个承包方所得工程款的3%,甚至5%,并且必须在整个保修期满后才能返还保修金11。但对于承包方来说,大量的资金滞留业主手中,不论是自己的时间价值还是对风险的承担上,都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并且工程款滞留的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没有明确合理法律规定出台前,业主和承包方的争论始终不停。依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法律规定,对于由国家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全部或大部分的建设项目需要预留保证金,保证金的额度是支付承包方总额的5%。社会上的投资项目则根据具体情况预留保证金。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保证金在3%左右。3%5%保修金留置比例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十分的高。对于总造价10亿的建设工程项目就有30005000万的保留金被滞留。这样的一笔巨额数目,对于一些承包方来说可能是公司的几年的营业额。况且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承包方的保修金收回又遇到了重重困难,面对这么大额度的资金流失风险,承包方面对的压力很大,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很恶劣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了承包方公司的生存12。3.2.3 缺乏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以及相应的鉴定法规 工程质量保修的主体虽然是承包单位,但是造成工程质量缺陷承担责任的却不一定是承包方,从客观上来说,造成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承担责任的主体也就不可从一而言了,其中可能背负责任的单位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即如果没有具有权威的资质的质量缺陷鉴定机构以及明确的缺陷责任鉴定规定,就无法明确缺陷责任的责任方,更无法向责任方所要保修金13。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缺陷分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况且我国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缺陷责任的鉴定规范和具有国家认可的具有权威性质的鉴定机构,当质量缺陷产生后,如果不能明确的指出责任方,那么就会陷入长期的争执之中,这样根本不利于工程质量缺陷的维修,也不利于维护业主的根本利益。更对我国的建筑市场产生不良影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3.2.4 质量缺陷的鉴定节点不好把握工程质量缺陷出现后,如果责任方很明确,那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如果责任方不明确,那么就需要经过一定的鉴定检查过程,才可以明确责任人。在这个听着貌似很简单的鉴定过程中,却出人意料的麻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附件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第三条的规定:“属于保修范围和内容的项目,承包人应在接到修理通知之日后7天内派人修理” 14。当工程产品所有人发现工程质量缺陷后,对工程建设单位进行通知,建设单位因为有承包单位的保证金,所以对工程质量缺陷的鉴定检查不具有积极性,进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工程承包方,工程承包方就需要找鉴定单位对工程的缺陷问题进行鉴定,从而确定真正应该负责的单位,而这个过程却十分的漫长。那么问题就产生了,法律规定需要在短时间内,把质量缺陷问题解决,被推卸责任的承包单位需要先进行自我责任的鉴定后才可以鉴定其他单位的责任。从而形成了这种,缺陷需要短时间解决,而缺陷的鉴定却很漫长的尴尬局面。这种让施工单位当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规定,对施工单位是十分不利的15。3.2.5 责任承担方对问题的解决响应不积极因为造成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样的,在国家没有完善鉴定机构的情况下,责任人的明确是一大难题,但是即使责任人可以明确,责任人的响应程度也大相径庭。例如施工单位,即使是明确责任方是施工单位,但是因为我国现在的施工单位实行的是项目经理制,当一项工程竣工验收以后,原施工工组就会解散,并且原班组人员也会流动到不同的工地继续工作,所以出现问题后,找到原班组负责维修的情况很难。如果责任人不能明确,施工单位在得不到维修金的情况下,积极性很差。并且一些不规范的施工单位,即使是知道自己是责任单位,也宁可扣除维修金也不会去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履行保修义务。第4章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上一章所提出的质量保修制度存在的问题,经过我国多年的专业人士研究,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解决方案,本人通过对我国研究人员所发文章的研读,对一些领先的方案进行了总结,另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总结出了以下解决方案。4.1 组建完善的质量保修制度系统我国的质量保修制度起步较晚,一些早就形成质量保修制度体系的国家,其完整的体系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英、美、德、日等国,他们的体系就非常的完善,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可以完美实现保修制度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很多的辅助制度10。比如保修保险制度就是辅助制度鲜明的代表,保修保险制度是强制承包方购买保修保险,虽然花费了一部分钱,但是对其所承担的风险大大减小,并且很好的维护了工程产品所有者的权益。我国的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是领先的,但是为什么在现实实行中却屡遭阻碍,就是因为我们保修制度发展中,但是其辅助制度却没有跟上。辅助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实行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16。4.2 推行保修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存在着诸多缺陷,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我们又能力和义务把这些缺陷予以改正。从正常的角度来说,工程的一些质量缺陷在几年后多少会出现一些,这些缺陷不能说是无法避免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发生,所以实行终身责任制,对于流动性大的施工单位来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并且对业主来说也是经常遇到保修困难问题。所以缩短到一定的责任其时间是合理的,如国外很多国家已经施行了十年质量责任制。但是十年之后业主的合法权益怎么保证呢?此时保修保险制度就显得应运而生16。保险具有分化风险、补偿损失的特点。通过保险,承建单位可以通过保险制度转移大部分的经济责任,国外对保险制度的研究起始很早,其中最具有权威的是英国,其保险制度很完善,且对工程的保险制度已经很全面,其中关于工程保险制度的项目有建筑工程一切险,工程质量保证险,安装工程一切险以及相关职业责任保险等,其中的工程质量保险就是针对工程建筑主体问题,此问题解决了困扰承包单位短时间内无法取得保证金的重大问题。可见保险制度对解决工程纠纷问题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并且其优势在实践中的到了体现,在外国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已经应用普遍。本人认为我国现阶段正适合保修保险制度的应用,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解决工程纠纷具有很大的作用。4.3 大力发展具有公信力的鉴定机构由于质量缺陷无法明确的判别责任方,造成涉及的责任方争执不断的事件社会上时常出现。即影响了涉及的各方的声誉,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工程质量鉴定机构并制定相应的鉴定法规迫在眉睫。组建具有公信力的工程质量鉴定机构和制定相应的鉴定法规,使工程产品出现的缺陷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其责任的归属,明确经济责任,缓解各方的矛盾有重要意义。4.4 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的设置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质量保修期限的设置所面临的问题是很严重的,我觉得保修制度的难以实现和保修期的设定有很大关系,我国的期限设定使得施工方所担的风险很大,施工方面对这个保修期限也出现了很多的应对方式,但是做到保证按照制度规定的行事的却只占很小一部分。业主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面对质量缺陷有时是无计可施。我国规定的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保修期一般是终生的,这明显是不合理的,所以这些主要工程的保修期长短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设置的太长,对于施工单位滞留的保证金太多太久,会影响施工单位的发展,对施工单位不公平。但是如果时间太少又影响到业主保修权益的保障问题。经过我们国家,乃至世界这么多年的发展,总结出各种建筑或者各个建筑部位出现缺陷的情况,得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保修时间是可以实现的。本人认为一些国家实行的保修期就非常的得到其本国人的支持,我们可以进行参照学习,如在英国, 业主在确定建筑的要求使用寿命时可参考耐久性指南中的值, 但保修制度规定主体结构及与主体结构不可分离的装修的保修期为10年,其他为12年。日本规定主体结构的保修期为10 年, 屋面防水工程的保修期为510年,外墙防水工程的保修期为7年,其他为12年13。通过这些国家的现金建筑制度可以看出,得出一个短时间的,满足双方的合理时间是可行的。并且在前文中也提到了保修保险制度,结合保修保险制度,在最长十年的保修期后,可以通过保修保险制度来保护业主的权益,从而使施工单位和业主权益都得到一定保护,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地。4.5 加大质量保修概念宣传力度我国质量保修制度依旧处于不完善阶段,许多的参建单位及业主对概念了解太少,才导致了众多问题,只有国家在不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