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比较全面-有答案哦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比较全面-有答案哦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比较全面-有答案哦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比较全面-有答案哦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比较全面-有答案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1欢迎下载 填空题 四杆机构 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2 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杆长度分别为 a 350 b 600 c 200 d 700 1 当取 c 杆为机架时 它为何种具体类型 2 当取 d 杆为机架时 则为 3 曲柄摇杆机构中 摇杆为主动件时 死点位置 A 不存在 B 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 C 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 4 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 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 压力角 B 传动角 C 极位夹角 5 平面四杆机构无急回特性时 行程速比系数 A 压力角 0 B 传动角 0 C 极位夹角 0 D k 1 E k 1 F k 1 6 在双曲柄机构中 已知三杆长度为 a 80mm b 150mm c 120mm 则 d 杆长度为 A 110mm B 110mm d 190mm C 190mm 7 曲柄摇杆机构中 曲柄为主动件时 死点位置 A 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 B 摇杆与连杆共线时 C 不存在 8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如果将 杆作为机架 则与机架相连的两杆都可以作 运动 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9 曲柄摇杆机构产生 死点 位置的条件是 摇杆为 件 曲柄为 件 10 平面四杆机构中 若各杆长度分别为 a 30 b 50 c 80 d 90 当以 a 为机架 则该四 杆机构为 12 在 机构中 如果将 杆对面的杆作为机架时 则与此相连的两杆均为摇杆 即是双摇杆机构 13 平面连杆机构当行程速比 K 时 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15 牛头刨床的工作台进给机构用的是 机构 16 平面四杆机构中 若各杆长度分别为 a 40 b 60 c 60 d 70 当以 a 为机架 则此四 杆机构为 18 在曲柄滑块机构中 当取滑块为原动件时 死点位置 A 有一个 B 没有 C 有两个 D 有三个 19 对于铰链四杆机构 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 若取 为机架 将得到双曲柄机 构 A 最长杆 B 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 C 最短杆 D 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20 曲柄摇杆机构中 曲柄为主动件 则传动角是 A 摇杆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夹角 B 连杆与摇杆之间所夹锐角 C 连杆与曲柄之间所夹锐角 D 摇杆与机架之间所夹锐角 21 平面连杆机构当急回特性系数 K 时 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A K 1 B K 1 C K 1 D K 0 22 当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为原动件时 机构 A 有急回特性 有死点 B 有急回特性 无死点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2欢迎下载 C 无急回特性 无死点 D 无急回特性 有死点 23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 当 为主动件时 与连杆共线时 机构出现 死点位置 24 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 其传动角 为 压力角 为 25 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 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 压力角 B 传动角 C 极位夹角 D 啮合角 凸轮机构 1 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A 凸轮转速 B 凸轮轮廓曲线 C 凸轮形状 2 凸轮机构中 凸轮基圆半径愈 压力角愈 机构传动性能愈好 3 凸轮机构中 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到 半径 A 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大 B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大 C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小 D 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小 4 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指 间的夹角 A 凸轮上接触点的法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B 凸轮上接触点的法线与该点线速度 C 轮上接触点的切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5 凸轮机构能使从动杆按照 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 6 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是由凸轮 所决定的 A 转速 B 轮廓曲线 C 形状 7 凸轮机构中 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至 向径 A 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大 B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大 C 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小 D 实际轮廓线上的最小 8 以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凸轮的 9 凸轮机构基圆半径越 压力角越 机构传动性能越好 10 通常情况下 避免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运动失真的合理措施是 A 增大滚子半径 B 减小滚子半径 C 增大基圆半径 D 减小基圆半径 11 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 如发现凸轮实际廓线造成从动件运动规律失真 则应 采取 和 等措施加以避免 12 当发现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 可采取 和 等 措施加以改进 13 在凸轮机构中 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 将产生 冲击 A 刚性 B 柔性 C 惯性 D 无 14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 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 无法确定 B 等于 C 大于 D 小于 键连接 1 普通平键连接传递动力是靠 A 两侧面的摩擦力 B 两侧面的挤压力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3欢迎下载 C 上下面的挤压力 D 上下面的摩擦力 2 设计键连接的几项内容是 A 按轮毂宽度选择键长 B 按要求选择键的类型 C 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 D 对连接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 在具体设计时 一般顺序是 3 平键连接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 T 现要传递的扭矩为 1 5T 则应 A 把键长增大到 1 5 倍 B 把键宽增大到 1 5 倍 C 把键高增大到 1 5 倍 D 安装一对平键 4 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 键 12 50 的含义是 5 普通平键连接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为 T 现要传递的转矩为 1 5T 则应 A 把键长增大到 1 5 倍 B 把键高增大到 1 5 倍 B 把键宽增大到 1 5 倍 D 安装一对平键 6 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A 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 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由导向性 C 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距 D 安装拆卸方便 7 A B C 三种类型的普通平键 b h 相同 则工作中受挤压面积最大的应属 型 8 国家标准中 普通平键的主要尺寸 b h 按 选取 9 普通平键的三种形式为 10 标准平键连接的承载能力 通常取决于 A 轮毂的挤压强度 B 键的剪切强度 C 键的弯曲强度 D 键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 螺纹连接 1 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 螺纹 M12 1 5 的含义为 2 采用螺纹连接时 若被连接件总厚度较大 且材料较软 在需要经常装卸的情况下 宜采 用 A 螺栓连接 B 双头螺柱连接 C 螺钉连接 3 螺纹连接是一种 A 可拆连接 B 不可拆连接 C 具有防松装置的为不可拆连接 否则为可拆连接 D 具有自锁性能的为不可拆连接 否则可拆 4 普通螺纹连接中的松螺纹和紧螺纹连接的主要区别是 松螺纹连接的螺纹部分不承受 的作用 A 拉伸 B 扭转 C 剪切 D 弯曲 5 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时 如采用普通螺纹连接 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 A 剪切与挤压破坏 B 拉断 C 拉扭断裂 6 刚性凸缘联轴器用四只铰制孔螺栓连接 螺栓中心的圆直径 D 200mm 轴传递扭矩 T 180N m 则作用在每个螺栓上的力为 A 1800 B 240 C 450 D 540 7 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 螺纹 M12 1 5 左 的含义是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4欢迎下载 8 一调整螺旋 采用双线粗牙螺纹 螺距为 3 毫米 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线移动 2 毫米 则螺杆应转 圈 9 在国家标准中 规定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 度 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 10 用于薄壁零件连接的螺纹 宜采用 A 梯形螺纹 B 三角形细牙螺纹 C 三角形粗牙螺纹 11 某调整螺旋 采用双线粗牙螺纹 螺距为 3mm 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向移动 12mm 螺杆 应转 圈 A 3 B 2 C 4 D 2 5 12 拧紧螺母的效率 主要与螺母的 有关 A 导程角和磨擦角 B 线数 C 螺距和牙型角 D 导程角和牙型角 带传动 1 国标规定 三角带有 七种类型 代号 B2240 表示 2 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 d1 180mm 转速 n1 940r min 从动轮的直径为 d2 710 转速 n2 233r min 则其弹性滑动系数 为 A 1 2 B 1 5 C 1 8 D 2 2 3 为使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均匀 带的根数不宜超过 根 A 4 B 6 C 2 D 10 4 三角带传动和平型带传动相比较 其主要优点是 A 传递相同功率时 尺寸较小 B 传动效率高 C 带的寿命长 D 带的价格便宜 5 标准三角带型号的选定 取决于 A 传递的功率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圆周力 D 高速轴上的扭矩 6 工作条件与型号一定的三角带 其寿命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 A 降低 B 增大 C 不变 7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 若增大传动比 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8 一定型号的三角带传动 若小带轮直径一定 增大其传动比 则带饶过大带轮上的弯曲应 力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9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 是由于 A 带不是绝对挠性件 B 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C 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 10 在具体设计三角带传动时 几项内容是 A 确定带轮直径 D1 D2 B 选用带的型号 C 确定带的长度 L D 确定带的根数 Z E 选定初步中心距 a0 F 计算实际中心距 a G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Q 以上各项目进行的顺序为 12 带传动主要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A 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的紧边拉力 C 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D 带松边拉力 13 三角带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夹角为 40 度 在设计三角带轮时 轮槽夹角一般确定为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5欢迎下载 A 大于 40 度 B 等于 40 度 C 小于 40 度 14 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 若增大传动比 则小带轮包角 15 国标规定 三角带有 七种类型传递能力最大的为 型 最小的为 型 16 带的传动中的有效圆周 Ft A 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B 随负载的增加而减少 C 与负载无关 17 我国三角带已经标准化 共分为 七种型号 三角带的锲角是 度 18 带传动中 当中心距 a 过大 常会引起带的 而中心距 a 过小 又会加速带的 19 工作条件与型号一定的三角带 其寿命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 A 增大 B 减小 C 无影响 齿轮机构 1 一对齿轮啮合时 两齿轮的 始终相切 A 分度圆 B 基圆 C 节圆 D 齿根圆 2 一标准直齿圆柱的齿距为 15 7mm 齿顶圆直径为 400mm 则该齿轮的齿数为 3 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是指 4 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越大 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 齿轮传动也越 5 仿形法加工齿轮 根据被加工齿轮的 选择刀具刀号 6 一对齿轮要正确啮合 它们的 必须相等 A 直径 B 宽度 C 模数 D 齿数 7 标准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两齿轮的 模数和 都相等 齿轮的 角相等而旋向 8 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 直径大小 9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正确啮合条件是 10 用齿条型刀具范成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当 时 将发生根切现象 A Z 17 B Z17 D Z 14 12 由于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等于 所以即使两轮的安装中心距略有偏差 也不影 响两轮的传动比 13 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模数取的是 值 齿厚和齿槽宽 的齿 轮 称为标准齿轮 14 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跨 6 个齿与跨 7 个齿所测的公法线长度分别为 42 14mm 与 49 52mm 则该齿轮模数为 15 由渐开线的形成可知 离基圆越远的点 相应的压力角 我国规定标准压力角为 16 斜齿圆柱齿轮的配对条件是 17 一个渐开线圆柱齿轮上有两个可见圆 和两个不可见圆 18 渐开线齿廓基圆上的压力角为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等于 20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6欢迎下载 19 下列有四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其中 哪组的齿轮可以用同一把铣刀加工 A m1 4mm z1 34 B m1 4mm z1 34 m2 4mm z2 155 m2 4mm z2 33 C m1 4mm z1 34 D m1 5mm z1 33 m2 5mm z2 34 m2 4mm z2 34 20 渐开线齿廓在基圆上的曲率半径等于 渐开线齿条齿廓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 等于 21 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 22 齿轮根切现象常发生在 A 模数较小 B 齿数较大 C 模数较大 D 齿数较小 23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 A 理论啮合线段长度与齿距的比值 B 实际啮合线段长度与齿距的比值 C 理论啮合线长度与基圆齿距的比值 D 实际啮合线段长度与基圆齿距的比值 24 一对齿轮在啮合时 两齿轮的 始终相切 A 分度圆 B 基圆 C 齿根圆 D 节圆 25 斜齿轮传动是以 参数为标准值 A 端面 B 轴面 C 法面 D 中间面 26 一对齿轮要正确啮合 它们的 必须相等 A 模数 B 宽度 C 直径 D 齿数 齿轮传动 1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强度设计 首先按 强度条件计算 校核 2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强度设计 首先按 强度条件计算出 3 两轴在空间交错 90 的传动 如已知传递载荷及传动比都较大 则宜选用 A 螺旋齿轮传动 B 斜齿圆锥齿轮传动 C 蜗轮蜗杆传动 4 当两轴距离较远 且要求传动比准确 宜采用 A 带传动 B 一对齿轮传动 C 轮系传动 5 一主动直齿轮的转矩为 100Nm 其分度圆直径为 50mm 则其传递的圆周力为 径 向力为 6 接触应力是 A 静应力 B 脉动循环变应力 C 对称循环变应力 D 随机变应力 蜗杆 1 规定蜗杆 与螺旋升角的 之比 称为蜗杆特性系数 2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的 模数 应符合标准数值 A 端面 B 法面 C 轴面 D 无 3 蜗杆蜗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 a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7欢迎下载 A m q1 q2 2 B m z1 z2 2 C m q z1 2 D m q z2 2 滚动轴承 1 滚动轴承代号 6215 的含义是 2 一般来说 更能承受冲击 更适合于较高的转速下工作 A 滚子轴承 B 球轴承 3 额定动载荷是指 4 对于安装有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轴 最好选用 滚动轴承支承此轴 对于安装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轴 最好选用 滚动轴承支承此轴 5 滚动轴承的额定动载荷是指 6 在正常条件下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滚动体碎裂 B 滚动体与滚道的工作表面产生疲劳点蚀 B 保持架破坏 D 滚道磨损 7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一批同规格的轴承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运转 其中 轴 承发生破坏时所达到的寿命 A 5 B 10 C 1 8 在基本额定动载荷 C 作用下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百万转时 其可靠度为 A 10 B 80 C 90 D 99 9 从经济性考虑在同时满足使用要求时 就应优先选用 A 深沟球轴承 B 圆柱滚子轴承 C 圆锥滚子轴承 轴 1 转轴是指 传动轴是指 2 在工作中同时承受 和 两种作用 本身又转动的轴 叫转轴 3 汽车下部 由发动机 变速器 通过万向联轴器带动后轮差速器的轴 是 A 心轴 B 转轴 C 传动轴 4 轴上安装零件有确定的位置 所以要对轴上的零件进行 固定和 固定 5 在轴的初步计算中 轴的直径是按 来初步确定的 判断题 1 机器是由机构组合而成的 机构的组合一定就是机器 2 在实际生产中 机构的 死点 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 处处都要考虑克服 3 运动副是连接 连接也是运动副 4 曲柄的极位夹角 越大 机构的急回特性也越显著 5 曲柄滑块机构中 滑块为主动时 有死点位置 6 在平面连杆机构中 连杆与曲柄是同时存在的 即有连杆就有曲柄 7 摆动导杆机构有急回特性 8 凸轮机构中 凸轮最大压力角出现于凸轮轮廓坡度较陡的地方 9 凸轮转速的高低 影响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10 在任意圆周上 相邻两轮齿同侧渐开线间的直线距离 称为该圆上的齿距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8欢迎下载 11 同一模数和同一压力角 但不同齿数的两个齿轮 可以使用一把齿轮刀具进行加工 12 m d ha c 都是标准值的齿轮是标准齿轮 13 分度圆上压力角的变化 对齿廓的形状有影响 1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由于安装不准确 产生了中心距误差 但其传动比的大小 仍保持不变 15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16 工作中转动的轴称为转轴 17 速比公式 i12 n1 n2 Z2 Z1不论对齿轮传动还是蜗杆传动都成立 18 只有轴头上才有键槽 19 普通平键连接是依靠键的上下两面的摩擦力来传递扭距的 20 三角形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 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及支承面之间的摩擦力都能阻止螺母 的松脱 所以就是在振动及交变载荷作用下 也不需要防松 一 选择填空 填入 A 或 B 或 C 每空 2 分 共 16 分 1 凸轮机构中 从动件 运动 对机构有刚性冲击 A 等速 B 等加速 等减速 C 简谐 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S 3 某蜗杆蜗轮传动 其蜗杆齿数 Z1 1 蜗轮齿数 Z2 20 模数 m 1mm 直径系数 q 10 则传 动比 i 4 螺纹连接件的牙型为 A 梯形螺纹 B 矩形螺纹 C 三角型螺纹 5 滚动轴承类型代号中用 6 代表的轴承是 A 调心球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深沟球轴承 6 带传动中 为了提高传动能力 应 A 采用较大中心距 B 采用较小中心距 C 与中心距无关 7 对于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 应按 进行设计 A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B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8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 蜗杆传动的效率 A 高 B 相等 C 低 9 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 滚子半径 易出现运动失真 A 大 B 小 10 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 a 11 三角型螺纹用于 A 螺纹连接 B 螺旋传动 12 滚动轴承类型代号中用 3 代表的轴承是 A 圆锥滚子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深沟球轴承 13 带传动中 带轮包角 传动能力高 A 大 B 小 14 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 应按 进行设计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9欢迎下载 A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B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5 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相比 齿轮传动的效率 A 高 B 相等 C 低 16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许用压力角时 机构出现自锁 A 大于 B 小于 17 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A m1 m2 1 2 B m1 m2 C 1 2 18 梯型螺纹用于 A 螺纹连接 B 螺旋传动 19 滚动轴承类型代号中用 7 代表的轴承是 A 圆锥滚子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深沟球轴承 二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 共 8 分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10欢迎下载 三 四杆机构 8 分 1 已知lBC 40mm lCD 65mm lAD 80mm AD 为机架 要使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且 AB 为曲柄 试求lAB的取值范围 2 在图示四杆机构中 已知lAB 30mm lBC 110mm lCD 80mm lAD 120mm AB 为原动件 1 判断构件 AB 能否成为曲柄 2 用作图法求出构件 CD 的最大摆角 max 3 当分别固定构件 AB BC CD AD 时 各获得什么机构 3 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摇杆长度 LCD 80mm 摆角 30 行程速比系数 K 1 4 机架长 LAD 55 mm 试用作图法求曲柄和连杆的长度 4 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 已知 机架 LAD 100mm 摇杆 LCD 80mm 摇杆的一个近 距铰链 A 点 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 C1DA 为 45 行程速比系数 K 1 4 试用作图法求曲柄 的长度 LAB和连杆的长度 LBC 四 凸轮机构 6 分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11欢迎下载 1 图示为一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 AB 段为凸轮的推程廓线 试在图上 6 分 1 标注推程运动角 2 当凸轮从图示位置逆时针转过 450时 机构的压力角 3 当凸轮从图示位置逆时针转过 1800时 从动件的位移量 s 2 图示为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试作图并标出 8 分 1 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 2 凸轮的基圆 3 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4 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 90 后推杆的位移 s 五 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10 分 1 下图所示为圆锥 斜齿轮传动 小圆锥齿轮为主动件 转动方向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使中间轴 的轴向力最小 试确定斜齿轮 3 和斜齿轮 4 的旋向 2 在图中画出各轴的转动方向 3 试在图中标出圆锥齿轮 2 和斜齿轮 3 在啮合点所受的各分力方向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12欢迎下载 2 如图所示为斜齿轮 蜗杆传动 为输入轴 齿轮 1 转向与旋向如图所示 1 为使 轴轴承所受轴向力最小 试确定其余各传动件的旋向 2 确定各传动件转向 3 画出蜗杆 3 在啮合点处各分力的方向 六 齿轮机构 10 分 1 一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 m 5mm 齿数 Z 19 试求 分度圆直径 d 齿顶圆直径 da 齿根圆直径 df 基圆直径 db 齿距 p 2 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其中心距a 240mm 模数 m 6mm 压力 角 20o 传动比 i12 3 试求 1 这对齿轮的齿数各是多少 2 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和基圆直径 cos20o 0 94 3 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模数m 4mm 小齿轮齿数 Z1 20 传动比 i12 2 5 1 求标准中心距 a 及大齿轮 2 的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2 若安装中心距 a 比标准中心距 a 加大 2mm 试求啮合角 4 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其模数 m 5 mm 齿数 z1 20 z2 100 试求 1 传动比 i12 中心距 a 2 小齿轮的分度圆半径 r1 基圆半径 rb1 齿顶圆半径 ra1 齿根圆半径 rf1 3 小齿轮 1 分度圆上齿廓曲率半径 和齿顶圆压力角 a 5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z1 22 z2 77 mn 3mm 安装中心距 a 155mm 求 1 螺旋角 2 当量齿数 zv1 七 轮系 12 分 1 如图所示轮系 已知 Z1 20 Z2 40 Z3 100 n1 1000rpm 试求 nH的大小和方向 12 分 2 如图所示轮系 已知 Z1 18 Z2 31 Z3 80 n1 1000rpm 试求 nH的大小和方向 12 分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13欢迎下载 3 已知各轮齿数为 Z1 20 Z2 30 Z2 20 Z3 30 Z4 80 试求传动比 i1H 4 在图示轮系中 已知各轮齿数 Z1 18 Z2 36 Z2 21 Z3 84 Z4 20 Z5 40 求传动比 i15 15 分 八 螺纹连接 12 分 1 用 4 个普通螺栓连接两块钢板 如图所示 钢板受横向载荷 FW 1000N 取可靠性系数 Kn 1 2 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 120MPa 被连接件间的摩擦系数 f 0 15 试计算所需 螺栓的最小直径 2 用以传递工作转矩的螺栓组连接 刚性联轴器 如图所示 6 个 M16 螺栓均匀布置在 200 的圆周上 所传递的工作转矩 T 450N m 试验算此螺栓组连接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安全可靠 1 用普通螺栓 螺纹小径 d1 13 835mm 被连接件为钻孔 靠摩擦力传力 连接表面间的 摩擦系数 fs 0 15 要求可靠性系数 防滑系数 Ks 1 2 螺栓材料 A3 的许用拉应力 57 5Mpa 2 用精制螺栓 铰制孔螺栓 光杆直径 d 16mm 被连接件为铰孔 靠剪切传力 已知螺栓 材料的许用剪切应力 92Mpa 3 图示圆柱形压力容器盖的螺栓连接 已知容器内流体压力 p 3 MPa 静载荷 容器内径 D 200mm 要求残余预紧力 F0 1 6F F 为工作载荷 螺栓数 z 12 螺栓为 M16 60 8 8 d1 13 835 mm 许用应力 210 MPa 试计算该连接是否安全 九 滚动轴承 12 分 1 有一轴用一对 6212 轴承支撑 每个轴承上作用有径向载荷 FR 5000N 轴的转速 n 960r min 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C 36 8kN 轴承在室温下工作 载荷平稳 试计算轴承 的寿命 Lh 2 深沟球轴承 6010 已知 Fa 1370N Fr 2500N n 1300rpm Lh 3000h 其余数据如下 表所示 试计算该轴承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C0 16 3 KN C 22 0 KN 12 分 Fa Fr e Fa Fr e 轴承 Fa Coe YXYX 0 0140 192 30 0 0280 221 99 0 0560 261 71 0 0840 281 55 0 110 301 45 深 沟 球 轴 0 170 341 31 0 5601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14欢迎下载 0 280 381 15 0 420 421 04 承 0 560 441 00 3 如图轴由一对 7309AC 轴承支承 已知 径向载荷 FR1 2000N FR2 3000N 轴上的轴向载荷 Fa 1000N 轴的转速 n 500 rpm 轴承预期寿命 Lh 2000h 其余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该轴 承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Cr 47 5 KN 15 分 eFF RA eFF RA 轴承类型 e XYXY 70000AC0 68100 410 87 十 轴 8 分 在图中标出轴的结构不合理的地方 并说明原因 1 轴应稍短 以保证挡板与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轴上键槽应位于同一母线上 且轴上零件的键槽应通透 轴上零件的定位应用轴肩 不应与端盖接触 端盖不应与轴直接接触 且应有密封 轴套过高 轴承不宜拆卸 该轴段长应小于轮毂宽 以便齿轮固定 键过长 轴套无法安装 轴肩过高 轴承不宜拆卸 右端轴应有阶梯 以便轴承安装 2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15欢迎下载 轴上键槽应与键槽 位于同一母线上 轴上零件的定位应用轴肩 端盖不应与轴直接接触 右端轴应有阶梯 以便轴承安装 轴套过高 轴承不宜拆卸 键过长 轴套无法安装 该轴段长应小于轮毂宽 以便齿轮固定 轴肩过高 应有阶梯 轴承不宜拆卸 轴伸出过长 不起作用 答案 四杆机构 1 自由度 F 0 原动件数 F 2 1 双曲柄 2 曲柄摇杆 3 B 4 B 5 C F 6 B 7 C 8 最短杆 整周 9 主动 从动 10 双曲柄 11 C 12 铰链四杆 最短杆 13 K 1 14 主动 从动 15 曲柄摇杆 16 双曲柄 17 B 18 C 19 C 20 B 21 A 22 C 23 摇杆 曲柄 24 0 90 25 B 凸轮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