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 ICU 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 ICU 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 ICU 对救治危重颅脑损伤的病人具有指导意义 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的实施如下 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 ICU 颅内压监护神经功能监护心电监护动脉血压监护中心静脉压监护呼吸功能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护体温监测脑血流监测脑组织氧合与代谢监测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监护是采用传感器和监护仪连续测量颅内压以观察颅内压动态变化的方法 颅内压监护可以了解伤后颅内压的状态 在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Guilllance于1951年最先在实验中应用颅内压监测 1960年lunberg首先在临床使用 目前 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约50 病人采用颅内压监护 除了解ICP外 还可以借此监测脑灌注压cpp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监护的指征重型颅脑损伤GCS8及CT脑扫描有一场征象 无论术前或术后均适于颅内压监护 轻型或重型颅脑损伤GCS9 15 伤后CT脑扫描复查发现损伤灶扩大或有血肿 病情加重但不需要手术的患者 可行颅内压监护 伤后曾有休克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者 往往出现脑水肿加重及颅内压增高的趋势 颅内压监护也有价值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监护的类型无创颅内压监护有创颅内压监护 脑实质内法硬膜外法蛛网膜下腔插管法脑室内插管法硬脑膜下法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分级 目前国际上采取以下标准正常 压力为0 7 2 0kPa 5 15mmHg 轻度增高 压力为2 1 2 7kPa 16 20mmHg 中度增高 压力为2 8 5 3kPa 21 40mmHg 重度增高 压力为5 4kPa 40mmHg 一般多将压力 2 6kPa作为需要采取降颅压处理的界限 Cpp应维持在9 3kPa以上 以防脑缺血缺氧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波形正常波形为压力曲线平直 无快速大幅度升高 压力水平为正常 也可增高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波形异常波形 可分为A波和B波A波又称高原波 系压力突然升至6 7 13 2kPa 50 100mmHg 持续5 20分钟后降至原水平或更低所形成的一种压力波形 其出现时间无规律 如出现高原波 预示颅内压增高 病情处于严重阶段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波形异常波形 可分为A波和B波B波又称节律震荡波 每分钟出现0 5 2次 高度0 6 7kPa 0 50mmHg 无临床意义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波形异常波形 可分为A波和B波上述波形的关系 A波提示颅腔代偿功能频于衰竭 是非常紧急的信号 B波则是A波的前奏 提示脑顺应性降低 即依靠脑脊液和脑血容量的减少已不能缓解颅内高压 多见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所致 颅内压监护 应用价值颅内压监护仪表达的颅内压增高的改变往往先于临床ICP增高的表现 因此 颅内压监护可以起到早期报警的作用 通过颅内压监护 能准确了解颅内压变化 合理应用降颅压措施 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及早发现迟发型或手术后并发的颅内血肿和和其他引起的ICP增高的病变 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神经功能监护 意识状态监护瞳孔监护运动功能监护生理反射监护病理反射监护脑膜刺激征监护 神经功能监护 意识状态监护根据病人对刺激 语言或疼痛 所产生的反应程度 觉醒水平及维持觉醒时间来判断其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改变是脑功能的基本表现 其程度一般和脑功能障碍的程度相一致 神经功能监护 瞳孔监护 监护中主要注意瞳孔变化与意识状态的关系 运动功能及各种反射的关系等 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 形态是否对称 对光反射情况来判断颅脑损伤的情况 程度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双侧瞳孔等大同圆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灵敏 一般光线下瞳孔直径2 5mm 小于2mm为瞳孔缩小 大于6mm为瞳孔散大 在瞳孔观察中 尤其要注意是否伴有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监护 运动功能监护通过吩咐伤员主动完成动作或刺激意识障碍的患者 压眶 疼痛刺激躯干或肢体 被动产生运动和观察肢体的自然位置来判定肌力情况 明确是否存在运动系统的障碍 神经功能监护 生理反射监护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等 颅脑损伤后严重的意识障碍使浅反射消失 浅反射的存在 消失或出现 反应脑组织损害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深反射是指各种腱反射 深昏迷时各种腱反射均消失 意识障碍较轻时深反射可引出 神经功能监护 病理反射监护霍夫曼氏征 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的出现提示明显的脑损害 单侧病理反射提示一侧锥体束损伤 双侧病理反射提示大脑广泛受损或闹肝损伤 脑膜刺激征监护脑挫裂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以出现颈项强直及克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 神经功能监护 心电监护 颅脑伤 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伤后或术后应立即用床旁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 警惕任何心率 心律或传到异常 病情稳定后 可改为间歇性监测与记录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可产生复杂多变的心电图 ECG 变化 心电图可显示心率 心律及心肌缺血征象 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窦性心律不齐或室性心律不齐 重者为房室传导阻滞 T波低平S T段延长等 一般心率应保持在60 100次 分 如超过130次 分或低于60次 分 则可能影响血液动力学 影响脑供血 心电监护 导致心率增快的因素失血脱水热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心功能不全高热缺氧疼痛刺激 心电监护 导致心率减慢的因素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房室传导阻滞 动脉血压监护 动脉血压监测方式有创性的动脉插管连续监测 无创性的袖带式定时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伤后或开颅术后的病人若病情危重或生命体征不稳者 应直接行动脉插管测定血压 特别是全身平均动脉压 直至生命体征稳定后 改为袖带定时测量 每15分钟测量与记录一次 若病情稳定 可改为0 5 1小时测1次 连续监护观察48 72小时 动脉血压监护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动脉血压复杂多变 表现为过高或过低 而血压过高者多于血压过低者 血压过高的常见原因颅内压过高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 既往存在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血压监护 血压过低的常见原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原发性脑干损伤 脑干功能严重损害 颅内病变累及脑干血管运动中枢 合并身体其他部位严重伤 病人原有心脏病 代偿不全 动脉血压监护 中心静脉压监护 在血液动力学方面 中心静脉压 CVP 是一项重要指标 能判断病人的心功能和血容量状态 特别对颅内压增高病人 借此可选择和调整静脉输液量和速度 正常人中心静脉压为0 6cmHO 如偏低或呈下降趋势 常表示血容量不足 应增加输液量和加快输液速度 如中心静脉压上升并超过正常水平 则表示输液速度过快或超量 应停止或减缓补液 以免心脏超负荷发生心衰 当右心衰时 也可造成中心静脉压升高 呼吸功能监护 呼吸功能监护包括呼吸监测和呼吸机的使用 呼吸监测主要是对呼吸频率 幅度 呼吸状态 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分析的监测 呼吸机的使用 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 要在使用前调整潮气量 气道压力 吸入气氧分压等 确认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正常时 才能用于病人 临床定时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 呼吸深度 缺氧体征 鼻翼扇动 紫绀 等及肺部听诊是估计啊呼吸功能的简单有效的敏感指标之一 但它不能真正反映其呼吸功能 而呼吸机监护可以准确反映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监护 重型颅脑损伤常导致呼吸中枢抑制 发生呼吸障碍 如伤及丘脑下部 桥脑和延髓 更可能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 加之因脑损伤并发支气管粘膜下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部感染等情况 常使呼吸异常 病理性呼吸有潮式呼吸 窒息性呼吸等 如出现呼吸频率 幅度异常疾病理性呼吸 应从脑损伤和全身多方面因素分析病因 及时处理 因此 监测呼吸功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是必要的 呼吸频率为 10 30次 分 超过30次 分 为呼吸过快 低于10次 分 为呼吸过慢 呼吸功能监护 动脉血气分析 在呼吸监测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用于直接测定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直接反映肺泡通气状态 正常参考值4 7kPa 6 0kPa 低于4kPa为过度换气 而高于6kPa为CO2为潴留 说明肺通气功能不良 应及时处理 PaO2指示动脉血气氧的分压 正常参考值8kPa 13 3kPa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要求维持氧分压在10 7kPa以上 低于10 7kPa为低氧血症 应及时处理 低于8kPa为严重低氧血症 属呼吸衰竭 应予支持呼吸等处理 呼吸功能监护 动脉血气分析 在呼吸监测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用于直接测定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同时监测血酸碱度 PH 剩余碱 BE 碳酸氢根 HCO3 等项目 可了解体内是否有酸碱失衡 参照吸气中氧浓度 FIO2 血红蛋白 Hb 血酸碱度 PH 氧饱和度 SaO2 等 还可计算出一系列的呼吸监护指标 这些指标提示了多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有时比单纯直观指标更有指导意义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方法间歇性血气分析法 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法 持续性脉搏血氧饱和度 Sp02 监测法 Sp02是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来持续监测的 它可以较敏感地反映 并可同时计数脉搏 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已普遍应用于为重症监护及手术麻醉过程中 当SaO2小于70 时 其95 可信限的精度为4 可见Sp02是准确反映动脉血氧和状态的指标 血氧饱和度监测 氧离曲线固有特性PaO2 100mmHg相当SaO299 100 PaO2 80mmHg相当于SaO294 5 95 PaO2 60mmHg相当于SaO2 90 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的关系应保持Sp02在95 100 相当于PaO2大于100mmHgSp02小于95 相当于PaO2小于80mmHg低氧血症Sp02小于90 相当于PaO2小于60mmHg严重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监测 在脉搏血氧饱和度 Sp02 监测过程中 一旦发现病情变化 应考虑解除引起伤情加重的原因 另一方面调整体位 改善呼吸 适时地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以纠正缺氧状态 应用光纤导管持续监测颈静脉样饱和度 SjvO2 可以早期发现大脑半球的缺血缺氧 75 提示过度灌注 体温监测 体温监测包括持续脑温肺动脉内温度 中心温度 肛温食道温度体表温度监测法间歇性腋下温度测量法 体温监测 重型脑损伤24 48小时内 一持续监测体温或没2 4小时测温一次 此后每6小时测温一次 直至体温正常连续一周 改为每天2次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脑温 肛温进行持续监测研究 发现这类病人在伤后均明显升高 肛温比脑温低0 3 1 2 持续高体温 增加脑氧代谢 加重脑缺氧 并可能引起惊厥 采取冬眠低温疗法 效果良好 体温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8小时体温仍不逐渐下降时 则提示下丘脑或脑干等部位损伤严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感染 颅外感染 肺炎 泌尿系感染等体温升高 对病情恢复极为不利 应及时针对病因 予以正确处理 脑血流监测 脑血流监测可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 作为床边的无创性监护手段 一般选用大脑中动脉 根据其血流速度 指标及波形 可以判断颅内血液动力学变化 正常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为65 17cm s 脑血流监测也可采用激光多普勒 通过有创性颅内探头 持续监测局部脑血流 rCBF 变化情况 正常成人的平均脑血流量约为 50 5ml 100g脑组织 min 脑血流监测 一般认为 静息状态下脑灰质的平均CBF为76 10ml 100mg脑组织 min 而脑白质仅为20 4ml 100mg脑组织 min 目前把脑外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分为三期 伤后24小时内的低灌注期 伤后1 3天的脑充血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八一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审计实务案例试题及答案
- 地质构造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饮食问题题库及答案
- 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催生新质生产力
- 数二考研真题及答案
- Unit-8-Dolls-课件教学课件
-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北片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元旦放假题目及答案
- 2025前期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模板
-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 CJ/T 249-200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
- T/CACEM 22.3-2022校车运营服务管理第3部分:驾驶员与随车照管员管理规范
- 2025年版简易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儿童商业插画课件图片
- 智能医疗中的知识图谱与多模态数据融合研究-洞察阐释
- 厨师岗位安全协议书
- 公路建设副总岗位职责与要求
- 《绿色建筑施工培训课件》资料
- 2025年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