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梁才学校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做.doc_第1页
毕节梁才学校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做.doc_第2页
毕节梁才学校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2013年秋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命题人:叶俊春 审题人:毛新友祝考试成功!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祷告(do) 哀号(ho) 水藻(zo) 应和(h) 蛛丝马迹( zh )B. 恩赐(c) 贮(zh)蓄 骸(hi)骨 停滞 (zh) 仙露琼(qing)浆C. 枯涸(h) 匿(n)笑 喑(yn)哑 顷刻(qng)蜂围蝶(di)阵D. 窸窣(s) 称(chng)职 狩(shu)猎 须臾 (y )鸦雀无声( y )2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军阀 榆钱 疲倦不堪 形影不离 花团锦族B. 狡滑 谴憾 截然不同 喜出忘外 小心翼翼C.自毫 灵魂 迷迷糊糊 美不胜收 自做主张D.惭愧 寂静 滚瓜烂熟 不求甚解 独具慧眼3.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我们是多么喜欢蔡老师呀,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 。经过母亲的再三 ,史铁生才答应去看菊花。“嗨,慢着,”我软弱地 道,“我没法”A.淡雅 效仿 要求 恳求B.素雅 模仿 要求 哀求C.淡雅 模仿 央求 哀求D.素雅 效仿 央求 恳求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七星关诗歌朗诵中,每个女生都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害得家长们差点没认出来。B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稍逊一筹的歌手了。C“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刑法,市民们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D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眼花缭乱;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校开展 “建设书香校园” 的活动能否成功,是看校刊能如期出版。B.随着梁才学校等民办学校入住毕节,使毕节市的教育有了新的活力。第1页共6页C.为了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和学生参与热情,梁才学校承办了“盛世华都梁才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D.通过开展“民意调查,服务学生”活动,梁才学校食堂超市的服务态度有了很大改变。6下面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一项是( )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B、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D、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声音出奇地洪亮。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C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D我是去呢?还是呆在家里呢?8下面的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海伦凯勒的作品。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文学家。B、世说新语是西汉刘义庆所编著,塞翁失马选自南朝宋时淮南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淮南子人间训。C、虽有嘉肴选自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礼记和论语都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D、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老舍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9、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兑命曰:“学学半。” D.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10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是( )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A、 B、 C、 D、二、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1)曹操观沧海中表达诗人胸襟广阔,想象奇特的句子是 ; 。第2页共6页(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说明事物总在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的名句是:_,_。(3)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4)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5)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6)论语十二章中辩证指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12. 毕节的冬天气温较低,路面容易结冰。请你拟写一个标语,提示同学下梯步时注意防滑。(2分) 13.春节要到了,请你写一条短信发给你的老师,祝福老师新春快乐!( 要求: 必须要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准出现真实姓名。)(3分) 14请围绕“亲情”这一主题,仿写两个句子。(4分) 亲情是暴风雨中的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为我送来温馨和美丽; ; 。四、 名著导读填空。(5分)15.(1)繁星和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 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 二是 ;三是 。(2)伊索寓言 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主人公多是动物,主要运用 手法。五、阅读理解:(32分)(一)河中石兽(10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第3页共6页16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4分)(1)求石兽于水中 求:_(2)阅十余岁 阅:_ (3)竟不可得 竟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 17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_ _ _ (2)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_ _ _ (二)(14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9用“”把这段文章划分为三层。(2分) 20这段文字紧扣一个“”字,按_顺序,从_到_,层次分明地描写了_、 _、_、_四个层次的景物。(4分)21 概括这个语段描写的内容(不超出5个字) ;(1分)22 水纹的花衣指的是(本体) 山的肌肤(本体) (2分)23“最妙是下点小雪呀。”请归纳一下文中描述了几方面的妙处。(3分)答: 24在层层铺写中,写松树尖、蓝天、山们、薄雪时“”、“”、“”、“”四个词,用得十分准确形象。(2分)(三)(8分)两棵树这里有两棵树,一棵在山顶,一棵在山谷里。第4页共6页这是贫瘠的山区,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一片荒草连天,几乎看不见高大的植物。在山的断崖处,生长着一棵小树。虽然很小,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也算是一番不错的风景了。 山谷很深,谷底是裸露的石头和各种各样的河卵石。没有潺潺的流水,很少见杂草,只有靠近山顶两侧的土壤中,生长着一些纤细,枯黄的花草。看得出,这里的贫瘠是由于干旱。然而,就在谷底石头的缝隙中间,竟然生长着一棵树,笔直、高大。这条幽深的山谷,是山里人出山的通道,顺着山谷可以走出大山,到达镇上,到更加遥远的地方。因而,偶会见行人过往,但无法通车。我顺着山路到达过谷底,到过谷底那棵树的跟前。那树之所以能够在这里生长,是因为树的边上就有一个很小、很浅的水坑。不见有水流出,也不见干涸。就那样浅浅地清澈着,静静地明媚着。你可以掬水解渴,也可以濯足洗尘,但无法让它外流。不外溢,不干涸,经年累月,不多不少地守在那里。那树就在它的身边生长着,茁壮着。像是一个约定,像是一个誓言。让这谷底的风景渗透出一丝丝的禅意或哲理。 谷底的树笔直高大,显得很年轻,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在这样的地区能有一棵树这样生长,我知道,完全是那一汪清澈的水所赐。如果在一汪水,一棵树的边上恰当地修一个玲珑的亭,那就是世外乐园。在这个荒凉的地方,在这个幽深的山谷,有一汪水,有一棵树,对过往的山里人而言,足矣。还能要求什么呢?走得累了、热了,在此纳凉解渴,消暑却疲,不也是上苍的恩赐吗?抬头望那山顶断崖上的小树,崎岖盘旋,迎着不息的山风,扇动着曲条虬枝,发出阵阵啸声。走近这棵树,你会发现这棵树其实并不小,从树的形状,树的枝叶上看出这棵树是多么的苍老,生存是多么的艰难。是极其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它过早苍老了,成了一棵“小老树”。这是一棵榆树,树干上生着嶙峋的骨节,在粗糙的树干上突出着,像是一个终年劳作的手那突出的骨节,既分外醒目,又觉得狰狞。树干不粗,由于山风的缘故,树干呈弯曲状,像一支拉圆的弓。树干的皮龟裂着,满身伤痕。几条树枝张扬着,迎是山风,不断抖动。树枝上的叶片很少,有的因为干旱而难以生出,有的则被强劲的山风摘去。站在它的跟前,可以听见山风掠过树枝发出尖锐的啸声,像是一种宣言或者呐喊。远远观看,那树的形状简直像极了凌空欲飞的苍龙。只是,这贫瘠的土地让它难以展翅飞翔。 面对山顶,谷底的两棵树,不由浮想联翩。是一只粗心的鸟儿,将本该衔到别处的种子撒落在这里。或者是一缕多情的风,因为这里过于荒凉,将两粒树的种子送来,让这里因两棵树的存在而别具特色。无论怎样,在很久以前,有两粒种子落在这里,生根、成长。它们似乎别无选择,一个落在山顶,一个落在谷底。经历了它们应该经历的,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两棵树,同居一方水土,但生存的环境大不相同。可是,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生存下来,成就了独特的风景。而这样的风景令人印象深刻。后来,面对我的学生,我曾多次提起过那两棵树,谈起过我面对两棵树的感慨。在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都是一样的道理,既残酷又公平。适者生存,这只是生存的基础。你适应了生存的条件,就得以生存,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却是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来实现的。这才是生存的最高境界。人类又不等同于自然界,人应该有崇高的追求。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些生活无忧的学生们是否能够明白我最初见到那两棵树时的感受。25本文主要的写法是: 。26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 27简要概括两颗树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的特点。( 4分) 28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 2分)站在它的跟前,可以听见山风掠过树枝发出尖锐的啸声,像是一种宣言或者呐喊。 (四)古诗赏析29.(4分)(一)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