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ppt_第1页
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ppt_第2页
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ppt_第3页
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ppt_第4页
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 常见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主要内容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况 1 医院感染职业暴露相关因素 234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理 报告SOP 职业危害与职业暴露 职业危害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或职业相关疾病的各种原因 包括化学 物理 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暴露 流行病学中将职业危害称作职业暴露 3 2017 6 19 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 人员 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 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 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 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2017 6 19 4 职业暴露的类型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 头皮针 套管针 缝合针 血糖 针 玻片 手术刀 粘膜暴露 眼睛 伤口 粘膜 呼吸道 艾滋惊魂 再敲职防警钟 事件 一病人先砍伤仇家十多天后被报复 对方将他的手 脚 跟腱砍断 2003年7月23日 120 急救车送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 当时病人血肉模糊 鲜血喷到了当班急诊科医生的身上 脸上和眼睛里 另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缝合伤口时 手指被扎破 手术中医生的大衣 口罩都被病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 6小时抢救 脱离险境 而三天后的检查结果 病人HIV抗体反应呈强阳性 经CDC复查证实 是HIV携带者 9名医护人员不能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 一年里接受医学观察 分别在4周 8周 3月 半年和一年进行五次抽血化验 二 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 我国艾滋病病例报告 1981 我国2005年实现网络直报 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从1985年第一次报告1例艾滋病 外籍 截至2015年年底 中国累计报告感染者 病人 7 60 305例 其中 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577423例HIV感染者336382例 AIDS241041例 累计死亡182882例 艾滋病死亡数统计 2000 2015年江苏省艾滋病疫情 截止2015年度 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9574例 现存活16834例 其中HIV 1 0415例 AIDS6419例 累计报告死亡2740 例 目前正在随访管理的感染者病人15791例 十二五期间 我省共发现HIV AIDS14808例 其中AIDS6170例 死亡1919例 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全世界3 5亿至4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中有超过1 3的人在中国 大约1 5亿都有慢性肝炎 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肝衰竭或肝癌 医务人员感染乙肝几率比普通人群高3 6倍 丙肝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 感染率约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 工作环境特殊 病原微生物集中 工作对象特殊 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监督与管理不到位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生物性因素 通过血液 体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HBV HCV HIV等通过空气 呼吸道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流感 TB SARS等通过排泄物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肠道寄生虫 痢疾等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感感染性疾病 疱疹等 职业暴露的常见相关因素 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 最常见 辐射损伤化学性因素 消毒剂 心理社会性因素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 90 是由针刺伤所致 据WHO在1999年的报告 在你和你的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每30秒种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美国每年至少发生 万次意外针刺伤 有100 00名医务人员死于乙肝病毒感染 过去20年 共有54位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感染HIV 其中48人是因污染针头刺破皮肤引起 数名已死亡 对1075名护士针刺伤调查 针刺伤率高达80 6 被污染针头刺伤占60 2 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 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HBV感染率6 30 HCV感染率1 8 HIV感染率0 3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 高于HCV38倍 不同暴露途径 每次暴露感染的机率 针刺伤后接触污染血液 0 3 眼 鼻 口腔暴露 0 1 皮肤接触污染血液 0 1 体液中的HIV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 粪便 汗液 泪液 母乳 传染源 病人及HIV病毒携带者 羊水4 000 唾液1 阴道分泌液7 000 精液1 000 血液18 000 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注射抽血 回套针帽 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 血标本放入试管 废弃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器械传递 分离针头 针刺伤的职业 地点分布 预防血源性感染 对病人 我们已经做了很多 医院布局及硬件设施的改进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输血前常规检测HBV HCV HIV等血液透析器一次性使用 软式内镜活检钳采用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血糖仪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消毒 无菌用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供应对医疗废物收集与运送规范的制定其他 21 对于职业暴露我们存在的问题 对职业暴露危害认识不足对职业暴露防护重视不够培训效果不佳 日常操作规范 SOP 执行不到位不知晓暴露后处置 报告 程序较复杂 不知晓程序 不愿意报告其他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 针刺伤的防护进展 美国 1991劳动部职业安全局 OSHA 制定法规 对暴露于经血传播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 各种防护措施被大量推荐2000 11总统克林顿签署有关针头安全操作及防止刺伤法令我国 2004年4月7日卫生部发布 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 2009年3月2日发布实施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我国血源性感染控制与消毒相关规范 预防慢性血透病人感染传播建议 CDC2001 暴露于HIV医护人员管理指南和预防 CDC1998 口腔科感染控制规范 1993 医护人员感染控制规范 CDC1998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1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48号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48号令 2006年9月1日施行 第一章第八条 六 对医护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 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预防血源性病毒传播方法 安全教育标准预防安全操作注射疫苗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提高全体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 标准预防 要求所有的人体体液和分泌物均被视为有血源 性病原体 如HIV HBV HCV 感染的医务人员在接触病原物质时 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工具 穿穿 戴戴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 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空气飞沫 标准预防措施 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戴口罩 穿保护衣环境消毒废弃物处理 洗手 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 可以手消剂擦手替代洗手 洗手方法 湿手 取清洁剂揉搓及其方法 冲洗 干燥 护肤 为什么推广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8小时 班 护士 洗手方式 洗手次数洗手耗用洗手耗用时间 结果 时间 次 天 肥皂 水 7次 小时 56 8H 60秒 次 56分钟 7 次 小时56 8H 20秒 次 18分钟 速干手消剂 快速手消毒剂的优点 1 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 2 比普通洗手更有效 3 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小4 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5 所用时间少 作用快 不用水和毛巾 如何正确佩戴手套 暴露于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黏膜 有破损的皮肤 及其污染的物品时 严重污染时需要更换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复使用 皮肤有破损时 建议戴2副手套脱去手套后要马上洗手或手消毒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 不论洗手或擦手 2017 6 19 除了在护理患者不得已 不得接触环境物表 戴口罩 口罩选择 N95口罩 过滤95 颗粒 对病毒有阻隔作用用于结核 水痘 麻疹等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 阻隔90 颗粒 棉纱口罩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 30 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 如口罩包装上说明佩戴方法 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戴上口罩时 要注意口罩须紧贴面部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 或将口罩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 以防止漏气一般情況下 口罩应每4小时更换 当呼吸困难 口罩有破损或扭曲 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 时 必须马上更换口罩 防护眼镜 面部防护罩 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过程必须使用防护镜 面部防护罩 口罩使用取决于个人对操作过程的 认识和判断 看潜在事故可能性的大小 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因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较高 穿隔离衣 防水 否则应在外面加穿防水围裙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 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 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使用后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安全处置废弃物 使用利器盒 减少对锐器的处理 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不要人工分捡锐器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操作注意事项 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利器盒应放置到位 便于丢弃不要毁损 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用后不能立即处理的 应使用单手回套法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 相关工作完成后 再脱手套 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 血源性职业暴露 处理 报告程序 SOP 血液 体液暴露紧急处置 伤口紧急处理方法 捏住伤口近心端 以阻断静脉回流 立即用流动水冲洗 向伤口部位方向轻轻持续推挤 尽可能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 注意不要一挤一松 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 冲洗后用75 酒精 0 5 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伤口 皮肤或黏膜暴露紧急处理方法 皮肤和粘膜污染时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溅入口腔 眼睛等部位 用清水 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标准操作规程登记与报告 医务人员暴露感染性血液 医用锐器损伤作紧 急处理后报告 报告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部门 填写 医疗锐器伤报告单 报告医院感染管 理科 24H内 院感科做好相应的登记处置和报告及追踪 发生职业暴露 立即上报院感科 预防性用药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尽早用药 最好在2小时内实施 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即使超过 2 4小时 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医务人员发生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医疗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包括 在暴露后的第4周 第8周 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案例分析 某产科助产士接生 结束时发现手套破损 手指有伤口 接触了大量的羊水和患者血液 患者为HBsAg阳性 该护士上岗前体检乙肝抗体抗原均为阴性 事件发生后助产士非常紧张和担心 打电话咨询 如何处置 在今后工作中如何防范再次发生呢 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