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婴儿的认知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4章-婴儿的认知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4章-婴儿的认知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4章-婴儿的认知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章-婴儿的认知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 1 第一节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2 一 反射法如果某个刺激未能引出新生儿相应的反射 则很难断定新生儿是否觉察到了当前刺激 或者是否是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从而抑制了反射行为 一 婴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 3 新生儿最初的无条件反射 吸吮反射 suckingreflex 接触儿童的嘴唇 就引起吸吮动作 吸吮反射是最强的反射之一 当新生儿开始吸吮时 其他活动都会被抑制 4 抓握反射 graspingreflex 又叫达尔文反射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 甚至可以悬挂起来 大约到第二个月时 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5 巴宾斯基反射 babinskireflex 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时 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 以后 约在8 9个月时 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6 摩罗反射 mororeflex 又叫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 如双臂伸开 又迅速收回胸前 紧握拳头等 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 7 游泳反射 swimmingreflex 托住新生儿的腹部 他就会做出像游泳样的动作 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 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 这种反射约在生后6个月以后消失 8 强直性颈反射 tonicneckreflex 当新生儿躺着时 把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 就会伸出与头转向一致的那个手 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 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 实际上 这是婴儿吃奶最好的姿势 这个反射约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失 9 二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 反复给婴儿呈现某种刺激物 使他们对它越来越熟悉 直到对该刺激物的反应 如头部或眼睛转动 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 消失 去习惯化 研究者首先反复呈现某个刺激 在习惯化之后 再呈现另一个不同刺激 如果婴儿重新作出较强的反应 说明儿童已经能够辨别这两种有差别的刺激 这是一个去习惯化的过程 揭示婴儿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 10 11 先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 若干次以后 婴儿就会习惯化 这时再用另一新的刺激呈现给婴儿 则其注意又恢复到最初水平 这是去习惯化 实验程序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两个过程可有效地研究婴儿的图形知觉 深度知觉和颜色知觉等感知能力 还能研究婴儿的注意以及记忆能力 12 研究者给婴儿同时呈现至少两种刺激 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更感兴趣 三 偏好法 范茨 优先注视范式 13 在一项有关婴儿视觉偏好的研究中 18名婴儿 年龄范围从10个小时到5天 给他们显示6个复杂性有所不同的圆形刺激图案 最复杂的一个刺激物是人脸 按照复杂性递减的顺序 其他的刺激包括同心圆 新闻用纸以及3个不同纯色的圆圈 观看脸所花费的总时间明显占有更高的比例 表明 婴儿不仅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图形之中进行分辨 而且他们更喜欢脸 14 偏好方法 15 16 Fantz 1961 7个月的婴儿对于十字和圆没有明显的偏好差异 对两种形状的注视时间大致相同 17 四 诱发电位测量法 18 五 高振幅吮吸法 研究者让婴儿吮吸一个里面镶有电路的特殊奶嘴 通过婴儿的吮吸动作 观察他们对被感知环境的反应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特例 行为为吮吸行为 对于测量婴儿的感知觉能力发展水平来说 高振幅吮吸法无疑是更加巧妙且应用范围更广的一种方法 19 二 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20 对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 现代儿童心理学发现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近几年来人们发现新生儿 婴儿具有惊人的感觉能力 于是惊呼 新生儿并非新手 是否具有某种感觉能力 应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 个体能否觉察当前存在的客体或刺激源其二 个体能否区别物理上的不同刺激源 21 婴儿在这个时期具有的感知能力 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 婴儿早期能辨别新旧不同的刺激 使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能进行选择性反应 以利于适应环境 把注意力移向新事物 利于扩展经验 学习新知识 22 一 感觉 23 1 听觉 24 25 听觉刺激分化能力出生3天能听出母亲声音声源判断能力 刚一出生几秒种就能对头部左或右的声音的转头反应 1岁时 大体达到成人水平 25 新生儿甚至胎儿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声音感受能力 婴儿早期对声音辨别 婴儿对语言的识别是非常敏感的 婴儿的音乐感受能力也发展地比较早 26 婴儿在看些什么 2 视觉 27 28 29 30 31 3 温度觉 刚出生就有温觉反应 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新生儿适应环境的一个关键 32 4 触觉 触觉 探究世界的重要方式 33 5 痛觉 痛觉 先天的自我保护机制 34 知觉让我们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35 1 图案和形状知觉 36 2 深度知觉 山羊在出生后仅仅一天 就能够避免较深的一边 或者绕着走 或者当它们能够跳跃的时候 从上面跳过去 罗猴 小鸡刚出生的幼仔都会避免深的一侧 另一些动物 猫 兔子 的幼仔最初并不逃避陡坡 而只是在积累几周的视觉经验以后才出现这种反应 与生俱来 后天的生物成熟 经验或两者联合作用 37 38 视觉悬崖 心率 39 40 3 视觉恒常性的发展 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直觉的变化 41 4 婴儿知觉整合能力的发展 宝宝可以把妈妈的声音和妈妈的摸样整合起来 42 第二节婴儿思维的发展 43 0 1岁是婴儿思维方式的准备时期 凭借手摸 口尝 鼻闻 耳听 眼看等发展起感觉 知觉能力 并在复杂的综合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萌芽状态的思维现象 1 3岁阶段主要产生的是人类的低级思维形式 即感知动作思维 又称直觉行动思维 44 一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45 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 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 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 如孩子对四边形的概念 1 图式 46 组织 是指儿童将现有的图式结合 而成为全新且复杂的智力结构过程 如孩子将三角形的概念和四边形的概念结合 47 适应就是儿童成功应付周围环境 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互补的活动发生的 同化 四边形 正方形 顺应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48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 构筑动作格式 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Objectpermanent 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 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2 皮亚杰的研究 感知运动阶段 49 第一分阶段反射练习期 出生 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 50 第二分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1 4个月 儿童不断重复某些动作 形成一些简单的习惯 51 第三分阶段次级循环反应阶段 4 8个月 涉及外界环境中的物体 偶然做些有趣的或者使人高兴的事 就不断加以重复 52 第四分阶段有目的的协调阶段 8 12个月 有目的的行为更加明显 但是还不会发明创造 53 第五分阶段三级循环反应阶段 12 18个月 开始学会发明创造地解决问题 54 尝试错误 55 第六分阶段心理呈现阶段 18个月 2岁 具备通过表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进行初步思考 56 3 感知运动阶段的成就 模仿 57 藏猫猫 客体永久性 58 二 婴儿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我爱我师 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59 1 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3个半月既可以有客体永久性2 心理表征 60 三 社会文化环境与早期认知发展 61 认知发展发生于社会文化环境中 社会文化影响着认知发展的形式 儿童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在于父母 老师以及更有能力的同伴的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1 早期认知能力的起源2 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62 第三节婴儿智力的发展 63 3岁 指点鼻子 眼睛和嘴 重复两位数字 列举图画中物体 说出自己的姓氏 重复一个由6个音节组成的句子 6岁 区别早晨和晚上 通过用途定义一个词 如叉子是用来吃东西的 照样子画一个菱形 数出13便士 在图画中指出画得丑的脸和好看的脸 比纳 西蒙智力测验 学前儿童部分 64 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动作 顺应 言语和个人以及与人们的交往 一 婴儿智力测验 65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动作量表 心理量表和婴儿行为记录 66 弗林效应 Flynneffect 指智商测试的结果逐年增加的现象 以詹姆斯 弗林命名的 二 早期环境与智力发展 67 收养儿童 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收养的孩子智商较高 美国的收养制度 68 第四节婴儿学习与记忆的发展 69 习惯化和非习惯化说明了婴儿具有了学习和记忆能力 一 习惯化 学习和记忆的早期证明 70 经典条件反射 狗吃食 分泌唾液 与此同时让它听铃声 结果狗听铃声后 也会分泌唾液了 二 经典条件反射 71 操作行为反射 老鼠的某种行为引起了奖赏 这种行为会保存下去 三 操作性条件反射 72 1 条件反射的出现是记忆发生的标志 2 7 8个月的认生是再认的表现 3 1岁左右的视觉记忆表象 延迟模仿 是回忆的表现 4 1 3岁陆续出现情境记忆 词语理解记忆与图形符号记忆 具体表现 73 6 2岁半时能记住儿歌和童谣 小孩记道德经 以色列小孩背圣经 也可记住成人的一些简单的委托 并付诸行动 记忆再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如2 3岁的小儿和父母分开几个月后仍能认识 两三岁的孩子 丢失了会记不清自己的身世 5 小儿在1 2岁后 随着言语的发育 记忆能力逐步增强 能记住自己的盥洗用品 玩具和几个小朋友的名字 74 婴儿期是记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和关键期婴儿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且有相当大的潜能 75 76 2 学习的发展 76 四 观察学习 模仿 模仿是学习能力的基本表现Reissland宣称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 已经探测到婴儿的模仿能力 玛尔佐夫和穆尔的研究中示范者弯腰对着他们 张开嘴或者噘起嘴唇 婴儿根据示范者嘴唇的运动来移动自己的嘴唇 下图 77 图中的a b c中的婴儿 年龄只有2 3周 他已能模仿成人的吐舌头 张嘴和噘嘴动作 图中d和e的孩子 出生刚2天 就能模仿妈妈的高兴和悲伤表情了 78 列昂 16个月的婴儿喜欢模仿情感反应 年龄大的婴儿更喜欢模仿工具性行为 79 语言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语言不仅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而且在婴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具的职能 语言过程 语言理解 语言产生 80 第五节婴儿语言的发展 80 81 一 语言发展理论 81 82 语言发展理论 相互作用论 习得论 或环境论 先天论 82 一 先天决定论转换生成语法说 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 N Chomsky 原始的语言资料LAD内化的语法系统因此 有了这种装置 儿童就能是从周围听到有限的句子 而产生无限的句子 它强调语言获得与脑结构有关 语言获得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83 84 评价 LAD 只是一种假设 强调天赋和先天性 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 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 狼孩 作为言语获得基础的这种先天机制 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刺激下而被激活 否则就会失败 84 二 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言语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1 模仿说 1 传统的模仿说 机械模仿说 最早由阿尔波特提出 流行于上世纪20 30年代 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 证据 随年龄增长 儿童语言与成人越来越相似 质疑 儿童说过的要比听过的更多 且儿童说出的句子中有很多不是源于成人语言 奇怪的句法结构 85 2 选择性模仿说Whitehurst 怀特赫斯特认为并非机械模仿 而是有选择的 不仅是形式 更重要的是结构和功能上的模仿 86 2 强化说斯金纳父母强化了孩子发音中有意义的部分 通过选择性强化使得儿童的语言逐渐变得有效和得体 导致语言体系的最终掌握 批评 1 强化既是渐进 积累的过程 那如何解释儿童在短短几年内就获得听 说母语的能力 2 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中 成人通常很少对儿童语言的正确语法进行强化 成人关心的是语句内容的真实性 那么儿童是怎样掌握语法结构的呢 87 88 三 言语发展理论 相互作用论 88 89 二 婴儿语言的发展 89 90 一 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1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 2 三个月的时候 婴儿能够辨别母亲的声音与其他女性的声音 3 五六个月的婴儿能辨别出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声音 90 4 八九个月时 婴儿已经开始表现出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 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5 十一个月左右 语词才逐渐从复合情景中分解出来 作为信号而引起相应的反应 91 二 婴儿语言的产生 1 新生儿只会哭 2 两个月时 开始发出一些非哭叫的咕咕声 3 大约从五个月起 婴儿开始呀呀学语 4 大约从第九个月起 呀呀语出现率达到高峰 5 第一年末的时候 婴儿开始说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词 妈妈 mama 与 爸爸 papa 92 三 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