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 2 人人都说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 好了歌 皇帝的烦恼 忠奸难辨 腐败难治 官吏难选 地方难管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地方制度 君权与相权 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课标 学习目标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熟记史实 唐 北宋 元 明 清等朝代中枢权力机构的设置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 学生自主讨论分析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皇权的不断加强 从而深刻了解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3 整理归纳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 1 三省六部制的职责 内容 运行程序 特点 作用 2 二府三司制内容 影响 3 元朝一省制的利弊 4 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 过程 影响 明朝设立内阁的原因 过程 内阁的5 军机处设立的时间 原因 最初目的 职能 影响 基础过关 时间 6分钟 5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 秦朝 二 汉朝 三 魏晋南北朝 四 隋唐 五 宋 六 元 七 明 八 清 三公九卿制 丞相是中枢机构中的最高的行政长官 位高权重 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时设中朝掌决策 外朝 负责执行 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出现 但是尚未构成中枢机构 知识回顾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一省制 废丞相 权分六部 设军机处 6 皇帝 皇权至上 尚书省负责执行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凡军国大事 必由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特点 三省之间互相牵制 分工明确 互为补充 影响 三省之间既互相牵制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提高了办事效率 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同时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是怎样的 它的特点 影响 7 贞观年间 某地发生严重旱灾 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 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 削减灾区赋税 C 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 上呈至皇帝 皇帝赞许 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 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历史重现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8 宋代 二府三司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二府三司制的影响 1 进一步分割相权 加强了皇权 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 2 职权过于分散 导致行政效率低 出现 冗官 局面 9 中书省 皇帝 元朝 一省制 1 原因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对辽阔国土的管辖 材料 元朝大权委于中书省 今冀 晋 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 腹里 由中书省管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 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 又兼辖腹里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10最后一段小字和大字 思考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 实际效果如何 2 实际效果 行政机构精简 提高了行政效率 宰相权力过于集中 导致权贵专权 内乱频繁 元朝 公元1206年 1368年 对汉人称大元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蒙古族 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半封建半奴隶制王朝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 也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 10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明朝 废丞相 设内阁 亲自掌管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 位低权轻 明成祖 地位上升 内阁 只有票拟权 没有决策权 取决于皇帝的 批红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11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 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 设五府 六部 都察院 通政司 大理寺等衙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提示 此题可先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 朱元璋认为秦朝设丞相导致秦朝速亡 汉唐设丞相导致专权乱政 废丞相 设五府 六部等 军政大事均由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故要废丞相 实质是加强皇权 巩固统治 难点突破 提示 对于是否同意朱元璋的看法 肯定有两种观点 同意或不同意 两种观点都可以 主要言之有理即可 a 不同意 秦朝亡于暴政 根本上并非由于丞相的设置 汉唐盛世的出现是因为统治者重用人才 特别是一些贤明宰相起了重要作用 小人专权乱政的现象存在 根本上并非由于丞相制度的存在 而源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 b 同意 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 内乱频繁的教训 阅读材料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12 结论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拓展 13 清朝 设军机处 皇帝 军机处 内阁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 工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1 时间 雍正 2 直接目的 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 3 地位职能 品级不高 跪奏笔录 上传下达 完全听命于皇帝 最初参与军务 后参与机要政务 4 作用 简化手续 提高行政效率 结论 军机处实质为皇帝的秘书班子 思考 根据图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4 学以致用 清加强专制皇权的政治制度材料一右图文字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1 结合所学指出该文的最初撰拟者 2 清史稿 这样评价该撰拟机构 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 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请结合所学对此机构的权力和地位进行准确评析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 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 试从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说明材料二中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的观点 6分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 和世泰等奏 英吉利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 即派苏楞额 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 钦此 军机大臣 军机处虽有参与国家政务的处理权 但品级不高 只能跪奏笔录 上传下达 完全听命于皇帝 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产物 明代废丞相 设殿阁大学士和内阁 仅备顾问 无决策权 皇权强化 清设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15 探究 质疑 交流 请务必在5分钟之内完成 要求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成员进行展示 其他同学在小组内探究与交流 准备对其他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质疑和点评 敢于展现自信的自我 16 展示 点评 质疑安排 看哪个组完成最快最好 展示点评要求 1 展示方面 书写规范 分点分段 动作迅速2 点评方面 明确对错 思路清晰 语言精炼3 其他同学 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 17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为判断三种结构分别为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一省两院制 设中书省 实行于秦朝 唐朝 元朝 中国古代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其民主体现在君主与大臣共商国是 但其实质为地主阶级专制统治 皇权至上 架构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元朝的一省两院制 中书省 3分 民主 a 秦朝时 军政大事的决策 一般先由丞相 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 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b 唐朝时 三省之间分工明确 相互牵制和监督 可以防止大臣专权 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 可以集思广益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 善于纳谏 为这一制度增添了 民主色彩 4分 任答两点即可 探究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图示一图示二图示三分别指出图示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 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 请说明之 概括其实质 实质 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 是一种 皇权下的民主 1分 18 能力提升 1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 消极作用 皇权的极度膨胀 绝对的君主专制 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 难免出现失误 绝对君主专制 又使大小官员只能惟上是从 助长了惯常的因循守旧之风 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 从而导致官僚主义 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自此 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 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材料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 论法的精神 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 中国政府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 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 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 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 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 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9 小结 中枢权力体系变更的实质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结果 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过程中 皇权逐渐取得了上风 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20 1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 A 增设机构 独立施政B 分工明确 相互协调C 一职多官 互相牵制D 简化机构 总揽于上2 中国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 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 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 但也有例外 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 而具有 集体领导 的性质 A 秦汉三公制B 隋唐三省制C 宋代三司制D 元代的中书省制3 宋朝形成了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 的局面 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