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美术教案_第1页
陶器  美术教案_第2页
陶器  美术教案_第3页
陶器  美术教案_第4页
陶器  美术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陶器 美术教案文章来源m 陶器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彩陶纹饰的艺术特点。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3、通过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3、通过对陶器美的欣赏,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利用图片或幻灯、录相展示各种陶器,让学生欣赏。提问:老师在初中历史课讲过这些器皿,它们是什么?产生在哪个年代?答:这些器皿叫陶器和彩陶器。通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它产生于距今约 5000 至 9000 年的2 / 5新石器时代。三、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讲陶器 1、陶器的产生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陶器的产生与人类知道使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讲,制陶可能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与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陶器无论是造型、器类、工艺与装饰都不一样,很显然是各自独立产生的。制陶,除在造型上的要求外,对黏土及掺入材料和烧制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制造耐高温的炊器,需要在黏土中加入石英砂。另外,对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 600 度左右,制品强度低吸水性强,到了商周时期,烧制温度达到了 1100 度左右,出现了原始瓷。2、陶器的造型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其造型因用而异,用途不同造型也不同。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A、汲水器:如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尖底瓶(见教材 P8) 。B、炊器:有罐、鼎、鬲、(yang) 、灶等。c、饮器:有斝(jia) 、鬶(gui) 、盉(he) 、爵(jue) 、角、觚(gu) 、杯等(见教材 P9) 。D、食器:有碗、钵、豆、簋(gui) 、盘等。E、盛贮器:有壶、罐、瓮、瓶、罍(lei) 、尊、盆、缸等,其中有盛液体的容器,有盛固体的容器(见教材 P8) 。F、其他杂器有束腰3 / 5的圆筒器座,用以放置尖、圆底的陶器,还有覆钵的器盖及其他用途的杂器。陶器的造型是以实际用途分类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类型中,它们的造型细节差别很大,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群体生活方式。3、彩陶艺术制作彩陶的三个重要条件:1、首先要掌握颜色的使用知识。2、要有较高的烧制技术。3、需要在质地光滑的细泥陶上才能显出颜料的色彩感,并且用笔得以流畅无阻。中国彩陶的艺术特点:(一)以意写形中国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它体现出制造者深思熟虑的构想和设计意图。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显示出卓越的构成能力,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介绍人面鱼纹盆,幻灯) 。 (二)彩陶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中国的彩陶图案,尤其是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彩陶图案是以动态为主的,常把花纹组织在动的格式中,具有跃动奔放的气势。花纹也以弧线、弧形和圆点构成,使图案具有流畅柔美的抒情风格。 (三)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四)彩绘纹样与造型的完美结合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4 / 5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的骨式和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 (介绍舞蹈纹盆,幻灯) 。 (五)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由于彩陶图案有明确的立意,于是有肯定的造型和简洁的艺术语言。动的图案格式给人以强烈兴奋的感觉,使图案具有扩张的力量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直觉吸引力。标志性强则是省略去被描绘物象的不明显的细节特点,而集中地表现具有鲜明特征的形象,使纹样的直观性很强,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造型和纹样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整体的感受。由于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彩陶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从而有力地表现出氏族社会晚期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和美的观念,至今仍使我们感到雄浑强烈的表现力(介绍涡纹曲腹盆,幻灯) 。 4、播放一段录相。 四、课堂小结: 中国的陶器造型和彩陶纹饰是传统艺术的光辉起点,在中国现存的原始艺术中,它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部分,它是最早以造型和彩绘图案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它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面貌。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陶器的意象表现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构成手法;研究造型、纹样图案的发展规律和形式法则;研究器形与纹样的美和立体设计的规律;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5 / 5法和美学观念;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这些对于我们继承、发展伟大的艺术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