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D技术原理及其应用_第1页
BFD技术原理及其应用_第2页
BFD技术原理及其应用_第3页
BFD技术原理及其应用_第4页
BFD技术原理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FD 技术原理及其应用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1 BFD 简介简介 1 BF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双向转发检测 是一套全网统一的检测机制 用于快速检测 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 IP 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 2 为了提升现有网络性能 邻居之间必须能快速检测到通信故障 从而更快的建立起备用 通道恢复通信 2 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 1 硬件检测 例如通过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 告警检测链 路 故障 硬件检测的优点是可以很快发现故障 但并不是所有介质都能提供硬 件 检测 2 慢 Hello 机制 通常采用路由协议中的 Hello 报文机制 这种机制检测到故障所需时间 为 秒级 对于高速数据传输 例如吉比特速率级 超过 1 秒的检测时间将 导致大量数据丢失 对于时延敏感的业务 例如语音业务 超过 1 秒的 延迟也是不能接受的 并且 这种机制依赖于路由协议 3 其他检测机制 不同的协议有时会提供专用的检测机制 但在系统间互联互通时 这样 的专用检测机制通常难以部署 3 BFD 的工作机制的工作机制 1 概述 1 BFD 提供了一个通用的 标准化的 介质无关 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 可以为各上层协议如路由协议 MPLS 等统一地快速检测两台路由器间双向转发 路径的故障 2 BFD 在两台路由器上建立会话 用来监测两台路由器间的双向转发路径 为上层 协议服务 3 BFD 本身并没有发现机制 而是靠被服务的上层协议通知其与谁建立会话 会话 建立后如果在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的 BFD 控制报文则认为发生故障 通知 被 服务的上层协议 上层协议进行相应的处理 2 BFD 的工作流程 1 流程图 2 BFD 的建立过程 1 上层协议通过自己的 Hello 机制发现邻居并建立连接 2 上层协议在建立了新的邻居关系时 将邻居的参数及检测参数都 包括目的 地 址和源地址等 通告给 BFD 3 BFD 根据收到的参数进行计算并建立邻居 3 故障出现时的处理方式 1 BFD 检测到链路 网络故障 2 拆除 BFD 邻居会话 3 BFD 通知本地上层协议进程 BFD 邻居不可达 4 本地上层协议中止上层协议邻居关系 5 如果网络中存在备用路径 路由器将选择备用路径 注 BFD 草案中没有规定检测的时间精度 目前支持 BFD 的设备大多数提供的是毫 秒级检测 3 BFD 的检测方式 1 单跳检测 BFD 单跳检测是指对两个直连系统进行 IP 连通性检测 这里所说的 单 跳 是 IP 的一跳 2 多跳检测 BFD 可以检测两个系统间的任意路径 这些路径可能跨越很多跳 也 可能在某些部分发生重叠 3 双向检测 BFD 通过在双向链路两端同时发送检测报文 检测两个方向上的链路 状态 实现毫秒级的链路故障检测 BFD 检测 LSP 是一种特殊情况 只需在一个方向发送 BFD 控制报文 对端通过其他路径报告链路状 况 4 BFD 会话的工作方式 1 控制报文方式 链路两端会话通过控制报文交互监测链路状态 2 Echo 报文方式 链路某一端通过发送 Echo 报文由另一端转发回来 实现对链路 的双向监测 5 BFD 的运行模式 1 主动模式 在建立会话前不管是否收到对端发来的 BFD 控制报文 都会主动发送 BFD 控制报文 2 被动模式 在建立会话前不会主动发送 BFD 控制报文 直到收到对端发送来的控 制报文 注 1 在会话初始化过程中 通信双方至少要有一个运行在主动模式才能成功建立会话 2 BFD 会话建立后有两种模式 异步模式和查询模式 3 通信双方要求运行在相同的模式 目前仅支持异步模式 A 异步模式 以异步模式运行的设备周期性地发送 BFD 控制报文 如果在检测 时 间内对端没有收到 BFD 控制报文 则认为会话 down B 查询模式 假定有一个独立的方法 确认自己和对端系统的连通性 这样 BFD 会话建立后 会停止周期发送 BFD 控制报文 除非需要显式地验 证 连接性 6 BFD 的认证方法 1 Simple 简单字符认证 2 MD5 MD5 认证 3 SHA1 SHA1 认证 Secure Hash Algorithm 1 7 BFD 的报文格式 1 BFD 控制报文封装在 UDP 报文中传送 其 UDP 端口号为 3784 2 报文格式 3 主要字段释义 1 Vers 协议的版本号 协议版本为 1 2 Diag 本地协议最后一次从 up 状态转换到其他状态的原因 3 State Sta BFD 会话当前状态 取值为 0 代表 AdminDown 1 代表 Down 2 代表 Init 3 代表 Up 4 Demand D 设置为 1 表示发送协议希望操作在查询模式 设置为 0 表 示 发送协议不区分操作在查询模式 或者表示发送协议不能操作 在 查询模式 5 Poll P 设置为 1 表示发送协议请求进行连接确认 或者发送请求参数改 变 的确认 设置为 0 表示发送协议不请求确认 6 Final F 设置为 1 表示发送协议响应一个接收到 P 比特为 1 的 BFD 控 制 报文 设置为 0 表示发送协议不响应一个 P 比特为 1 的 BFD 控 制报文 4 BFD 的基本配置的基本配置 1 常用的配置命令 2 BFD 的显示和维护 5 BFD 的应用的应用 1 拓扑图 BFD 的的 Echo 报文单跳检测报文单跳检测 2 需求分析 1 Router A 和 Router C 通过二层交换机互连 它们的接口 Ethernet1 1 都运行 RIP 进 程 1 并且 Router A 的接口 Ethernet1 1 上还使能了 BFD 检测功能 2 Router A 通过 Router B 与 Router C 互连 Rourer A 的接口 Ethernet1 2 运行 RIP 进程 2 Rouer C 的接口 Ethernet1 2 Rourer B 的接口 Ethernet1 1 和 Ethernet1 2 上 都运行 RIP 进程 1 3 Router C 上配置静态路由 并将静态路由引入 RIP 进程中 使 Router C 有路由发 送至 Router A Router A 上学习到 Router C 发送的静态路由 出接口为与二层交 换机相连的接口 4 在 Router C 和二层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后 BFD 能够快速检测链路中断 并通告 RIP 协议 RIP 协议响应 BFD 会话 down 删除与 Router C 的邻居 并 删 除从 Router C 学习的路由 Router A 上学习到 Router C 发送的静态路由 出接 口 为与 Router B 连接的接口 3 配置命令 1 配置 RIP 基本功能并且在接口上使能 BFD 配置 Router A system view RouterA rip 1 RouterA rip 1 network 192 168 1 0 RouterA rip 1 quit RouterA interface ethernet 1 1 RouterA Ethernet1 1 rip bfd enable RouterA Ethernet1 1 quit RouterA rip 2 RouterA rip 2 network 192 168 2 0 RouterA rip 2 quit 配置 Router B system view RouterB rip 1 RouterB rip 1 network 192 168 2 0 RouterB rip 1 network 192 168 3 0 RouterB rip 1 quit 配置 Router C system view RouterC rip 1 RouterC rip 1 network 192 168 1 0 RouterC rip 1 network 192 168 3 0 RouterC rip 1 import route static RouterC rip 1 quit 2 配置接口 BFD 参数 配置 Router A RouterA bfd session init mode active RouterA bfd echo source ip 11 11 11 11 RouterA interface ethernet 1 1 RouterA Ethernet1 1 bfd min transmit interval 500 RouterA Ethernet1 1 bfd min receive interval 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