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外观装修施工方案_第1页
涵洞外观装修施工方案_第2页
涵洞外观装修施工方案_第3页
涵洞外观装修施工方案_第4页
涵洞外观装修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1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编制范围及原因 1 3 混凝土缺陷 1 3 1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1 3 1 1 麻面 1 3 1 2 蜂窝 1 3 1 3 棱角破损 2 3 1 4 涨模 2 3 1 5 对拉螺栓露筋 2 3 2 混凝土缺陷处理所选用材料 2 3 3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3 3 3 1 麻面的处理措施 3 3 3 2 蜂窝的处理措施 3 3 3 3 棱角破损的处理措施 4 3 3 4 涨模的处理措施 4 3 3 5 对拉螺栓露筋的处理措施 5 4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注意事项 5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2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1 1 1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施工 铁建设 2010 241 号 2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 2010 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2 2010 2 2 编制范围及原因 编制范围及原因 工区已完成的涵洞混凝土表面主要存在蜂窝 麻面 棱角破损 涨模 对拉螺栓 露筋等外观缺陷 所以编制涵洞混凝土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3 3 混凝土缺陷 混凝土缺陷 3 13 1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3 1 13 1 1 麻面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 麻点 气泡等 形成粗糙面 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 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 拆模时混 凝土表面被粘坏 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 使 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 模板拼缝不严 局部漏浆 4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 局部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 混凝土振捣不实 气泡未排出 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6 混凝土和易性差 含气量过大 含有大量气泡 脱模剂材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2 料不当 有些材质的脱模剂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会将气泡吸附在模板壁上形成混凝土 的表面气泡 3 1 23 1 2 蜂窝蜂窝 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 骨料集中而无砂浆 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其主要原因是 1 混凝土拌和不均 骨料与砂浆分离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 石子 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 石子多 3 卸料高度偏大 料堆周边骨料 集中而少砂浆 未作好平仓 4 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 造成漏浆 5 混凝土未 分层下料 振捣不充分 或漏振 或振捣时间不够 未达到返浆的程度 6 混凝土的 和易性差 含气量过大等 3 1 33 1 3 棱角破损棱角破损 棱角破损是指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 不规则 棱角有缺陷 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 1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混凝土浇筑后养 护不好 造成脱水 强度低 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 拆模时 棱角被粘掉 2 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 拆模时 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 或 保护不好 棱角被碰掉 4 模板未涂刷隔离剂 或涂刷不均 3 1 43 1 4 涨模涨模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模板刚度不够 拉杆 支撑没有打好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 快 捣固时间过长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3 3 1 53 1 5 对拉螺栓露筋对拉螺栓露筋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对拉螺栓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采用套管 浇筑完混凝土后 没有及时切除 清理 3 23 2 混凝土缺陷处理所选用材料混凝土缺陷处理所选用材料 修补所选用的材料有水泥砂浆 黑白水泥混合料和高强度灌浆料 试验室根据现场需要分别选取 1 2 水泥砂浆 重量比为 1 2 的黑白水泥混合料 重量比为 1 2 5 的黑白水泥混合料 重量比为 2 1 的黑白水泥混合料及高强度灌浆料 分别制作 3 组砼试件 分别进行一天强度和三天强度的抗压试验 同时对配比出来的 修补料进行终凝后外观颜色的调整 尽量接近涵洞混凝土终凝后的颜色 选取合适的 配比作为修补的材料 配置出来的修补料的标号要求比原施作的混凝土标号高一个等 级 在调配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原有混凝土结合的问题 可在配比中适量掺加一定量的 胶 配比中严格写明掺加的数量 3 33 3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3 3 13 3 1 麻面的处理措施麻面的处理措施 1 在混凝土面上用石笔标记出不规则的蜂窝麻面的实际面积 并沿其周边外延 2 3cm 列为修饰范围 用钢钎将修饰范围内的表皮混凝土凿掉 凿深 2 3cm 并清除 麻面部分的表面浮浆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4 2 根据试验室选定的配比调配修补料 保证握在手里成团 放手后能松散开 3 用高压水枪冲洗待修补表面 使混凝土充分湿润 表面无污染 戴好橡胶 手套 将水泥灰握于掌心 对着麻面进行涂抹填充 填充时要保证一定的力度 先是 顺时针方向 后转换为逆时针方向对同一处麻面进行揉搓 反复进行 直至麻面内填 充密实 密实的概念是用手指对着缺陷处按压时 不出现深度的凹陷 4 处理完一处面积后 用镘刀对修复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抚平 抚平应按从上而 下的方向进行 其目的一是清除粘在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泥灰 二是可以消除因涂抹 形成的不均匀的痕迹 5 表面采用透明胶布进行保湿养护 3 3 23 3 2 蜂窝的处理措施蜂窝的处理措施 1 对于小蜂窝 先将蜂窝处用清水清理干净 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 至吸水饱和 在用镘刀将调好的修补料压入蜂窝面 同时刮掉多余的修补料 注意养 护 待修补的位置达到一定强度后 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 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 砂纸进行打磨 2 对于大一点的蜂窝 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 用钢 丝刷洗刷干净后 将蜂窝处用清水清理干净 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 和后支模 再用高强度灌浆料仔细强力填塞捣实 表面采用透明薄膜包裹进行保湿养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5 护 3 3 33 3 3 棱角破损的处理措施棱角破损的处理措施 1 较小缺棱掉角 可将该处松散石子凿除 用钢丝刷刷干净 清水冲洗后并充分 湿润 然后采用麻面的修补方式进行修补 2 较大缺棱掉角 冲洗剔凿清理后 重新支模用高强度灌浆料填灌捣实 并 养护 步骤如下 清除棱角边线混凝土的浮积物 对修补面凿毛 浇水湿润 若破角的面积较大 则用小型冲击钻在破角部位安装接茬钢筋 以便更好地进 行修补固定 使用能保证线性 面型的模具夹板 采用高强度灌浆料填灌捣实 修补破损的 边角并将其压实 采用透明薄膜保湿养护 夹板拆除后 用角磨机打磨平整 光滑 3 3 43 3 4 涨模的处理措施涨模的处理措施 1 先将涨模部分的混凝土面用风镐或钢钎逐层凿除 直至清理到合理的结构尺寸 2 采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凿除后的混凝土表面 然后按照修饰麻面的方式修补凿 除后的混凝土表面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6 3 3 53 3 5 对拉螺栓露筋的处理措施对拉螺栓露筋的处理措施 1 用石笔在对拉螺栓的位置画上一个正方形 边长为 10cm 对拉螺栓在中心 作为修补的范围 2 使用钢钎或者电锤凿出 3cm 的凹槽 用手持砂轮机切除对拉螺栓露头部分 3 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表面 清洗后 用棉布擦去表面水分 擦去水分时要保 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4 擦去混凝土表面水分后 用高强度灌浆料灌入凹槽中 用镘刀填实 刮平 5 采用透明胶带保湿养护 6 终凝后使用角磨机打磨平整 光滑 4 4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注意事项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注意事项 1 调配颜色 多数修补工作的失败是由于未能使用同周围混凝土表面相同配合比的材料而造成 的 既使是使用了与原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 也很难保证修整部分的颜色与原混凝土 颜色一致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修补所用的混合料应采用拌合站的原材料 为保证修 补材料和原混凝土的结合都可以考虑加胶 2 控制吸水 用水泥材料进行修补时 不能在干燥的混凝土表面上进行 这是因为干面会吸取 新建 XX 客运专线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7 用于修补的修补料中的水份 从而将降低新材料与原混凝土表面的粘结 也会降低修 补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修整的表面首先要浸湿 最好的做法是充分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