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员综合能耗值计算PPT课件.ppt_第1页
统计员综合能耗值计算PPT课件.ppt_第2页
统计员综合能耗值计算PPT课件.ppt_第3页
统计员综合能耗值计算PPT课件.ppt_第4页
统计员综合能耗值计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能耗的计算 2020 3 27 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主要条文解释 前言本标准代替GB T2589 1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本标准与GB T2589 1990相比 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修改了格式 更新了引用标准 增加了术语 进一步细化了能源种类 修改了综合能耗的分类 简化了计算公式 增加了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2 2020 3 27 2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 T2589 2008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种类和范围5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6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原则附录A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资料性附录 附录B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资料性附录 3 2020 3 27 3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主要条文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能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标准属性 本标准适用于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指标的核算和管理 4 2020 3 27 4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主要条文解释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老标准中还有关于单位 符号等引用文件 5 2020 3 27 5 标准性质 能源消费核算与管理标准 1 企业实际消费的能源品种繁多 关系复杂 综合能耗是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概括与计算单位能耗的基础 是体系使用多种能源时如何相加并以统一的单位进行表达 进行总量描述的规定 2 研究使用多种能源时进行能源替代的合理性 引导企业选择初级能源节约优质二次能源 3 是描述企业能源使用环节与范围 流向 平衡关系 构成表示 的方法 6 2020 3 27 6 标准性质 能源消费核算与管理标准 4 给出常用名词术语和能耗基本概念 是构建企业实物能源平衡表的基础 描述 企业能源利用状况 方法 5 能耗指标计算 计算能耗限额与节能量效果的基础 能源利用效率就是单耗 热力学效率 物流效率 投入产出效率 如统计制度 强度EII 效率EEI 比能耗SEC等 单位能耗 6 主要适用于企业的能源统计计算方法 要协调国家统计制度 7 2020 3 27 7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3术语和定义 给出必要的基础概念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耗能工质energy consumedmedium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原料使用 也不进入产品 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8 2020 3 27 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3 2能源的当量值energycalorificvalue按照物理学电热当量 热功当量 电功当量换算的各种能源所含的实际能量 按国际单位制 换算系数为1 无论何种能量形式单位相同 即1J的机械能 1J电能 1J热能 3 3能源的等价值energyequivalentvalue生产单位数量的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一次能源的数量 9 2020 3 27 9 3 4用能单位energyconsumptionunit具有确定边界的耗能单位 如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分厂 车间 工段 生产工序等使用能源的单位 核算和管理单位 3 5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 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 为一次能源 后的总和 对企业 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 主要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 企业中主要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应以实测为准 辅助和附属可能分摊 10 2020 3 27 10 3 6单位产值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forunitoutputvalue 价值量 分清单位能耗与总能耗 统计报告期内 综合能耗与期内用能单位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的比值 3 7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forunitproduct统计报告期内 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综合能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 工作量 服务量 的比值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简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注 产品是指合格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 对某些以工作量或原材料加工量为考核能耗对象的企业 其单位工作量 单位原材料加工量的综合能耗的概念也包括在本定义之内 11 2020 3 27 11 3 8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comparable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为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最终产品能耗可比 对影响产品能耗的各种因素加以修正所计算出来的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注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只适用于同行业内部对产品能耗的相互比较 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予以具体规定 名词术语是说明综合能耗属性规定 容易被忽视 而导致错误 12 2020 3 27 12 相关的能源基础知识 能 俗称能量 能是物质的属性 是作功的能力 能有多种形式 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变 所有形式的能都归结为各种原子或核子的势能或动能 能的形式 热能 热能是能的最普通最基本的形式 它是一个系统中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热除了被直接使用外 又可以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 又是能量的最终形式 机械功 物体运动克服摩擦力的能量 电能 电子或带电粒子运动生产能能量 势能 物体或系统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叫势能 势能可由重力而产生 动能 动能是指因物体运动惯性而具有的能量 13 2020 3 27 13 能源的概念 能源 顾名思义 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 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可利用能量的物质 如煤炭 石油 核燃料 水 风 生物体等 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 如焦炭 煤气 液化气 煤油 汽油 柴油 电 沼气等 因此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角度来说 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可利用能量的物质 即区别于广义的自然能源 强调可利用 能量和能源 工程上是不可分割的 说到能量总是指某种能源所包含的能量 或某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拥有的可以释放并加以利用的能量 能源 一词在能源统计中仅限于燃料 电力和热力 14 2020 3 27 14 能量的单位与换算 焦耳是功 能 热的国际制单位 国际单位制是焦耳 J 是由机械能与电能来定义的 也是我国热 功 能的法定计量单位 焦耳的定义是 1牛顿的力 1牛顿 1千克 米 秒2 作用于质点 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距离所做的功称为1焦耳 1牛 米 在电学上 1安培电流在1欧姆电阻上 在1秒种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1焦耳 机械功 机械能 单位是牛 米 所以1焦耳 1牛顿 米 1瓦特 秒 15 2020 3 27 15 能量的单位与换算 卡是热量的计量单位 工程与能源统计用 120 卡 4 1816焦尔 相应的 1千克原煤发热量 5000千卡 5000 4 1816千焦 20908千焦 不同煤炭实测数有所不同 1千克标准煤发热量 7000千卡 7000 4 1816千焦 29271 2千焦 16 2020 3 27 16 燃料及燃料的发热值 能源可分为 燃料能源与不可燃烧的非燃料能源 燃料能源是可燃烧释放热能的物质 燃料热值也叫燃料发热量 是指单位质量 指固体或液体 或单位的体积 指气体 的燃料完全燃烧 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 一般为环境温温度 所能释放出来的热量 或者说是最大可能释放的热量 燃料热值有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两种 我国通常使用按低位热值计算 17 2020 3 27 17 热量单位 符号与换算GB2586规定 120 卡 4 1816焦尔1国际蒸汽表卡 4 1868焦耳 1965年国际蒸汽大会规定1热化学卡 4 1840焦耳 考虑人们使用习惯 保留卡名称 人为规定的卡与焦耳的关系 不再与水的比热有关系 称为热化学卡 干卡 规定卡 我国能源统计制度 热工设计规范 工程技术报告等普遍使用120 卡 4 1816焦尔 18 2020 3 27 18 能源的计量单位 实物能源和标准煤单位 由于煤 油 气等各种燃料所含热值不同 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汇总 计算 对比和分析 通常根据燃料燃烧释放热量这一共同属性 统一折合成标准燃料 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煤 标准油等 所以实物能源单位是现实能源形态的单位 标准燃料是人为规定的综合计算用的能源参照标准单位 我国一般采用标准煤为标准燃料计算基准 规定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 千克 将不同品种 不同质量的实物能源数量按它们的实际热值 每单位实物能源所具有的 拥有的 可提供的能量 不仅燃料 换算成标准煤数量的过程就是折标 折标只是单位换算过程 某种能源的标煤量 该能源的实物数量 折标系数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某种能源实际热值 标准煤热值 附表 19 2020 3 27 19 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 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形态和品位的能源 为原煤 原油 油页岩 天然气 核燃料 植物燃料 水能 风能 太阳能 地热能 海洋能 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 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 如由原煤加工产出的洗煤 由煤炭加工转换产出的焦炭 煤气 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等 由煤炭 石油 天然气转换产出的电力 20 2020 3 27 20 当量热值与等价热值 当量热值是指某种能源本身所含的实际能量 按各种能源实际发热量计算的数量是能源的实物量 原单位数量 根据能源的实际发热量 用标准煤单位表述该种能源的数量 就是当量值折标 当量值的换算符合物理学能量守恒原理 当量热值应按实测数据计算 在无实测数据时 可取一些参考数据 等价热值是指为了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 如汽油 柴油 电力 蒸汽等 或耗能工质 如压缩空气 氧气 各种水等 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这是当量能源折算成等价能源 由于等价热值 实质上是除当量热值外 加上了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因此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 它与能源加工转换技术有关 等价热值可由下面的计算公式求得 等价热值 当量热值 转化效率 对于一次能源没有等价值 耗能工质不存在当量值 21 2020 3 27 21 折标准煤系数的应用 按国家标准规定 原则上应以实测值为准 或由能源供应单位提供 企业内部转换能源外供其它企业时 其折算标准煤系数应根据能源转换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算出 这一折算系数既是企业内部的折算系数也是外购单位计算总综合能耗的折标系数 折标系数有多种叫法 折算系数 折标准煤系数 标准煤当量等 在本标准修改单改为换算系数 意思是只是单位换算 不涉及价值不同 能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焦耳 J 是由机械功与电能来定义的 热能的单位 15 卡 4 1855J 20 卡 4 1816J 蒸汽表卡 4 1868J 热化学卡 4 1840J 它们最大误差0 123 修改单统一使用20 卡 22 2020 3 27 22 其他几个常用名词 余热 余热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 可回收能是一个泛指概念 包括排出物 物理热 可燃物化学能 压力能等 载热体 载热体是指工业上用作传热媒介的物质 例如 在加热过程中可利用载热体从热源收取热量 再传给被加热的物料 常用的载能体有蒸汽 空气 烟道气 水 水溶液 汞 熔盐 熔融金属和某些有机物以及固态载能体如砂粒等 采用载热体加热或冷却可使操作安全 温度均匀并易于控制 主要用于研究传质 传热过程 23 2020 3 27 23 耗能工质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质 而生产这些工作物质 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 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 耗能工质的节约是节能的重要方面 对耗能工质的处理有两种方法 从节约社会能源资源角度 或者说用能考察核算 节能管理角度我们把耗能工质的消耗视为能源消耗 从能源资源宏观统计 社会经济活动状态描述与进行调控 大经济体系物资资源平衡角度考察我们又不能把它们视为能源 24 2020 3 27 24 在国家标准GB T2589 2008列出了耗能工质目录与折算系数 按照投入产出分析法一般规则只计算直接投入产出物质 耗能工质 如自来水 深井水和氧气等 这些工作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 相当于对生产这些物质的能源的消耗 但它们又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 例如 工业用水 压缩空气 电石 化工专业人员 专业机构不计算其热值 乙炔 氧气等等 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 25 2020 3 27 25 能源利用过程的基本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过程中的应用 它说明热能可以从一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 也可以与其它形式能量相互转换 但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数值不变 它的总量是守恒的 与无限大环境物理参数相同的热能具有最大稳定性 是能量过程自发进行的终点 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对任一热力系统可以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式 26 2020 3 27 26 能源利用过程的基本原理 能源利用本质 能量过程 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燃烧过程 热能变为机械能 热功过程 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发电 电加热电炉 电热转换 电能磁场能转换 电磁转换 通过能源的能量过程 位置转移 载体变更 能量形态变化 品位改变等 实现需要目的 例如 周围环境状况变化 能量数量转移 化学组分变化 能量形态变化 能量品质改变和状态参数变化等等 能源利用效率表示 热力学效率 第一 第二 物流效率 投入产出效率 从能量科学角度不存在 工艺有效利用率 27 2020 3 27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 能量过程只能从品位 参数 较高的状态向较低的状态自发的发生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说明热过程方向性的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在热量传递与热功转换过程中的数量守恒关系 但是它不能说明为什么热量总是从高温源流向低温源 热能不能由低温源转向高温源 机械能可以百分之百地转换为热量 而热量无法全部转换为功 热力学体系 研究能量过程的时间空间范围 明确的 有限的 28 2020 3 27 28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从能量的 品位 角度 阐明能量传递过程和转换过程进行的方向 条件和限度的规律 说明能源利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不可逆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参数是 火用 exergy 或有效能 可用能availableenergy 从第二定律角度评价能量利用有效程度的指标 是Exergyefficiency 与国内相当流行的 有效能 工艺有效能 能量利用率 能源有效利用率 是完全不同的 29 2020 3 27 29 向外界排出的能量 用于生产产品或工质的能量 并不都是有效 外界供给的能量 进入热设备的工质或物料带入的能量 用热设备能量平衡模型 30 2020 3 27 30 能源的梯级利用 能源的梯级利用是指对能源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逐级的加以合理利用 如热能在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中 温度越高的热能 其潜在可利用的部分就越多 如处于3000度高温的热 可用来直接分解水蒸汽 制成氢气和氧气 或者利用磁流体发电 将一部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从这些装置里排出的热还有1000多度可用于燃气轮机发动机 从燃气轮机排出的热有五 六百度 可用于生产蒸汽 推动气轮机作功发电 气轮机排气的温度有一 二百度 也还可用于烘干加热 最后蒸汽冷却水的温度在50度以上 可以用于采暖和生活热水 能量的梯级利用 即高品位的能量首先在高要求状态下使用 排除体系后再进行相对较低品位 能量参数 要求的使用 这就是节能工作中 能量系统优化 的主要内容之一 热能合理利用叙述在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国家标准中 31 2020 3 27 31 电工学基本知识 电能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能源 由于电能是最优质的能源 而且可以任意转换 便于输送 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的利用方式是电功过程 电热过程 电磁 电光现象 电化学过程 绝大多数企业使用的电能是三相交流电 主要用于电机拖动系统 部分用于冶炼 电解 加热及照明 电力系统节能的理论基础 全面概括的叙述是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国家标准 32 2020 3 27 32 流体力学 研究流体平衡及运动的规律 主要是能量 动量 质量守恒原理 流体力学与前面热工学一起称为 工程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研究流体中速度和压力的分布以及变化规律 研究流体与所接触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流动损失产生的原因 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等 33 2020 3 27 33 企业在生产中的流体的耗能主要根据流体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 根据物理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等 流体力学最重要的公式 欧拉方程 伯努利方程 流体流动的动能 势能 压力能合理利用的规定 遵循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有关风机 泵类 压缩机等国家标准加以规定 结论 能源管理是综合工作 有高的素质 有不同专业 生产 财务 统计 计量 质量 物质 不同人员要分工合作 在日本企业设置热管理师 电管理师 能源管理师 34 2020 3 27 34 4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种类和范围 4 1能源种类 一些情况不容易处理 低质能源 可再生能源 回收能源 4 1 1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指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 包括 一次能源 主要包括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力 风力 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 煤层气 煤矸石 煤泥等 二次能源 主要包括洗精煤 其他洗煤 型煤 焦炭 焦炉煤气 其他煤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其他石油制品 其他焦化产品 热力 电力等 4 1 2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也属于综合能耗计算种类 耗能工质主要包括新水 软化水 压缩空气 氧气 氮气 氦气 乙炔 电石等 4 1 3综合能耗计算包括的能源种类 应满足填报国家能源统计报表的要求 各种能源不得重计 漏计 能源计量应符合GB17167的要求 35 2020 3 27 35 4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种类和范围 4 2计算范围 空间属性 要和3 5 3 8同样加以注意 指用能单位生产活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 对企业 包括主要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用能以及用作原料的能源 能源及耗能工质在用能单位内部储存 转换及分配供应 包括外销 中的损耗 也应计入综合能耗 能源流与环节划分 实物平衡表 36 2020 3 27 36 5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 5 1综合能耗的分类综合能耗分为四种 即综合能耗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 5 2综合能耗的计算5 2 1综合能耗的计算综合能耗按式 1 计算 式中 37 2020 3 27 37 E 综合能耗 单位为千克标准煤 kgce n 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ei 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 单位为千克 kg 或千瓦小时 kWh 或焦耳 J 或立方米 m3 pi 第i种能源的等价值折算系数 按能源的当量值或能源的等价值折算 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千克 kgce kg 或千克标准煤每千瓦小时 kgce kWh 或千克标准煤每焦耳 kgce J 或千克标准煤每立方米 kgce m3 Esc 主要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 单位为千克标准煤 kgce Efz 辅助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 单位为千克标准煤 kgce Efs 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 单位为千克标准煤 kgce 红色为修订后期删除的内容 可以参考使用 38 2020 3 27 38 原标准有一种表述 企业 总 综合能耗 综合能耗是指企业在审计期内消费的各种能源经综合计算所得到的能源消费总量 其实质是企业所消费各种能源在一次能源资源上的数量反映 这一数值必须保持能源供应与接受单位的数量的一致 即第一层次的数据 参照GB T25891 1990还提供计算公式 E Ej rj式中 E 总综合能耗 j 能源品种的代号 Ej 第j种能源的企业消耗量 rj 第j种能源的折标准煤标系数 39 2020 3 27 39 5 2 2单位产值综合能耗的计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按公式 2 计算 式中 eg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万元总产值或增加值 kgce 万元 G 统计报告期内产出的总产值或增加值 万元 40 2020 3 27 40 5 2 3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某种产品 或服务 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按公式 3 计算 式中 ej 第j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Ej 第j种产品的综合能耗 Pj 第j种产品合格产品的产量 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 应按每种产品实际耗能量计算 在无法分别对每种产品进行计算时 可折算成标准产品统一计算 或按产量与能耗量的比例分摊计算 41 2020 3 27 41 5 2 4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的计算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只适用于同行业内部对产品能耗的相互比较之用 计算方法在专业法规和相关的能耗计算办法中 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予以具体规定 例如钢铁 42 2020 3 27 42 6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原则 6 1计算综合能耗时 各种能源折算为一次能源的单位为标准煤当量 6 2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低 位 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准煤量 低 位 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 kJ 的燃料 称为1千克标准煤 1kgce 6 3用能单位外购的能源和耗能工质 其能源等价值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用能单位自产的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 其能源等价值折算系数可根据实际投入产出自行计算 统计体制折标系数与国家标准基本一致 6 4当无法获得各种燃料能源的低 位 发热量实测值和单位耗能工质的耗能量时 可参照附录A和附录B 43 2020 3 27 43 企业能源流转系统与指标计算 对企业能源流转过程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是学习与运用GB T2589 GB T17166的基础 也是改进企业能源管理的出发点 能源流转是能源交易 调拨 储运 转换 使用过程的总称 能源流转过程中将伴随着数量转移 形态变化 品质和状态变化 核算能源购入与分配使用这两个层次能源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差距 是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内容 要始终区别 帐面值 实测值 检查财务资料与物资计量数据 44 2020 3 27 44 企业能源消耗流程与计量点设置 45 2020 3 27 45 企业能源利用系统 根据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 可划分为能源购入贮存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 包括回收利用 四个环节 46 2020 3 27 46 企业能源消耗指标体系 企业的能源流程 是设定能耗指标的基础 购入能源的一部分直接供应企业的终端消费部门使用 一部分要经过 企业能源转换系统 按工艺要求转换为 转换能源 即企业自产二次能源 再送终端能源消费部门使用 有时 企业还要向其它企业供应能源 购入与自产 企业能耗指标 应能满足政府对企业的能源利用进行监督考核和企业内部对能源利用实行科学管理两方面的要求 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 我们设置了图3 2所示的指标体系 国家能源统计报表制度2007 也规定了指标与计算方法 应注意到它们的解释 与本标准的差异和协调 47 2020 3 27 47 企业能耗指标体系 48 2020 3 27 48 综合能耗的计算范围与余热利用 按国家标准规定应包括矿物能源 如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经过加工的二次能源如火电 油制品 焦炭 以及耗能工质如深井水 压缩空气等 余热 化学反应热以及一些可燃性气体 如回收利用是在企业的产品生产和辅助生产部门 其回收利用量不计入综合能耗 P201 1 进入统计然后再扣减 但如果外供其它企业 其外供量应计入综合能耗 即从总能耗中扣除 49 2020 3 27 49 实物单耗与综合单耗 实物单耗 单位产品h对某种能源j的消费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Nhj h产品对第j种能源的单耗 Ehj h产品对第j种能源的消耗量 Ph h产品的产量 h是产品品种的代号实物单耗直观地反映了所耗能源的种类 品位和结构 它是研究产品能耗的构成 改进生产工艺 节约优质能源 制定单项消耗定额的依据 是计算单位综合能耗的基础 50 2020 3 27 50 单位综合能耗 用单位产量或单位产值所表示的综合能耗 也即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国家标准中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单位产量或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 单位能耗也叫做比能耗 能源强度 Energyintensive 综合比能耗也分为企业综合比能耗和生产线综合比能耗 生产线综合比能耗 由车间实物单耗经综合计算得出 企业综合比能耗是生产线综合比能耗加上企业分摊到该种产品上的附加能耗后的数值 附加能耗包括企业管理耗能 内部输送 分配损失等 但不包括企业能源转换损失 51 2020 3 27 51 综合能耗的分类与指标体系企业能耗指标设定 应能满足政府对企业的能源利用进行监督考核和企业内部对能源利用实行科学管理两方面的要求 就企业来说 应能反映企业的能耗状况全貌 符合国家和地区能源统计制度要求 满足企业能源系统研究和生产计划安排需要 有利于分析企业节能潜力 系统的寻求能源因素 优选 排序 实施PDCA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生产系统的能耗指标是企业考核主要生产系统燃料 动力成本 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额实行奖罚的依据 是主要生产系统技术装备水平与运行管理水平的标志 转换系统的能耗指标是企业考核燃料 动力生产效率 进行生产与采购比较的基础 是制定转换单元能源消耗定额的依据 企业管理方面的能耗指标 各种输配 储存 管理损耗 不同能源品种消耗的计算范围方法 52 2020 3 27 52 综合比能耗是企业能耗重点指标 综合比能耗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用能水平 它的大小与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 技术装备水平 生产经营管理 职工教育等多种因素有关 它是能源利用水平的综合指标 不断降低企业的综合比能耗是能源管理的中心问题 校核 所有产品综合能耗之和等于总综合能耗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和也应等于总综合能耗 综合比能耗是计算节能量的基础 是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 实行奖罚的依据 综合比能耗是研究生产结构优化 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 53 2020 3 27 53 综合单耗与实物单耗的关系如下 各符号的意义分别为 h产品的综合单耗 h产品的j种能源实物单耗 j能源的折标系数 式中 Nhr h产品的综合比能耗Nhj h产品对j能源的实物单耗rj j能源的折标系数 54 2020 3 27 54 校核关系 全部产品的企业综合比能耗乘以产品产量的和即为该企业的生产总综合能耗 即 式中 Nhr 产品h的企业综合比能耗 h是产品或生产线的代号 Ph 产品h的产量 E 企业的总综合能耗 按产品能耗计算的企业总综合能耗应与本节第1款的计算数值相等 55 2020 3 27 55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 GB21344 2008 5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5 1统计范围5 1 1合成氨综合能耗包括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一次能源量 二次能源量和损失量 不包括建设和改造工程施工过程用能 生活用能 生产系统内宿舍 学校 文化娱乐 医疗保健 商业服务 托儿与幼教等单位用能量 不计算耗能工质 与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一致 5 1 2合成氨输出能量是指系统向外输出的供其它产品或装置使用的能量 合成氨生产系统产生的废气 废液 废渣中未回收使用的 无计量的 没有实测热之以及不作为能源利用 如直接用于铁路 建筑的等 均不得计入输出能量 对外供能源进行了较好处理 满足国标2589要求 又与P201表一致 56 2020 3 27 56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 GB21344 2008 5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5 1 3合成氨生产回收利用的能量 用于本系统时不得作为输入能量计入 向外系统输出时 应计入合成氨向外输出能量 如合成氨造气炉的返炭和锅炉的炉渣 造气吹风气 合成放空气 氨储罐驰放气 副产蒸汽等向外系统输出时 不得折算为标准煤从输入原料煤和燃料煤中扣除 而应计入输出能量中 对回收利用能的处理与2589要求一致 与统计制度略为不同 是比较合理的 5 1 4合成氨生产所必须的安全 环保措施消耗的能量 如硫磺回收 油回收 污水处理等能耗 应计入合成氨能耗 57 2020 3 27 57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 GB21344 2008 5 1 5合成氨联醇 联碱 联电等多用户共用的原料 公用工程 蒸汽 含能工质等 能耗应按有关规定合理分摊 5 1 6大修 库损等消耗的能量 应按月分摊 5 2 3各种能源 天然气 煤 电 蒸汽 的热值 应按GB 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折算为统一的计算单位 吨标准煤 各种能源的折标系数以企业在报告期内实测的热值计算为准 只要求折算为统一单位 不要求折算为一次能源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电的折标准煤系数为0 1229kgce kW h 其它能源以实测值为准 58 2020 3 27 58 企业能耗计算相关问题的讨论 1 计算范围问题 载能体与耗能工质 低值燃料 综合利用燃料 废弃物回收燃料 可再生能源 带来两套数据后果 能源管理人员要求掌握 3 企业公共部门能耗 尽可能将辅助生产直接划入工艺或工序 其余部分为公共部门消费 其中交通与非能源单列 4 可比性问题 原料结构 能源结构 工艺流程 设备装置水平 综合能耗指标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和限制的 5 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结构 两套指标原则 59 2020 3 27 59 能源消费核算使用当量值的不足 在能源消费总量表达上偏离实际 国家能源统计制度介绍不能从一次能源资源消费的基础上进行考核 在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之间进行能源替代上没有公平性 二次能源生产地区与消费地区交换 消费统计总量失真 我国各种一次能源品种 尤其核电 水电及可再生能源 折算为统一标准能源的方法 与国外计算方法的差别 不能体现使用一次能源和使用二次能源的差别 使用等价值在能耗定额制定与考核上更加合理 并得到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