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C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C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C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C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 -地球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对下图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 . 朝阳公园在学校东边B . 医院在朝阳公园西北C . 学校在朝阳公园南边D . 朝阳公园在学校东南2. (2分)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野外定向方法,错误的是( )A . 指南针的磁针指向南、北方向B . 大树的年轮轮距宽的一侧是北方C . 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D . 北极星位于正北方3. (2分)关于地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地球上就有地轴B . 地球仪上才有地轴C . 是地球的自转中心D . 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4. (2分)假如火车以200千米/小时的速度环绕地球赤道一周,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A . 100小时B . 200小时C . 300小时D . 400小时5. (2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 . 太阳东升西落B . 进港的帆船,先看到桅杆C . 水往低处流D . 日全食6. (2分)下图中甲地的海拔是 ( )A . 1000米B . 2000 米C . 3000米D . 4000米7. (2分)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 ) A . 送行人的位置造成的B . 送行人的错觉造成的C . 太阳光的照射造成的D . 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8. (2分)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 . 地球是个球体B .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 . 地球卫星照片D . 自转周期为1天9. (2分)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 .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10. (2分)赤道是指 ( )A . 0经线B . 180经线C . 0纬线D . 北回归线11. (2分)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到一线溶洞照片,形成溶洞的这一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A . 风力B . 冰川C . 流水D . 生物12. (2分)地表某一地点的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南侧是热带,北侧是温带,此地的地理位置是( )A . (23.5S,160W)B . (30S,20E)C . (30N,20W)D . (23.5N,160E)13. (2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 四季的变化B . 地方时的不同C . 昼夜更替D . 太阳的东升西落14. (2分)下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丁地的经度是( )A . 100EB . 100WC . 40SD . 40N15. (2分)读“等高线地形图”,答题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 )A . 从西向东流B . 从东南向西北流C . 从北向南流D . 从东北向西南流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16. (5分)读图,回答问题。 (1)点的经纬度是_。 (2)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半球,在的_方向 (3)地球仪上和点所在的纬线长度_(填“相等”或“不相等”); (4)若图中两点距离1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则两点实地距离是_。 17. (4分)亚、欧两洲的分界线:_、_、大高加索山_;亚、非两洲的分界线:_。18. (4分)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运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运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_(“球面”或“水平板”)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_。 19. (1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天圆地方等,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_20. (4分)如图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1)写出D点的经纬度:_、_。(2)A点在C点的_方向。(3)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_半球。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47分)21. (15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资料。发生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震级:里氏7.0级,震中地震强烈,9度左右;震源深度:13千米。震地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大规模的行之有效的救援行动。(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_的作用下发生错位和断裂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全球由_大板块组成,我们处于_板块,这些板块都是“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_和_。(3)遇到地震时,你能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自救?(4)你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引起原因是什么?22. (4分)2015年11月13日晚上22时50分左右,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27户房屋被埋,21户房屋进水,37人遇难,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1)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关于山体滑坡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 . 山体岩土的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B . 地下水活动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突出C . 坡度较大,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D .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2)山体滑坡过程中如遇降水等自然现象容易形成泥石流。下图中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A,B,C,D四条逃生路径,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 (3)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请写出一种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和危害的方法:_。 23. (2分)某中学地理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在一张20cm30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玲玲准备了以下材料:绘图纸、铅笔、橡皮擦、直尺、卷尺、指南针、计算器、温度计。玲玲还写了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工作步骤:标注文字和注记;根据比例尺和图例绘图;设置所表示事物的图例,如楼房、运动场、校门、校道、绿地、水池等;根据校园的实际,确定平面图的方向;用卷尺测量校园周边距离,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结合上述活动过程,解决下列问题:(1)玲玲准备的材料中有一样不需要,是_。(2)玲玲写的工作步骤顺序乱了,正确的应该是_。24. (6分)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并回答13题。(1)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 . B . C . D . (2)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 .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 . 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 .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 .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3)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 . 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 . 岩石圈板块的运动C . 火山和地震D . 全球气候的变化25. (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力作用主要是指_、_、_、_、_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2)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如图_ (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_,如图_(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_和 _,如图_ (填字母)所示。(3)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_,如图_ (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_,如图_(填字母)所示。(4)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_和_,如图_(填字母)所示。四、 解答题 (共5题;共34分)26. (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在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材料二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看到月食,发现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的,对地球形状有了新认识材料三 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发射成功宇航员成为飞上太空的第一人(1)材料一中的现象,证明地球是_(形状)如果海面是平的,船只出现的景象为_(2)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其重大地理意义是_ 27. (5分)说一说,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逃生?2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它宽约5080千米,底部是宽条带状的低地,夹嵌在两侧高原之间,仿佛是一条干涸了的巨大河谷在群山中延伸。裂谷底部比两侧高原表面平均要低500800米,纵深地带相隔3 000米左右。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和死火山。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 895米)。裂谷底部湖泊点点,使东非的湖光山色更具有雄伟多姿的风采。(1)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2)据推算,近一千万年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近二百万年来,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24厘米。请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一下一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的变化趋势。 29. (11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_,B_,C_,D_。 (2)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位于南半球的是_,位于西半球的是_,位于东半球的是_。 (3)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位于中纬度的是_,位于高纬度的是_。30. (5分)读某村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根据地图的三要素,还缺少_。 (2)判断该村的平面示意图的方向采用的方法_。 (3)图中小河的流向是_。 (4)在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量得林地与耕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0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_,属于_(填大或小)比例尺。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16-1、16-2、16-3、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