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_第1页
1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_第2页
1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_第3页
1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_第4页
1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 摘摘 要要 概述了导电塑料的导电原理 阐明了导电塑料的种 类和影响导电的因素 分析了不同导电塑料的制备方法 工 艺研究等 最后综述了导电塑料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关键词 导电塑料 导电原理 制备方法 应用 导电塑料广泛应用于半导体 防静电材料 导电性材料等领域 可 分为结构型和填充型 结构型导电塑料是高聚物本身或经掺杂之后 具有导电性的材料 而填充型导电塑料是本身不具有导电性 但通过 加入导电性填充物获得导电性的材料 它是由电绝缘性能较好的合成 树脂 塑料和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填料及其它添加剂通过混炼造粒 并采用注射 压塑或挤出成型等方法制得 目前90 以上导电塑料 属于复合型 本文综述的是复合型导电塑料 导电填料一般选用纤 维状与片状导电材料 包括金属纤维 金属片材 导电碳纤维 导电 石墨 导电炭黑 碳纳米管 金属合金填料等 其中导电炭黑和碳 纤维是应用最广的两种导电填料 常用的合成树脂有聚乙烯 PE 聚丙烯 PP 聚苯乙烯 PS 聚碳酸酯 PC 乙烯2醋酸乙 烯共聚物 EVA 丙烯腈2丁二烯2苯乙烯共聚物 ABS 尼龙 PA 聚酯 PET 聚苯醚 PPO 聚硫醚 PPS 和高性能热塑性塑料合金等 1 导电塑料的导电原理导电塑料的导电原理 1 1 1 1 渗滤理论渗滤理论 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在一定导电填料浓度范围内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在一定导电填料浓度范围内的变化是不连续的 在在 某一温度下材料电阻率会发生突变某一温度下材料电阻率会发生突变 表明此时导电粒子在聚合物基体表明此时导电粒子在聚合物基体 中的分散状态发生了突变中的分散状态发生了突变 即当导电填料达到一定值时即当导电填料达到一定值时 导电粒子在导电粒子在 聚合物基体中形成了导电渗滤网络聚合物基体中形成了导电渗滤网络 导电粒子的临界体积分数称为渗导电粒子的临界体积分数称为渗 滤阀值 滤阀值 1 1 2 2 有效介质理论有效介质理论 有效介质理论是处理二元无规对称分布体系中电子传输行为的有效有效介质理论是处理二元无规对称分布体系中电子传输行为的有效 方法方法 无规非均匀复合材料的每个颗粒看作处于相同电导率的一种有无规非均匀复合材料的每个颗粒看作处于相同电导率的一种有 效介质中 导电填充粒子能填充满复合材料中所有的空穴和空间效介质中 导电填充粒子能填充满复合材料中所有的空穴和空间 并并 且绝缘相具有高的绝缘性且绝缘相具有高的绝缘性 1 1 3 3 量子力学隧道理论量子力学隧道理论 在二元组分导电复合材料中在二元组分导电复合材料中 当高导组分含量较低当高导组分含量较低 在渗滤阀值附近在渗滤阀值附近 时时 隧道导电效应对材料的导电行为影响较大 材料导电依然有导电隧道导电效应对材料的导电行为影响较大 材料导电依然有导电 网络形成的问题网络形成的问题 但不是靠导电粒子直接接触来导电但不是靠导电粒子直接接触来导电 而是电子在粒而是电子在粒 子间的跃迁造成的 隧道效应子间的跃迁造成的 隧道效应 能合理地解释聚合物基体与导电填料呈海岛结构复合体系的导电行能合理地解释聚合物基体与导电填料呈海岛结构复合体系的导电行 为 量子力学隧道导电理论能与许多导电复合体系的实验数据相符为 量子力学隧道导电理论能与许多导电复合体系的实验数据相符 证明是讨论和分析复合材料导电行为的有力工具证明是讨论和分析复合材料导电行为的有力工具 2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种类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种类 2 1 炭黑填充型导电塑料炭黑填充型导电塑料 炭黑是一种天然的半导体 其体积电阻率为0 1 1 000 cm 炭 黑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 导电性能持久稳定 可大幅改善材料的导电 性能 易加工 对塑料有增强作用 因此 炭黑填充导电塑料是目前用 途最广 用量最大的一种填充型导电塑料 影响炭黑导电性能的因 素主要有炭黑的粒径 结构 表面状态等 控制炭黑的粒径在适当 范围 才能使炭黑在塑料中良好地分散 并增加塑料中单位体积内炭 黑粒子数 提高塑料的导电性能 炭黑的结构由聚集体的尺寸 形态 和每一聚集体中粒子数量所决定 组成聚集体的粒子越多 形成网状 结构的几率越大 导电性越好 炭黑的表面状态也影响导电塑料的导 电性能 7 在生产炭黑过程中 其表面常形成一些活性含氧基团 这些基团影响电子的迁移 使导电性下降 可采用p H值来表征该项指 标 表面官能团少的炭黑通常呈弱碱性或中性 对炭黑导电性起决 定作用的是表 面性能 即表面活性基团的多少 由于活性基团会束缚载流子的迁移 降 低导电性 因此 导电塑料不宜选用含活性基团较多的炭黑 1 炭黑结构性 炭黑结构性是炭黑粒子与粒子之间形成链状结构的程度 组成炭黑 聚集体的粒子越多 结构性越高 形成网状导电结构的几率越大 导电 性越好 高结构性炭黑比低结构性炭黑的聚集体具有较发达的链接 和纤维结构 堆积时更松散 孔隙较多 对于导电炭黑 结构性越高 其链接结构越容易在聚合物基体中相互接触 交织连接形成空间导电 网络 导电性较好 结构性高的炭黑具有较大的孔隙率 一般用吸油 值 DBP 来表征炭黑的孔隙率 即结构性 DBP 小于0 9 mL g 为 低结构 DBP 在0 9 1 2 mL g 为中结构 DBP 大于1 2 mL g 为高结构 2 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越大 炭黑粒子尺寸越小 单位体积内的颗粒就越多 越容易 彼此接触形成网络通路 因此导电性就越高 3 炭黑p H 值 在炭黑生产过程中炭黑表面常形成一些含氧的官能团 它的存在影响 了电子的迁移 使导电性下降 表面官能团少的炭黑呈弱碱性或中性 因 此 炭黑p H 值高 导电性强 4 渗滤阀值 在导电复合材料中 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 复合体系的体积电阻率逐 渐减小 当炭黑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 复合体系的体积电阻率突然 急剧减小 出现由绝缘体到导电体的突变 这一临界值被称为渗滤阀 值 不同的炭黑 不同体系的聚合物 不同的聚合物结构 不同的 加工工艺得到的渗滤阀值也不相同 渗滤阀值越小 性能越好 5 增容树脂 导电塑料由于其显著的聚合物基正温度系数 PTC 效应 是应用最广 泛的复合材料之一 这类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导电材料 在一定的转变 温度下 共混材料的电导率会在渗滤阀值附近迅速降低到一极限值 可增大1 5 8 个数量级 产生几个数量级的跳跃 发生从 半 导体到绝缘体的相互转变 由于炭黑的加入 对材料的加工性能有着 显著的影响 为了在导电率和可加工性之间寻得平衡 需要加入增容 树脂 李晓林研究不同含量EVA 增容树脂对HDPE EVA CB 复合材 料 性能的影响 炭黑在复合材料中存在于HDPE相中 EVA 的加入增加了 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 同时 提高了材料的熔体指数 当EVA 质量 分数在37 50 之间时 可以得到较理想的加工性与导电性能的平 衡点 杨波在导电炭黑 聚丙烯 PP 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约20 的 乙烯2丙烯酸共聚物 EAA 时 炭黑与EAA 有较好的亲和性 可使炭 黑选择性分散在EAA 中 体系的 电阻率降低了8 个数量级 9 目前 炭黑填充型导电塑料领域的 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在炭黑填料的改性 新型导电炭黑的开发和纳 米炭黑等方面 对炭黑改性通常是进行高温热处理 以增加炭黑表面 积 并改善表面化学特性 用高温裂解法从石油和焦油中制得的导电 炭黑是一种新型导电炭黑 其比表面积达900 1 400 m2 g 孔隙 率为80 90 灰分为0 1 1 5 将其填充到线型低密度聚 乙烯中 可使 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降至 0 62 1 10 104 而力学性能 基本不变 国外的有美国Cabot公司 哥伦比亚化学公司和日本三菱 化成公司生产超细导电炭黑 我国的中橡集团也生产塑料专用导电炭 黑 它具有比表面积大 结构高 分散性好和导电性能好等优点 由于采用了特别的生产 工艺和使用了特殊的活性剂 更容易控制炭黑的形态 聚集体结构和 空壳状外形等 新型炭黑虽然价格相对昂贵 但由于其导电率比普 通炭黑高2 3 倍 只要很少的填充量就能满足材料的抗静电要求 因此 对基体聚合物的原有性能影响不大 纳米炭黑粒子比表面积大 极易团聚 为了 得到单分散的纳米炭黑 目前新的方法是采用具有活性基团的有机小 分子原位接枝到炭黑表面 接枝后的炭黑在高密度聚乙烯 聚碳酸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表现出很好的相容性 导电性和透明性 2 2 超导炭黑填充型导电塑料超导炭黑填充型导电塑料 超导炭黑可改善导电塑料的导电性能及加工性能 其效率比普通炭黑 填充的导电塑料高出6 8 倍 用超导炭黑来生产抗静电粒料 其性 能损失可降至最小 用其生产导电粒料 能克服充模 翘曲和表面质 量方面的缺陷 荷兰阿克苏化 学公司生产的超导炭粉 因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而导电性优异 大约为 传统炉法炭黑的6 倍 荷兰DSM 工程塑料公司生产消除静电的PC 新 产品 PC250 EC 时 仅用质量分数为5 的炭黑 表面电阻率达到 0 11 1 00 104 而通常用碳纤维时 则需添加的质量分 数为10 15 其表面电阻率才能达到这个数值 大多数普通炭黑 无法达到该数值 用该超导炭粉生产的PC250 EC 其拉伸性能 弯 曲性能及热变形温度虽比同等的纤维 填充 粒料低 但其断裂伸长 率和无缺口悬梁冲击强度是同等粒料的2 倍 而成为它的 一半 容易成型薄断面制品 而且更耐翘曲 陆长征等 10 将来源 广泛的乙炔炭黑 国内的超导炭黑及进口超导炭黑对比 从炭黑的性 价比考虑 选择了结构高 比表面积大及灰分少的超导炭黑为主要导 电填料 采用共混方法制备导电塑料 超导炭黑的使用较大地提高了 导电塑料的性能 而采 用共混的方法则可在提高制品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 能 2 3 碳纤维填充型导电塑料碳纤维填充型导电塑料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 高模量的高分子材料 不仅具有导电性 而且 综合性能良好 与其它导电填料相比 具有密度小 力学性能好 材 料导电性能持久等优点 碳纤维的电磁屏蔽性能主要源于自身良好 的导电性 其电导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因此 经高温处理 得到的碳纤维的导电率已逐步接近导体 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性能 如经高温处理后的聚苯胺 PAN 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得的复 合材料在频率为500 MHz时的屏蔽效能可达37 dB 虽然碳纤维具有 碳素材料的固有特性和金属材料的导电性 但要使导电塑料具有良好 的导电效果 需加入较高填充量的导电碳纤维 这会对导电塑料的机 械强度与成型加工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 对碳纤维用适当的金 属包覆 可提高其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 降低它在导电塑料中的填充 量 提高导电塑料的 性能 已成为研究热点 如美国已开发出一种高导电性的镀镍碳纤维 其 填充的体积分数为12 67 密度为1 27 1 64 g cm3 屏蔽 效能为40 85 dB 可用于制造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导电塑料 我国 开发的金属包覆碳纤维填充型热塑性导电塑料 PC 丙烯腈2丁二烯 2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其填充的体积分数为10 15 屏蔽效能 可达47 dB 可注塑加工成型 同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已应用在汽车配件 电子电器产品的壳体屏蔽材料上 此外 采用金 属包覆由丙烯腈生成的碳纤维 与环氧树脂 ABS 聚烯烃等基体复 合后制得的导电塑料 在频率10 800 MHz下测得其屏蔽效能平均为 50 dB 最高达60 dB 如将体积分数为15 的镀镍碳纤维与PA PC 以及改性的PS 树脂复合制成的屏蔽塑料 不仅屏蔽效果好 而且具有 优良的耐老化性能 在 60 时其导电性能基本稳定 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 导电 性能优良 用它来代替炭黑或石墨添加到热塑性树脂 如PA 和PP 等 中制成的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综合性能优良 电阻率低 电磁屏蔽效果 好 但由于其价格昂贵 目前碳纤维填充型导电塑料仅限于航空航天 等高科技产品中 的应用 2 4 碳纳米管填充型导电塑料碳纳米管填充型导电塑料 碳纳米管自1991 年被Lijima 发现以来 引起了物理 化学和材料等 科学界的广泛兴趣 碳纳米管是石墨中一层或多层碳原子卷曲而成 的管状纤维 内部是空的 直径在1 20 nm 分单壁和多壁 由于碳 纳米管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同时又 拥有较大的长径比 因而很适合作导电填料 相对于其它导电填料 用 很少量的碳纳米管就能形成导电网链 且其密度很小 不容易因重力 的作用而聚沉 碳纳米管作为导电相和加强相添加到聚合物中使材 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但碳纳米管很容易团聚 难以分 散 为改善和提高 碳纳米管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需对碳纳米管进行化学修饰 使其在端 头部分带上羧基 从而使碳纳米管表面活化 研究表明 碳纳米管加 入到PP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聚乙烯和PMMA中可使材料的 导电性大幅度提高 碳纳米管加入 到PS 和环氧树脂可使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 张景昌制备了纳米导电 ABS 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率可降到104 和102 以下 这是因 为 葡萄状 导电网络的形成 11 3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制备 3 1 导电塑料的三种制备方法导电塑料的三种制备方法 复合型导电塑料根据制备的方法不同 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 表面处理法 是指在塑料表面进行导电处理以达到较高的导电 率 包括金属热喷涂法 干法镀层法 湿法镀层法和导电涂层法 经 表面处理后的塑料可以使电荷快速泄漏 防止电磁波和射频干扰 EMI RFI 表面处理法的工艺复杂 成本高 而且表面导电层容易 在外力作用下破坏 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 填料分散复合法 是在塑料内混入导电 填料而制成导电塑料 分散相的形态主要有 海岛 结构 以颗 粒状 或棒状或椭球状 分散 分散相纤维化 以大量微细纤维形 式分散 分散相层化 以片状或细筋状的层状形式分散 颗粒状导 电填料主要有炭黑 石墨 金属粉末等 这种导电塑料用在集成电路 医疗 矿山等易燃易爆领域的防静电及面状发热体等 金属粉末填充 的胶粘剂中制成的导电胶主要用于微型线路板 光电子线路及集成 线路的粘接 纤维状填料主要有碳纤维 金属纤维 镀金属的碳或 玻璃纤维 主要用于电子仪器仪表壳体 起防止电磁信号外泄和EMI RFI 屏蔽作用 分散相的层状分散技术是目前被广泛重视的新技术 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复合组成多组分体系 使聚合物呈薄层 状分散 形成类似微细筋状分布的多层结构 使聚合物合金呈现优异 的性能 3 导电填料层积复合法 是将金属网 板 丝毡等作为中间层 两 侧再层压上塑料或利用双层平行挤出方法制成一层为导电树脂 另一 层为普通树脂的双层制品 用作电磁干扰 射频干扰 EMI RFI 屏 蔽 控制和减小无线电噪音 电气 噪音或者无线电干扰 EMI 会影响广播接收 电视接收以及导航设 备的准确性 更严重者 甚至会干扰医疗设备 雷达设备和汽车系统 目前该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 12 3 2 填料分散复合法填料分散复合法制备工艺制备工艺 导电塑料的配方确定以后 共混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控制是影响电性能 的关键 为了得到电性能均匀的产品 炭黑填充导电塑料的加工采取 如下四种方式 1 双螺杆造粒工艺过程 先将聚合物和偶联剂均匀混合 然后加入导电炭黑及其它助剂 将上 述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成品 双螺杆造粒时采用了强制 下料 由于炭黑含量多 体积大 下料不均匀 有时局部炭黑过多 使下 料困难甚至堵塞出料孔 这些现 象造成制品导电性不均匀 为此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 反复造粒对提高 混合料的熔体指数是很有效的 第二 采取炭黑分次加入方法 一般采 取两次加入造粒可使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且制品均匀性好 第三 采取 树脂分次加入方法 留取少量树脂在挤出过程中加入可使熔融挤出的 流动性变好或添加硬脂酸锌挤出的流动性变好 2 开炼机碾压混合 这种方法有利于在配方中添加更多的炭黑 用此方法应注意的是碾 压次数及时间要加以控制 否则炭黑结构会被破坏 影响其导电性 3 双辊压延与双螺杆造粒配合应用 由于炭黑飞扬且同粒料混合时下料不均匀 为改善环境 根据试验得 出以下较理想的工艺路线 用该工艺路线生产的破碎料是浓缩的 可 根据需要调整浓缩料的含量来达到生产电阻值不同的系列化产品 这样改善了造粒时生产环境 使 颗粒电性能均匀 将部分树脂 偶联剂 改性剂和部分炭黑混合将部分树脂 偶联剂 改性剂和部分炭黑混合 通通 过双辊压延过双辊压延 加入其余炭黑成片加入其余炭黑成片 然后破碎然后破碎 将破碎料和剩余树脂混合将破碎料和剩余树脂混合 通通 过双螺杆造粒过双螺杆造粒 切粒得到成品切粒得到成品 李维新通过双辊压延制备了 李维新通过双辊压延制备了EVA EVA L L EPE EPE 炭黑发泡复合材料 也有通过双阶双螺杆挤出造粒炭黑发泡复合材料 也有通过双阶双螺杆挤出造粒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相当于双螺杆熔融共混相当于双螺杆熔融共混 将导电炭黑与树脂助剂等混合均匀将导电炭黑与树脂助剂等混合均匀 第二阶第二阶 段是单螺杆造粒段是单螺杆造粒 使得导电炭黑的分散性更好使得导电炭黑的分散性更好 13 13 14 14 董先明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炭黑 聚甲基丙烯酸酯导电复合材料 由于 炭黑的阻聚作用 当复合材料的炭黑含量增加时 均聚物的数均分子 量呈下降趋势 多分散性系数变大 而且炭黑粒子表面发生了接枝聚 合反应 这有利于炭黑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当聚合物基体的 玻璃化温度较高时 复合材料渗滤阀值较低 15 将部分树脂 偶 联剂 改性剂和部分树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 在双辊机中压延并加 入剩余炭黑成片后 破碎的工程中加入其余树脂 将破碎料通过双螺 杆挤出造粒 得到导电PP 颗粒 16 4 导电泡沫塑料加工 李茁实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PVC 炭黑复合物泡沫体 当导电炭黑 的质量分数为10 时 泡沫体 以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 模压发泡法 制备的导电塑料 具有良好的室温电阻值和负温度效应 N TC 得 到的泡孔结构及泡沫性能较理想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 质量分数为 1 偶氮二甲酰胺 AC 质量分数为2 是较好的配方量 其导电泡 沫阻温特性较好 PVC 炭黑导电泡沫在升温过程中 主要表现出N TC 效应 当炭黑质量分数较大 13 时 存在较弱的PTC 效 17 将炭黑 胶粘剂和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制成导电胶液 把聚氨酯泡沫 塑料裁成所需尺寸 加入浸泡 反复加压 烘干 制得导电聚氨酯泡沫 塑料 10 18 4 导电塑料的应用导电塑料的应用 4 1 抗静电以及电磁屏蔽上的应用抗静电以及电磁屏蔽上的应用 导电塑料是一种理想的抗静电 电磁屏蔽材料 静电荷的积累与释 放 电磁干扰及无线电波干扰是电子行业面临的两大难题 静电荷 的积累与释放会使各种精密仪器 精密电子元件被击穿而报废 电 磁干扰及无线电干扰会直接或间接引发电子元器件误动作或系统失 灵 因此 在电子设备 集成电路等精密元器件的涉及 生产 储运 运行过程中必须考虑抗静电和电磁屏蔽问题 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 性 是传统的抗静电 电磁屏蔽材料 但金属材料存在密度大 价格 贵 难加工 易腐蚀 抗静电和屏蔽性能难以调解等缺点 一般工 程塑料虽然具有质量轻 价格低 耐腐蚀 易成型的特点 但是一般 为绝缘体 易积累静电荷 且对电磁场几乎无任何屏蔽作用 尤其是 对1GHz 以下和低频电磁波几乎是完全 透过 因此无法应用于抗 静电 电磁屏蔽领域 导电塑料具有普通塑料的优点 同时拥有类金 属的导电特性 是一种理想的抗静电 电磁屏蔽材料 在电子 电器 领域中可广泛用作集成电路 晶片 传感器护套等精密电子元件生 产过程使用的防静电周转箱 托盘 晶片载体 薄膜袋 导电钳 电焊把 抗静电滑轮等 中 高压电缆中使用的半导电屏蔽 防爆产 品的外壳及结构件 如 煤矿 油船 油田 粉 尘及可燃气体等场合中使用的电器产品的外壳及结构件 全国统配煤矿自1991 年1 月起全部使用阻燃抗静电运输带 安全网 导风筒 电缆等 这为阻燃抗静电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 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塑料阻燃抗静电管材专用料尚不多 见 专用料和管材都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如果能将现有的聚乙烯 PE 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 HMWPE 管材进行阻燃和导电方面的改性 相 信在矿业和要求抗静电和阻燃的领域将会有广阔的研发空间 复合 型电磁屏蔽塑料是目前普遍采用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种电磁屏 蔽材料 20 它不仅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 而且工艺简单 成本低 廉 复合型电磁屏蔽塑料在不同目的和使用条件的工程第2 期陈 勇 等 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 79 中应用 往往需要兼顾各 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开发综合性能好 方便使用且成本低的 复合型电磁屏蔽塑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21 4 2 聚合物基正温度系数聚合物基正温度系数 PTC 电阻复合材料电阻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正温度系数 PTC 电阻复合材料由导电粒子与聚合物复合 而成 其聚合物基体的熔融温度常决定复合材料电阻突变的温度区间 高密度聚乙烯PTC 复合材料的电阻突变区间主要集中在125 140 而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则 集中在80 120 管材连接件 用挤出成型方法制成导电塑料环 置于被焊接的塑料管中 对其通电后 利用发热特性对塑料管材加热 实现对塑料管的焊接 22 4 3 塑料芯片塑料芯片 在微芯片的开发上 塑料芯片有可能取代硅芯片 塑料芯片的价格仅 为硅芯片的1 10 极具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已研制出集成 了几百个电子元器件的塑料芯片 采用这种导电塑料制造的新款芯片 可以大大缩小计算机的体积 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到2004 年 全 球塑料芯片行业的年平均销售额达到一百亿美元 塑料芯片成为未来 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芯片 4 4 便携式电源便携式电源 在便携电源开发上 导电塑料用途广阔 传统的镍和铅等重金属电池 逐渐无法满足轻薄小巧的移动电话市场要求 美 德 日等国家已 先后推出了小巧轻薄的导电塑料电池 同时 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重 金属电池相比 使用导电塑料电池 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 未来塑料电池可应用在电动汽车上使汽车 真正实现 零污染 导电塑料作为钒电池集流板的研究 以聚乙烯 为基体 炭黑为导电填料制备导电塑料板 考查该导电塑料板的导电 性能和机械性能 制作由导电塑料板 铜网和聚丙烯腈基石墨毡组成 的复合电极用于钒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组装钒电池 体积电阻率为6 2 10 2 cm 集流板表面无宏观改变 实验电池无漏液现象 23 4 5 显示器领域显示器领域 在显示器领域 旋转覆膜是一种很先进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厚度仅为 100 200 nm 的塑料薄膜 几近完美 制作时 把溶液倒在处于旋转 状态的基底上 立刻就可以形成同质薄膜 当溶剂蒸发之后 塑料薄 膜就紧绷在基底上 成为一层导电 或半导电的材料 在飞利浦公司的实验室里 聚合物发光二级管和塑 料芯片的样品都是使用旋转覆膜的方法制作的 可以设想 如 果以这种方式制作大面积的聚合物半导体就可以生产聚合物 显示器 导电塑料制造的显示屏可以用于移动电话 太阳能电池和 微型电视等 5 结结 语语 展望未来 导电塑料的发展趋势为 1 综合考虑成本 加工方便 屏蔽性能的稳定性 环保及回收等因素 未来导电塑料的研究方向是 以高导电性的导电填料开发为主 并以降低添加量 提高导电能力 降低填料对基体工程塑料性能影响及改善加工适应性为主要研究及 开发方向 2 加强导电塑料导电机理研究 完备和成熟的导电机 理 80 弹 性 体 第18 卷不仅可以为导电塑料的配方和生 产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还会为研究和开发熔点高 软化点高 热稳定性好 抗静电性能优异的新型碳材料 并使产品向 功能化 系列化方向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指导方向 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 1 陈立军 方宏锋 张欣宇 等 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的研究进 展 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07 24 2 78 81 2 杨明锦 陆长征 结构型与复合型导电塑料研究进展 J 塑 料 2005 34 3 15 18 3 D Kumar R C Sharma Advances in conductive polymers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