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环工综合实验 2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实验报告 专专 业业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 班班 级级 环工环工 0902 姓姓 名名 王健王健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余阳余阳 成成 绩绩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2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二二 0 一二一二 年年 五五 月月 3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实验题目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类别综合 实 验 室学院楼 2136实 验 时 间2012 年 5 月 4 日 13 00 时 16 20 时 实验环境温度 23 6 相对湿度 51 同组人数 4 人 王玉佳 马莉 孙扬雨 王玥力 承诺人签名 目录目录 一 实验目的 3 二 实验原理 3 一 气体传递理论 一 气体传递理论 3 二 操作原理 二 操作原理 5 三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6 一 溶解氧测定仪 一 溶解氧测定仪 6 二 空压机 二 空压机 7 三 曝气机 三 曝气机 9 四 实验步骤 13 六 实验记录及处理分析 15 一 穿孔曝气法 一 穿孔曝气法 16 二 微孔曝气法 二 微孔曝气法 19 三 表面曝气法 三 表面曝气法 22 七 实验注意事项 25 八 思考题 25 4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 KLa 和充氧能力 的实验方法及计算 Qs 2 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3 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 活性污泥 营养物三者充 分混合 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 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 从液相转移到活 性污泥上 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 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 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通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 的供氧能力 一 气体传递理论 一 气体传递理论 说到曝气 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气体传递理论 现最受公众接受的是 1923 年 由惠特曼 W G Whitman 和刘易斯 L K Lewis 提出的双膜理论 作为界面 传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液体吸收剂对气体吸收质吸收的 过程 气体吸收是气相中的吸收质经过相际传递到液相的过程 当气体与液体相 互接触时 即使在流体的主体中已呈湍流 气液相际两侧仍分别存在有稳定的 气体滞流层 气膜 和液体滞流层 液膜 而吸收过程是吸收质分子从气相主体 运动到气膜面 再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气膜到达气液两相界面 在界面上吸 收质溶入液相 再从液相界面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液膜进入液相主体 针对气体吸收传质过程 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如下 1 相互接触的气 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 界面两侧各有一个 很薄的停滞膜 相界面两侧的传质阻力全部集中于这两个停滞膜内 吸收质以 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二膜层由气相主体进入液相主体 2 在相界面处 气 液两项瞬间即可达到平衡 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 溶 质在界面上两相的的组成存在平衡关系 即所需的传质推动力为零或气 液两 5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相达到平衡 3 在两个停滞膜以外的气 液两相主体中 由于流体充分湍动 不存在浓 度梯度 物质组成均匀 溶质在每一相中的传质阻力都集中在虚拟的停滞膜内 根据双膜理论 气 液相界面附近的浓度分布如下图所示 双膜理论将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经两膜层的稳定分子扩散的串联过程 吸 收过程则为溶质通过气膜和液膜的分子扩散过程 所以 两项间传质的速率方程分别为 气膜 NA g kg pA pAi 液膜 NA l kl cAi cA 式中 NA g NA l 溶质通过气膜和液膜的传质通量 kmol m2 s pA cA 溶质在气 液两相主题中的压力 Pa 和浓度 kmol m3 pAi cAi 溶质在气 液两相界面上的压力 Pa 和浓度 kmol m3 kg 以气相分压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系数 kmol m2 s Pa kl 以液相浓度为推动力的液膜传质系数 m s 6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双膜理论假设溶质以稳定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和液膜 因此 气相和液 相的对流传质速率相等 由此理论所得的传质系数计算式形式简单 但等效膜层厚度以及界面上浓 度都难以确定 双膜理论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例如对具有自由相界面或高度湍 动的两流体间的传质体系 相界面是不稳定的 因此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等效 膜层以及物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的假设都难以成立 1 二 操作原理 二 操作原理 在现场用自来水实验时 先用 Na2SO3 或 N2 进行脱氧 然后在溶解氧 等于或接近零的状态下再曝气 使溶解氧升高趋于饱和水平 假定整个液体是 完全混合的 符合一级反应此时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式表示 CtCs K dt dc La 式中 氧转移速率 mg L h dt dc KLa 氧的总传递系数 L h Cs 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力下 自来水的溶解氧饱和度 mg L Ct 相应某一时刻 t 的溶解氧浓度 mg L 将上式积分 得 ln Cs Ct KLa t 常数 测得 Cs 和相应于每一时刻 t 的 Ct 后绘制 ln Cs Ct 与 t 的关系曲线 或 与 C 的关系曲线便可得到 KLa C Cs Ct 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 温度 污水性质和混乱程度等因素影响氧的传递速 率 因此应进行温度 压力校正 所采用的公式如下 KLa 20 KLa T 1 024 20 T 充氧能力为 h kgO V 校正 Cs C20 KLaV dt dc Qs 2 另外 动力效率也常被用以比较各种曝气设备的经济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 N Qs E 7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式中 Qs 标准条件下的充氧能力 kgO2 h N 空压机功率 kW 三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 一 溶解氧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 上图为实验用溶解氧测定仪 溶解氧测定仪是测定水中溶解氧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氧透过隔膜被工作 电极还原 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 通过测量此电流 得到水中溶解 氧的浓度 根据浓度不同 隔膜电极分为极谱式和原电池式两种类型 极谱式 隔膜电极以银 氯化银作为对电极 电极内部电解液为氯化钾 电极外部为厚度 25 50 m 的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薄膜 薄膜挡住了电极内外液体交流 使水中 8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溶解氧渗入电极内部 两电极间的电压控制在 0 5 0 8V 通过外部电路测得扩 散电流可知溶解氧浓度 原电池式用银作阳电极 铅作阴电极 阳电极和银电 极浸入氢氧化钾电解池中 形成两个半电池 外层同样用薄膜封住 溶解氧在 阳极被还原 产生扩散电流 通过测定扩散电流可得溶解氧浓度 2 二 二 空压机空压机 空气压缩机 英文为 air compressor 是气源装置中的主 体 它是将原动机 通常是电动 机 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 的装置 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 装置 空气压缩机的种类很多 按 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压缩机 速度式压缩机 容积式压缩机的 工作原理是压缩气体的体积 使 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密度增加 以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 速度式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提高气体分 子的运动速度 使气体分子具有的 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压力能 从而 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 现在常用的空气压缩机有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螺杆空 气压缩机又分为双螺杆空气压缩机和单螺杆空气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以及滑 片式空气压缩机 涡旋式空气压缩机 下面是各种压缩机的定义 凸轮式 膜 片式和扩散泵等压缩机没有列入其中 是因为它们用途特殊而尺寸相对较小 容积式压缩机 直接依靠改变气体容积来提高气体压力的压缩机 液体 活塞式压缩机 是回转容积式压缩机 在其中水或其它液体当作活塞 来压缩气体 然后将气体排出 上图为实验用空气压缩机 9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罗茨双转子式压缩机 属回转容积式压缩机 在其中两个罗茨转子互相啮 合从而将气体截住 并将其从进气口送到排气口 没有内部压缩 螺杆压缩机 是回转容积式压缩机 在其中两个带有螺旋型齿轮的转子相 互啮合 从而将气体压缩并排出 往复式压缩机 是容积式压缩机 其压缩元件是一个活塞 在气缸内作往 复运动 回转式压缩机 是容积式压缩机 压缩是由旋转元件的强制运动实现的 滑片式压缩机 是回转式变容压缩机 其轴向滑片在同圆柱缸体偏心的转子上 作径向滑动 截留于滑片之间的空气被压缩后排出 速度型压缩机 是回转式连续气流压缩机 在其中高速旋转的叶片使通过 它的气体加速 从而将速度能转化为压力 这种转化部分发生在旋转叶片上 部分发生在固定的扩压器或回流器挡板上 螺杆式空压机运行及维护技术问答 详见中国电力出版社一书 离心式压缩机 属速度型压缩机 在其中有一个或多个旋转叶轮 叶片通 常在侧面 使气体加速 主气流是径向的 轴流式压缩机 属速度型压缩机 在其中气体由装有叶片的转子加速 主 10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气流是轴向的 混合流式压缩机 也属速度型压缩机 其转子的形状结合了离心式和轴流 式两者的一些特点 喷射式压缩机 利用高速气体或蒸汽喷射流带走吸入的气体 然后在扩压 器上将混合气体的速度转化为压力 3 三 三 曝气机曝气机 上图为实验用曝气机 水下黑管为橡胶模微气泡扩散器 白管为穿孔管 池子左边立着的为气体 流量计 旁边是压力表 四 秒表 11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五 分析天平 六 烧杯 七 亚硫酸钠 Na2SO3 7 H2O 简介简介 常见的亚硫酸盐 无色 单斜晶体或粉 末 对眼睛 皮肤 粘膜有刺激作用 可污染水源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工业上主要用 于制亚硫酸纤维素酯 硫代硫酸钠 有机化学药品 漂白织物等 还用作还原剂 防腐剂 去氯剂等 由碳酸钠溶液加热到 40 通入二氧化硫饱和后 再 加入等量的碳酸钠溶液 在避免与空气接触的情况 下结晶而制得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无色 单斜晶体或粉末 熔点 150 失水分解 相对密 度 2 63 分子式 Na2SO3 分子量 126 04 溶解性 易溶于水 不溶于乙 醇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易风化并氧化为硫酸钠 在 150 时失去结 晶水 再热则熔化为硫化钠与硫酸钠的混合物 无水物的密度 2 633 比水合物 氧化缓慢得多 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 受热分解而生成硫化钠和硫酸钠 与强 酸接触分解成相应的盐类而放出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还原性极强 可以还原铜 离子为亚铜离子 亚硫酸根可以和亚铜离子生成配合物而稳定 也可以还原磷 钨酸等弱氧化剂 亚硫酸钠及其氢盐在实验室可以用于清除醚类物质的过氧化 物 加入少量水 微热搅拌反应后分液 醚层用生石灰干燥 一些要求不高的 反应 作用与用途 作用与用途 印染工业作为脱氧剂和漂白剂 用于各种棉织物的煮炼 可 防止棉布纤维局部氧化而影响纤维强度 并能提高煮炼物的白度 感光工业用 作显影剂 有机工业用作间苯二胺 氮基水杨酸钠等生产的还原剂 以防止反 应过程中半成品的氧化 食品工业用作脱水蔬菜的还原剂 以防止蔬菜中的绿 色素变质发黄 无机工业用作生产氰化亚铜等的还原剂 水处理中用于处理锅 炉用水 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 对眼睛 皮肤 粘膜有刺激作用 12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该品不燃 具刺激性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 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 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 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 防止包装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4 八 氯化钴 CoCl2 6 H2O 简介 简介 英文名称 cobalt chloride 分子式 CoCl 分子量 94 3867 粉红色至红色结晶 微 有潮解性 加热至 52 56 将失去 4 分子结晶水 而成为紫色或蓝色的二水化合物 100 时再失去 1 分子水而成为紫色的易吸潮 的无定形粉末或针状结晶 至 120 140 时全部失水 溶于水 乙醇 乙醚 丙酮和甘油 0 2mol L 的水溶液的 pH 为 4 6 相对密度 1 924 熔点 87 低 毒 半数致死量 大鼠 经口 766mg kg 有刺激性 用于锌的微量测定 催 化剂制备 湿度和水分的指示剂 氨吸收剂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 红色单斜晶系结晶 易潮解 熔点 86 相对 密度 水 1 1 92 25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溶于乙醇 醚 丙酮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在室温下稳定 遇热变成蓝色 在潮湿空气中放冷又变为红色 其水溶液加热或加浓盐酸 氯化物或有机溶剂变为蓝色 溶液遇光也呈蓝色 在 30 45 结晶 开始风化并浊化 在 45 50 加热 4h 变成四水合物 加热 至 110 时变成无水物 有毒 作用与用途 作用与用途 仪器制造中用作生产气压计 比重计 干湿指示剂等 陶瓷 工业用作着色剂 涂料工业用于制造油漆催干剂 畜牧业中用于配置复合饲料 酿造工业用作啤酒泡沫稳定剂 国防工业用于制造毒气罩 化学反应中用作催 化剂 分折化学中用于点滴分析锌 单倍体育种 此外 还用于制造隐显墨水 氯化钴试纸 变色硅胶等 还用作氨的吸收剂 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 吸入该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长期吸入引起严重肺疾患 13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对敏感个体 吸入该品粉尘可致肺部阻塞性病变 出现气短等症状 粉尘对眼 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致眼损害 对皮肤有致敏性 可致皮炎 摄入引起恶心 呕吐 腹泻 大量摄入引起急性中毒 引起血液 甲状腺和胰脏损害 燃爆危险 燃爆危险 该品不燃 有毒 具刺激性 具致敏性 5 九 实验室装置 见下图 上图为鼓风曝气装置 14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下图为机械曝气装置 四 实验步骤 1 向曝气筒内注入自来水 用尺测定水样体积 V L 和水温 t 2 由水温查出实验条件下水样溶解氧饱和值 Cs 并根据 Cs 和 V 求投药量 然 后投药脱氧 15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脱氧剂亚硫酸钠 Na2SO3 的用量计算 在自来水中加入 Na2SO3 还原剂来 还原水中的溶解氧 42 CoCl 232 SONaO 2 1 SONa 2 从上而反应式可以知道 每去除 1mg 溶解氧需要投加 7 9mg Na2SO3 根据 池子的容积和自来水的溶解氧浓度可以算出 Na2SO3的理论需要量 实际投加量 应为理论值的 150 200 计算方法如下 W1 1 1 1 5 8 Cs V 式中 V 池子的容积 m3 Cs 初始溶解氧量 mg L 根据水样体积 V 确定催化剂 钴盐 的投加量 催化剂 氯化钴 用量 投加浓度为 0 1mg L W2 V 0 1 将 Na2SO3 7H2O 用热水化开 均匀到入曝气筒内 溶解的钴盐到入水中 并开动循环水泵 小流量轻微搅动使其混合 开始计时 进行脱氧 16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3 搅拌均匀后 时间 t0 测定脱氧水中溶解氧量 C0 连续曝气 t 后 溶解氧升 高至 Ct 每隔 0 5min 记录一次溶解氧值 直到溶解氧值接近饱和为止或充氧 20 分钟止 五 实验记录及处理分析 原始参数记录如下 水体体积 0 167 m3 水体尺寸 长 69 70 cm 宽 50 05 cm 高 48 00 cm 可得 V 69 7 50 05 48 00 10 6 0 167 m3 Ct 8 34 mg L 亚硫酸钠用量 13 37 g W1 1 2 8 Cs V 1 2 8 8 34 mg L 0 167 m3 13 37 g 氯化钴用量 0 0167 g W2 V 0 1 0 167 m3 0 1 mg L 0 0167 g 17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空压机设备参数 工作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380W 频率 50HZ 充气能力 300L min 工作压力 0 05MPa 重量 7 5kg 体积 320 150 165mm 得下表 水温 水样体积 V m3 饱和溶解氧 mg L 亚硫酸钠用量 g 氯化钴用量 g 23 60 1678 3413 370 0167 由上表查得 21 时饱和溶解氧浓度为 8 99 mg L 即 Cs 8 99 9mg L 一 穿孔曝气法 一 穿孔曝气法 数据记录 18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表一 穿孔曝气法溶解氧浓度 实验序号时间 t minCt mg L Cs CtLn Cs Ct 10 00 092 197 20 50 58 52 140 31 01 082 079 41 51 47 62 028 52 01 97 11 960 62 52 36 71 902 73 02 76 31 841 83 53 061 792 94 03 45 61 723 104 53 75 31 668 125 04 051 609 135 54 34 71 548 146 04 54 51 504 156 54 84 21 435 167 04 94 11 411 19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177 55 23 81 335 188 05 33 71 308 198 55 53 51 253 209 05 73 31 194 219 55 93 11 131 2210 06 031 099 2310 56 12 91 065 2411 06 22 81 030 2511 56 42 60 956 2612 06 52 50 916 2712 56 62 40 875 2813 06 72 30 833 2913 56 82 20 788 3014 06 92 10 742 3114 56 92 10 742 3215 07 020 693 3315 57 11 90 642 3416 07 21 80 588 3516 57 21 80 588 3617 07 21 80 588 3717 57 41 60 470 3818 07 41 60 470 3918 57 51 50 405 4019 07 61 40 336 4119 57 61 40 336 4220 07 71 30 262 20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由表一中的 1n Cs 一 C 与 t 可得如下关系图 由公式 ln Cs Ct KLa t 常数 可得 穿孔曝气法的 KLa 0 0944 再根据 KLa 20 KLa T 1 024 20 T 对 KLa进行校正 得 KLa 20 0 0944 1 024 20 21 0 0922 所以 充氧能力为 h kgO0083 0100 16790 092260VCs C20 KQs 2 3 La 由下图可得知氧气流量 v 2 8m3 h 则动力效率为 0218 0 10380 0083 0 N Qs E 3 穿孔 21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二 微孔曝气法 二 微孔曝气法 数据记录 表二 微孔曝气法溶解氧浓度 实验序号时间 t minCt mg L Cs CtLn Cs Ct 10 00 092 197 20 50 18 92 186 31 00 18 92 186 41 50 38 72 163 52 00 38 72 163 62 50 68 42 128 73 00 78 32 116 83 51 17 92 067 94 01 57 52 015 104 51 87 21 974 125 02 26 81 917 135 52 66 41 856 22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146 03 15 91 775 156 53 592 197 167 03 98 92 186 177 54 18 92 186 188 04 68 72 163 198 54 98 72 163 209 05 28 42 128 219 55 48 32 116 2210 05 77 92 067 2310 55 992 197 2411 06 28 92 186 2511 56 28 92 186 2612 06 58 72 163 2712 56 68 72 163 2813 06 82 20 788 2913 56 92 10 742 3014 07 020 693 3114 57 11 90 642 3215 07 21 80 588 3315 57 41 60 470 3416 07 41 60 470 3516 57 51 50 405 3617 07 61 40 336 3717 57 71 30 262 3818 07 71 30 262 3918 57 71 30 262 4019 07 81 20 182 4119 57 81 20 182 23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4220 07 81 20 182 由表二中的 1n Cs 一 C 与 t 可得如下关系图 由公式 ln Cs Ct KLa t 常数 有图可得 微孔曝气法的 KLa 0 1182 再根据 KLa 20 KLa T 1 024 20 T 对 KLa进行校正 得 KLa 20 0 1182 1 024 20 21 0 1154 所以 充氧能力为 h kgO01 0100 16790 115460VCs C20 KQs 2 3 La 同样 可得知氧气流量 v 2 8m3 h 则动力效率为 026 0 10380 01 0 N Qs E 3 微孔 由 E穿孔 E微孔可知 微孔曝气比穿孔曝气效率更高 更加经济实用 24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三 表面曝气法 三 表面曝气法 仪器设备参数 额定电压220V 额定电流0 98A 频率50HZ 实际加压110V 数据记录 表三 表面曝气法溶解氧浓度 实验序号时间 t minCt mg L Cs CtLn Cs Ct 10 02 292 197 20 53 88 92 186 31 05 08 92 186 41 55 98 72 163 52 06 68 72 163 62 57 18 42 128 73 07 48 32 116 83 57 77 92 067 94 07 97 52 015 104 58 07 21 974 125 08 16 81 917 135 58 26 41 856 146 08 35 91 775 25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156 58 392 197 167 08 48 92 186 177 58 48 92 186 188 08 48 72 163 198 58 48 72 163 209 08 48 42 128 219 58 48 32 116 2210 08 47 92 067 2310 58 492 197 2411 08 48 92 186 2511 58 48 92 186 2612 08 48 72 163 2712 58 48 72 163 2813 08 42 20 788 2913 58 42 10 742 3014 08 420 693 3114 58 41 90 642 3215 08 41 80 588 3315 58 41 60 470 3416 08 41 60 470 3516 58 41 50 405 3617 08 41 40 336 3717 58 41 30 262 3818 08 41 30 262 3918 58 41 30 262 4019 08 41 20 182 4119 58 41 20 182 4220 08 41 20 182 26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由表三中的 1n Cs 一 C 与 t 可得如上关系图 7 分钟后水中溶解氧浓度稳定 由公式 ln Cs Ct KLa t 常数 有图可得 表面曝气法的 KLa 0 3054 再根据 KLa 20 KLa T 1 024 20 T 对 KLa进行校正 得 KLa 20 0 3411 1 024 20 21 0 2982 实现测得 r 27 19 cm h 25 71 cm 再根据水体体积 3622 m06 01071 2519 27hrV 可计算充氧能力为 h kgO00966 0100 0690 298260VCs C20 KQs 2 3 La 由此可得 Qs穿孔 Qs表面 Qs微孔 原额定功率为 P原 U原 I原 220V 0 98A 215 6 W 现功率为 P U2 R U2 U原 I原 1102 224 5 53 897 W 故动力效率 179 0 10897 53 00966 0 P Qs E 3 表面 由此可得 E穿孔 E微孔 E表面 27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说明表面曝气的经济效率比鼓风曝气好 七 实验注意事项 每个实验所用设备 仪器较多 实验前必须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认真调试仪器设备 特别是溶解氧测定仪 要定时更换膜 使用前标定零点 及满度 严格控制各项基本实验条件 如水温 搅拌强度等 尤其是对比实验更应该 严格控制 所加试剂应溶解后 再均匀加入曝气同内 八 思考题 1 如何来评价不同充氧设备的优劣 如何来评价不同充氧设备的优劣 答 一 从充氧角度考虑 1 氧气的转移率 在池里布控几个点 池里装清水 打开装置 检测这几个点 的氧气浓度变化 做时间曲线 求导 2 充氧能力 或动力效率 即每消耗 1kW h 的动力能传递到水中的氧量 3 氧利用率 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6 在氧转移速率中可以通过设备选择 运行方式改变等认为因素 而使氧转 移速率得以强化 如氧的转移速率与气泡的大小 液体的紊流程度和气泡与液 体的接触时间有关 气泡粒径大小可通过选择扩散器来决定 气泡尺寸越小 则接触面积 A 越大 将提高 KLa 值 有利于氧的转移 但气泡小却不利于紊流 对氧的转移也有不利的影响 紊流程度大 接触充分 KLa 值增高 氧转移速 率也将有所提高 气泡与液体接触时间加长有助于氧的充分转移 混合液中氧 的浓度越低 氧转移的推动力越高 因此氧的转移速率越大 氧从气泡转移到 液体中 逐渐使气泡周围的液膜氧含量饱和 这样 氧的转移速率又取决于液 膜的更新速率 气泡的形成 上升 破裂和紊流都有助于气泡液膜的更新和氧 的转移 综上所述 气相中氧分压 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 气液之间的接触面 28 诚信做人 数据真实 分析合理 富于创新 积和接触时间 水温 污水性质 水流的紊流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的氧转移速率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评价设备的曝气能力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 对于不同的 水处理工艺所选择的曝气设备应不同 在评价时应该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曝气 二 从设备角度考虑 1 设备的耗能 2 设备的噪声 3 设备的寿命 4 设备的价格 2 不同的好氧池会选用不同的充氧设备 选用上有何讲究 氧化沟你会选用什不同的好氧池会选用不同的充氧设备 选用上有何讲究 氧化沟你会选用什 么充氧设备 为什么 么充氧设备 为什么 A O 工艺的缺氧池呢 工艺的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酒瓶销售合同范本
- 承包荒山流转合同范本
- 嫁接果树售卖合同范本
- 社工站站长合同范本
- 餐饮加盟投资合同范本
- 单位汽车出租合同范本
- 深圳购房预售合同范本
- 租赁渔场合同范本
- 管道经销合同范本
- 物流报关合同范本
- GB 16808-2025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 医疗机构重点部门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WST860-2025解读宣贯
- 2025至2030中国制造仿真软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退伍留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正式版)HGT 20656-2024 化工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详细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 202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限公司招聘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九年级第一二单元综合数学试题
- 二级建造师成绩复核申请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GB 29541-2013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住宅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图文并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