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诘难(j) 尴尬(gn) 羲皇上人(x)B . 旁骛(w) 承蜩(zhu) 强聒不舍(gu)C . 佝偻(gu) 汲取(j) 忐忑不安(tn)D . 骈进(pin) 陨落(yn) 五行缺土(hng)2. (2分)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吹毛求疵B . 一抔黄土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吞斗牛C . 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狼籍满地 怒不可遏D . 谈笑风生 无与伦比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学校举行了热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为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同学们趋之若鹜 , 提前半小时就进入了展厅。B .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C . 音乐比赛就要开始了,其他选手都慌慌张张准备着,只有他一个人郑重其事的样子。D . 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哄堂大笑 , 不断鼓掌,他却觉得这是一出无聊的闹剧。4. (2分)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 .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B .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C .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D .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5.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_引导他们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意义重大。因此,家长的阅读引导,应该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将影响孩子成长后的阅读习惯。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机构多方面联动。强化为人父母者的阅读意思。决定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态度。A . B . C . D . 6. (2分)(2017山西)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B . 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C . 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D . 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8分)7. (8分)名著阅读他来自农村,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老板盘剥。他风里来雨里去,积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被大兵抢走。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用和虎妞结婚的钱买的车,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租车了。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他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信心。(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选自我国著名作家_的_。(2)请概括文段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 (10分)(2016柳州)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1)【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为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你的探究结果是:_。_。_。(2)【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示例:民族音乐知多少栏目一:_栏目二:_。(3)【专家我来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1)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2)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十二章中强调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 (5)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一句中“此事”指代的词句是_,_。 (6)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_,_,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古诗。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貂锦”指什么?(2)结合全诗的内容,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1. (17分)(2014包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 , 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释】跀(yu):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恶(w):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僦(c):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及狱决罪定 _非私臣而然也 _(2)翻译下面的句子。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3)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子皋?(4)读了本则小故事,你认为怎样的法律惩处才有最好的效果?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12. (20分)阅读朱自清背影节选,完成文后题目。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作者细致描写父亲步履和动作艰难的目的是什么?(2)这段文字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3)写出这段话的记叙要素人物:地点:事情的经过:结果:。(4)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来回穿铁道爬月台,举动很艰难,作者却写他“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应如何理解?试简要谈谈你的看法。13.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三病张培锋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选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B . 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C . 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D . 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段引出论题,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B . 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C . 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D . 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 14.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1)本段重点说明的是( )A . 石阶B . 平台C . 祭殿(2)文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你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么?(3)请依据原文具体写出“工笔长卷”、“泼墨山水”所表现的内容。(4)你能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么?请试着写出它们将什么比做了什么。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请以“_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校联考高中数学试卷
- 六安中考计算题数学试卷
- 美术对口升学河南数学试卷
- 历年最难的高考数学试卷
- 毛巾透气性检测报告
- 医疗设备故障预警研究报告
- 刀具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印刷项目资源分配效率分析报告
- 洛阳24数学试卷
- 庆安小学4年级数学试卷
- (2025年标准)强奸私了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污泥处理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电梯安全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福建省港口市场规模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赛码考试题库
- 二零二五年度抖音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经纪合作协议书下载
- 水库蓝线管理办法
- 中石化班组管理办法
- 审计整改培训课件
- JC/T2647-2024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废水回收利用规范
- 复杂子宫全切术后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