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第4章根轨迹法(2)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第4章根轨迹法(2)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第4章根轨迹法(2)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第4章根轨迹法(2)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第4章根轨迹法(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四章 根轨迹法 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根轨迹的连续性和对称性 根轨迹分支数、起点和终点 实轴上的根轨迹 根轨迹的渐近线 根轨迹的分离点和汇合点 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闭环特征方程根之和与根之积 2)“ ” 、 “” 3)加粗线及箭头 1)实轴、虚轴相同的刻度 4)关键点的标注 !绘制注意点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规则 1 根轨迹的对称性 实际系统的开环零极点以及闭环零极点总是实数或共轭复数对。 它们往往在 因此根轨迹也是关于实轴对称的。利用对称的特点,只需绘制实轴上半平面的根轨迹就可以了。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规则 2 根轨迹的 分支数 、 起点和终点 0)()(一般来说,由于 nm,所以特征方程是 总有 此便知根轨迹共有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开环极点数目与开环零点数目大者。 )()()()()()(212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若 n m,还有 根轨迹终止于 0)()(根轨迹的起点是指当 K=0时,根轨迹的位置。由上式 可知,当 K=0时,该方程便蜕化为开环特征方程,即 0)(1 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 1 2 )ls p l n , ,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根轨迹的终点是指当根轨迹增益 时根轨迹的位置 。 0)()(1当 时,它将蜕化成为 mn。 KK 0)()(通常 m n , 还有 根轨迹终止在什么地方?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0)1()1()1()1(1 11 mn 将两端同乘以 ,便得 当 时,它化为 0)1()1(1 有 110 ( ) , ,mq n 可见方程 (4时 1( ) , , ms n m z z 0)1()1()1()1(1 11 我们在上式中做置换,令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实轴上的根轨迹只能是其右侧开环实数零、极点总数为奇数的线段。共轭复数开环零、极点对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无影响。 规则 3 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 每对共轭复数极点所提供的幅角之和为 360 ; 。 80 ; 11( ) ( ) ( 2 1 ) 1 8 0G s H s k ? 511111 )()()()(自动控制原理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 22( 1 ) ( 4 ) ( 6 )()( 2 ) ( 3 )K s s s s 右侧实零、极点数 =3。 右侧实零、极点数 =7。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规则 4 根轨迹的渐近线 若 m n ,当 k 时有 根轨迹沿着 渐近线趋于 ( 2 1 ) 0 , 1 , 2 , , ( 1 )k k n ,1. 渐近线的倾角 2.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1)当 a 有( n m)个值,而 2)根轨迹在 s 时的渐近线为 ( n m)条与实轴交点为 a 、倾角 组射线。 11 )12(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 ( 0 . 2 5 1 ) * ( 4 )()( 1 ) ( 0 . 2 1 ) ( 1 ) ( 5 )K s K s s s s s 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三个开环极点: 0、 个开环零点: -4 渐近线与实轴交点: 11 ( 0 ) ( 1 ) ( 5 ) ( 4 ) 131 ( 2 1 ) 1 8 0 9 0 2 7 0a 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 )22)(4()1()(2 0、 -1+j、 个开环零点: -1 渐近线与实轴交点: 3514)1()4()0(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k2(a 3 0 01 8 060 、a 例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规则 5 根轨迹的分离点和汇合点 分离点(或会合点):根轨迹在 又立即分开。 分离点必然是为 D(s)某一数值时的重根点。 ni i 1111、 解析法 试凑法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坐标值 0)()()(根轨迹在 重根为 据代数中的重根条件,有 mi i 1 11 0)()()(0)()()(1 11 1111 mi mi i 11 1 )()( mi 11 11)()(或 )()()( mi 11 11)或 i 11 111即得 解出 为分离点 d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2、由 重根法 求解 d 0)()()()( )()()(由代数方程式解的性质可知,特征方程式出现 重根的条件是 0)()()( )()()( 极值点求解 d d d 0)()(2d ( ) ( ) ( ) ( )d ( ) K A s B s A s B s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2s)(1s(sK)s(G 间无根轨迹 舍去 由 极值点求解 9021 8 0 0b 例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2*( ) ( )( 4 ) ( 4 2 0 )KG s H ss s s s 规则 1、 2、 3、 4 根轨迹对称于实轴, 有四条根轨迹分支,分别起始于极点 0, 4和 2 止于无限远零点。 实轴上 0 4区段为根轨迹。 辐角条件 )()( 21 )( 4 )( 32()()( 13545180)12( ,据规则 5 根轨迹有四条渐近线 24)2()2()4(011 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2*( ) ( )( 4 ) ( 4 2 0 )KG s H ss s s s 2*1 ( ) ( ) 1 0( 4 ) ( 4 2 0 )KG s H ss s s s 2 4 3 2* ( 4 ) ( 4 2 0 ) ( 8 3 6 8 0 )K s s s s s s s s 32* ( 4 2 4 7 2 8 0 ) 0dK s s 根据规则 6求根轨迹的分离点 1 2b 2 , 3 2 2 . 4 5b j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规则 6 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出射角 根轨迹离开开环复数极点处的切线方向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入射角 根轨迹进入开环复数零点处的切线方向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1p 出 射 角1z 入 射 角根据相角条件确定 出射角和 入射角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出射角的一般表达式为 11( 2 1 )i 11( 2 1 )j 式中, 为待求开环复数极点 的出射角; 为除去 外的其余开环极点指向极点 的矢量的相角; 为开环零点指向极点 矢量的相角。 ljlplpi 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2)(2)()(起始点 0、 3 终止点 3 2 j、 实轴上 0 两区段是根轨迹 792p取 k 0 793p 281793603 p 根轨迹起始角对称。 或 2()()()()()()()12(4232123222122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2()()()()()()()12(3212423222122 z z取 k 1 根轨迹终止角对称。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规则 7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 闭环特征方程有纯虚根、系统处于稳定边界。 1)应用劳斯判据求出系统处于稳定边界的临界值 K*, 由K*值求出相应的 值 2)代数法 0)()(1 0)()(1)(1联立求解,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值和相应的 临界 K*值。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 *( ) ( )( 1 ) ( 2 )KG s H ss s s 闭环特征方程 * 3 2 *( 1 ) ( 2 ) 3 2 0s s s K s s s K 0123*0k 系统稳定的临界 K*值: K*=6 阵列中 063 2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 ) ( )( 1 ) ( 2 )KG s H ss s s 代入系统闭环特征方程 3 2 2 3( ) 3 ( ) 2 ( ) * ( * 3 ) ( 2 ) 0j j j K K j 2* 3 0K 02 3 2*6K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规则 8 特征方程式根之和与根之积 。 (2时,根之和与根轨迹增益 K*无关,是个常数, 且有 2)根之和不变 K*增大,一些根轨迹分支向左移动,则 一定会相应有另外一些根轨迹分支向右移动。 )()()(111根之和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例 4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3()( 2) 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 (2) 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及与实轴交点。 (3) 确定分离点。 (4) 确定出射角。 (5)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交点。 试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