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S3-170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MLS3-170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MLS3-170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MLS3-170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MLS3-170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 . . 1 Abstract: . 2 第 1 章 绪论 . 3 1.1 采煤机的发展 . 3 1.2 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 5 1.3 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 . 6 第 2 章 采煤机概述 . 7 2.1 采煤机的分类 . 8 2.2 采煤机的组成和总体布置 . 9 2.2.1 采煤机的组成 . 9 2.2.2 采煤机的总体布置 . 10 2.3 采煤机的总体结构 . 11 2.4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 . 12 2.5 采煤机的主要工作参数 . 13 2.5.1 采高 . 13 2.5.2 截深 . 14 2.5.3 截割速度 . 14 2.5.4 牵引速度 . 15 2.5.5 牵引力 . 15 2.5.6 生产能力 . 16 2.5.7 装机功率 . 16 2.6 MLS3-170 采煤机简介 . 18 2.6.1 适用范围 . 18 2.6.2 机器的组成 . 18 第 3 章 虚拟现实(VR)及相关软件概述 . 22 3.1 虚拟现实(VR) . 22 3.2 虚拟建模语言 VRML . 22 3.2.1 VRML 的发展、应用及特征 . 23 I 3.3 3.4 第 4 章 4.1 4.2 4.3 4.4 第 5 章 5.1 5.2 第 6 章 6.1 6.2 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 VRML 文件结构形式 . 25 3.3.1 VRML 基本节点 . 26 3.3.2 VRML 坐标及变换 . 27 3.3.3 自定义节点的扩展 . 28 3.3.4 VRML 事件及路由 . 28 3.3.5 VRML 交互功能扩展(Java,JavaScript) . 29 3.3.6 VRML 编辑及浏览软件介绍 . 30 实体造型软件(Pro/Engineering) . 31 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 . 33 牵引部构造特点 . 33 牵引部机械系统 . 34 牵引部液压系统的基本油路与主要组件 . 36 4.3.1 主油路 . 37 4.3.2 手把操纵与按钮操纵系统 . 43 4.3.3 液压调速油路 . 48 4.3.4 电机功率调速油路 . 50 牵引部的控制与保护 . 53 Pro/E 建模与仿真 . 56 采煤机牵引部的测绘 . 56 Pro/E 建模 . 56 5.2.1 牵引部箱体、上盖板和链轮建模 . 57 5.2.2 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 58 5.2.3 参数化直齿圆锥齿轮库的建立 . 61 5.2.4 电机左出轴、主辅油泵、油马达间机构建模. 62 5.2.5 行星齿轮减速器 . 62 5.2.6 牵引部机械传动 Pro/E 模型 . 62 VR 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 65 VR 模型的构建 . 65 6.1.1 实体模型数据处理 . 65 牵引部 VR 仿真 . 68 II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6.3 6.4 6.2.1 牵引部机械传动系统分析及 VR 实现方式. 68 6.2.2 关键零部件的仿真 . 68 6.2.3 传感器、路由以及 Script 控制程序 . 69 控制面板设计 . 70 牵引部最终效果图 . 70 结论 . . 72 参考文献 . 73 致谢 . . 74 外文科技资料翻译 . 75 外文原文 . 75 中文翻译 . 89 附录 采煤机牵引部装配模型树列表 . 99 附录 圆柱坐标系下渐开线方程 . 104 附录 牵引部 VR 模型控制程序 . 105 附录 图纸列表 . 121 I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相应的采煤技术和采煤设备也要跟随其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采煤机械化就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对 MLS3-170 型双滚筒采煤机牵引部的方案进行了论证和验算,详细介绍牵引部机械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掌握采煤机牵引部设计计算规律;然后对 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机械传动部分进行了测绘,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构建出牵引部的机械传动实物模型;以 VR 技术为手段,并结合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构建出采煤机牵引部机械传动的 VR 模型和交互环境,通过 JavaScript 为各 VR 模型创建动作要素,通过路由(Route)来链接各事件间的关系,设置时间传感器的循环时间控制牵引部各零部件的动作关系,最终虚拟出牵引部机械传动模型,最后设计采煤机的控制面板来提高人机交互功能。通过此文,将 VR 技术应用在采煤机械上,可以虚拟出综采工作面的场景,清楚了解采煤机的真实工作场景,这样对推进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基于 VR 机械行业出现虚拟设计和虚拟装配技术,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研究 VRML 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采煤机;虚拟现实;Pro/E 建模;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第 1 页 共 121 页 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to the coal demand is also bigger and bigger, the corresponding mining coal technology and the mining coal equipment also needs to follow its development, under this situation, the mining coal mechanization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proof and the checking calculation to the MLS3-170 double roll coal mining machine haulings department plan,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hauling department mechanical drive system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know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hauling depar tment design calculation rule; Then has carried on the survey to the MLS3-170 coal mining machine hauling department mechanical drive part, and (Pro/E) constructs the hauling department using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ling software the mechanical drive working model; Tak e the VR technology as the method, and unifies the virtual reality modelling language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to construct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hauling department mechanical drive the VR model and the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through JavaScript is each VR model foundation movement essential factor, links during various events relations through route (Route), the establishment timers cycle time control hauling department various spare parts movement relations, the hypothesized hauling department mechanical drive model, the ultimate design coal mining machines control panel enhances the man-machine interaction function finally.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V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n the mining coal machinery, may the hypothesized synthesis pick the working surface the scene, understood clearly coal mining machines real work scene, to advances synthesis mechanization mining coal the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positive function like this; Presents the hypothesized design and the hypothesized packag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VR mechanical profession, this improved the product quality greatly and reduced the product design cycle, has brought the hug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refore studies VRML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Key words:Virtual reality; Pro/E modelling; Virtual reality modelling language 第 2 页 共 121 页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第 1 章 绪论 煤炭工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机械化,而采掘机械化又是煤矿生产机械化的中心环节。 1.1 采煤机的发展机械化采煤开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是随着采煤机械的出现而开始的。40 年代初期,英、苏相继生产了采煤机,是工作面落煤、装煤实现了机械化。但当时的采煤机都是链式的工作机构,能耗大、效率低,工作面不能自移,所以生产率低。 50 年代初期,英、联邦德国相继生产出了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单体液压支柱,从而大大推进了采煤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滚筒式采煤机采用螺旋滚筒作为截割机构,当滚筒转动并切入煤壁后,通过安装在滚筒螺旋叶片上的截齿将煤破碎,并利用螺旋叶片把破碎下来的煤装入工作面输送机。但由于当时采煤机上的滚筒是死滚筒,不能实现调高,因而限制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我们称这种固定滚筒采煤机为第一代采煤机。因此,50 年代各国采煤机械化的主流还只是处于普通机械化水平。虽然在 1954 年英国已研制出了自移式液压支架,但由于采煤机和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尚不完善,综采技术仅仅处在开始试验阶段。 60 年代是世界综采技术的发展时期。第二代采煤机单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解决了采高调整的问题,扩大了采煤机的适用范围。这种采煤机的滚筒装在可以上下摆动的摇臂上,通过摆动摇臂来调节滚筒的截割高度,使采煤机适应煤层厚度变化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1964 年,第三代采煤机双摇臂滚筒采煤机的出现,进一步解决了工作面自开切口问题。另外,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技术的不断完善,把综采技术推向了一个新水平,并在生产中显示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优越性高效、高产、安全和经济,因此各国竞相采用综采。 进入 70 年代,综采机械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综采设备开始向大功率、高效率及完善性能和扩大使用范围等方向发展,相继出现了功率为 750l000kW 的采煤机,功率为 900l000kW、生产能力达 1500t/h 的刮板输送机,以及工作阻力达 1500kN的强力液压支架等。1970 年采煤机无链牵引系统的研制成功以及 1976 年出现的第四代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大大改善了采煤机的性能,并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 第 3 页 共 121 页 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 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牵引(他励)采煤机是由西德艾柯夫公司 1976 年研制的 EDW1502L 型采煤机。该采煤机首次使用就显示出电牵引的优越性,即效率高、产量大、可靠性高,其故障率只是液压牵引采煤机的 1/5。同年,美国久益公司研制出了 ILS 直流(串励)电牵引采煤机,以后陆续改进发展为 2LS,3LS、4LS 系列;1996 年生产的6LS05 型采煤机,其总装机功率为 1530kW,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采煤机。英国于1984 年生产第一台 ELECTRA550 直流(复励)电牵引采煤机,其后生产的 ELECTRAl000型采煤机在 1994 年创下了年产 408 万吨商品煤的世界最高纪录,其截煤牵引速度达 25米/分。在电牵引采煤机的发展中,世界上许多国家先是发展直流电牵引,而后逐步发展交流调速电牵引。1986 年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电牵引采煤机(MCL400-DR6868)。直流电牵引技术能满足采煤机牵引特性(恒扭矩恒功率)的要求,调速平稳,能四象限运行,适应大倾角工作面的运行,系统简单,但存在着火花、炭粉、更换电刷和换向器、过载能力较低以及机身较宽、较长等缺点。而交流调速电牵引采煤机的电动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坚固耐用、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无电刷和换向器,无火花和炭粉,耐振动、过载能力大。因此,交流调速电牵引采煤机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交流伺服系统已成为目前发展的主流方向。 现在电牵引采煤机已是国际主导机型,不仅可控硅控制调速的直流电机牵引已发展成系列产品,而且已经开发出了多款交流调频电牵引采煤机。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电牵引采煤机将逐步替代液压牵引采煤机。我国也已研制成功了 MG344-PWD 型交流电牵引爬底板薄煤层采煤机和 MGA463DW 型直流电牵引采煤机等。进一步发展电牵引采煤机已列入我国重要科技攻关计划。电牵引采煤机既可以实现采煤机要求的工作特性,而且更容易实现监测和控制自动化,又可以克服液压牵引采煤机加工精度要求高、工作液体易被污染、维修较困难以及工作可靠性较差和传动效率较低等缺点,还便于实现工况参数显示和故障显示。 我国采煤机械化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即长壁采煤工艺中的落、装、运、支、处等五大主要工序由单一机械化发展到综合机械化。五大工序中,运输机械化实现的最早,先是使用 11 型刮板运输机,到 1964 年开始使用 44 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并做到总体推移,完善了工作面的运输机械化。在 19501963 年,主要使用截煤机和康拜因进行落煤装煤。从 1963 年开始引进和自制的滚筒式采煤机,而扩大了机械化采煤的范围。支、处工序的机械化实现的比较晚,也是最困难的工序,从 60 年代初金属摩擦支柱和铰接顶梁,到 70 年代开始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液压支架,从而实现支柱、回第 4 页 共 121 页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柱的机械化作业。至此,采煤工作面的五大工序就全部实现机械化,即综合机械化。 目前,我国已经生产适合缓倾斜、中厚和薄煤层的各种采煤设备,包括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单体液压支柱、液压支架、桥式转载机、伸缩式胶带输送机及各种辅助设备,完全可以满足今后采煤机械化的发展的需要,如图 11 所示,它是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MG610/1400-WD 双滚筒采煤机。 图 11 MG610/1400-WD 双滚筒采煤机 随着普通机械化采煤和综合机械化采煤机发展,大大提高了回采工作面的开采强度,使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加快掘进速度,以达到采掘平衡。 今后采煤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完善各类采煤设备,使之达到高产、高效、安全、经济;向遥控及自动控制发展,逐步过渡到无人工作面采煤;提高单机的可靠性,并使之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研制厚、薄及急倾斜等难采煤层的机械化设备;解决端头技术,研制工作面巷道与工作面端部连接处的设备等等,以进一步提高工作面产量和安全性。现在,我国已生产出适合缓倾斜中厚及薄煤层的多种采煤机械,完全能满足今后采煤机械化发展的需要。 1.2 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VRML 是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面向 WEB,面向对象的三维造型语言,而且它是一种解释性语言。虚拟现实技术是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人们通过计算机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能对现实场景实现有效模拟的技术,它是第 5 页 共 121 页 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 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过程中的结晶,它不仅仅包括所说的图形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性能等计算机技术,还涉及了数学、物理等学科领域,甚至与气象学、美学、地理、生物、心理学及社会学科等相关。此技术也不仅为采煤机的设计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也是为现有产品的展示和宣传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VRML 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大致有以下几个领域: 娱乐、教台、训练、医学、设计、商业、简报、军事、太空、艺术、监控、科学视觉化、听觉评估、刑事调查和网络应用等。 国内最早开展此项技术试验的是西安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也是国内最早研究 VR 的单位之一,它在 VR 视觉接口方面获得了一部分研究成果;北京大学设计了基于 PC 机的 VR 系统;清华大学国家光盘工程研究中心所作的“布达拉宫” ,采用了 QuickTime 技术,实现大全景 VR 制作;浙江大学 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了一套桌面型虚拟建筑环境实时漫游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已经成功地合成了人的高级行为中的特定人脸图像,解决了表情的合成和唇动合成技术问题,并正在研究人说话时手势和头势的动作、语音和语调的同步等。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新兴技术冲击着传统工业,并且带动其技术的革新。VRML 在机械设计和装配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 VRML 机械行业出现虚拟设计和虚拟装配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研究 VRML 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VRML 还可以建造虚拟实验室,建造虚拟机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将 VRML 应用在采煤机械上,可以虚拟出综采工作面的场景,这样对推进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1.3 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本文在对 MLS 3-170 型双滚筒采煤机总体结构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采煤机的牵引部的方案进行了论证和验算,掌握采煤机牵引部设计计算规律。本文最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并结合 VRML 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构建出牵引部的机械传动实物模型,并模仿其动作,使其机械传动更加清晰。 第 6 页 共 121 页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第 2 章 采煤机概述 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采煤机械主要有刨煤机和滚筒采煤机两种类型。刨煤机一般适用于煤质较软,顶底板条件较稳定的薄煤层和较薄的中厚煤层。滚筒采煤机的采高范围大,能切割硬煤,并且能适应较复杂的顶底板条件。因此,滚筒采煤机自 50 年代出现以后,很快得到推广使用,并且在结构和性能方面不断在改过和完善。 滚筒采煤机采用螺旋滚筒作为截割机构,当滚筒转动并截入煤壁时,利用安装在滚筒上的截齿将煤破碎,并通过滚筒上的螺旋叶片将破碎下来的煤装入工作面输送机。滚筒采煤机有单滚筒和双滚筒之分。最初的单滚筒采煤机,其滚筒高度不能调节,如我国的早期产品 MLQ-64 型单滚筒采煤机。这种采煤机的采高只能稍大于滚筒的直径,若煤层限度超过滚筒直径很多,则留下的顶煤需要人工处理。如果换用较大直径的滚筒,以适应较厚的煤层,则底托架需相应加高,以免滚筒截割底扳。这种采煤机的采高范围很小,不能适应煤层厚度变化和底板起伏的条件,故目前已很少使用。 为了适应煤层厚度和底板起伏的变比,目前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均为可调高的。滚筒调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底托架调高,利用底托架上的调高油缸使机身上下或纵向倾斜,以调节滚筒的高度;另一种是摇臂调高,即滚筒装在可以上下摆动的摇臂上,通过摆动摇臂来调节滚筒的高度。底托架调高的滚筒采煤机,其调高范围较小,对于不同厚度的煤层,只能选用直径相当的滚筒。这种采煤机一般适用于较薄的煤层。 摇臂调高的单滚筒采煤机具有较大的调高范围,可以较好地适应起伏较大的煤层条件。当煤层厚度较大时,采煤机可以分两次往返切割煤层以完成采全高。以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国产 MLQ1180 型采煤机即属于这种类型,其滚筒直径为 1.25 米,最大采高为1.9 米。 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使用,解决了顶板管理机械化问题。单滚筒采煤机的使用不能适应机械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适应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和免开工作面两端切口的需要,因而出现了双滚筒采煤机。在中厚煤层中,煤层厚度比滚筒直径大很多时,若使用可调高的单滚筒采煤机,需要沿工作面往返切割两次才能切割煤层的全高。如果采用双滚筒采煤机,前滚筒采顶部煤,后滚筒采底部煤,则可以一次开采煤层全高,因而提高了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此外,使用双滚筒采煤机还可以较好地适应煤层厚度的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双滚筒采煤机发展的类型和品种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第 7 页 共 121 页 点: 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 1) 滚筒调高范围大,用于中厚煤层可以一次可采全高,并能适应煤层厚度变化和底板起伏石平的条件。目前中厚煤层双滚筒采煤机的采高可达 5 米。薄煤层双滚筒采煤机的采高可低至 0.8 米。 2) 采煤机运行到工作面两端时,滚筒可以截到工作面端头,甚至伸到顺槽内,因而可以自开工作面两端的切口。 3) 采煤机的功率大,机械强度高,能截割各种硬度的煤,并可截割夹矸石层和部分顶底板岩石。薄煤层双滚筒采煤机的电动机功率达 150200kW,中厚煤层采煤机装有一台或两台 150375kW 千瓦的电动机。 4) 采煤机具有较大的牵引速度,因而生产能力高。目前双滚筒采煤机截煤时的牵引速度可达 56m/min,调动牵引速度最大为 1018m/min。采煤机的小时生产能力可达6001000 吨。 5) 采煤机具有比较完善的保护装置。大多数采煤机的牵引部装有自动调速装置和限位装置,既可以充分发挥机器的效能,又可有效地防止机器超载,提高了机器工作的可靠性。 6) 机器操作方便,除手把操纵外,一般还可在机身适宜部位设置控制面板,使用按钮操纵。有的采煤机装配有无线电操纵装置,司机可在离机 10 米左右的地方操纵机器。 附属装置日趋完善,如装设有拖电缆、除尘冷却、牵引链张紧、防滑和大块煤破碎等装置。 由于采煤机的功率和强度增大,因而机器的重量和尺寸也相应增大,目前双滚筒采煤机的重量一般为 1525 吨,最大的已超过 30 吨,机器长度可达 10 米或更多,这给井下搬运、安装和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随着机器性能的提高和完善,机器结构日益复杂,使用的零部件和组件也更为精密,特别是其中的液压传动和电气控制装置对使用维护的要求较高,因而只有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准,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2.1 采煤机的分类目前,国内外滚筒式采煤机的种类甚多,分类方式也各不相同。各种类型采煤机的分类方式、特点及适用范围如表 21 所示。 第 8 页 共 121 页 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表 21 煤机的分类方式、特点及适用范围按调高方式 按牵引控制方式 条件 2.2 采煤机的组成和总体布置2.2.1 采煤机的组成采煤机的类型很多,但基本上以双滚筒采煤机为主,其基本组成部分也大体相同。各种类型的采煤机一般都由下列部分组成: (1) 截割部 截割部包括摇臂齿轮箱(对整体调高采煤机来说,摇臂齿轮箱和机头齿轮箱为一整体) 、机头齿轮箱、滚筒及附件。截割部的主要作用是落煤、碎煤和装煤。 (2) 牵引部 牵引部由牵引传动装置和牵引机构组成。牵引机构是移动采煤机的执行机构,又可分为链牵引和无链牵引两类。牵引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采煤机,使其按要求沿工作面运第 9 页 共 121 页 分类方式 采煤机类型 特点及适用范围按滚筒数 单滚筒采煤机机身较短,重量较轻,自开切口性能较差,适宜在煤层起伏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工作双滚筒采煤机 调高范围大,生产效率高,可在各种煤层的地质条件下工作厚煤层采煤机 机身几何尺寸大,调高范围大,采高大于 3.5m按煤层厚度 中厚煤层采煤机 机身几何尺寸较大,调高范围较大,采高 1.5-3.5m薄煤层采煤机 机身几何尺寸小,调高范围,采高小于 1.3m固定滚筒采煤机 靠机身的液压油缸调高,调高范围小摇臂调高式采煤机 调高范围大,卧底量大,装煤效果好机身摇臂调高式采煤机机身短载,稳定性好,单自开切口性能差,卧底量小,适应薄煤层起伏变化小,顶板条件差等特殊地质条件机身设置方 骑输送式采煤机 适用范围广,装煤效果好,适用于中厚及其以上的煤层式 爬地板式采煤机 适用各种薄的和极薄煤层地质条件机械牵引采煤机 操作简单,维护检修方便,适应性强液压牵引采煤机 控制、操作简便、可靠、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广电牵引采煤机 控制、操作简便、传动效率高,适用各种地质条件钢丝绳牵引采煤机 牵引力小,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矿井的普采工作面按牵引方式 锚链牵引采煤机 中等牵引力,安全性能较差,适用于中厚煤层的工作面无链牵引采煤机 工作平稳、安全、结构简单,适用倾斜煤层的开采缓倾斜煤层采煤机 设有特殊的防滑装置,适用倾角 15以下的煤层工作面按使用煤层 倾斜煤层采煤机 牵引力较大,具有特殊设计的制动装置,与无链牵引机构相 配,适用倾斜煤层工作面急倾斜煤层采煤机 牵引力较大,有特殊的工作机构与牵引导向装置,适用于急 倾斜煤层工作面按牵引机构 内牵引采煤机 结构紧凑,操作安全,自护力强设置方式 外牵引采煤机 机身短,维护和操作方便MLS3-170 型采煤机牵引部测绘及仿真模拟 行,并对采煤机进行超载保护。 (3)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包括电动机及其箱体和装有各种电气组件的中间箱(联接筒) 。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采煤机提供动力,并对采煤机进行超载保护及控制其动作。 (4) 辅助(附属)装置 辅助装置包括挡煤板、底托架、电缆拖曳装置、供水喷雾冷却装置以及调高、调斜等装置。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同各主要部件一起构成完整的采煤机功能体系,以满足高效、安全采煤的要求。 此外,为了实现滚筒升降,机身调斜以及翻转挡煤板,采煤机上还装有辅助液压装置。 2.2.2 采煤机的总体布置 滚筒式采煤机常见的总体布置方式有下列几种: (1) 沿轴向(纵向)布置方式 有链牵引采煤机的总体布置方式如图 21 所示。 图 21 有链牵引采煤机的总体布置方式1截割部;2电动机;3牵引部;4滚筒 无链牵引采煤机的总体布置方式如图 22 所示。 图 22 无链牵引采煤机的总体布置方式1截割部;2牵引部;3电动机;4滚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