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基本知识1 1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一 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与组成 四 板平法施工图 三 柱平法施工图 二 梁平法施工图 五 楼梯平法施工图 1 1 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 2 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概述 1 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A 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绘制成的图样 结构设计时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 并进行合理布置 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 大小 材料及构造等 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 以指导施工 这种图样有时简称为 结施 B 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 是施工的依据 主要用于放灰线 挖基槽 基础施工 支承模板 配钢筋 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 也用于计算工程量 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3 2 结构施工图组成 一 结构设计说明抗震设计与防火要求 地基与基础 地下室 钢筋混凝土各种构件 砖砌体 后浇带与施工缝等部分选用的材料类型 规格 强度等级 施工注意事项等 二 结构平面图1 基础平面图2 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 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三 构件详图1 梁 板 柱及基础结构详图2 楼梯结构详图3 屋架结构详图4 其他详图如支撑详图等 4 结构施工图中 基本构件如板 梁 柱等 为了图样表达简明扼要 便于清楚区分构件 便于施工 制表 查阅 有必要以代号或符号去表示各类构件 目前国家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给出的常用构件代号 均以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的 5 3 结构施工图识读的方法与步骤 A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B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步骤C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法 6 a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 1 从上往下 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是施工图识读的一般顺序 比较符合看图的习惯 同时也是施工图绘制的先后顺序 2 由前往后看 根据房屋的施工先后顺序 从基础 墙柱 楼面到屋面依次看 此顺序基本也是结构施工图编排的先后顺序 3 看图时要注意从粗到细 从大到小 先粗看一遍 了解工程的概况 结构方案等 然后看总说明及每一张图纸 熟悉结构平面布置 检查构件布置是否合理正确 有无遗漏 柱网尺寸 构件定位尺寸 楼面标高等是否正确 最后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 详细看每一个构件的编号 跨数 截面尺寸 配筋 标高及其节点详图 7 4 纸中的文字说明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认真仔细逐条阅读 并与图样对照看 便于完整理解图纸 5 结施应与建施结合起来看图 一般先看建施图 通过阅读设计说明 总平面图 建筑平立剖面图 了解建筑体型 使用功能 内部房间的布置 层数与层高 柱墙布置 门窗尺寸 楼梯位置 内外装修 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基本情况 然后再看结施图 在阅读结施图时应同时对照相应的建施图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才能全面理解结构施工图 并发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8 b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1 先看目录 通过阅读图纸目录 了解是什么类型的建筑 是哪个设计单位 图纸共有多少张 主要有哪些图纸 并检查全套各工种图纸是否齐全 图名与图纸编号是否相符等 2 初步阅读各工种设计说明 了解工程概况 将所采用的标准图集编号摘抄下来 并准备好标准图集 供看图时使用 3 阅读建施图 读图次序依次为 设计总说明 总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构造详图 初步阅读建施图后 应能在头脑中形成整栋房屋的立体形象 能想象出建筑物的大致轮廓 为下一步结施图的阅读作好准备 9 4 阅读结施图 结施图的阅读顺序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阅读结构设计说明 准备好结施图所套用的标准图集及地质勘察资料备用 2 阅读基础平面图 详图与地质勘察资料 基础平面图应与建筑底层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图 3 阅读柱平面布置图 根据对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柱的布置是否合理 柱网尺寸 柱断面尺寸与轴线的关系尺寸有无错误 10 4 阅读楼层及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对照建施平面图中的房间分隔 墙体的布置 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定位尺寸是否正确 布置是否合理 有无遗漏 楼板的形式 布置 板面标高是否正确等 5 按前述的施工图识读方法 详细阅读各平面图中的每一个构件的编号 断面尺寸 标高 配筋及其构造详图 并与建施图结合 检查有无错误与矛盾 看图中发现的问题要一一记下 最后按结施图的先后顺序将存在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 以便在图纸会审时加以解决 6 在前述阅读结施图中 涉及采用标准图集时 应详细阅读规定的标准图集 11 结构设计说明 1 写明本设计图采用的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并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集的名称与图集编号 2 写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 3 写明有无抗震设防要求 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 应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抗震等级 以便正确选用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 4 写明各类构件在其所在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钢筋种类 以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 5 写明构件贯通钢筋需接长时采用接头形式及有关要求 6 写明不同部位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 7 当采用平法标准图集 其标准详图有多种做法与选择时 应写明在何部位采用何种做法 8 若对平法标准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作出变更时应写明变更的具体内容 9 其他特殊要求 12 C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法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 简称平法 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传统设计表达方法作了重大改革 它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 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 直接将各类构件表达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 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 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 避免了传统的将各个构件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大大地减少了传统设计中大量的重复表达内容 变离散的表达方式为集中表达方式 并将内容以可重复使用的通用标准图的方式固定下来 目前已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 可直接采用 13 1 写明本设计图采用的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并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集的名称与图集编号 2 写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 3 写明有无抗震设防要求 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 应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抗震等级 以便正确选用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 4 写明各类构件在其所在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钢筋种类 以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 5 写明构件贯通钢筋需接长时采用接头形式及有关要求 6 写明不同部位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 7 当采用平法标准图集 其标准详图有多种做法与选择时 应写明在何部位采用何种做法 8 若对平法标准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作出变更时应写明变更的具体内容 9 其他特殊要求 14 结构施工图识读 15 2 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结构设计总说明 16 2 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续 17 结构平面布置图 结构平面布置图是表示房屋中各承重构件总体平面布置的图样 它包括 1 基础平面图 基础形式 基础尺寸 基础梁的布置2 梁结构布置平面图 梁截面尺寸 定位 梁配筋3 板结构布置平面图 板厚 板配筋4 柱结构布置图柱截面尺寸 定位 柱配筋 18 构件详图 构件详图包括 基础结构详图 梁 柱 板结构详图 3 楼梯结构详图 4 其他详图 如雨篷 过梁等 结构平面图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 往往采用详图的方式来表达 19 如何才能读懂结构施工图 1 需要掌握三种图纸表达的方法详图法 列表法 平面整体表达法 平法 2 能够读懂图集 1 现浇钢筋砼梁 2 现浇钢筋砼柱 3 现浇钢筋砼剪力墙 4 现浇钢筋砼楼梯 5 筏形基础 6 板 20 识图能力 图纸图集 结构说明 配筋图 制图规则 构造详图 21 标注钢筋的根数和直径 标注钢筋的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22 识图练习 1 该基础形式为 该基础编号 2 该基础的埋深为 3 该基础采用的钢筋等级为 钢筋直径 钢筋在竖向上的间距为 课堂练习 1 请读下图 23 识图练习 1 该基础形式为 基础直径为 mm 2 纵向钢筋有 根 钢筋直径为 3 水平焊箍每间距 mm设置一根 4 桩基础箍筋直径及间距 5 护壁竖向钢筋直径及间距 课堂练习 2 请读下图 24 二梁平面布置图及详图 1 梁的表达方法详图法 平面整体表示法 简称平法 2 两种表达方法的优缺点3 读懂详图法4 读懂平法 25 用详图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 26 用平法表示钢筋混凝土梁 27 详图法 优点 识图方便 结构尺寸 配筋 构造都能够通过图形表达出来 缺点 绘图工作量很大 出图量大 且某一张图出错 就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其他图 修改繁琐 导致设计效率低下 适用范围 常用于基础详图的配筋 雨篷 阳台 女儿墙等结构构件的配筋表达 以及形状复杂的结构构件 如设备基础等 28 平法 优点 用数字化 符号化来表达结构 图面简明 清晰 设计绘图工作量小 缺点 需要掌握平法知识才能够读懂施工图 钢筋的锚固 搭接等构造 需要查看平法图集 才能够得知 适用范围 广泛采用 用于表达 梁 板 柱 剪力墙等结构构件的配筋 29 梁平法施工图 1 集中标注2 原位标注 30 1 梁集中标注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 规定如下 第一项 梁编号第二项 梁截面尺寸b h 宽 高 第三项 梁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 直径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第四项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第五项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第六项 梁顶面标高高差 31 KL 1 3 300 600 梁编号 跨数 截面宽 高 8 100 200 2 箍筋直径 加密区间距 非加密区间距 箍筋肢数 2 25 通长筋根数 直径 G2 12 构造钢筋根数 直径 0 05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集中注写的形式 32 第一项 梁编号 33 楼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KL 屋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WKL 非框架梁 两端为梁 L 34 框支梁 框支梁KZL 框架柱不落地柱的力传递到下方的梁 框架柱不落地柱的力传递到下方的梁 框支柱KZZ 框支柱KZZ 框支柱KZZ 35 占据一层的转换大梁 有时梁上开有洞口 两层楼板 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 框支梁KZL 框支柱KZZ 框支柱KZZ 36 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 框支梁KZL 框支柱KZZ 框支柱KZZ 37 井字梁 井字梁 垂直相交的梁尺寸相同 无主次之分 JZL 框架梁KL 38 井字梁JZL 框架梁KL 39 井字梁JZL 框架梁KL 井字梁JZL 40 第1跨 第2跨 一端悬挑 框架梁2 2跨 一端悬挑 41 第1跨 第2跨 右端端悬挑 框架梁1 2跨 两端悬挑 左端悬挑 返回 42 第二项 梁尺寸 宽度b 高度h 43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44 第三项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与间距 钢筋肢数 当为抗震设计时 用斜线 区分梁端箍筋加密区与梁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例如 8 100 200 2 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 直径8mm 为2肢箍 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45 46 箍筋 47 加密区箍筋 6 100mm 100mm 100mm 加密区箍筋 6 100mm 48 非加密区箍筋 6 200mm 200mm 200mm 箍筋 49 第四项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 用 号相联标柱 并将通长筋写在 号前面 架立筋写在 号后面并加括号 例如 1 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2 22 2 12 表示 其中2 22为通长筋 2 12 为架立钢筋 2 当梁配置二肢箍时 用2 22表示 2 22为通长筋 无架立筋 50 下部纵筋钢筋一般通长 上部通长纵筋 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 51 下部纵筋钢筋一般通长 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 上部支座非通长纵筋 架立筋 架立筋与受力筋搭接 52 第五项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腹板高度hw 450mm时 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开头 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 如 G4 12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 12的纵向构造钢筋 每侧各2 12 53 下部纵筋 上部纵筋 箍筋 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拉筋 54 第五项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 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 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 如 N6 22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 22的受扭纵向钢筋 每侧各配置3 22 55 侧面构造钢筋4 12 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侧面构造钢筋4 12 侧面构造钢筋614 56 第六项 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该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有高差时 须将其写入括号内 当梁顶比板顶低时 注写成 负标高高差 当梁顶比板顶高时 注写成 正标高高差 无高差时不注 如 0 100 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低0 100m 0 200 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高0 200m 一般情况下 需要注写梁顶面高差的梁有 洗手间梁 楼梯平台梁 楼梯平台板边梁等 57 此跨梁顶部比楼板低10mm 0 010 此跨梁顶部与楼板相平 返回 58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 原位标注优先 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2 原位标注 59 2 原位标注 1 梁支座上部纵筋梁支座上部纵筋 应包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 254 2时 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 25 下一排纵筋为2 25 60 1 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 将两种直径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 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如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 2 25放在角部 2 22放在中部 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 25 2 22 2 原位标注 61 2 梁下部纵筋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 252 4 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 25 下一排纵筋为4 25 全部伸入支座 2 原位标注 62 当同排纵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3840-2025水套加热炉通用技术要求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英语 含解析
- 球馆火灾应急专项预案(3篇)
- 行政管理复习提纲试题与答案
- 银鸽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制定火灾应急处置预案(3篇)
- 法学概论考试中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与试题与答案
- 运输车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IT行业的未来机遇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全局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英语期末调研测试试题(PDF版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音频)
- CPK计算模板(双边)
- 高中语文第4单元家乡文化生活4.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 《企业风险管理-战略与绩效整合》执行摘要(2017-中文版)【2022-雷泽佳译】
- 桐庐县2023年三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钢质防火门安装施工工艺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广西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雷雨第四幕完整版
- Proworks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用户手册要点
- 射频指标及测试方法
- GB/T 23321-2009纺织品防水性水平喷射淋雨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