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本.ppt_第1页
过敏原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本.ppt_第2页
过敏原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本.ppt_第3页
过敏原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本.ppt_第4页
过敏原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3 28 1 过敏原知识培训 质量管理部2019年2月 2020 3 28 2 大约20 的人群投诉过食物过敏 据估算 美国3 5 4 成人 5 6 婴儿和儿童有真正的食品过敏症 每年因食物过敏的急诊病例约2万例 其中大约950例对食品严重的反应需要住院治疗 150 200人因食物过敏造成死亡 你知道吗 2020 3 28 3 欧洲2001年的研究显示不同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大约是2 4 儿童的发生率则更高 因此整个欧盟4亿人口中约有1000 1500万人口有食物过敏问题 英国估计有总数达1500万人对各种物质 不只是食品 过敏 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其中每年有2000例以上的过敏哮喘死亡全部或部分原因与食物过敏有关 近年来 我们身边得此类怪病的人越来越多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30个国家的调查发现 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22人有过敏问题 中国的过敏大军更是超过了2亿人 你知道吗 2020 3 28 4 90年代中期以后 因为食品过敏原问题而召回的产品越来越普遍 然而FDA进行的统计显示 约有25 的包装食品存在有过敏原问题 如果对这些产品采取措施 召回的产品数量将十分庞大 因此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食物过敏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食物中潜在的过敏成分 了解食物过敏的必要性 2020 3 28 5 什么是过敏原 医学上将诱发过敏性疾病暴发的抗原性物质称为过敏原 1 吸入性过敏原 通过呼吸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 如花粉 柳絮 粉尘 虫螨汽车尾气等 2 食入性过敏原 通过饮食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 如海鲜 鱼虾 奶制品 豆制品 消炎药 解热镇痛药等 2020 3 28 6 什么是过敏原 3 接触性过敏原 通过触摸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 如化妆品 染发剂 辐射 化妆品 洗发水 染发剂 肥皂 化纤用品 细菌 霉菌 病毒 寄生虫等 5 其他过敏原 如注摄药剂青霉素 链霉素 异种血清等 精神紧张 工作压力等 甚至有许多的患者根本不能确定具体的过敏原 2020 3 28 7 食入性过敏原 食品过敏原 产生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系统 肠胃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皮肤 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 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 我们作为食品生产企业 主要关注食入性过敏原 食入性过敏原 2020 3 28 8 食物过敏的危害 当摄入了有关的食物 其中的食品过敏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出现 症状明显 有时表现得会较激烈 包括诸如呕吐 腹泻 呼吸困难 嘴唇 舌头或咽喉肿胀 血压骤降等 有的可能在几小时内 甚至几天后才会发生 叫做缓慢性过敏反应 主要的症状有 湿疹 胃肠不适综合症 偏头痛 麻疹 鼻炎 全身乏力 哮喘 关节炎 疼痛 儿童多动症等 但有一小部分人有非常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的反应 叫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血压突然降低的现象 如不迅速治疗可以致命 2020 3 28 9 胃肠反应 嘴部肿胀 腹部痉挛 腹泻 恶心 呕吐 食物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2020 3 28 10 呼吸反应 流鼻涕 呼吸困难 喉咙堵塞 食物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2020 3 28 11 皮肤反应 肿胀 荨麻疹 皮疹 食物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2020 3 28 12 过敏中风 由于心脏和呼吸困难及中风导致休克 死亡 通常在接触过敏原30分钟后出现初始症状 食物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2020 3 28 13 食物过敏原种类 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 新闻报道 一男孩吃大米过敏浑身长白斑 被迫戒掉吃米饭 专家提醒 吃新鲜果蔬过敏也可导致人死亡 咖啡多饮 小心过敏性皮炎 2020 3 28 14 最常见的食品过敏原 主要严重的过敏原包括 IFST 1999 八大样 蛋品 牛奶 花生 黄豆 小麦 树木坚果 鱼类和甲壳类食品 八小样 芝麻籽 葵花子 棉籽 罂粟籽 水果 豆类 不包括绿豆 豌豆和小扁豆其它 柠檬黄 亚硫酸盐 胶乳 IFST英文全称InstituteofFoodScience Technology 英国 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 2020 3 28 15 主要致敏物指南 1 2020 3 28 16 主要致敏物指南 2 2020 3 28 17 主要致敏物指南 3 2020 3 28 18 食物过敏原种类 以上这些食品过敏原占了在案的食品过敏反应中的90 并且一些反应可能是严重或威胁生命的 所以列入了致敏物重点监控清单 2020 3 28 19 过敏治疗手段 到目前为止 对食物过敏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避开那些含有导致过敏成分的食物 2020 3 28 20 解决办法 消费者 1 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将引发过敏的食品从食谱中去除 2 详细了解包装上的说明再决定是否购买 食用该产品 2020 3 28 21 解决办法 生产者 1 开发过敏可能性最小的产品 2 避免把过敏原引入到不含过敏原的设备中去 3 生产线或设备完全专业化和隔离 4 全面 严格执行清洁及检查程序 以防止过敏原交叉接触或产生遗留物 5 如风险仍存在 应使用预先防范的标签声明 2020 3 28 22 各国采取的措施 美国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2004年食品过敏源标识和消费者保护法规 所有在美国销售的 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规 规定的包装食品 包括国产和进口的 必须符合 法规 中有关的食品过敏源标注要求 食品生产商或包装商必须在含主要食品过敏原的食品包装标签中 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标识过敏原 1 当含主要过敏原的食物来源名称没有出现在营养成分列表中时 必须在食品过敏原名称后加括号标注食品来源 2 在营养成分列表后紧跟食品过敏原的食物来源名称 字体必须不小于营养成分所用字体 2020 3 28 23 各国采取的措施 澳大利亚对没有进行正确的过敏原标识的情况 绝不姑息 对那些允许不合格标签食品进入市场的部门将会给予非常严厉的惩罚 英国食品标准局 FSA 颁布的食品标签指南 也专门有针对过敏的人群的规定 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02年4月根据食品卫生法规格基准修订内容 对引起过敏的食品中发病频度较高的鸡蛋 牛奶 小麦 花生 荞麦等5个项目指定为特定原材料 并规定了标识义务 2020 3 28 24 国内现状 中国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对过敏原的研究 关注 管理规定 包括消费者的认知程度 还存在极大差距 虽然发布有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 GB T23779 2009 列出了过敏原的种类 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 2011中提及过敏原 但只是做了推荐标示要求 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标注过敏原信息 2020 3 28 25 国内现状 据调查 大约50种国产食品 除 康师傅 系列饼干 卡夫 饼干和上海 达能 饼干 有类似过敏提示的语言 其余都未标 而且上述三种的 提示 都标在包装最不易被发现的位置 2020 3 28 26 过敏原管理 各部门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过敏原管理 采购部 生产部 其它部门 人事行政部 质量部 我们怎么做 2020 3 28 27 过敏原管理 1目的识别过敏原 控制外来过敏原 防止过敏原污染产品 2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场所 车间 仓库等 对外来过敏原的识别和控制 过敏原控制程序 2020 3 28 28 过敏原管理 3职责3 1采购部应采购满足规格要求的原料 预防运输工具导致的交叉污染 3 2质量部对采购原辅材料 包装材料进行过敏原识别确认 做好工厂生产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 确保没有交叉污染 收集过敏源相关信息 对过敏原新种类识别和更新 2020 3 28 29 过敏原管理 3 3生产部避免来自其它生产区域或外部的交叉感染 3 4销售部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 了解产品不良反应情况 3 5各部门人员有了解过敏原知识和遵守禁止将过敏原带入生产场所的责任 3 6人事行政部负责过敏原知识培训 确保员工对过敏原的识别能力 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3 7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过敏原控制进行监督和检查 2020 3 28 30 过敏原管理 4程序4 1目前公司产品配方是采用化工原料 唯一生产线生产唯一的产品 不存在交叉污染问题 因此产品中不含任何过敏原 如果改变产品配方 必须经食品安全小组对新增原料进行过敏原风险评估 2020 3 28 31 过敏原管理 4 2公司食堂和员工自带的食品可能存在一些过敏物质 因此 为了防止公司产品被外来过敏物质污染 禁止员工把食品带入生产区域 4 3员工仅被允许在食堂就餐 禁止在其它区域用餐 4 4生产车间和仓库不准带入 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食物 药品 化妆品等 2020 3 28 32 过敏原管理 结束语 虽然食品过敏原只影响到一小部分人群 但它对这类特定人群所产生的潜在性威胁 要求食品生产厂家把这一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