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走上英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_第1页
走出误区,走上英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_第2页
走出误区,走上英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_第3页
走出误区,走上英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_第4页
走出误区,走上英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走出误区,走上英 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走出误区,走上英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内容摘要:中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教师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死抠语法,为考语法而出题、练题,过分强调语言规则中的特殊性等等,使语法教学陷入了误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语法教学似乎成了落后教学方法的代名词。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 “淡化语法,注重语用”的教学思想日渐深入人心,随着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语法教学的话题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传统的语法教学有何弊端?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教语法?我们该作何种创新与尝试?这些都是令许多英语教师深感困惑并急于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的我们应如何面对呢?笔者将结合自己从事初中英语一线教学八年来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字:英语语法教学误区新路子原则一、传统语法教学中存在的误区(1)语法概念认识上的误区什么是语法?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第 6 版对“语法”2 / 14的定义是:“grammarc(linguistics)aparticulartheorythatisintendedtoexplaintherulesofalanguageoroflanguageingeneral”由此可知,先有语言后有语法,语法是对语言现象的总结和描述。然而,许多人却错误地以为语法先于语言,高于语言,规定着语言的形式,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学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中通常的做法就是先讲解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根据该语法规则进行一定量的机械操练,之后再通过其它各种课堂活动或相关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语法的钥匙或解释权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学生唯有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服从。这种做法显然扼杀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动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语法教学中也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用发现、探索、推断的方法来学习和运用语法而不应直接进行机械的演绎。(2)语法教学模式中的误区正是因为人们对语法概念认识上的模糊不清甚至本末倒置,使语法教学一直沿袭“老师讲解学生模仿课后巩固”这一固有的模式。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模式也使语法知识和语言本身割裂开来。笔者认为比较科学的语法教学模式应为先呈现涉及到的语法点的真实语言素材,如句子,篇章等,帮助、鼓励学3 / 14生自己去发现语法规律,并加以总结。老师的任务只是补充和纠正。这也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可喜的是,新的语法教学理念已经在一些教材中得到体现。例如我目前所教的教材Goforit!(人民教育出版社)就采用了“发现语法操练语法运用语法”这一模式。(3)语法知识上的误区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指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些语法知识已经陈旧,语法教学已经脱离了语言运用的实际。以下举两例说明:例一现在进行时。笔者目睹很多英语教师在教授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总是强调这一时态表示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并娴熟地使用为大家所接受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先让一个学生做一个动作,如开门,然后问另一个同学:“Whatisshe/hedoing?”接着帮助学生回答:“He/Sheisopeningthedoor.”这样便引出了现在进行时态的通用结构“be+doing” 。接下来,反复机械操练几遍后,让学生做更多的动作,回答更多的问题。再接下来,让学生两人一组做 Pairwork,一问一答。这样下来,一堂生动有趣,师生互动频繁的课往往给学生和听课的老师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然而,成功的背后恰恰是对现在进行时态用法的曲解。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现在进行时更多地用于表示将来,而非表示此时此刻在做什么。及正是笔者目4 / 14前所教的教材Goforit!(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Unit3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中讲到的内容。例二被动语态。熟知语法的人都知道,被动语态只适用于及物动词及相当于及物动词的动词词组。如 happen 为不及物动词因而没有被动语态。又如 lookafter,虽然look 为不及物动词,但 look 与 after 结合在一起相当于及物动词,后接宾语,因此可以有被动语态,如:mysonwaslookedafterbyhisgrandmotherwhenwewereawayinLondon.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并非所有的及物动词都可以用被动态来表达主动态的意义。如:Iloveyou.是否可以换成youarelovedbyme.或 Iamlovedbyyou.呢?恐怕在现实中很难看到或听到这种表达法。(4)语法考试中的误区在一些教辅材料和试卷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纯语法题” 。或为了考语法而编语法题,或为了凑齐四个选项而编出几个错误答案来,笔者就常常拿着一些语法题去与学校的外籍教师探讨,搞得外籍教师经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纯语法题的语言不真实,带有浓厚的中式英语色彩,不符合英美人氏的表达习惯。纯语法题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以为语法学好了就万事大吉,而不去考虑句子的意思。5 / 14错误选项本身也易加深学生对错误知识的印象,产生思维上的混乱。其实有了选择题,看似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学会了偷懒,学会了侥幸,甚至学会了死记硬背。二、探索英语语法教学的新路子(1)情景教学法英国教育专家 jayne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for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g)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或语言规则。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所以语法教学不应该在孤立的句子中进行。而应该把语法知识与情景尤其是课堂真实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那么语法知识就会真切可感,真实的语法情景比依靠学生回忆想象营造出来的情景更鲜明形象,更富有魅力。学生不仅在情景中轻松的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教师要多留心,多想办法,多总结经验,充分利用课堂上能为学生感知的各种人和事,比如天气,教室中的摆设、教具和简笔画,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自编的童谣,歌曲,游戏等都能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例,笔者在教授 Goforit(七年级上册)6 / 14Unit1mynameisGina 中 am/is/are 的用法时,就采用了这个歌谣:我用 am,你用 are,is 联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 is,复数名词全用 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句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 后 not 莫忘记,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例,笔者在教授 Goforit(八年级上册)Unit10Imgoingtobeabasketballplayer 时,采用了以下的游戏来巩固 begoingtodosomething 这个语法项目:老师拿起粉笔,说:?canyouguess?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aregoingtodraw 。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aregoingtodraw ,直到他们猜对为止。这个游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7 / 14例,笔者在教授 Goforit(八年级上册)Unit6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 时,我事先给学生带去了一些礼物,我选取了当天的“幸运之星”并送礼物给他们,当然我准备的礼物是有“预谋”的,比如:又大又红的苹果和又小又丑的苹果,新鲜的花朵和枯萎的花朵等。老师拿起礼物,说:“Whichapplesdoyoulike?”学生当然会选择又大又红的苹果和新鲜的花朵,他们会说:“Ilikethisapple/flower.”老师说:“Why?”学生就会说出自己的理由:“Becausethisappleisbiggerthanthatone.”“Becausethisflowerismorebeautifui.”老师再拿班上的同学/物品来作比较,让学生发现不同的形容词有不同的比较方式,最后老师再作总结。(2)任务型教学法发表观点型任务这类任务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例 a:笔者在教授 Goforit(九年级)Unit6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 时,笔者提出了下面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使用定语从句。老师:Whatkindofteachersdoyoulike?学生:8 / 14Iliketeachersthat老师:Whatkindofmoviesdoyoulike?学生:Ilikemoviesthat老师:Whatkindofbooksdoyoulike?学生:Ilikebooksthat笔者这样设计的课堂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定语从句的目的。将语法始终与课堂活动联系起来,学生在用中学,一边将所学的语法用于实践,使学生颇有成就感。例 b:笔者在教授 Goforit(九年级)Unit4Whatwouldyoudo?时,笔者提出了下面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使用 if 引导的条件句。老师:Ifyouhadamilliondollars,whatwouldyoudo?学生 1:IfIhadamilliondollars,Iwouldbuyabighouse.学生2:IfIhadamilliondollars,Iwouldbuildaschoolforthehomelesskids.学生3:IfIhadamilliondollars,Iwouldtravelallovertheworld.学生4:IfIhadamilliondollars,Iwouldgiveittoeducationresearch.9 / 14笔者这样设计的课堂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 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目的。将语法始终与课堂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颇有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信息差型任务这类任务指当交际一方有新信息同时愿意提供信息,另一方可以获得信息时双方所进行的交际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来获取信息,消除信息缺口,完成交际任务。例如:笔者在教授 Goforit(八年级下册)Unit4HesaidIwashard-working 时,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家后咨询父母对我们班有什么想法和好的建议。因为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于是,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信息差活动。教师对学生说:“yesterday,?”让学生回忆并转述回家后问过父母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时很自然地使用了间接引语。解决问题型任务这类任务是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和一些相关信息,学生需要经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可以有多种,也可以是唯一的。例 a:笔者在教授 Goforit(八年级上册)Unit12Whatsthebestradiostation?时,就要求学生去做市场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其形式如下表所示:10 / 14请调查你的朋友并给出结论WhatWhyThebestschoolThebestsupermarketThebestcinemaThebestradiostationmypeportIsurveyedmygoodfriend,Shethinksthebestschoolis_,because_.Shealsothinksthebestparkis_,because_.Andshethinks_.学生在作报告陈述自己的理由时恰好就是在使用我们这单元的语法。例 b:笔者在教授 Goforit(八年级下册)Unit8Whydontyougetherascarf?时,就故意在前一节下课后表现出忧虑,表明自己的儿子生日要到了,不知送什么礼物给他才好,希望同学们帮忙出出主意,然后第二天上课时我就急不可11 / 14待地问同学们想出了什么好点子。同学们就热情地帮我出主意:学生 1:学生2:youshouldbuyabigbirthdaycakeforhim,becauseallkidslikecakes.学生 3:Whynotaskhimwhathewantsfirst?学生 4:youdbetterdiscusswithyourhusband.学生在给我出主意的过程中几乎将给建议的几种方式全罗列出来了,我只是稍加整理就完成了这节课的重要语法教学内容。(3)曲线教学法语言学习,离不开时间和反复练习,外语学习基本上是一个形成习惯的过程。因此,初中英语阶段开展语法教学不是从“语法语法”的直线教学,而要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到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正确指导下再进行语言实践。即:“语法理论实践”的曲线教学。例如,笔者在教授 Goforit(七年级上册)Unit3Thisismysister 时,既要注意 he,she 的用法,又要考虑 his,her 的用法,如果一味讲解可能表面上感觉到位了,其实学生不一定真正掌握,所以在实践中要让学生进12 / 14行大量的操练,如:或shisbook 等,学生便能很快的分清楚当中的差别。三、新语法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1)趣味性原则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而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较难的部分。如果老师只是为了语法而教语法,再加上一味平铺直叙地灌输,学生就会觉得语法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也就不理想。所以,外语教师教语法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时地改变教学活动,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践性原则不少学生反映,所学的语法结构基本都懂,但用起来就乱,考起来就不行。究其原因大都出在语法的学、用不能结合上。英语语法教学应与新课标同步,以学生为中心,要强调运用、强调实践,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逐步去掌握语法规则。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语法教学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服务,并在边学边用中体现其作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互动性原则语法教学之所以乏味,关键是缺乏能引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