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4页
苏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2013丹东)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轻捷(ji) 肃穆(s) 入侵(qn) 问心无愧(ku)B . 预兆(zho) 收敛(lin) 惩罚(chng) 风雪载途(zi)C . 扰乱(yo) 弥漫(m) 鄙夷(y) 人才济济(j)D . 堤岸(d) 胆怯(qi) 呵护(h) 心旷神怡(y)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藏污纳垢粗制烂造长吁短叹B .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油光可签C . 盛气凌人不可名状无所事事D . 暗然失色光大门楣正襟危坐3. (2分)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 .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C .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D .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 , 却也习以为常。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长沙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长沙人的未来与地铁密不可分。B . 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C . 湖南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D . 长沙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星城”的活动,得到很多市民的响应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 , _”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 , 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子在川上曰:_ , _。论语 子罕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_ , _。_ , 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 (3分)在下面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者或作品内容。作品名称作者作品内容水浒传_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抖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_。西游记吴承恩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 (5分)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专家和网友“咬”上了80后著名作家郭敬明。从他的博客中随机选取了10万字,发现了好几百个错别字。郭敬明是杂志最小说最漫画的主编,著有爱与痛的边缘幻城等作品,谁能料到,这样一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竟然是“错别字”大王。材料二:众说纷纭作家王蒙:我非常喜欢你们“咬”。语言文字不是小的学问,这里面有大学问。网友:咬文嚼字这样做是小题大做,只要能明白意思,便无所谓哪个正确哪个错误。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生活,谈谈开展“围观名家博客”这一活动是否有必要,并简述理由。(要求: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5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5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天阶赵恺在一次晚会上,我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二泉映月。为朗诵伴奏的,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晚上演出,下午和她做准备。诚挚、率真、善良、热烈,和闵惠芬对坐,心弦和琴弦共振。与音乐有生死之约,自8岁始,一把胡琴伴随一生。二胡是东方乐器,亦是平民乐器。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她去过苏北高邮湖,登上船上的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恭敬虔诚,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她去过甘肃煤矿,乘坐卡车跑了5个矿井,戈壁为剧场,车厢为舞台,她为矿工演出。获得上海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称号,颁奖仪式,她请来甘肃镍矿矿工。从矿工手上接过荣誉证书,是她的最高荣誉。去过以干旱贫穷闻名于世的定西。坐在一个红柳沙墩上拉琴,老乡围着红柳沙墩听琴。听众之中还有一头牛,这牛也奇,琴声一起,它站定不动,仿佛一座生出耳朵的山,老牛知音,闵惠芬想与知音合影,牛却俯首不动闵惠芬懂得牛的心事,使专门为它加演了一曲,老牛这才乐了,巍峨大山温顺得像个孩子,依偎着闵惠芬合影作别。曲终人不散,满坡响起大西北“花儿”。重病,医生从未见过的病。与死亡抗争了17年。如何手术?从右肩到右肋得割出一条七八寸长的口子。对于一位右手执弓的弦乐艺术家,这意味着什么?琴手惶恐发问:“手术后,我还能拉琴吗?”医生悲怆作答:“要做好不能拉琴的准备。”问答之间,她们相拥而泣。三次手术,三次化疗,命运把闵惠芬推向地狱的门槛眼睁不开,耳听不见,她进入混沌迷蒙。冥冥之中见一条蓝色云带,她向着缥缈云带飞去。就在那一刻,听见一段乐句。她知道,这是天籁。想记录天籁,可是举不起右臂。不能记录,天籁就不肯离去。盘旋、依偎、缠绕,乃至支撑、激励、召唤,直到她的体力渐渐恢复,直到她记下这段诞生在天堂的旋律。静卧病床,闵惠芬把这段乐句发展并结构成为一部作品,她把作品命名为音诗心曲,并委托弟子演奏。作品公演,闵惠芬去听了。她说:“音阶,天阶。历经劫难的我刻骨铭心,美的创造,当是生死攀援。”(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围绕着“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作者写了哪儿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3)试分析选文第七段详写“老牛听琴”的作用。(4)结合全文,找出最能表现闵惠芬的性格以及高度概括其品质的词语。(5)试分析本文以“天阶”为题的含义。9. (15分)阅读孤独之旅选段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杜小康摇 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没有听到父亲的回应。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 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1)概括上面选段的主要内容。(2)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请你结合文章,谈谈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3)“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南康直节堂记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注】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节选自栾城集)【注释】填委:堆放。循吏:奉公守法。皦察之政:皦(ji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说:同“悦”,喜欢。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君见而怜之 怜:_杉之阴 阴:_散柯布叶 柯:_特立不倚 倚:_(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本文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写于作者被贬之后,试比较这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