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下列关键词 假说模型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提示假说 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 模型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用0 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 章末归纳整合 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简称摩 符号为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0 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6 02 1023 6 02 1023mol 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 人们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人们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请用一个常见反应完成网络图中的转化过程 1 4Na O2 2Na2O 2Na 2H2O 2NaOH H2 2Na2O2 2CO2 2Na2CO3 O2 1 Na2O H2O 2NaOH Na2O CO2 Na2CO 2Na2O2 2H2O 4NaOH O2 CO2 2NaOH Na2CO3 H2O 2Cl2 2Ca OH 2 CaCl2 Ca ClO 2 2H2O Cl2 H2O HCl HClO Cl2 2NaOH NaCl NaClO H2O CO2 H2O 2NaClO Na2CO3 2HClO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提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 实验 分类 比较等请列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 02 1023的关系 提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示符号为 NA 它的取值是以0 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标准 是经过实验测得的比较精确的数值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测得其数值约为6 02 1023 单位为 mol 1 所以1mol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都约为6 02 1023 在化学计算中可用6 02 1023代替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具体数值的计算 2 3 4 摩尔质量 M 和相对分子质量 Mr 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提示 5 不同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为何相同 提示对于气体来说 常温 常压下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 因此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的大小 而不取决于分子本身的大小 在相同状况下 由于1mo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相同 所以它们的体积基本都相同 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 1 气体摩尔体积研究的对象是气体 可以是单一气体 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不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6 7 2 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气体摩尔体积在温度为0 压强为101kPa这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值 3 任何条件下都存在气体摩尔体积 其数值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一般而言 某一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一个定值 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气体摩尔体积一般不同 也可能相同 4 在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 4L 由于受温度 压强的影响 在非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可能是22 4L 也可能不是22 4L 使用容量瓶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提示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 选择溶解物质的仪器 其次 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第三 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凹液面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根据这些原则 可以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提高溶液配制的精确度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应牢记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步骤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于误差分析题目 主要是看操作结果对溶质的量或溶液体积是否造成变化 有变化的就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否则 就不会造成误差 8 9 金属钠的用途有哪些 提示金属钠具有重要的用途 钠和钾的合金可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 透雾能力强 常用做路灯 金属钠还可用于钛 锆 铌 钽等金属的冶炼 你是按照什么程序 运用哪些方法研究Na2O2性质的 提示是按照以下程序研究物质的 观察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性质 实验和观察 解释及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 用到了观察法 实验法和比较法 2 1 解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背景的选择题时的设陷方向提示 1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2 物质的聚集状态 3 物质的微观结构 4 反应进行的程度 5 外界条件的影响 3 4 图示物质的量在解答计算题时核心作用提示 请利用实验室中固体氯化钠试剂 完成100mL0 4mol L 1NaCl溶液的配制提示 1 计算 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m NaCl 0 4mol 58 5g mol 1 2 34g 2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质量 3 溶解或稀释 在小烧杯中溶解固体 稀释溶液 冷却至室温 4 移液 将小烧杯中液体沿玻璃棒小心转入100mL容量瓶中进行无损转移 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 3次 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 5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 2cm 改用胶头滴管加入至刻度线 摇匀并盖好瓶塞 用一只手的食指顶住瓶塞 另一只手托住瓶底 把容量瓶倒转过来摇动多次 使溶液混合均匀 装瓶并贴标签 化学计算不仅仅是将化学基础知识进行综合 而且在解题方法上也渗透了许多数学思想 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些典型的化学计算题的分析来探讨有关化学计算的解题模式 方法和技巧 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某物质的差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某些量成比例关系来解题的方法 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 质量差 物质的量之差 气体体积差 压强差 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 学科思想培养一建模思想在解答计算题中的应用 方法一差量法 向盛有10gNa2O2固体的容器中充入一定体积的CO2气体 发生化学反应后再测量气体体积时 发现体积减小了1 12L STP 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内固体的成分和质量各是多少 解析Na2O2与CO2发生化学反应2Na2O2 2CO2 2Na2CO3 O2 其中 气体体积的变化与Na2O2的质量变化 Na2CO3的质量变化之间均有正比关系 2Na2O2 2CO2 2Na2CO3 O2 V CO2与O2的体积差 156g212g22 4Lm Na2O2 m Na2CO3 1 12L 案例1 m Na2O2 156g 1 12L 22 4L 7 8gm Na2CO3 212g 1 12L 22 4L 10 6g反应后的固体中m Na2O2 10g 7 8g 2 2g答案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Na2O22 2g Na2CO310 6g 1 含义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模糊问题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 它采用的是 抓两端 定中间 的方法 即将题设条件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 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其中间值 2 解题基本思路 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 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方法二极值法 某混合物含有KCl NaCl和Na2CO3 经分析含钠31 5 含氯27 08 以上均为质量分数 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 25 B 50 C 80 D 无法确定解析若混合物质量为100g 则可求出n Cl 0 763mol 假设这0 763mol的Cl 全部来自于KCl 即混合物为KCl和Na2CO3 则m KCl 56 84g 假设这0 763mol的Cl 全部来自于NaCl 即混合物为NaCl和Na2CO3 则m NaCl 44 64g 因Cl 来自于NaCl KCl两种物质 由平均值原理知 1 56 84 w Na2CO3 1 44 64 答案B 案例2 假设混合物是一种新的纯净物 然后利用假设计算出该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再与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对比 就可得出答案 方法三平均值法 将1 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完全反应后 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 12L 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A Mg和CuB Zn和CuC Al和FeD Mg和Al 案例3 答案AC 守恒法主要有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 元素守恒的本质即为质量守恒定律 主要用于化学反应 而电荷守恒的本质为电中性原理 主要用于溶液中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 溶液都是电中性的 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这个规律即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方法四守恒法 有8gNa2O Na2O2 Na2CO3 NaOH的混合物与200g质量分数为3 65 的盐酸恰好反应 蒸干溶液 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A 8gB 15 5gC 11 7gD 无法计算解析如果用方程组解至少要用三个未知数 但只能列出一个方程 无法解答 如果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这四种物质都能与盐酸反应 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 反应物中的钠元素都转移到NaCl中 而NaCl的氯元素全部来自盐酸 所以我们可以依据氯元素守恒 较快地求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教学评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选举投票流程及注意事项教程
- 汽车销售流程管理及客户服务指南
- 高级导游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讲评方案
- 新概念英语二册课程详细教案
- 工业污水治理技术方案汇编
- 中高考备考心理辅导方案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 第5课《设计汽车标志》(教学设计)长春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课件
- 机场运行指挥员4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外科感染与无菌操作课件
- 【《航空发动机最小点火量的计算过程概述》1000字】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下半年天翔外科手术器械ESG行动报告:供应链中的ESG责任与机遇
- 2025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题答案及解析
- 药品追溯试题及答案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辅警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考试试题(含答案)
- 网络文明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