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ppt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ppt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ppt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ppt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中国第一大城市 上海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人口 1990年人口 1949年人口 1324万 538万 54万 上海城市人口的变化 一 城市化 1 概念 2 标志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3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 城市人口数量 城市用地规模 人口 乡村 向城市地区集聚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4 城市化的意义 不断增加 不断扩大 不断上升 的比重 二 城市化动力机制 1 城市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农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剩余劳动力 工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城市化 社会经济发展 2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农村劳动力过剩 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 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 建筑 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繁荣的城市 服务业相对发达 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 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城市化动力机制 1 城市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 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起步 空前发展 二战以后 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三 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起步早 工业化早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起步晚 发展快 二战后纷纷独立 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 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 农村人口基数大 增长快 城市经济崎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 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活动P39 1 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 地价上涨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城市边缘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再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许多人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做 钟摆式 移动 此种现象又叫逆城市化 2 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是随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高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因为农业提供不出足够的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 城市也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 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 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活动P39 3 后期 中期 早 晚 慢 快 高 低 大 小 相适应 不相适应 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市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般来说 经济越发达 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反之就越低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活动P39 4 阅读 中国的城市化 完成40页活动题 活动P40 城市化速度呈现加快的态势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变 人口从内地流向沿海 由山区流向平原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由农村流向城市 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在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 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初步改善 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 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工业是我国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防止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 加强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淘汰关闭了一些浪费资源 污染严重 没有市场的技术 设备和企业 通过严格执法 防止一些东部地区落后的工艺技术污染向西部转移 在企业当中开展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 对现有的污染加强治理 加强西部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厂 垃圾处理厂的建设 在西部地区加强生态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 天然林保护工程 活动P40 2 3 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 加快产业规模化经营 有利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改善西部地区的技术及管理水平 1 有关城市化的叙述 正确的有 A 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C 在城市化过程中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D 在城市化过程中 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 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 关于城市化的标志 表达不妥的是 城市人口增加 乡村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练习 C A 3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世界城市化的速度 规模 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中小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发展慢 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 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 3 4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 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 城市的地价昂贵 房租高于农村 A C 5 二次大战后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 错误的是 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大城市发展慢 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6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 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D D 观察上表 回答下列问题 1 纵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快 2 横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原因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高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高 再加上城市化起步早 因而城市水平较发展中国家高 而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