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园艺植物病害2ppt课件.ppt_第1页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2ppt课件.ppt_第2页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2ppt课件.ppt_第3页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2ppt课件.ppt_第4页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2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灰霉病 症状 3 病斑扩展相连成片 严重时整叶焦1枯 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暗绿色霉状物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 灰霉病又称叶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 也为害枝干 叶柄 花瓣 果实和种子 2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 直径l 5毫米 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 直径7 12毫米 中央淡黄褐色 边缘紫褐色 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 4 叶缘发病时 叶片有些扭曲 绿色茎上为紫褐色长圆小点 有些突起 病斑扩展慢 大小仅3 5毫米 叶柄症状与茎上的病斑相似 但为长条状 其上也生有暗绿色霉状物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2 受害花卉 牡丹 芍药 仙客来 秋海棠 四季报春 翠菊 大丽花 倒挂金钟 蒲包花 大岩桐 金盏菊 天竺葵 八仙花 栀子 瓜叶菊 菊花 非洲菊 唐菖蒲 杜鹃 月季 玫瑰 茶花 一品红 鸢尾 含笑 金莲花 百合 郁金香等花卉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灰霉病 3 发病规律 1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 枯叶上越冬 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 雨水传播 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3 一般病害始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盛发期在8月上 中旬 7 8月份雨量多 湿度大 有利于病害扩展 2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 枯叶上越冬 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 雨水传播 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4 种植过密 栽培管理不善的庭园发病较重 一般遭受冻害之后 植株抵抗力弱 病害严重 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差异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灰霉病 4 防治方法 1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枝 集中烧毁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内 以减少翌年早初次侵染的病菌来源 2 加强管理 种植不宜过密 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3 发病初期喷洒40 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 或50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每隔10 15天喷1次 共喷3 4次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灰霉病 5 一串红灰霉病 症状 病菌通常侵染花部和茎部 产生水渍状 浅褐色斑和腐烂 病部长有灰霉层 叶片有时也受害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6 连续阴雨 冬季温室内 一串红做越年栽培剪时 常从剪口处发病 病原物 BotrytiscinereaPers 属真菌半知菌亚门 丝孢目 葡萄孢属 灰葡萄孢 发病条件 一串红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7 瓜叶菊灰霉病 症状 叶受害时 最初出现水渍的黄绿色或深绿色病斑 后病斑逐渐扩大 当环境比较潮湿时 不造成腐烂 上有灰色的粉状孢子层出现 病叶最后枯死 花瓣在芽中或开放后均可感病 开始 花瓣边缘出现淡褪色水渍 同样发生腐烂 但花干枯后 可残留很长时间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8 病原及发病现状 葡萄孢属的一种真菌BotrytiscinereaPers 病原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 当气温20摄氏度左右 湿度很大时 易发生此病 塑料大棚比玻璃温室发病重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瓜叶菊灰霉病 9 防治办法 1 注意温室通风 降低湿度 避免不适当的浇水 及时清除病株 病叶 减少侵染源 2 发病期喷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 百菌清500倍液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瓜叶菊灰霉病 10 报春花灰霉病 该病主要侵染叶片 嫩茎 花器等部位 病害多在叶尖 叶缘处发生 发病初期 近地面的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 渐大变色腐败成褐色 后期病斑表面成灰黄色霉层 茎部感病后 病斑呈褐色 逐渐腐烂 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 腐烂脱落 在潮湿的条件下 病部出现灰色霉层 是该病的一大特征 症状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1 病原 为灰葡萄孢霉 是半知菌亚门中的一种真菌BotrytiscinereaPers 传染途径 病菌以菌核形式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 气温20 左右 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 病菌通过风雨传播 园艺工灌溉水也可传播此病 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报春花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2 防治方法 1 注意室内通风 降低湿度 种植密度要合理 对病叶 病株要及时清除 以减少侵染源 2 发病初期喷洒50 腐霉利 速克灵 或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也可喷施60 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0 灰霉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在对以上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 可选用65 甲霉灵 硫菌霉威 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报春花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3 万寿菊灰霉病 主要为害叶 茎 花等 花器染病花瓣 花柄开始衰老时易染病 受害部呈水渍状褐色烂腐且产生大量菌丝体使花瓣相互粘连 湿度大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侵染 出现灰白色蛛丝状霉层填满或覆盖花序 然后扩展到花柄造成腐烂 为害症状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4 杜鹃花灰霉病 症状 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 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 春季 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 发病初期 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 扩展快 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 在湿度高的条件下 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 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5 大花美人蕉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6 症状 矮牵牛灰霉病 主要侵染叶片 嫩茎和花器等部位 病害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 发病初期 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扩大 病组织变成褐色至黑色并腐烂 后期表面形成一层灰色至灰褐色霉层 茎部 花器受侵染后也变褐色 腐烂并脱落 在潮湿条件下 病部均形成灰褐色霉层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7 4 此外 园艺工具 灌溉水等均可传播病害 温室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场所 通常以春季发病严重 1 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的真菌侵染所引起的 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和越夏 2 温室气温在20 左右 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 发病最严重 3 病菌借风雨传播 尤以雨后天气转晴时传播迅速 矮牵牛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发病条件 18 长春花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19 大岩桐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20 菊花灰霉病 症状 受害后 花瓣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 逐渐枯萎腐烂 茎 叶上也形成褐色病斑 由于病部发生灰色霉状物 所以此病也叫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21 1 灰葡萄孢 BotrytiscinereaPers 属半知菌亚门 它的寄主范围很广泛 包括多种花木 病原 2 病菌以植株残体上的菌丝 分生孢子越冬 以后产生分生孢子 引起初次侵染 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借空气和雨水飞溅传播 引起再次侵染 菊花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22 症状 叶片上有水渍状小斑 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 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灰色霉状物 茎上病斑褐色 花受害时变褐 衰败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牡丹灰霉病 23 病原及发病现状 牡丹灰霉病 真菌 为半知菌灰葡萄孢 BotrytiscinereaPerd 该病在春 冬季及低温潮湿的地了和温室花房中易发生 幼小植株较易感病 防治办法 2 发现初期 喷洒65 抗菌威可湿性粉剂1000 1500倍液 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或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也可用1 波尔多液 10 15天喷1次 连续喷3次 1 发现病叶 病株及时清除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24 仙客来灰霉病 症状 叶片 叶柄和花瓣均可浸染 叶片受害成暗绿色水渍斑点 病斑逐渐扩大 使叶片成褐色干枯 叶柄和花梗受害后成水渍状腐烂 之后下垂 花瓣感病后产生水渍斑并褐色 在潮湿条件下 病部均可出现灰色霉层 病害严重时植株枯死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25 病原及发病现状 1 真菌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的富氏葡萄孢盘菌 Botryotinia deBary Whezel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的灰葡萄孢菌 BotrytispaeoniaeOudem 2 在湿度大的温室内该病易发生 每年的6 7月霉雨季节及10月的开花斯发病较重 病菌从伤口侵入 室内花盆摆放过密使植株接触摩擦叶面出现伤口 有利于发病 病情随湿度和湿度的加大而严重 仙客来灰霉病 观赏园艺植物病害 26 防治办法 1 温室内要加强通风和光照 降低湿度 2 及时清除病花病叶 集中销毁 3 对栽培土进行土壤消毒 4 发病初期 可用50 多菌灵500 800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