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缓凝问题及其预防措施_第1页
混凝土缓凝问题及其预防措施_第2页
混凝土缓凝问题及其预防措施_第3页
混凝土缓凝问题及其预防措施_第4页
混凝土缓凝问题及其预防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从水泥与混凝土的凝结机理以及缓凝剂 缓凝型减水剂对水泥与混凝土凝 结的影响 分析探讨了预拌混凝土产生缓凝 超缓凝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认为导致 预拌混凝土产生缓凝或超缓凝的主要原因是 1 水泥本身的凝结时间过长 2 缓 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大 因此 在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选择凝结时间合 适的水泥 准确把握与控制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的掺量 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掺加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以改善其流动性 但有 时会出现缓凝乃至超缓凝现象 甚至混凝土不能及时脱模或几天不凝结 有人把其原 因归咎于水泥质量不好 但在上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 水泥的质量比现在的差 为什么当时的现场搅拌混凝土对缓凝特别是超缓凝问题反映并不强烈 如今水泥的 质量已大有提高 水泥的比表面积普遍增大 凝结时间也已相应缩短 为什么反而会出 现缓凝或超缓凝现象 文中拟从水泥和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机理以及缓凝剂或缓凝型 减水剂对水泥与混凝土凝结的影响等角度出发 讨论预拌混凝土产生缓凝 超缓凝 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1 水泥和混凝土的凝结 1 1 水泥的凝结 水泥浆体要达到凝结 必须有足够的水化产物在水泥颗粒之间搭接并连结成网络 状结构 因此水泥浆的水灰比 水泥的活性以及影响水化速率的因素均影响水泥的 凝结 水灰比大 水泥颗粒之间的距离就大 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水化产 物来填充并相互接触连生 因此凝结时间要长 水泥活性提高 水化速度加快 凝结时 间则短 因此 凡是加速水泥水化的因素 例如碱的存在 水泥颗粒细和水化温度高 等均可使凝结时间缩短 而缓凝剂如石膏的加入则使水化变慢从而使凝结时间变长 1 2 混凝土的凝结 混凝土的凝结也是由于水泥与水反应所引起的 因此混凝土的凝结与水泥的凝结 密切相关 两者在凝结时间的定义上也相似 混凝土的凝结也是表示新拌混凝土失 去施工性能 固化或产生一定的力学强度的开始 其初凝 终凝时间也纯粹是从实 用意义出发而人为规定的 初凝表示施工时间的极限 它大致表示新拌混凝土已不 再能正常搅拌 浇注和捣实的时间 而终凝说明混凝土力学强度已开始发展并具有 一定的强度 约为 0 7 MPa 此后其强度将以相当的速率增长 混凝土凝结和硬化 的发展过程如图 1 所示 1 但混凝土与水泥的凝结在时间上又有差别 一般情况 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远比水泥的长 这可从两者的组成 水灰比和测试方法的差 异中找到答案 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的测定是采用贯入阻力试验方法 准确地说 是用从坍落 度大于零的混凝土中筛出的砂浆来测定它的凝结时间的 在凝结时间的测试对象上 混凝土与水泥不同 前者为砂浆而后者为水泥净浆 另一个不同点是水灰比 前者为 m 水 m 灰 0 24 0 27 而后者范围很大 对于常见的 C20 C30 混凝土 其 水灰比大致在 0 50 0 65 的范围 与所用的水泥强度等级有关 用于测定混凝土 凝结时间的试件水灰比越大 则凝结时间就越长 另外 由于水化产物多为胶体状物 质 它会在水化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阻碍水与未水化水泥的接触 水泥水化进 入扩散控制阶段 水化速度和水化产物生成速度减慢 这就使得水泥颗粒之间的水化 产物搭接连生 特别是在大水灰比时变得更加困难 凝结将更加缓慢 此外 即使具有 相同的颗粒间距 水泥与砂子之间较两个水泥颗粒之间通过水化产物搭接所需的时 间要长得多 因此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往往要比水泥的凝结时间长得多 水泥的凝 结时间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关系见表 1 文献 2 所研究的混凝土的 m 水 m 灰 处于 0 50 0 55 的范围 而文献 3 所研究的混凝土的水灰比为 0 54 从上述结 果可以看出 1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比水泥的长 主要是因为两者在测试对象的组成 与测试方法上不同 2 未掺缓凝剂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大体上都比水泥延长 1 倍 左右 而试验所用混凝土的水灰比均约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两倍左右 由于影 响水泥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因素很多 且统计数据有限 上述水泥与混凝土凝结时间 之比只能作为一般混凝土凝结时间比水泥长的定性佐证 或作为与上述试验条件相 近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参考 又由于是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 不宜随便套用 2 预拌混凝土的超缓凝现象及其原因 在预拌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 有时凝结时间特别长 有人称之为超缓凝 例如 宋 优春等 4 报导 广州番禺大桥由于是在夏季施工 日晒最高温度为 41 且运输距离 长 要求在室外温度下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至少要 15h 最后采用木钙与高效 减水剂复合 使混凝土在室内初凝时间达 28h15min 终凝时间达 35h16min 为什 么会出现这种超缓凝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2 1 水泥凝结时间过长 混凝土的凝结主要是由于水泥的凝结所引起 因此水泥的凝结时间就决定了混凝 土凝结时间的长短 一般说来 回转窑特别是预分解窑和旋风预热器回转窑水泥 由 于熟料煅烧比较好 C3A 和 C3S 含量较高 凝结时间都比较短 就笔者所接触的广 东地区这类回转窑的 P O 42 5R 和 P 42 5R 水泥来看 初凝时间大多在 2 h 内 终凝时间都短于 3 h 因此这类水泥一般不会出现超缓凝问题 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 性也都比较好 但立窑水泥凝结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混凝土凝结慢 特别是在混凝土 水灰比大或缓凝剂 或缓凝型减水剂 掺量大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凝结时间较长 或超长现象 主要是因为在立窑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加入了 CaF2 矿化剂的缘故 相关机理详见有关报导 5 6 2 2 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大 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大是混凝土凝结时间长甚至几天不凝结的主要原 因 文献 2 和 3 说明掺入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后 则凝结时间更长 王怀春等 7 针对某高层住宅楼 5d 不凝结的现象进行了试验 发现在某矿渣水泥 混凝土中掺入较多的缓凝型减水剂 出现超缓凝现象 试验结果见表 2 国内在混凝土工程中所采用的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主要有 1 糖类 如糖钙等 2 木质磺酸盐类 如木质素磺酸钙 木质磺酸钠等 3 羟基羧酸及盐类 如柠檬酸 酒石酸钾等 4 无机盐类 如锌盐 硼酸盐 磷酸盐等 5 其它 如胺盐及其衍生物 这类缓凝剂对水泥的缓凝特性与石膏的不同 二水石膏作为缓凝剂 随着掺量增加 水泥凝结时间几乎不再延长 见图 2 曲线 8 有人认为 对国内的水泥 SO3 含 量达 2 5 后 再增加 SO3 凝结时间变化不大 但混凝土的缓凝剂则不同 在掺量 较少的情况下就能产生强烈的缓凝效果 且随着掺量增加而呈直线增长或呈指数曲 线增长 见图 2 曲线 缓凝剂掺量及种类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见表 3 9 10 柠檬酸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 超剂量柠檬酸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见表 4 11 木 质磺酸钙也呈现出相似的特性 图 3 为木钙掺量对某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11 从图大致可看出 在对比样水泥或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 木钙掺量达某 一值后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呈指数曲线延长 某混凝土在木钙掺量分别达 0 40 0 70 和 1 00 时 以水泥重量计 1 d 抗压强度从原来的 5 00 MPa 分别 下降至 3 73MPa 0 78MPa 和 0 20 MPa 总之 缓凝剂掺量过大 不但会使混 凝土凝结时间过长 还可能使早期强度发展缓慢 关于这类缓凝剂的缓凝机理 尚未 清楚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这类缓凝剂含有羟基 OH 和羧基 COOH 它 们有很强的极性 被吸附在水化产物的晶核上 阻碍了水化产物主要是 CSH 凝胶的 生长 例如 P Seligmann 11 的试验表明 1g 的 C3 A 在 7 min 内从 5mL 的 1 蔗 糖溶液中吸附掉 99 的糖分 冶金部建筑科学研究院试验证明 掺入糖钙后并未生 成新的水化产物 主要是以吸附作用阻止水化初期时水泥中 C3A 的水化 并定性得 出糖钙对水化矿物的吸附顺序为 C3A C4AF C3S C2S 但王培铭认为 10 蔗糖不影响 C3A 的水化 而是加速 AFt 的形成 但它延缓了 C3S 的水化 延缓了 CSH 凝胶的形成 王善拔等 12 认为 所有的水泥水化产物都含有 OH 一定的 pH 值 或 OH 浓度 是水泥水化产物形成和存在的必要条件 柠檬酸和酒石酸等含有 羧基 COOH 其缓凝机理在于它们的 H 离子与水化浆体中的 OH 离子作用 使 浆体液相中的 pH 值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低值 使水化产物形成速度缓慢或无法形成 需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水化产物互相搭接连生 因而缓凝 2 3 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 环境温度低 混合材 或矿物掺合料 活性低及掺量大和水泥过粗 等也会导致水泥凝结时间延长 图 4 为环境温度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的一例 13 以该图为例 若以环境温度 15 的凝结时间相对值为 1 0 那么 10 时初凝时间 约为 1 2 终凝时间为 1 4 当环境温度下降至 5 时 初凝时间相对值约为 1 3 而 终凝时间约为 2 6 可见环境温度降低将使水泥凝结时间延长 特别是使得终凝时 间更加延长 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也与之类似 图 5 为环境温 度对某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8 从图可见 当环境温度从 23 降到 10 时 混凝 土拌合物初凝时间延缓约 4 h 而终凝时间延长约 7 h 在掺入缓凝剂的情况下 温 度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可能更显著 因此 在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 应少掺或不 掺缓凝剂 以免出现超缓凝现象 矿物掺合料的活性低且掺量过大也会使混凝土凝 结时间延长 由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本身已含有 15 以下的混合材 故在使用普通硅 酸盐水泥时更应予以注意 3 预拌混凝土超缓凝的 预防 除在炎热的夏天且运输 距离长外 超缓凝现象一般 是不利的 应尽量避免 为 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1 正确选用缓凝剂或 缓凝型减水剂 避免掺量过 大 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 剂的选用应视具体情况而 定 笔者认为 对于凝结 时间比较长的水泥宜选用 缓凝作用不很强的缓凝剂 或缓凝型减水剂 如木质磺 酸盐类 特别是含还原糖较 少的木质磺酸盐且掺量要 少 在单独使用时以质量分 数 0 25 为宜 不可超过 0 3 掺量过大除了不 经济外 更重要的是造成长 时间不凝结并引起强度下 降 羟基羧酸及其盐类有 很强的缓凝作用 这类缓凝 剂及含此种缓凝剂的减水 剂掺量 以水泥质量计 应 只为 0 03 0 1 此 类缓凝剂不宜在水泥用量低 水灰比较大的贫混凝土中单独使用 例如 掺加柠檬 酸的混凝土拌合物 泌水性较大 粘聚性较差 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较差 糖类化 合物掺量在 0 1 0 3 的范围 此类缓凝剂属天然化合物 价廉 丰富而得到广 泛应用 但蔗糖掺量过大反而会起促凝作用 糖钙减水剂和木钙减水剂对使用硬 石膏及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会产生急凝现象以及不同程度的坍落度损失 主要是 糖钙减水剂降低了硬石膏和氟石膏的溶解度 使水泥 浆体中 SO2 4 溶出量减少 使得 C3A 可以急速水 化而致急凝 即使达不到急凝程度也会大大降低浆体 的流动性 造成坍落度损失 环境温度低时应少掺或 不掺此类缓凝剂 按 GB J119 88 混凝土外加剂 应用技术规范 14 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掺量为 糖 类掺量为水泥质量的 0 1 0 3 木质素磺酸盐 为 0 2 0 3 羟基羧酸盐类为 0 03 0 1 无 机盐类为 0 1 0 2 由于这些缓凝剂或缓凝 型减水剂的缓凝作用很强 掺量过大会引起缓凝甚至 很长时间不凝结 因此掺量必须准确 由于掺量很少 最 好用水剂或将其固态物质溶解于水后再掺入 2 选择凝结时间合适的水泥 水泥凝结时间太 长是混凝土产生超缓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 说 生产预拌混凝土时应首选回转窑水泥 对于立窑水泥则要慎重选择 应该选择硅酸 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除了强度和匀质性外 一般要求终凝时间在 5 h 以内 以便 保证混凝土在 1 d 内都能脱模 3 控制矿物掺合料的质量 掺量及加水量 不要掺入过量的矿物掺合料 特别是 一些活性低且比表面积小的矿物掺合料 这在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尤应注意 操 作人员或运输车司机不要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对预拌混凝土任意加水 4 混凝土出现超缓凝现象时的处理措施 若不是水泥本身的质量问题而由缓凝 剂或缓凝减水剂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