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1页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2页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3页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4页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1 1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程标准相关要求程标准相关要求 1 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万以上的数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会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 级数 万级 的读法 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 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 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3 3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 因此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比较容易 掌握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 得出亿内数的读法法则是这节课需要 突破的难点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 结合现实素材 理解亿以内数表示的意义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任务 2 学习读数 教学环 节 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旧 知 回答问题 并读出各数 1 导入 1 回答问题 1 从个位起 第几位是万位 2 个级上含有哪些数位 万级上呢 2 读出下列各数 5620 9003 4561 能读出万以 内的数 并说出 读法 环节二 合作探 究 学生试读 再次让学生试 读 小组讨论 这两个 2496 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 2496 的 2496 是在个级 上 表示有 2496 个 1 24960000 的 2496 是在 万级上 表示 有 2496 个万 读出 24960000 小组讨论 得 出结论 2496 不管是在 哪一级都读作 二千四百九十 六 在个级上 表示有 2496 个 1 读的时候就 不用读出这个 1 在万级上表 示有 2496 个万 读的时候就要 添上 万 字 1 教学例 2 1 出示情境图中的数 让学生尝试读数 2 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接着对照数位分别写上数字 2496 和 24960000 3 启发 24960000 的读法 4 板书 24960000 读作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5 讨论 2496 和 24960000 读法的联系和区别 6 出示 6407000 提问 个级和万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 么读 总结 先读万级上的数 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 读作 六百四十万七千 6 出示 85000300 板书 读作 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7 提问 有两级的数应该怎么读 2 小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上的 数 再读个级上的数 万级上的数的读法 和个级上的相同 读完后在后面加上一个 万 字 每级中间有 0 的要读 0 不管有 几个 0 都只读一个 0 独立思考 填写 数位顺序表 学生口答 学生将数在数位 表 上表示出来 思 考 交流 环节三 巩固练 习 分 层提高 完成练习1 课本第 5 页的 做一做 2 课本第 8 页第 2 题 环节五 全课小 结 学生尝试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 培养学生整理知 识 质疑问难的 能力 至少能说 出一方面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2 2 新授课 新授课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程标准相关要求程标准相关要求 1 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万以上的数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会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 亿以上数的认识 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教材 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 让学生感受大数 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也为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例如 科学知识 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 地球赤道 长度 光传播的速度 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 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 白细胞数 量等 环保教育 保护母亲河 活动 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 国情教育 全国人 口普查的数据 我国公路总长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等 3 3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 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 等有了较深的了解 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 亿级做好了铺垫 学生在读 写大数 时常常出现错误 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 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 索的空间 读 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 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 数 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 亿以上数的读 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 进行迁移类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经历亿以内数的认知过程 了解亿以内数的读法 体会亿以内数读法的价值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认识计数单位 万 十万 百万 千万 和 亿 知道亿是个大数 知道亿 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任务 2 掌握数位顺序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旧知 学生读数 1 读出生活中的数 各种速度 2 出示北京奥运会的有关资料 建筑面积 2580000 平方米 座席数 91000 个 工程总造价 2267000000 元 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儿看 出来的 3 揭示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 能读出 生活中的数 环节二 合作探究 学生自己读出这 些数 学生讨论读法 学生读数 观察两个数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 1 教学例 2 投影出示数位表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1 个级的数的读法 写出 2496 2 万级的数的读法 写出 24960000 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比较 24960000 和 2496 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 引导 24960000 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 24960000 读作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讨论 2496 与 24960000 读法的联系与 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 万 区别 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 读数时要添上 万 字 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 1 读数 时就不读这个 1 即时训练 读一读 50000 180000 2350000 40000000 小结 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数 可以画 出分级线 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添上一个 万 字 3 两级的数的读法 写出 6407000 能说出 24960000 含两级的数 其中的 2496 在万 级 0000 在个 级 而 2496 是个级上的 数 能正确读数 能说出相同 点 都是含 两级的数 不同点 即时训练 读一读 1205000 235870 即时训练 读一读 2430800 23000050 引导观察 6407000 与 24960000 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个级上是 0 万级 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 然后有教师总结说 明 先读万级上的数 多少万 再读个级上的 数 板书 640 7000 读作 六百四十万七千 万级上的数是 640 就按照个级来读 六 百四 十 在添上 万 字 然后再接着读个级上的 数 小结 分级 先读万级上的数 接着读个级上 的数 4 每级中见有 0 的数的读法 写出 85000300 讨论 尝试读法 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分级 8500 0300 读万级的数 八千五 百万 读个级的数 启发 每级中间有 0 的应该读零 正确读法 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6407000 个 级上有 7000 2496 0000 环节三 巩固练习 学生练习 1 读出下面各数 30000 270000 474000 2 读出下面各数 写在练习本上 380000 读作 30700000 读作 24600 读作 1030040 读作 小组交流 怎样读比较方便 3 选读游戏 1 山西省电话用户为 7200006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 说出一方面 的收获 亿以内数的写法 新授课 亿以内数的写法 新授课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四单元 主主 题 题 亿以内数的写法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程标准相关要求程标准相关要求 1 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万以上的数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会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个级 万级八个数位 让学生对着数位写数 教材只给出两个数的写法 其 余的两个数由学生自己写 既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样板 同时也留有探究的空间 还可以 利用此题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 3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写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 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 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 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 亿级做好了铺垫 总结含有两级的 数的写法 呈现的是学生讨论的情境 情境中的问题突出写数的关键 并完全由学生自己 来解决 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及总结概括的空间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2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 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法则 会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任务 2 掌握分级的方法 并能正确地分辨出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在哪一位写 0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旧知 观察画面 写出数据 1 播放新闻 荆州长江大 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 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 三人 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能说万以内 数的写法 环节二 合作探究 1 学生回答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独立 写数 小组交流 3 即时练习 让学生试写 第 6 页 做一做 的四个 数 一 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 2000 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 参加了 手拉手 活动 三千 零八十万人参加了 保护母亲 河 行动 2 提问 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 意到了哪些数据 这些数据有 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 补充 师 这些数的位数很多 写的 时候可能会出错 谁有好的检 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 预设 学生可能 会说 这些数都很大 它们都占有两个 数级 能说出 1 写完后可以 把写出的数再写 一遍 看是否与 要求写的数一致 2 根据最高位 的判断这个数是 几位数 然后进 行核对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 各数 然后再写下来 2 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 中的数据 记录下来 最后统一核对 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 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 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1 完成第 9 页第 6 题 2 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 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 能正确拨数与写 数 环节四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出 一方面的收获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案教案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万以上的数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结合现 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并能进行估算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亿以内数的 认识 里的例题 4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数数 读 写数以及 10000 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一开始就联系生活 通过比较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的大小 引导 学生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然后 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 意在巩固和发 展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这堂课我通过小组活动 使学生在 活动 中学数学 归纳 总结出亿以内数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大的数比 较大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3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我把 亿以内 数的大小比较 这一知识 溶合在学生所进行的 抽数比大小 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活动 中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通过独立思考 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通过适当的情境创设 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 使学生获得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 小的成功体验 增加学习的信心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通过独立思考 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掌 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任务 2 在小组中探索 在小组中参与 在小组中相互学习 通过讨论 探索 比 较 实现方法的优化 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的 有意义的构建任务 3 完成教材练习二第 1 2 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入 填空并说一说万以内数的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 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 会比较万 以内数的大小 环节二 自主探究 观察 交流主题图中的内 容 尝试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 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 呈现主题图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尝试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 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 学生会独立思 考 动手操作 环节三 汇报交流 四人一组探索并交流各自 的方法 提出问题 说一说 你是怎样比 较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 以 小组为单位探索交流 学生能正 确进行亿以内 数的大小比较 环节四 对比分析 感悟优法 通过讨论 探索 比较 实现方法的优化说出今天的比 较方法与以前的方法有什么不 同 引导学生概括亿以内数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本节学习的比较方法与以 前有什么不同 在老师的 引导下 在解 决问题的体验 中 总结亿以 内数比较的方 法 环节五 解决问题 独立解决练习二第 1 2 题 交流解决的思路 呈现教材练习二第 1 2 题能比较亿 以内数的大小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 出一方面的收 获 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案教案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 会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 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 从而理解学习多位数的必要性 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 上 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 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 对发展学生的数感 培养 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3 3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 掌握了一些新的计数单位 理解相邻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会读会写 会比较他们的大小 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的紧密 因此对发展学生的数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根据生活实际情况 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 万 做单位的数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组内讨论 类比训练和拓展延伸完成目 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引入 通过学生复习大数写法与 读法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 常要写一些大数 这些大数能 有简单的计数方法 出示复习习题 在日常生活中 我 们经常要写一些大数 这些大数能有简 单的计数方法吗 会正确读 数 写数 环节二 自主探究 看课本 14 页的情景图 并 思考 呈现情境图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组内讨论 怎样才能简单的记下这些数 说说你的想法 能通过自 主学习自己解 决并能在小组 里交流自己的 想法 环节三 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 并对 别人的方法做出合理的评价 提出问题 说一说 你是怎样解 决的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 学生能理 解其中道理 环节四 类比训练 拓展延伸 在类比中 感受整万数改写成用 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并说出具 体方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并拓展在老师的 引导下 在解 决训练的体验 中总结方法 环节五 解决问题 体会运用 独立解决练习二第 3 题 交流解决的方法 呈现教材练习二第 2 题能熟练地 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 出一方面的收 获 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教案教案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万以上的数 会用万为单位表示大数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 对 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 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3 3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虽已学过简单的估算 但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认识与四舍五入法的了解这些概念学 生还是第一次接触 然后才是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 万 作单位的数 2 会用 四舍五入 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 求出它的近似数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可通过提问在教学环节三中完成 任务 2 可通过提问在教学环节三中完成 利用习题检测在教学环节四判断题体现 任务 3 可通过提问在教学环节四和教学环节五中利用习题检测体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设疑导入 写出各题独立完成 同桌交换检查 说出存在的问题 检测学生 学习效果并反 馈 环节二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同桌交流学习 怎样读又快又 准 2 学生小组讨论 怎样用 万 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 引导学生小结 为了读数和写数的 方便 可以直接用 万 作单位表示整 万数 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 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 0 并写上 万 字 让学生自 己归纳小结 环节三 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方法 并对别人的 方法做出合理的评价 提出问题 说一说 你是怎样解 决的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 学生能理 解其中的道理 环节四 用 四舍 五入 法 求近似数 试做 然后分组议一议 通过讨论 怎样正确地省 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 数 出示主题图 12756 和 1389000 1 设疑 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2 让学生试做 然后分组议一议 3 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 怎 样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 似数 指导 听 取学生意见 利用投影仪展 示学生作业 环节五 解决问题 体会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 4 题 交流解决的思路 呈现教材练习二第 4 题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的精 神和用数学的 意识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 出一方面的收 获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课课 时 时 第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明确要求学生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课标的精神 教科书中除了介绍计算 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外 还编入了一些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习题 2 2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较好地掌握口算 笔算 估算技能 基本的计算能力仍然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这一点不会因为教材中引入计算器而有所改变 3 3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意义 算理 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因此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口算 笔算 估算技能与学习使用计算器不是对立的 而应该和谐统一 互为促进 在计算教学中 首先要使学生学会判断何时使用口算 何时使用笔算 何时使 用估算就足够了 何时又最好使用计算器 根据不同的情境 不同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算 法 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通过各种计算工具的认识 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 会简单使用计算工具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1 通过课堂观察 提问 检测目标 1 的达成 2 利用巩固练习 检测目标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讲解导入 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 签制成 也可是骨制或木制的 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 表示不同得数目 并进行各种 计算 用算筹表示数有纵 横 两种形式 1 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些计算工 具 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2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介绍古代计 算工具 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 算 用算筹表示一个数 采用十进位制 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 个位数用纵式 表示 十位数用横是表示 百位数再用 纵式表示 空格表示零 学生介绍计算 工具 环节二 探究新知 介绍算盘的由来 比较两种算盘的不同 观察了解不同算盘的知识 介绍补充 观察了解 1 认识算盘 你认识算盘吗 对 算盘有哪些了解 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 示两种不同的算盘 书 23 页图 观察 有什么不同 出示各种各样的算盘 2 计算器的认识 关于计算器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 演示动画 电 子计算器 3 提问 1 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 这些 按键的功能是什么 2 哪些是数字键 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 他们什么关系 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 还需要什么键 4 例如 9 3 结合题目演示 根据老师提出 的问题小组进 行研究解决 开始 删除 停止 等功能 键的作用 独立计算 汇报 小组内 互相说怎样算 的 环节三 巩固练习 加 减 乘 除的单项运算 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 就可以了 注意数字的输入要 准确无误 1 练习 750 1473 2983 627 32 68 1548 43 49 39 17805 3976 2 计算 68 5 25 学生基本会用 计算器计算 所以给予 学生 表现的机会 我们来个比赛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 能正确 迅速地用计算器进行 计算 说说自己的收获 3 用计算器计算 3024 167 83 4 用计算器计算 48 97 146 89 301 274 1952 764 102 63 4608 36 27 39 1596 38 5 同坐互相提问 看谁组又快又多 好不好 接着 教师组织比赛 让学生用计算 器计算及解决 几个实际问题 环节四 小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 方便 通过使用计算器 你觉得计算器 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 不妨我们 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 该如何使用 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 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学生学会 判断何时使用 口算 何时使 用笔算 何时 使用估算就足 够了 何时又 最好使用计算 器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用计算器计算 课课 时 时 第 2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明确要求学生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课标的精神 教科书中除了介绍计算 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外 还编入了一些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习题 2 2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较好地掌握口算 笔算 估算技能 基本的计算能力仍然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这一点不会因为教材中引入计算器而有所改变 3 3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由于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所以部分学生已经回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针对 这种情况教学是可采用学生互帮学习的方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 续运算 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 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 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感受计算器在 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1 通过课堂观察 提问 检测目标 1 的达成 2 利用练习 检测目标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新课导入 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感受 到使用计算器的快捷性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器 那 么你会用计算器吗 那行 考考你自己 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会用计算器 准备好 了吗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 用计算器计算出例题 1 的各式的结果 小组汇报后 进行纠正 2 讨论计算中容易出现 的问题 共同探究解决方法 3 计算例题 2 观察上面 的算式和结果 发现什么规律 畅所欲言 1 怎样输入数字 2 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出示例题 1 的算式学生进行计算 3 在操作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 怎样 解决 4 你能发现规律吗 出示例题 2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几式 结果 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后几式结果 出示例题 2 学生用计算 器计算出前几 式结果 找出规 律直接写出后 几式结果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 p26 做一做 2 完成 P27 做一做 1 完成 30 页的 13 题 完成练习册上得相关习题 环节四 拓展提升 第 11 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 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 12 题学生独立完成 全 班讲评 1 练习 30 页的第 11 12 题 用比赛的方式 进行 以巩固 学生使用计算 器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讲评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主主 题 题 一亿有多大 课课 时 时 第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一亿有多大 是一节综合实践应用的活动课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 和体验 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建立数感 2 2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1 亿有多大 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 在 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 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 识之一 由于 1 亿这个数太大 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 安排这个综 合应用 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经历猜想 实验 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利用可想像的 素材充分感受 1 亿这个数有多大 3 3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应用的活动课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 帮助学 生理解数的意义 建立数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出发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身边 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老师在课堂中 始终有 效地创设生活情景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通过收集信息 操作实验 讨论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 发 展数感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1 通过课堂观察 提问 检测目标 1 的达成 2 利用练习 检测目标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新课导入 生答 100000000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亿 会写吗 1 亿 怎么写 同学们都会写了一亿 那么你知道 一亿究竟有多大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亿有多大 师 板书 一亿有多大 学生进行 大胆的猜测 激起学生探究 的欲望 环节二 感知一亿 有多大 1 首先我们来玩个拍手首先我们来玩个拍手 游戏游戏 要求 1 秒钟拍 1 个 数 由 1 拍到 5 我们一起来拍 预备 起 用了几秒 5 秒 还想拍吗 想 从 1 拍到 60 谁来拍一拍 其他同学数一 数 刚才我们 1 秒拍 1 下 拍 了 60 下 用了几秒 60 秒 还 可以说成 1 分钟 同样 1 秒钟拍 1 个数 由 1 拍到一亿 谁来拍 没有 学生愿意 由小组长负责 利用手中的计 算器接着往下算 并把计算的 过程记录下来 比一比 哪一 小组算得又快又准确 开始吧 汇报 1666667 60 27778 时 27778 24 1157 天 1157 365 3 年 追问 为什么 60 24 365 一亿秒有多久一亿秒有多久 师问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拍呢 生答 时间太长了 有多长啊 1 亿秒 出示 2 一亿秒到底有多久呢 谁来大胆的猜 一猜 生猜一亿秒有多长 有人猜一亿秒有几小时 几天 3 那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亿秒到底有多久 仔细观察 100000000 秒 数字 100000000 很大 单位秒却很小 师板书 大数字 小单位 有比秒更大一点的单位么有比秒更大一点的单位么 我们怎样把一亿秒化成以分 时 天 我们怎样把一亿秒化成以分 时 天 年为单位的数呢年为单位的数呢 出示 100000000 秒 分 时 天 年 怎么把 1 亿秒化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呢 100000000 60 为什么除以 60 1 分 60 秒 因为 1 亿比较大 在你们的计算器上按不 出来 老师帮你们算好了 出示 100000000 60 1666667 分 师 那 1666667 分又怎么去化成时 天 年的数呢 师 相对于 1 亿 3 就是一个小数字 年 和秒比 就是一个大单位 这样我们就 把 1 亿秒这个大数字小单位的数改写成 了像 3 年这样小数字大单位的数 板书 小数字 大单位 4 师 虽然 1 秒很短 但是一亿秒却很 长 如果一个小朋友 1 秒拍 1 下 从 1 拍 到 1 亿 要不吃不喝不睡大约拍 3 年 刚才我们玩了拍手的游戏 现在我们来 玩一个排硬币的游戏 通过收集 信息 操作实 验 讨论交流 等活动 使学 生在具体情境 中体验一亿的 大小 发展数 感 感受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 密切联系 环节三 探究提升 现在请同学们来测量一亿张纸 有多厚 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 里说一说 然后动手测量 生 不用 我们可以先测量 10 张纸的厚度 师应提醒 10 张是 页码 1 到 20 10 张 100000000 张 1 毫米 10000000 毫米 10000 米 10 千米 计量一亿张纸 学生自己活动讨论 计量一亿张纸 学生自己活动讨论 1 师 大家还想再通过其它的办法来感 知一下一亿有多大吗 想 2 汇报 师 我们要测量一亿张纸有多厚 真的 要数一亿张纸来测量一下吗 3 师 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大约高是 8844 米 一亿张纸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 还高啊 通过交流 丰富学生对 1 亿有多大的感 受 使学生获 得成功的感受 培养学生沟通 交流的习惯 环节四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我们通过这节课 感受到了一亿是 一个很大的数 希望你们应用自己灵活 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去发现更多的知识 直线 射线和角直线 射线和角 教案教案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第二单元 主主 题 题 直线 射线和角新授课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 射线和直线 体会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将直线 射线 线段进行比较 明确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再引出 角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 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 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 是几何形体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也是认识几何形体的基础 本节 课就要深入系统的学习直线 射线 线段的特征 并进一步认识角 为今后学 习几何图形做好铺垫 3 3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直观地描述线段和角的 特征 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 有限 到 无 限 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 掌握角的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生命 的成长 促进学生自我激励 自我完善 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 目标目标 1 进一步认识线段 认识射线 直线 知道射线 直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 2 进一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含义 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说出线段的特征并会画出一条线段 展示交流 补充整理 任务 2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直线 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不 同 点名 称 图形 端点个 数 长度 相同点 线 段 两个可以测量 射一个一端无限长 线段 射线是直线 的一部分 线 直 线 没有两端无限长 任务 3 1 课本 36 页的第 1 2 题 要求 1 弄清题意 2 生独立完成 师巡视指导 2 判断 1 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 2 一条射线长 100 米 3 一条直线比一条射线长 3 数一数 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第 39 页 2 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 出示激光灯 射向墙壁 它的光线是从哪儿发出 的 射向了哪儿 如果我们把灯泡和墙壁上的亮点 看作两个点的话 那这条光线可以用数学的眼光看 作是一条什么线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灯泡与墙 上的光点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 两个端点间的 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 师 谁来说一说线段是怎么样的 2 你能用一把长尺量一下这条光线的长度吗 你 准备怎么量呢 师小结 也就是说线段有两个端点 可以度量 3 按下激光笔的开关 把激光笔伸到窗外让学 生观察激光笔的光线 师 请看 这激光线穿过云层 射向宇宙 师 请你闭上眼睛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 你能 想象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吗 说明 像激光笔射出来的光线 我们可以近 似地看成是射线 板书课题 直线 射线和角 学生交流说说线段的特征 板书课题 直 线 射线和角 引导学生说完整 教师板书 画出一 条线段 直的 两 个端点 有限长 对线段的 特征回顾复习 引出直线和射 线 环节二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 射线的特点 你知道什么是射线吗 让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导学生归纳出射线的特征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可以向另一端无限延伸 边说边画出图 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种线吗 手电 筒 汽车灯 电灯 太阳光线 2 认识直线 1 演示 师 我这里还有一个宝贝 想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另一支激光笔 师 你猜猜我会怎么玩这两个宝贝 能变出什么来 吗 先拼在起 成一直线 再按下开关 你们发现了什 么 引导学生小结 直线没有端点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 长 2 直线的特征 师 画出一条直线 这是一条直线 它没有端点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仔细看一看 与前面的线段 和射线比一比 师 像这样的直线你能画一画吗 学生自己画 现在我们已经认 识了三种线 你能 用动作和语言相结 合把他们表示出来 吗 大家一起来做 一做 两手摆在胸 前表示线段 其中 一只手向侧伸去表 示射线 两只手同 时向两侧伸去表示 直线 适时点拨 归 纳整理射线和直线 的特点 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线段 认识射线和直 线 线 教师巡视 反馈评价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各种各样的直线 让学生判断 如下图 线段 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出示表格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直线 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 系 并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不 同 点名 称图形 端点个数长度 相同点 线段两个可以测量 射线一个一端无限长 直线没有两端无限长 线段 射线是 直线的一部分 2 各组展示交流讨论结果 3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 看表说一说 射线 直线是怎样得到的 师 线段 射线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线段 射线 是直线的一部分 说明 直线上任取两点 两点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它有两个端点 可以测量 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就得到了一条射 线 它是无限长的 只有一个端点 4 练习 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 哪些是射线 哪 些是直线 P39 1 引导想象 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 为学 习角作铺垫 4 认识角 师 师在黑板上擦掉多余的射线 只剩下两条 问 过一点引出两条射线 这个图形是 1 角的概念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 这个点叫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 通常用 来表示 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 板 书 顶点 边 边 2 画出一个角 让学生在这个角上标出各部分 的名称 3 角的表示法 注意标法 这么多角 你喜欢哪一个 就给那一个角编编号 像这个角我们给它编上 1 读作角 1 记作角 1 在 自己画的角上标上号码 写一写 环节三 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 课本 36 页的第 1 2 题 1 弄清题意 2 生独 立完成 师巡视指导 2 判断 1 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 2 一条射线长 100 米 3 一条直线比一条射线长 3 数一数 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第 39 页 2 题 提出问题 说一说 你是怎 样想的的 重点引 导学生说出自己方 法并对别人的想法 做出正确的评价 使所学的 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提高 思考的准确性 和熟练程度 环节四 回顾整理 反思提高 从同学们灿烂的笑脸中 老师知道你们今天一 定收获多多 问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知道什 么 你还有没有什么疑惑 通过今天的学 习 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 出一方面的收 获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 教案教案 教材来源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 内容来源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下册 第二单元 主主 题 题 角的度量 课课 时 时 共 1 课时 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设 计计 者 者 陈书慧 目标确定的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 1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用量角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会用三角尺画 30 45 60 90 角 知道平角和周角 了解周角 平角 钝角 直角 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 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 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苏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 时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 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想好的 这部分知识 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 交流的能力 使学 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 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对周围的认识 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3 3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通过课前调查 发现 学生已探究过角的认识 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 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探索角的度量方法 目标目标 1 认量角器 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 认识 1 度角 几度角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任务 1 拿出量角器 观察量角器上面有什么 看谁的眼睛最亮 并把你的发现和同 桌小声说一说 任务 2 尝试量角 1 拿出老师发的作业纸 纸上有 4 个角 你们能用量角器量一量 1 的大小吗 学生尝试用量角器试着量一量 1 2 学生量完后 与同桌交流量法 3 学生展示量角的过程 任务 3 1 基础练习 1 判断下面量角的方法对吗 错在哪里 2 量一量少先队中队旗上的角各是多少度 课本 38 页做一做第 2 题 2 发展练习 你能猜出这几个角的度数吗 并说明原因 3 拓展练习 量出下面的 4 5 各是多少度 把度数标在角上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 环节一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童话故事 大家想看看吗 让学生欣赏童话故事 在角的王国里发生了 这样一件事情 许多角在公园里玩耍嬉戏 有 两个角发生了口角 角 2 对角 1 说 我比你 大 你应该叫我老大 你看我的边比你长多了 而角 2 不服气地说 才不是呢 我比你开 口大 所以我比你大多了 两个人在争论不休 2 提问 同学们 你们说哪个角大呢 有 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呢 那就得量一量 比一 比等 揭示课题 要知 道这两个角有多大 那就需要量角的大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 的度量 板书 角的 度量 将一个富有 挑战性的问题 你们说哪个角 大呢 如果大 大多少呢 抛 给学生 由于无 法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解决这个问 题 一下激起了 学生的疑问 激 发了学生探究新 知的欲望 环节二 自主探究 1 认识量角器 1 知道量角要用什么测量工具吗 量 角器 2 观察量角器上面有什么 并把你的发 现和同桌小声说一说 3 请几个学生在全班交流发现 老师根 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纠正其说法 4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2 动手摆角 建立 1 度角 几度角的概念 1 拿出两根牙签 在量角器上摆角 先摆一个直角 提示 我们以前学过测 量一条线段的长度 要从什么刻度开始测量比 较好 那我们摆角也从 0 刻度线开始 一条边 对着 0 刻度线 另一条边对着 90 刻度线 顶点 与中心点重合 再摆一个 1 度的角 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 成 180 度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 1 度 记作 1 注意度数的书写位置在右上角 写得 稍微小一些 如 50 度记作 50 不能写成 500 再让学生打开课本 37 页 读中间那一段 文字 认识完量角器和 1 度角后 便顺水推舟地 说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 1 度 那 2 份所对的角就是 2 3 份呢 5 份呢 10 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