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 (2)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有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_ _。” (4)杜甫(春望中,“_,_”通过两种事物来写春天,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睹物伤情,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生活在农村,与左邻右舍打交道,主要靠天性、情感,很少涉及交际与策略。虽然也有个别的“嚼舌头”,所以基本与谋略无关,如麻雀的叽叽喳喳,是天性。在城市混,出入城市的上流社会则不同,主要是靠交际、策略,而不是情感和纯真。从余先生书中得知,余先生的祖辈、父辈不精于谋略,余先生自然不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熏陶与感染。因此,他做不了“城市交龙”,只能做乡村的“_”。(1)语段中划线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 (2)“熏陶”中“陶”字的读音是“_”。 (3)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 (4)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下面。 (5)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闲云野鹤B . 斗鸡走狗C . 凤毛麟角D . 高山流水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1)选文来自朝花夕拾中的_,另举一篇朝花夕拾的文章_ (2)联系本文对鲁迅的影响及朝花夕拾相关文章,概述鲁迅的成长历程? (3)结合选文,谈谈本文的主题思想?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4. (4分)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1)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 , 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 , 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 , 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第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B . 第段加下划线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C . 第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D . 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2)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 三三两两的特务在这里巡逻。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A(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刘思扬伸手捉住一只。(怜惜地望着A)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A。A(惊喜)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小虫不安地爬动。A(沉思状)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A(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A(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剧本中的A指_(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_,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3)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三班同学朗语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的精神。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5. (20分)阅读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完成各题。 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cu;“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要读j这些曾经语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的读音,却在近日传出即将反转的消息。虽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类“改读音”尚未通过审议,但因之引发的讨论久未平息。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与时俱进是汉语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码。“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回顾三千多年汉字发展史,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可说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但这番引发舆论波澜的读音修改方案,却并非此类合理流变,而是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如此 “一刀切”的做法显然过于任性草率。“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的倾向,尤当警惕。对于此次汉字读音修改,舆论场上也有些许赞同之声。一些人认为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多音字读写是一个难点;比如古诗词里的一些特殊读音,限制了诗句的传播。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汉字“字数多、笔划多、读音多,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认为这“三多五难”阻碍了中国语文教育。诸如此类的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但若以此作为修改读音乃至吐槽汉字的理由却是相当不负责任。若是为了“方便学习”就可以让别字统统“上位”,那还分什么正误,何不干脆对“错别字”不管不问?学习本就存在门槛,丧失原则不断让步,还谈何对汉字对母语的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汉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读cu不读shui的背后,是用“衰”替“缞”的假借用法;“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xi不读xi的背后,是抑扬顿挫的平仄押韵;“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读j不读q的背后,是灵活多变的词性对应也正是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许多人获得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规范汉字乃至读音皆无不可,但整个修改过程,兹事体大,需要饱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与历史的映照、与习俗的和谐、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无愧于凝聚在皇皇汉字中的文化之魂。否则,若干年后,汉字的读音表意、语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们如何面对下一代?作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迹。守护并传承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2月22日第3版,作者鲍南,有删改)(1)题目中“从俗修改”和“将错就错”分别是什么意思? (2)阅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借用古诗读音改变的例子引出汉字读音修改应当从俗、从简。B . 第段通过回顾汉字发展史论证将错就错的“一刀切”过于草率任性。C . 第段例举支持汉字读音修改的想法,是为了论证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可以作为修改汉字读音的理由。D . 第段论述的重点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3)对于汉字改读音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你从一名中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6. (14分)阅读老鞋匠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一个墙角上有个鞋摊儿,一位老头坐在“马扎儿”上,为过往的行人和左右住户们修补鞋子。他的摊儿上,摆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小钉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胶水,还有废旧的自行车、汽车的外带和内胎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锤和钉子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了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天门冬、金丝荷叶、榨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因为是小货仓,两扇玻璃窗子几乎终年都不打开,所以这几盆花都伸长脖子,够着,够着地争取阳光。因此,无冬历夏地开着它就自然成了老补鞋匠的背景,因为,老头儿也是无冬历夏地在补鞋摊子上没有字号,也没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来修补鞋子的人只是顺口地叫他一声师傅罢了。墙上贴着一张纸条儿,上边写着:“快修,当时可取。”不停的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鞋有各式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开线了,有的鞋帮裂口子了,有的因为鞋跟掉了,还有那些爱惜新鞋的,没穿就拿来打掌了。还有那矮个子姑娘拿着半高跟鞋来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儿加上半寸人们把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脚上,站起身来,抖擞精神,觉得比以前轻快多了。有的人,接过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轻轻跺了两下,既合脚,又称心,付了钱,就声谢谢,便踏步走在路上了。这个老头,曾经托人写了“快修”字条儿,他是为了人们的方便,因为人都要走路的,穿着鞋的脚才能走得远些快些。老头儿,他大概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诉人们,他这鞋摊,能够当时修得,马上穿起,立即继续走路。可是,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我重新看了这补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谢的花看了一眼,感到,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流去时间漏洞的人。(1)文中所叙述的这个修鞋摊,特点是_和_。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老鞋匠极普通的? (3)你怎样理解“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4)从老鞋匠和“老王”身上,你读到了什么?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乙亥北行日记(节选)戴名世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涧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确实。浣:洗衣。(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偶舍骑步行/屋舍俨然B . 余顾而慕之/元方入门不顾C . 自恨不如远甚也/自云先世避秦氏乱D . 盖江北之俗/盖大苏泛赤壁云(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3)本文与桃花源记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写作。成长的过程是快乐的,成长的经历也是痛苦的,在成长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在我们悲伤,郁闷的时候,总希望能有一缕阳光来驱散我们心中的阴霾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成长中学会“收藏”呢?收藏阳光,收藏信念,收藏勇气,收藏鼓励,收藏教训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收藏珍宝,收藏古玩,收藏书籍,收藏名画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储藏金钱,装潢居室,显示低位,但是这些人却不一定懂得欣赏。同学们,我们曾收藏了什么呢?以“收藏-”为题作文,记叙我们心中珍藏的宝贵经历。要求:文体: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