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概述.ppt_第1页
建筑电气概述.ppt_第2页
建筑电气概述.ppt_第3页
建筑电气概述.ppt_第4页
建筑电气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熟悉建筑电气的组成 分类和作用 掌握建筑供配电方式及特点 用电负荷的计算 变配电所的布置 电气设备选择 电气配线熟悉电气照明系统的方式及要求 掌握应急电源与照明的设置方式 熟悉建筑主要弱电系统的设置 掌握电气安全 能识读建筑电气施工图 了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求 建筑设备工程 电气部分 1 1 2 3 4 5 6 建筑电气概述 建筑供配电系统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 建筑弱电系统 建筑电气安全 电气施工图 内容 2 1 1 1 2 1 3 现代建筑的特点 建筑电气系统的作用 建筑电气的分类 1 建筑电气概述 3 第一节现代建筑的特点 一 建筑上的特点由于民用建筑向大面积 高层 超高层 多功能 综合性用途发展 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技的发展 对建筑电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第一节现代建筑的特点 一 高度高第一类高层建筑 9 16层 最高到50m 第二类高层建筑 17 25层 最高到75m 第三类高层建筑 26 40层 最高到100m 第四类高层建筑 40层以上 高度超过100m 二 面积大几万 几十万m2 三 有地下层1 2层 5 第一节现代建筑的特点 二 电气设备的特点 一 用电设备种类多 二 耗电量大 三 供电可靠性大 空调 电梯 风机 消防 网络等 我国居民用电 1996年1130亿kw h2000年1690亿kw h2005年2700亿kw h2010年3920亿kw h某一办公楼各种能源比例 电力84 照明插座42 一般动力21 空调机14 冷冻机7 6 国内外部分工程情况简介 7 国内外部分工程情况简介 8 发电 输电 升压 一级降压 二级降压 配电 用电 三级降压 发电厂 升压变压器 电网 地区变电站 区域变电站 楼宇变电站 配电站 用户 建筑电气研究的范围 9 10 第二节建筑电气系统作用 建筑电气是以电能 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 创造 维持与改善室内外空间的电 光 热 声等环境 以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质量 创造良好舒适环境 1 创造良好视觉光环境 2 创造舒适温湿度环境 3 创造空气环境的设备 4 创造声音环境方便使用加快信息传递增强人身安全保护提高设备控制性能 11 第三节建筑电气系统的分类 建筑电气系统一般由用电设备 供配电线路 控制和保护装置三大基本部分组成 1 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1 电能产生 输送和分配 1 发电厂2 电能输送3 电能用户 电力系统组成示意图 12 2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1 电压等级 我国规定交流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有 220V 380V 3kV 6kV 10kV 35kV 110kV 220kV等 2 各种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 高压多用于远距离输送电能 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采用380 220v 3 额定电压和频率 我国规定使用的工频交流电频率为50Hz 线 相电压为380 220V 1 建筑供配电系统 13 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3 民用建筑供电系统小范围民用建筑设施的供电 只需要设一个简单的降压变电室 所 把电源进线6 10kV经过降压变压器直接变为低压380 220V三相四线制 大型民用建筑设施的供电 一般电压选为6 10kV 经过高压配电所 再用几路高压配电线将电能分别送到各建筑物变电所 降为380 220V电压供给用电设备工作使用 1 建筑供配电系统 14 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4 电力负荷的分类根据供电中断造人身伤亡和设备安全的影响 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 电能用户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1 一级负荷对于一级负荷要求采用至少两个独立的电源同时供电 设置自动投入装置控制两个电源的转换 2 二级负荷二级负荷要用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只有一个电源供电时必须采用两个回路 3 三级负荷对供电没特殊要求 一般都为单回线路供电 但在可能情况下也应尽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1 建筑供配电系统 15 1 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4 电力负荷的分类例 在智能楼宇用电设备中一级负荷 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 消防电梯 防排烟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 自动灭火装置 火灾事故照明 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 卷帘 阀门等消防用电设备 保安设备 主要业务用的计算机及外设 管理用的计算机及外设 通信设备 重要场所的应急照明 二级负荷 客梯 生活供水泵房等 三级负荷 空调 照明等属于三级负荷 1 建筑供配电系统 16 电气系统 指电能的产生 输送 分配 控制和消耗使用的整个系统 照明系统 指光能的产生 传播 分配 反射 折射和透射 和消耗吸收系统 2 电气照明系统 1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组成 2 建筑照明系统的分类正常照明事故照明警卫值班照明障碍照明彩灯和装饰照明 17 3 建筑动力系统 1 电动机的种类及其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异步电动机构造简单 价格便宜 启动方便 在建筑动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指电动机从接通电源开始转动 到转速增至额定转速这个过程称启动过程 18 3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1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笼式电动机的启动 2 绕线式转子电动机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启动时 转子电路中可串入频敏电阻器或启动变阻器 电动机启动必须有过载 热继电器 欠电压和短路保护 3 建筑动力系统 19 3 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1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笼式电动机的启动 2 绕线式转子电动机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启动时 转子电路中可串入频敏电阻器或启动变阻器 电动机启动必须有过载 热继电器 欠电压和短路保护 3 建筑动力系统 20 以毫安为计量单位的称为弱电系统 建筑弱电系统主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主要包括 1 火灾自功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等组成 是建筑弱电中最重要 最复杂的系统之一 是建筑电气与建筑给排水 建筑环境与设备 建筑学等各个专业之间结合最紧密的系统 4 建筑弱电系统 21 2 电话通讯系统1 电话系统设备 电话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有话机 电话交换机及各种线路设备和线材 2 电话交换站站址的选择和布置 民用建筑物内的电话交换站宜设在四层以下 首层以上的房间 房间宜朝南并开窗 电话站不宜设在易积水潮湿的房间 浴室 下生间 开水房 附近 不宜设在变压器 配电房等磁场强的楼上楼下或隔壁 不宜设在空调及通风机房等震动不稳定场所的附近 4 建筑弱电系统 22 2 电话通讯系统3 室内电话线路敷设 4 建筑弱电系统 对于大型或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弱电专用坚井 由电话交换站或交接箱出来的分支电缆通常采用穿管暗敷或线槽敷设至竖井 分支电缆在坚井内应穿钢管或线槽敷设 每层的分线盒安装在竖井内 一般为挂墙明敷 从分线盒引至用户电话出线座的线路可采用穿管暗敷 也可以沿墙或踢脚线处用卡钉明敷 23 3 建筑广播系统1 广播系统的组成 广播系统一般由播音室 线路和放音设备三部分组成 2 广播系统的类型 4 建筑弱电系统 集中播放 分路广播系统 利用CATV系统传输的高频调制式广播系统 24 3 建筑广播系统2 广播系统的类型 集中播放 分路广播系统 利用CATV系统传输的高频调制式广播系统 多信多路集散控制广播系统 该系统是应用集散控制理论的先进广播系统 可以在12个区域同时播放12种不同的内容 同声传译系统 用在需要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国家或民族语言的会场中 可以将发言者的语言同时翻译成各种语言 是会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4 建筑弱电系统 25 4 共用电视天线和有线电视1 共用电视天线系统 简称CATV系统 2 有线电视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 电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受到阻档而影响收视质量 电缆电视技术的发展拓展成为以闭路形式或以有线传输方式传送各种电视信号 尤其是扩宽到卫星直播电视节日的接收 微波中继 录象和摄像 自办节目等 4 建筑弱电系统 26 4 共用电视天线和有线电视 4 建筑弱电系统 27 5 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和安防系统1 综合布线系统构成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 干线 垂直 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4 建筑弱电系统 28 2 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作用非常之大 它可以辅助保安系统对于小区内外的环境 及小区重要区域做现场实时监视门禁识别系统在小区的每一个出入口处 以及每一栋楼的入口 均安装有智能门禁系统 甚至在车辆出入口处 还需要安装能够识别车辆出入用的管理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该系统不仅是小区必备的配置 而且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