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知识点分享 2 研究基础 本研究是基于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05年版 撰写的 为了更契合平时的工作 本文只针对规范中的办公楼及裙房进行研究 对于图书馆 展览厅 医院等特殊建筑类型及高层住宅的特殊防火规范 本文没有进行阐述 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也含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简称 高规 中 某些省份出台了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文参考了 高规 及地方出台的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对商业建筑防火设置进行了补充 3 产品优化能力 能够读懂建筑平面设计方案中的防火设计 为指导项目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提供规范基础 建筑排布能力 指引建筑平面排布与建筑平面设计 提高建筑平面排布及平面设计的科学性 工作对接能力 增强与规划 设计公司工作对接与沟通能力 显示世联专业价值 专业度能力 将市场优势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提升世联专业度口碑 研究目的 4 5 6 1 建筑高度 2 高层建筑 5 安全出口 6 裙房 7 其它术语 3 防火分区 4 防烟分区 7 确定室外设计地面标高 正确判断屋顶标高 两者之差即建筑高度 概念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 坡屋顶 或屋面面层 平屋顶 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顶 的高度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 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避雷针 旗杆 风向器 花架 通讯设备 空调冷却塔等屋顶上的附属物不计入建筑高度 电梯间 楼梯间 水箱间 烟囱等屋顶突出构筑物 其水平投影总面积不超过屋顶平面面积的25 高度不超过4m不计入建筑高度之内 建筑高度 8 在我国 超过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均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 我国关于高层建筑的定义 其它国家关于高层建筑的定义 注 当公共建筑高度超过50m 即为一类建筑类型 当公共建筑高度超过250m 建筑设计采取特殊的防火措施 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 认证 美国 超过24 6m或7层以上的建筑 日本 超过31m或8层以上的建筑 英国 等于或大于24 3m的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公共建筑 其包括大于24m的裙房建筑 但当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属于高层建筑 9 防火分区 概念 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 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 空间单元 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两类 水平防火分区是用防火墙或防火门 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 垂直防火分区是用具有1 5h或1 0h耐火极限的楼板和窗间墙将上下层隔开 防火分区是采用防火墙 防火门等防火设施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以利于消防扑救 减少火灾损失 嘉里建设广场一期地下车库防火分区 办公楼标准层防火分区 防火门划分防火分区 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 10 防烟分区是在具备排烟条件区域采用挡烟设施控制高温烟气蔓延 从而达到控制火势 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 防烟分区 概念 防烟分区是为防止产生的高温烟气不随意扩散 通过排烟设施加以排除 一个防火分区即为大的防烟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包含1个或2个以上的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 设置排烟的走道 净高不超过6m房间 应采用挡烟垂壁 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而划分的防烟空间 挡烟垂壁 排烟口 11 写字楼安全出口包括首层出口 标准层楼梯间 消防前室及避难层等 概念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类型 一般情况下 通向室外安全区域或室内避难区域的门均为安全出口 包括消防前室门 室外楼梯出入口 防火墙上的防火门 避难走道或避难层的门等 布置原则 双向疏散 原则 即建筑物内常有人员停留在任意地点 均宜保持有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 使疏散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设计要求 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 台阶 疏散门应向外开启 不得采用卷帘门 转门 吊门和侧拉门 门口不得设置门帘 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安全出口 12 裙房表现为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的关系 在写字楼或综合体中裙房多用于商业用途 概念 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 裙房也称为裙楼 按与主体建筑组合关系基座式裙房 位于高层建筑的底部 采用扩大柱网形成基座 裙房的建筑面积大于标准层建筑面积 如国贸大厦 天利中央广场毗邻式裙房 裙房与主体建筑在某一边或角落相连 如海岸城西座 广州太古汇分离式裙房 裙房与主体建筑完全分离 两者之间有连接体相联系 如万象城 京基100按与主体的功能关系 一般裙楼的疏散楼梯与主楼分开使用 裙楼多用于商业 公共活动场所及主体建筑的配套功能 裙房 13 耐火极限 防火门 防火窗划分为甲 乙 丙三级 其耐火极限 甲级应为1 2h 乙级应为0 9h 丙级应为0 6h 耐火等级 建筑构件按时间 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 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 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 用小时 h 表示 注 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将耐火等级分为一 二 三 四级 按耐火等级划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的建筑面积 挡烟垂壁 用不燃烧体材料制成 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自动的挡烟设施 活动挡烟垂壁系指火灾时因感温 感烟或其他控制设备的作用 自动下垂的挡烟垂壁 消防登高面 是登高消防车靠近高层主体建筑 开展消防车登高作业及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内部 抢救被困人员 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 也叫消防平台 其他术语 14 2 15 1 建筑分类 9 消防电梯 6 防火分区设置 8 安全疏散 2 耐火等级 3 平面布局 4 消防车道 7 防烟分区设置 10 灭火系统 5 防火间距 12 电气 11 消火栓 16 高层建筑分类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 建筑高度及标准层面积进行划分的 一二类建筑的防火分区及耐火等级都是不同的 建筑分类 17 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高层建筑地下室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耐火等级 构件名称 18 功能用房与特殊业态平面布设的消防要求 高层建筑底边至少有一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 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 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 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功能用房平面布设 燃油和燃气锅炉房 变压器室 柴油发电机房平面布置 略 消防控制室 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和地下一层 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 5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设在高层建筑内汽车停车库 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的规定 特殊业态平面布设 高层建筑内观众厅 会议厅 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 应设在首层或二 三层 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厅 卡拉OK厅 夜总会 录像厅 放映厅 桑拿浴室 游艺厅 网吧等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 三层 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 地下商业 不宜设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托儿所 幼儿园 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 当必须设在高层建筑内时 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 三层 并应设置单独出入口 平面布局 19 消防车道应注意消防等高面的可达性 消防车道宽度 建筑沿街面宽度等设计 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周围 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 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消防车道距高程建筑外墙宜大于5m 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 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 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 可利用楼梯间 其距离不宜超过80m 长沙发展高新设计平面图 20 高层建筑之间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3m 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 按裙房计算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6m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m 防火间距 高层建筑防火间距示意图 注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当外墙有凸出可燃构件时 应从凸出的部分外缘算起 特殊情况处理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 多层民用建筑相邻 当相邻面为防火墙时 防火间距可适当缩小 但不应小于4m 当较高一面为不开设门 窗洞口的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高层建筑 裙房 裙房 高层建筑 其他民用建筑 21 一般来说写字楼一层即为一个防火分区 面积控制在2000 以内 略大于2000 可根据建筑设计实际情况扣除部分面积后计算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设置 写字楼 商业 注意点 防火分区面积包含核心筒及井道面积 但存在例外 如京基100 将核心筒内封闭井道面积扣除后计算防火分区 扣除后面积不到2000平米 只设置一个防火分区 特殊情况处理 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时 无论是否有自动灭火系统 一类建筑两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之和不大于1400 二类建筑两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之和不大于2100 每个防火分区可设一个安全楼梯 存在2个及以上防火分区时 相邻防火分区用防火墙隔开 并在防火墙处设置安全楼梯 可做为两个防火分区的共用安全出口 但防火墙及楼梯上的门必须为甲级防火门 22 一般来说商业都是上下层连通的开放式或中庭式设计 在划分防火分区时 需进行防火分隔处理 防火分区设置 写字楼 商业 特殊情况处理 建筑内上下空间有相连通的走廊 敞开楼梯 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 应按上下连通层做为一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大小符合防火分区面积设置 当在上下开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措施时 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建筑内有中庭 应按上 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 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 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 窗应设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门 窗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 通道等 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分隔 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3 疏散楼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封闭避难层应设置防烟措施 设置位置 疏散楼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避难层 设置方法 可开启外窗和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自然防烟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外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防烟楼梯间前室 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 独立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消防电梯间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 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封闭避难层 防烟分区设置 防烟系统 排烟系统 24 采用自然排烟时 需注意开启窗面积的设置 在自然排烟条件不足或无自然排烟条件 应采用机械排烟的方式 防烟分区设置 防烟系统 排烟系统 设置条件 适用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面积超过100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自然排烟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机械排烟 无直接自然通风 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 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面积超过100 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 地下室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 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 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 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 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25 安全楼梯出口间距离不应小于5m 且需考虑房间门与安全出口间的疏散距离 安全出口设置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两个安全出口间距离不应小于5m 对于板式结构高层建筑来说 安全出口宜设置在走道的两个尽头 对于筒式高层建筑来说 安全出口宜设置在核心筒的两侧 安全疏散距离 即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 或消防前室 最大距离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最大距离为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最大距离为20m 对于筒式高层建筑来说 每个房间门都有两个疏散方向 即最大的疏散距离为40m a 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房间距最近楼梯间最大距离 c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距最近楼梯间最大距离 d 房间内最远点距房门的距离 安全出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 26 走道与门的净宽不得低于最小净宽的规定 且应按照每100人净宽指标要求设置 净宽设置 走道 疏散楼梯间门 前室门净宽应按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 会议厅内走道净宽应按通过每100人不小于0 8m计算 厅外平坡走道净宽应按通过每100人不小于0 65m计算 阶梯走道应按通过每100人不小于0 8m计算 房间门设置 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特殊情况处理 房间门设置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建筑面积不超过60 可设置一个门 门净宽不应小于0 9m 位于走到尽端的房间 建筑面积不超过75 可设置一个门 门净宽不应小于1 4m 走道与门最小净宽规定 27 除避难层外 各层疏散楼梯位置不应改变 且楼梯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楼梯间入口与踏步距离不得小于1 4m 疏散楼梯间 疏散出口的门内 门外1 4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 且门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 不应设置门槛 疏散楼梯宽 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按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 2m 各楼层人数不等时 可分段计算 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 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疏散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使用时 应符合踏步设置规定 a 梯段宽度 单股人流通行楼段净宽 0 9m 双股通行 1 1m 三股通行 1 65m b 楼梯井宽度 不小于150mm c 疏散楼梯宽度 不小于1 2m d 平台宽度 墙边至转角扶手中心线水平距离 一般不小于1 1m e 缓冲平台宽度不小于1 4m 28 一类建筑 超过32m的二类建筑 剪刀楼梯间 消防电梯均应设前室 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 合用前室时 面积不应小于10 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 一类建筑和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入口应设前室 阳台或凹廊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 剪刀楼梯间 塔式高层建筑 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 当确有困难时 可设置剪刀梯 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应分别设置前室 楼段之间应设置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 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 公共建筑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 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 不应开设其它门 窗 洞口 且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剪刀楼梯示意图 29 避难层宜每15层设置一个 并设有消防电梯 独立防烟设施及错层防烟楼梯 避难层设置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 应设置避难层 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 不宜超过15层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 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 消防电梯 错层的安全楼梯 独立的防烟设施 避难层净面积按5人 计算 30 消防电梯数量配置由每层建筑面积决定 且宜设在不同防火分区内 电梯载重量不小于800kg 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 一类公共建筑及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楼公共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 时 应设1台 大于1500 但不大于4500 应设2台 当大于4500 应设3台 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 消防电梯载重量 不应小于800kg 消防电梯的前室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消防电梯井 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 机房之间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开 当在隔墙上开门时 应设甲级防火门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 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深圳部分写字楼消防电梯配置 31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及其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密集场所 均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喷水灭火系统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除游泳池 溜冰场 建筑面积小于5 的卫生间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 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公共活动用房 走道 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 自动扶梯底部 可燃物品库房应设自动喷水系统 高层建筑中的娱乐游艺场所 空调机房 公共餐厅 厨房及地下室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机房 通讯室 控制室等重要的房间 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高层建筑的灭火器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有关规定执行 灭火系统 32 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外的消火栓系统 且设置应符合消防规范 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引入管不应少于两根 当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 其余的进水管或引入管应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室内消火栓设置 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各层均应设室内消火栓 并符合以下规定 消火栓应设在走道 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 消火栓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消火栓间距 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 裙房不应大于50m 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 1m 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 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设置 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 消火栓距高层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 并不宜大于40m 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m 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 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 应有明显标志 消火栓 33 消防用电应设有专用的供电回路 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或其它高层建筑的特殊部位 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电气 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 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二类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 应急照明 楼梯间 前室 避难层 各类机房及配电室控制室 厅 疏散走道等应设应急照明 疏散指示标志 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 除游泳池 溜冰场 卫生间外均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 办公楼的办公室 会议室 档案室 走道 门厅 机房 商业楼 商住楼的营业厅 展览楼的展览厅 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等 二类建筑的机房 面积大于50 的可燃物品库房 面积大于500 的营业厅等 34 2 3 35 1 建筑指标获取 2 建筑平面排布 3 标准层消防设计 36 从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总表获知建筑类型 耐火等级 建筑高度等指标 从而指导建筑产品优化 建筑指标获取 通过建筑总平面图中或设计总说明图中的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总表 查阅项目的建筑类型 耐火等级 建筑高度等指标情况 37 进行建筑排布时 需注意消防车道 建筑间防火间距设计符合 高规 要求 建筑平面排布 58F 38F 54F 34F 4F 4F 5F 61 55m 53 25m 67 70m 卓越世纪中心平面图 55 45m 6m 7 25m 4F 根据建筑类型及建筑耐火等级确定建筑间的防火间距 单栋建筑沿街长度不得超过150m 2栋及以上建筑相连不得超过220m 否则需在中间合适位置设置消防车道 设计合理的消防车道动线及消防车道宽度 距建筑物的距离需符合 高规 的要求 38 需注重安全出口的设计 调整产权单位时 需特别注意房间门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 高规 要求 标准层消防设计 1 标准层消防设计的要点包括防火分区设置 安全出口间距离 疏散距离 防烟排烟设施 井道的独立设计 消火栓的设置等 调整产权单位时 需注意房间门距安全出口的最近距离 对一般塔式楼来说 因为采用回型走道 任一房门距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40m 调整疏散楼梯时 需注意安全出口间距离 前室 排烟设施等做相应调整 卓越世纪中心4号楼 16 3m 37 5m 11 25m 前室 前室 防烟排烟设施 防烟排烟设施 最大疏散距离 进深 安全出口间距 39 需设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时 为提高办公单位实用率 可设置共用安全楼梯或采用剪刀梯的设计 标准层消防设计 2 当标准层超过一个防火分区的面积 需进行防火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赵海立新收入准则课件
- 赵州桥参赛课件
- 消防员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消防体制改革课件
- 消费者行为学课件教学
- 走进丽江课件
- 资本论第十一章协作课件
- 消毒供应新规范监测课件
- 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质量反馈课件
- 朋友的古诗句
- 稳派教育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足球比赛-开幕式组织方案
- 电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 2024年华东电力设计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宠物护理与美容技术》课件-染色
- DL-T+5220-2021-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 贷款展期协议书范本
- 《环境生物技术》课件
- GB/T 10599-2023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