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总体规划_第1页
经典诵读总体规划_第2页
经典诵读总体规划_第3页
经典诵读总体规划_第4页
经典诵读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店中学经典诵读总体规划温店中学经典诵读总体规划 一 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 是我们民族生 存的根基 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 正是通过文化经典 民族精 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 基于此种 认识 我校把 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 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 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 优秀的古典诗文 唐诗 宋词等 论语 以及各类美文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 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 读活动的蓝本 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 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 熟背经典 美文 唐宋诗词 以达到文化熏陶 智能锻 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从而产生 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 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了解 祖国优秀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 2 让学生诵读经典 理解经典 以经典诗文 陶冶学生高雅情趣 开阔胸襟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行为习惯 培养开朗豁达的 性情 自信自强的人格 和善诚信的品质 3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 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掌握诵读技巧 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 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 感受文言精华 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素 养 4 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营造和谐 的 人文的 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 活动原则 1 模糊性原则 不求甚解 只求熟读成诵 2 差异性原则 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 自主性原则 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 诵读更多的 经典 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 鼓励性原则 以鼓励为主 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 诵读内容 诵读的古典经文由学校统一组织筛选 推介书目 对部分通用篇目 进行选编 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校语文教师在选编内容的基础上进 一步进行归纳整理 编制了适合我校的经典诵读教材 读中华经典 做少年君子 内容如下 初一年级 古典诗词 25 首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必背古诗文 论语 选编 100 章 教师可进行挑选 美文爱国篇 教师根据 情况自选一篇 初二年级 古典诗词 37 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必背古诗文 美文爱国篇 教师根据情况挑选 美文劝学篇 教师根据情况自选 一篇 初三年级 1 诗经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 2 诗经 卫风 氓 氓之蚩蚩 3 诗经 小雅 采薇 昔我往矣 以下 4 诗经 秦风 蒹葭 蒹 葭苍苍 5 楚辞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息 6 战国 荆轲 易水歌 风 萧萧兮易水寒 7 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8 汉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9 汉末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 10 汉 末 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 11 晋 左思 咏诗 郁郁涧底松 12 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13 晋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 14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 15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16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洛 阳城东桃李花 17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18 唐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19 唐 王维 使至塞 上 单车欲问边 20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 21 唐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2 唐 李白 宣州谢朓 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 23 唐 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24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25 唐 杜甫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26 唐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27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28 唐 元稹 离思五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 29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 30 唐 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31 唐 杜 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32 唐 温庭筠 忆江南 梳洗罢 33 唐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34 唐 韦庄 菩萨蛮 人人尽 说江南好 35 南唐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36 南唐 李煜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37 宋 王禹偁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 38 宋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 39 宋 柳永 望海潮 东南形胜 40 宋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41 宋 王安石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42 宋 苏轼 水调歌头 中秋 明月几时有 43 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44 宋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45 宋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 年狂 46 宋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 茫茫 47 宋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 48 宋 李清照 一剪梅 红 藕香残玉簟秋 49 宋 李清照 醉花阴 九日 薄雾浓云愁永昼 50 宋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 51 宋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 52 宋 陆游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53 宋 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 54 宋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55 宋 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56 宋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 千里清秋 57 宋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58 宋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 59 宋 文天祥 过零 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60 元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 昏鸦 61 元 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 62 明 于谦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63 清 纳兰性德 长相思 山一程 64 清 赵翼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古传 65 清末 龚自珍 己亥杂诗 浩 荡离愁白日斜 散文名篇 战国 荀子 劝学 2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3 晋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 晋 李密 陈情表 5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6 唐 韩愈 师说 7 宋 周敦颐 爱莲说 8 宋 苏轼 赤壁赋 9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10 明 宋濂 送东阳 马生序 教师可根据需要统一进行选择 五 活动安排 活动安排如下 3 月份 1 召开第一次中心会议 会议主题 明确各成员职责及相关考评 2 经典诵读教学公开课 授课教师 王芳 王中坤 4 月份 1 召开第二次中心会议 会议主题 征文活动的具体操作细则 2 引言 一年又到清明时 13 年前 人们用玫瑰和大海涛声 依 依不舍地送别了世纪老人冰心 如今 13 年过去了 对于冰心这个 响亮的名字和她杰出的作品 人们不仅没有淡忘 没有冷漠 反而 更加怀念她 热爱她和她的作品 让我们以自己的行动去缅怀我们 可敬可爱的冰心奶奶吧 我们认识冰心奶奶多是从她的文字开始 秉承活动主题 举行 冰 心奶奶 我想对你说 的征文活动 请你写出你想对冰心奶奶说的 话 字数不少于 500 字 所有参评稿件必须用 A4 纸打印出来 请 勿抄袭 请勿形式化 每班选出 5 篇优秀作品参评 征文比赛设一 等奖 2 名 二等奖 3 名 三等奖 5 名 优秀奖若干名 5 月份 1 召开第三次中心会议 会议主题 2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欣赏诗词作品 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 平 张爱军老师在学校会议室举办了题为 古诗词欣赏 的讲座 3 设计制作经典诵读卡 每班评选一名经典诵读之星 每班选五张 最精美经典诵读卡进行展示 负责教师 各年级主任 6 月份 1 召开第四次中心会议 会议主题 做好赛前的准备工作 2 青粽飘香 龙舟竞渡 夏初时节 又逢端午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校隆重举办 端午 抒怀 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决赛暨演出活动 届时 同学们可以结合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含义 对一些传统经典进 行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通过背景音乐 舞台效果相结合的方式 使传统经典诗文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无穷韵味 负责教师 姜 辉 周 菲 3 初一 情系中国节 第二课堂成员与初二 情系中国字 第二课 堂成员进行联合汇演 负责教师 邱金泉 王福安 六 活动方法 1 校本 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 校本 地方课 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注意学科整合 音乐 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 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 内容 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 研究课 音乐中的古诗词 美 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 给经典诗文配画 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 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 研究课 诗配画 其他学科 如政治 历 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2 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 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 活动 利用黑板报 橱窗 宣传栏 校园广播 宣传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3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诵读比赛 知识竞赛 写经典 悟经典 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 实践活动 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终生受益 诵读为主 讲解为辅 品位诗文 畅谈体会 分清层次 因材施教 师生互动 交流情感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 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 诵读与 展示相结合 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七 活动要求 1 提高认识 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重要载体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 通过 深入开展 中华诵 经典诵读 活动 能够使中学生了解 熟悉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建设中华民 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 径 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 各班级要结合 工作实际 多层次 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 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 育 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 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 精心组织 注重活动实际效果 开展 中华诵 经典诵读 活动 要与清明 端午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 挖掘与 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 彰显中华语 言与文化魅力 开展 中华诵 经典诵读 活动 要以思想性与艺术 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 从古代 现代 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 注重中学生耳熟能详 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 要把 中华诵 经典诵读 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 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 选编经 典诵读读本 纳入校本课程管理 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要 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 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 增强活动效果 3 创新形式 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以班级为点 以年级为线 以学 校为面 以个人为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