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线生活史病原诊断及操作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土线生活史病原诊断及操作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土线生活史病原诊断及操作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土线生活史病原诊断及操作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土线生活史病原诊断及操作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蛔虫病 一 形态成虫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形最大者 在人体内生存时间1年左右 雌雄异体 雌虫 长20 35cm有的可达49cm 雄虫 15 31cm 1 受精蛔虫卵 平均大小60 45 m宽椭圆形棕黄色卵壳较厚 自外向内分三层 受精膜 壳质层和蛔甙层 壳外有一层蛋白质膜 凹凸不平 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内含一大而圆的卵细胞 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2 未受精蛔虫卵 大小90 40 m长椭圆形棕黄色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薄 无蛔甙层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卵黄颗粒 3 两种蛔虫卵比较 4 幼虫 幼虫4次脱皮后发育成童虫 再经4 5周成熟产卵 幼虫经4次脱皮发育为成虫 期幼虫脱皮 卵内 期 感染期 期幼虫破壳 小肠 侵入肠粘膜 期幼虫脱皮 肺内 期幼虫 期幼虫脱皮 肺内 期幼虫 期幼虫脱皮 小肠 童虫 5 二 生活史 直接型 1 感染阶段 感染性蛔虫卵 含蚴卵 2 感染方式 经口途径感染3 体内移行 口 小肠 门静脉 肝脏 右心 肺脏 气管 咽 食管 胃 小肠4 寄生部位 成虫 小肠5 致病阶段 成虫 幼虫6 诊断阶段 成虫 虫卵 粪检 6 三 流行 流行原因 生活史简单 产卵量高 一条雌虫每天产卵约24万个 虫卵抵抗力强 适宜环境下可存活2年 粪便管理不严 不良卫生生活习惯 传染源 蛔虫感染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感染途径 感染性虫卵经口吞入 7 四 诊断和防治 诊断 1 粪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 Kato Katz厚涂片法及饱和盐水浮聚法 任一方法查到虫卵即可确诊 2 痰中查蛔蚴3 驱虫治疗性诊断预防 消灭传染源 健康教育 改水改厕治疗 常用驱虫药物对蛔虫有较好驱治效果 8 钩虫病是由钩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二种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钩口线虫 钩虫病 9 一 形态 1 成虫 体长约1cm 肉红色 死后为灰白色 其前端较细 有一口囊 多数钩虫寿命1 2年 少数十二指肠钩虫可活7年 美洲钩虫最长可生存15年 两种钩虫成虫体形比较 10 十二指肠钩虫有两对钩齿 美洲钩虫有一对板齿 两种钩虫成虫口囊比较 11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点 12 2 虫卵 60 40 m椭圆形壳薄 无色透明新鲜粪便中卵内多为4 8个细胞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二种钩虫卵不易区别 3 幼虫 幼虫通称钩蚴 分杆状蚴 1 2期 和丝状蚴 3期 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 故又称为感染期蚴二种钩虫丝状蚴可鉴别 13 二种钩虫丝状蚴的鉴别要点 14 二 生活史 从感染幼虫到成虫产卵时间 5 7周 成虫寄生部位 小肠上段 诊断 虫卵 丝状蚴感染 丝状蚴 larva3 致病 成虫 丝状蚴血肺移行 皮肤 血循环 右心 肺 气管 咽 小肠感染方式途径 经皮肤 赤足下地接触疫土可能的其它感染方式与途径 经口直接吞入丝状蚴生食转续宿主的肉类 经胎盘 母乳感染 15 三 流行 钩虫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主要的感染方式途径 经皮肤 赤足下地接触疫土 徒手菜地劳作直接与感染期幼虫接触 其它感染方式与途径 生食不洁蔬菜 瓜果经口直接吞入丝状蚴 主要十二指肠钩虫 经胎盘 母乳感染 16 四 诊断和防治 病原学检查 从粪便中查到钩虫卵或孵出钩蚴即可确诊 1 粪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漂浮法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2 钩蚴培养法查钩蚴检出率同饱和盐水浮聚法 但需5 7天 预防 消灭传染源 健康教育 改水改厕 治疗 阿苯哒唑 甲苯咪唑等常用的驱虫药对美洲钩虫效果欠佳 新药三苯双咪驱钩虫效果佳 包括对美洲钩虫 17 鞭虫病 鞭虫病是由鞭虫 毛首鞭形线虫 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等处所引起的疾病 18 一 形态 1 成虫前细后粗 似马鞭 寿命3 5年 雌虫 长30 50mm 尾端钝圆雄虫 长30 45mm 尾端卷曲 有交合刺一根 19 2 虫卵 一条雌虫每天产卵3000 10000个 50 54 22 23 m 较蛔虫卵小纺锤形 黄褐色卵壳较厚 两端各有一透明的盖塞 opercularblug 内含一卵细胞 20 二 生活史 1 成虫寄生部位 盲肠 严重感染时亦可在结肠 直肠 甚至回肠下段寄生 成虫自然寿命约3 5年 2 感染虫期 感染性虫卵 粪便内新鲜虫卵没有感染性 需要在泥土中发育3 5周 3 感染方式 途径 经口 虫卵污染食物 水 蔬菜等 4 人体内发育 在小肠内孵出幼虫 钻入肠粘膜发育约10天后回到肠腔 再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 5 致病虫期 成虫6 诊断虫期 虫卵 21 三 流行 传染源 鞭虫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 感染途径 感染性虫卵经口吞入 22 四 诊断和防治 诊断 粪检查虫卵直接涂片法 Kato Katz厚涂片法及饱和盐水浮聚法 任一方法查到鞭虫卵即可确诊 虫卵小 排卵量相对少 容易漏检 最好粪检三次 预防 消灭传染源 健康教育 改水改厕治疗 常用驱虫药物对鞭虫驱治效果欠佳 需增加剂量和疗程才能提高疗效 新药伊维菌素对鞭虫的效果较好 23 蛲虫病 蛲虫病是由蛲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雌虫的产卵活动可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继发感染 24 一 形态 1 成虫 细小 乳白色 线头状 大 8 13mm 小 仅2 5mm 25 2 虫卵 55 25 m 一侧较平 一侧稍凸 柿核状 无色透明 壳厚 分脂层 内 壳质层 中 蛋白质膜 外 内含一幼虫 26 二 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 主要为回盲部 雌雄交配后雄虫多即死亡 雌虫需在肛门外产卵 虫卵发育6小时即有感染性 含蚴卵 感染方式 主要为经口感染 在人体发育 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 幼虫沿小肠下行 途中脱皮2次 至结肠再脱皮1次后发育为成虫 自吞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约需2 6周 雌虫寿命 2 4周 不超过2个月 产卵后大多死亡 少数可进入生殖系统等造成异位寄生 27 三 流行 传染源 蛲虫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 感染途径 1 自身感染 肛门 手 口直接感染 自身再感染 2 接触感染 接触被虫卵污染的衣裤 床单 玩具 日常用品等造成感染 接触传播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方式 3 吸入感染和逆行感染 蛲虫卵比重小 可飞散在空气或尘土中 通过呼吸吸入感染 逆行感染是指蛲虫卵在肛门周围孵化 幼虫可能再钻入肛门到达肠内发育为成虫 28 四 诊断和防治 诊断 依据病原学检查查到虫卵或检获成虫即可确诊 1 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在肛周查虫卵 2 夜间查肛周成虫 治疗 常用驱虫药物 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 都有较好的驱除蛲虫效果 因蛲虫多重复感染 需间隔1 2周复治1 2遍 预防 集体服药 健康教育 卫生消毒 29 肠道蠕虫病检查方法 1 粪便检查 蠕虫卵 幼虫 节片 1 1直接涂片法1 2厚涂片法 改良加藤氏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