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仿护引进ppt课件.ppt_第1页
硫化氢仿护引进ppt课件.ppt_第2页
硫化氢仿护引进ppt课件.ppt_第3页
硫化氢仿护引进ppt课件.ppt_第4页
硫化氢仿护引进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化氢防护 主要内容概述第一章硫化氢的来源第二章硫化氢的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第三章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第四章硫化氢对非金属材料和钻井液的影响第五章硫化氢腐蚀的防治措施第六章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安全措施第七章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措施与护理第八章硫化氢监测仪器与防护器具 概述我国现已开发的油气田不同程度地含有硫化氢气体 如四川含硫化氢气田约占已开发气田的78 6 其中卧龙河气田硫化氢含量高达10 体积比 华北赵兰庄气田硫化氢含量高达92 硫化氢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气体 一旦硫化氢气井发生井喷失控事故 将导致灾难性的悲剧 如华北油田的赵48井井喷失控 喷出大量纯硫化氢气体 造成6人死亡 数人中毒 20余万人大逃亡 四川的垫25井井喷失控 硫化氢气体迫使方圆数公里范围内的百姓弃家逃难 硫化氢气体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污染环境 同时对金属设备 工具也将造成严重的腐蚀破坏 相关定义 1 硫化氢浓度概念 描述硫化氢浓度有两种方式 即体积比浓度和重量比浓度 体积比浓度指硫化氢在空气中的体积比 常用ppm表示 百万分比浓度 即1ppm 1 1000000 现场所用硫化氢监测仪器通常采用该单位 重量比浓度指硫化氢在一立方空气中的重量 常用mg m3表示 该单位为我国的国家标准 单位换算关系是1ppm 1 4414mg m3 阈限值 TLV 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 m3 10ppm 二氧化硫的阈限制为5 4mg m3 2ppm 安全临界浓度 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 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为30mg m3 20ppm 危险临界浓度 达到此浓度时 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或延迟性影响 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 150mg m3 100ppm 含硫化氢天然气 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大于0 4MPa 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 0003MPa 或硫化氢含量大于75mg m3 50ppm 的天然气 硫化氢分压 指在相同温度下 一定体积天然气中所含硫化氢单独占有该体积时所具有的压力 第一章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是硫和氢结合而成的气体 硫和氢都存在于动植物的机体中 在高温 高压及细菌作用下 经分解可产生硫化氢 油气井硫化氢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热作用于油气层时 油气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 产生出硫化氢 2 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硫化氢 3 通过裂缝等通道 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的硫化氢上窜而来 4 油气井钻井作业中 钻井液的某些处理剂在高温作用下发生热分解以及钻井液中细菌作用都可能产生硫化氢 第二章硫化氢的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一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 有臭蛋味 剧毒 可燃和具有爆炸性的弱酸性气体 其主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1 一种无色气体 沸点为 60 2 2 在0 3 4 6ppm的低浓度时 可闻到臭鸡蛋气味 当浓度高于4 6ppm时 人的嗅觉迅速钝化而感觉不出它的存在 因此气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 3 毒性较一氧化碳大5 6倍 4 燃点为260 燃烧呈蓝色火焰 5 在15 0 10133MP 1atm 下相对密度是1 189 比空气略重 极易在低洼处聚集 6 其与空气混合浓度达4 3 46 时将形成一种爆炸混合物 7 易溶于水和油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8 硫化氢气体对铁等金属有腐蚀性 也易于吸附各种织物 二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危害的生理过程 硫化氢只有进入人体并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作用后 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硫化氢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 1 通过呼吸道吸入 2 通过皮肤吸收 3 通过消化道吸收 硫化氢主要通过人的呼吸器官 只有少量经过皮肤和胃进入人的肌体 吸入的硫化氢大部分滞留在呼吸道里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可与人体内部某些酶发生作用 抑制细胞呼吸 造成组织缺氧 硫化氢进入人体 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 当硫化氢浓度极低时 它将被氧化 对人体威胁不大 而硫化氢浓度较高时 将夺去血液中的氧 使人体器官缺氧而中毒 甚至死亡 主要危害在于对中枢神经 血液氧化过程的毒性 硫化氢对血液的作用最初是红血球数量升高然后下降 血红蛋白的含量下降 血液的凝固性和粘度上升 硫化氢使血液中氧气的饱和能力降低 硫化氢被吸入人体 通过呼吸道 经肺部 由血液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 首先刺激呼吸道 使嗅觉钝化 咳嗽 严重时将灼伤 眼睛被刺痛 严重时将失明 刺激神经系统 导致头晕 丧失平衡 呼吸困难 心脏跳动加速 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 中毒症状 1 慢性中毒人体暴露在低浓度硫化氢环境 如50 100ppm 下 将会慢性中毒 症状是 头痛 晕眩 兴奋 恶心 口干 昏睡 眼睛剧痛 连续咳嗽 胸闷及皮肤过敏等 长时间在低浓度硫化氢条件下工作 也可能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长期低浓度接触 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硫化氢作用的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 对硫化氢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2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会导致气喘 脸色苍白 肌肉痉挛 当硫化氢浓度大于700ppm时 人很快失去知觉 几秒钟后就会窒息 呼吸和心脏停止工作 如果未及时抢救 会迅速死亡 而当硫化氢浓度大于2000ppm时 人体只需吸一口气 就很难抢救而立即死亡 硫化氢急性中毒后 会引起肺炎 肺水肿 脑膜炎和脑炎等疾病 人经硫化氢中毒后 对其敏感性提高 如人肺受硫化氢中毒后 即使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较低时 也会引起新的中毒 现场采输人员如果发现泄露 即使在大气环境中没有报警 也必须带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硫化氢的毒性较一氧化碳大五 六倍 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 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第三章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硫化氢溶解在水中形成弱酸 在76mm汞柱即10 13kPa30 时约为3000mg L 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 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金属的电化学失重腐蚀指金属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和损坏现象 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破坏 其主要危险还不在于电化学失重腐蚀 而是由于其加剧了金属的渗透作用 导致金属材料的氢脆破坏和硫化物的应力腐蚀开裂 比较经典的氢脆破坏理论是内压理论 硫化氢电化学失重腐蚀产生的氢原子 在向钢材内部扩散过程中遇到裂缝空隙 晶格层间错断 夹渣或其他缺陷时 氢原子就在这些地方结合成比氢原子体积大20倍的氢分子 体积膨胀 这样就在金属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致使低碳钢或软钢发生氢鼓泡 高强度钢或硬度高的钢材内部产生微裂变 使钢材变脆 即为氢脆 应力腐蚀开裂 SCC 简称应力腐蚀 它是钢材在拉应力和特定的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金属材料的破断现象 第二节影响硫化氢腐蚀的主要因素一 硫化氢浓度 或分压 硫化氢浓度对金属的腐蚀影响是很复杂的 对金属的电化学失重腐蚀影响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影响是不同的 硫化氢浓度对金属电化学失重腐蚀的影响如图3 1所示 当硫化氢浓度由2ppm增加到150ppm 金属腐蚀速率迅速增加 硫化氢浓度增加到400ppm 腐蚀速率达到高峰 但当硫化氢浓度继续增加到1600ppm时 腐蚀速率反而下降 由于金属材料表面形成硫化铁保护膜 当硫化氢浓度在1600ppm 2400ppm时 则腐蚀速率基本不变 在涉及硫化氢浓度对金属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时 往往以含硫化物气体的总压力和硫化氢分压作为衡量指标 总压力 硫化氢分压 硫化氢浓度 H pH值 氢去极化腐蚀加剧 腐蚀加速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大于0 4MPa 60Psia 而且该天然气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大于0 0003MPa 或硫化氢含量大于75mg m3 50ppm 的天然气属酸性环境 必须考虑使用抗硫金属材料 二 细菌腐蚀危害最大的是硫酸盐还原菌和硫菌 80 生产井的设备腐蚀都与硫酸盐还原菌有关 细菌腐蚀易发生在积水的设备 管柱部位 如容器 油井套管柱 冷却冷凝设备底部等 硫酸盐还原菌不断氧化水中的分子氢 从而使亚硫酸盐和硫酸盐转变成硫化氢 三 温度温度对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较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升高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减小 在25 左右 金属被破坏所用的时间最短 硫化氢应力腐蚀最为活跃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 93 以上 氢的扩散速度极大 反而从钢材中逸出 不会发生应力腐蚀 因此 当井下温度高于93 时 油气井中的套管和钻铤可以不考虑其抗硫性能 四 PH值PH值对电化学失重腐蚀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都大 随着溶液PH值降低 酸性增大 电化学失重腐蚀和硫化物应力腐蚀都增加 当PH6时 产生一般腐蚀 当PH 9时 就很少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故而在钻开含硫地层后 钻井液的PH值应始终控制在9 5以上 图5表示在含硫化氢和不含硫化氢溶液中PH值对钢材破坏时间的影响 图5在含硫化氢和不含硫化氢溶液中PH值对钢材破坏时间的影响 第四章硫化氢对非金属材料和钻井液的影响一 硫化氢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 地面设备 钻井和完井井口装置以及井下工具中大量采用橡胶 浸油石墨 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密封件 它们在硫化氢环境中使用一定时间后 橡胶会产生鼓泡胀大 失去弹性 浸油石墨及石棉绳上的油被溶解而导致密封件的失效 二 硫化氢对钻井液的污染硫化氢主要是对水基钻井液有较大的污染 它会使钻井液性能发生很大变化 如密度下降 PH值下降 粘度上升 以致形成流不动的冻胶 颜色变为瓦灰色 墨色或墨绿色 第五章钻井工程防硫化氢腐蚀措施应根据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制定出安全可靠 切实可行 经济合理的防硫化氢腐蚀措施 目前国内外在钻井工程中采取的主要防腐方法是正确选用材料 采用防腐涂层 提高钻井液防腐性能和强化科学管理等 第一节涂层保护表面涂层保护是使金属与硫化氢等腐蚀介质隔绝 不让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接触 免受硫化氢的腐蚀破坏 用的较广泛 效果最好的涂层材料是塑料 用塑料涂层保护钻具 使用寿命可延长二至三倍 由于涂层光滑 降低了磨损 提高了液流速度 减少了钻杆消耗和事故 涂层必须具有良好的与钢材的粘结能力和化学稳定性 抗硫化氢等腐蚀气体的渗透性和耐温性 比如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双氧酚醛树脂 其具有防腐涂层的优良性能 第二节钻井液中常用的防腐添加剂1 缓蚀剂缓蚀剂可分为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 1 有机化合物类缓蚀剂 缓蚀作用原理大多是经物理吸附 静电引力等 和化学吸附 氮 氟 磷 硫非共价电子对 覆盖在金属表面而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 不含化学变化 2 无机化合物缓蚀剂 其缓蚀剂作用原理是使金属表面氧化而生成钝化膜或改变金属腐蚀电位来达到抑制金属腐蚀的目的 这类缓蚀剂又称之为钝化剂或阳性缓蚀剂 这类缓蚀剂有络酸盐 亚硝酸盐 钼酸盐 磷酸盐等 2 除硫剂在含硫油气层钻进时 用除硫剂经化学反应将随岩屑和溢流进入钻井液中的硫化氢转变为一种稳定的 不与钢材起反应的惰性物质 达到抑制腐蚀的目的 除硫剂主要有铜 锌和铁的金属化合物 3 杀菌剂广泛使用的杀菌剂有含氮有机化合物二乙胺脂族胺盐 N 羟甲基二胺和季胺盐 第六章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安全措施第一节硫化氢的监测及人身安全防护1 硫化氢易聚集的区域 如井口 循环池等处应设立毒气警告标志 2 作业区应配备空气呼吸器 充气泵 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 便携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和固定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 3 现场巡检时 应佩戴便携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 现场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要保持运行正常 4 硫化氢防护器具应存放在清洁卫生和便于快速取用的地方 并对其采取防损坏 污染 灰尘和高温的保护措施 5 应按产品说明书检查和保养硫化氢监测仪器 防护器具 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建立使用台帐 按时送往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 6 硫化氢监测报警仪设置 1 第一级报警值应设置在阈限值 硫化氢含量15mg m3 10ppm 达到此浓度时启动报警 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硫化氢的浓度超过阈限值 2 第二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安全临界浓度 硫化氢含量30mg m3 20ppm 达到此浓度时 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3 第三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 硫化氢含量150mg m3 100ppm 报警信号应与二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 警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7 班组除进行常规防泄漏演习外 还应佩带硫化氢防护器具进行防泄漏演习 防护器具每次使用后对其所有部件的完好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 8 进入含硫油气层后 每天白班开始工作前应检查下述项目 1 指定的临时安全区是否在风向指示器指示的上风方向 2 硫化氢监测报警仪的功能是否正常 3 硫化氢防护器具的存放位置 数量和相关参数是否符合规定 4 消防设备的布置 5 急救药箱和氧气瓶9 若遇硫化氢溢出地面 嗅到较浓的臭蛋气味 身边又无防护器具时 可用湿毛巾或湿衣物等捂住口鼻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10 根据井场安全状态按SY T5087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中的要求分别挂出绿 黄 红牌 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超过安全临界浓度 硫化氢含量30mg m3 20ppm 时 关闭井场入口处的大门 并派人巡逻 同时挂出写有 危险 硫化氢 硫化氢 字样的危险标牌 11 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后浓度达到4 3 46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浓度达到5 15 时都将形成一种遇火产生爆炸的混合物 应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1 在硫化氢易聚积的地方应安装防爆通风设备 以驱散工作场所弥漫的硫化氢 2 严格控制井场内动火 若需动火 应按SY5858 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 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3 进入井场的车辆应距井口25m以远 排气管加装防火罩 12 钻井队在实施井控作业中放喷时 通过放喷管线放出的含硫油气应点火烧掉 13 放喷点火可用固定点火装置或移动点火器具点火 若使用移动点火器具点火 点火人员应佩带防护器具 并在上风方向距离火口10m外点火 第二节硫化氢防护演习为了使井场上的所有作业人员都能高效地应付硫化氢紧急情况 应当经常进行硫化氢防护演习 1 当硫化氢报警器发出警报时 应采取下列步骤 1 作业人员戴上空气呼吸器 然后按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措施 2 通风设备工况良好 并且所有明火都应熄灭 3 保证至少两人在一起工作 防止任何人单独出入硫化氢污染区 4 如果有不必要的人员在井场 应迅速离开现场 等待指示 5 封锁井场大门 并派人巡逻 2 发出硫化氢情况解除信号后 参加演习的人员应做下列检查 1 检查空气呼吸器软管 面罩等 并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 进行必要的整改 2 给空气瓶充足气 以供下次使用 3 将空气呼吸器放回原处 4 检查硫化氢监测仪 发现故障及时整改 5 汇报各种硫化氢监测设备 防护器具等有无破损情况 3 作好硫化氢防护演习记录 记录内容应包括 1 日期 2 参加演习的作业班及人数 3 演习内容的简单描述 4 天气情况 5 讲评情况 6 注明队员的不规范操作和设备的故障 第三节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实施1 制定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法 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 进行定期检测 评估 监控 并制定应急预案 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六十九条危险物品生产 经营 储存单位以及矿山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 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 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 经营 储存单位以及矿山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 并进行经常性维护 保养 保证正常运转 2 各油气田应将硫化氢防护纳入井喷事故应急预案中 并成立应急机构 应急机构由勘探 开发 钻井 技术监督 安全环保 物资装备 公安 消防 医疗等部门组成 并明确相应的职责 3 各级单位根据在应急中的职责 并结合硫化氢防护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1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2 参与应急工作人员的岗位和职责 3 环境调查 4 应急资源 人力 物资 设备 器材 准备 含外部资源 5 应急演练 评估与应急预案修订 6 紧急情况报告程序 7 信息搜集与发布 8 应急响应 实施和终止 包括人员撤离程序和点火程序 9 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七章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措施与护理第一节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救护一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1 进入毒气区抢救中毒者 必须先戴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 迅速将中毒者从毒气区抬到通风且空气新鲜的上风地方 其间不能乱抬乱背 应将中毒者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 3 如果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 应绝对保持中毒者处于放松状态 解开衣扣 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并给予输氧 随时保持中毒者的体温 表6 1人体体温参考值 4 如果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有条件的可使用呼吸器代替人工呼吸 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正常 正常人一般脉搏为60 100次 分钟 大部分70 80次 分钟之间 每分钟快于100次为过速 慢于60次为过缓 正常成人呼吸10 20次 分钟 二 一般护理知识1 若中毒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区后能立即恢复正常呼吸 可认为已迅速恢复正常 2 当呼吸和心跳完全恢复后 可给中毒者饮些兴奋性饮料 如浓茶 浓咖啡 3 如果眼睛受到轻微损害 可用清水清洗或冷敷 并给以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点眼 或用醋酸可的松眼药水滴眼 每日数次 直至炎症好转 4 那怕是轻微中毒 也要休息1 2天 不得再度受硫化氢伤害 因为被硫化氢伤害过的人 对硫化氢的抵抗力变得更低了 5 在医生证明中毒者已恢复健康可返回工作岗位之前 应把中毒者置于医疗监护之下 三 中毒者的搬运方式下列基本技术可用来将一个受害者从硫化氢毒气中撤离出来 1 拖两臂作用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抢救有知觉或无知觉的个体中毒者 如果中毒者无严重受伤即可用两臂拖拉法 图6 1两臂拖拉法 2 拖衣服作用 这种救护法的好处是不用弯曲中毒者的身体 就可以立刻将一个中毒者移开 图6 2拖衣法 3 两人抬四肢作用 当有几个救护人员时 这种方法就可被使用 中毒者可以是有知觉的 也可以是神智不清的 这种救护方法可以在一些受限的救护情况下采用 图6 3两人抬四肢法 心肺复苏 Cardio 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 是心跳呼吸骤停后 现场进行的紧急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 也称人工循环 的技术 是最基本的生命支持 下面讲述CPR的A B C步骤和技术 第二节心肺复苏 一 A assessment airway 从判断神志到畅通呼吸道1 判断病人神志 2 呼救 3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4 畅通呼吸道 二 B breathing 即判断呼吸和人工呼吸在打开气道的前提下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可通过看 听和感觉来判断呼吸 如果病人的胸廓没有起伏 将耳朵伏在病人鼻孔前既听不到呼吸声也感觉不到气体流出 可判断呼吸停止 应立即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要点 以口对口人工呼吸为例 1 保持病人头后仰 呼吸道畅通和口部张开 2 抢救者跪伏在病人的一侧 用一只手的掌根部轻按病人前额 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 捏紧鼻翼下端 3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 张开口紧紧包绕病人的口部 使口鼻均不漏气 4 用力快速向病人口内吹气 使病人胸部上抬 5 一次吹气量约为800 1200ml 6 一次吹气完毕后 口应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 同时捏鼻翼的手松开 掌根部仍按压病人前额部以便病人呼气时可同时从口和鼻孔出气 确保呼吸道畅通 抢救者轻轻抬起头 眼视病人胸部 此时病人胸廓应向下塌陷 抢救者再吸入新鲜空气 作下一次吹气准备 图6 4 图6 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头后仰 捏紧鼻孔 口对口吹气 放开鼻孔 观察病人呼吸 捏紧鼻孔 再次吹气 注意点 吹气时要感觉气道阻力 如果阻力较大结合胸部吹气时不上抬 要考虑气道堵塞 再加大吹气量有可能使异物落入深部 此时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 成人正常吸气量在400 600ml 较深吸一口气可达到800 1200ml 吹气量1200ml 容易造成胃扩张及胃反流甚至 误吸 如果病人口腔严重创伤或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时 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其方法是吹气时紧闭口腔 口对双侧鼻孔吹气 待患者呼气时 闭口部的手抬起以利通气 图6 5 图6 5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三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人工循环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使人工呼吸后含氧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 再注入动脉供给全身重要脏器来维持其功能 尤其是脑功能 在进行人工循环之前必须确定病人有无心跳 一 判断有无心跳成人通常采用触摸颈动脉的方法 因颈动脉是大动脉又靠近心脏 最易反映心脏搏动情况 而且便于触摸 易学会易掌握 具体操作方法 1 在畅通呼吸道的情况下进行 2 一手置于病人前额 使头部保持后仰 另一手触摸病人靠近抢救者一侧的颈动脉 3 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到喉部 男性可先触及喉结 然后向外后滑移2 3cm 在气管旁软组织深部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图6 7 4 检查时间一般不超过5 10秒钟 以免延误抢救 图6 7判断有无脉搏 中 食指置颈前甲状软骨外侧 手指向颈动脉沟滑动 婴幼儿触摸腋部肱动脉 注意点 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 以免压迫颈动脉影响头部供血 如有心跳者 或将颈动脉推开影响感知 或压迫气道影响通气 故要轻轻触摸 不要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 以免造成头部血流中断 避免两种错误 一是病人本来有脉搏 因判断位置不准确或感知有误 结果判断病人无脉搏 二是病人本来无脉搏 而检查者将自己手指的脉搏误认为病人的脉搏 判断颈动脉搏动要综合判断 结合意识 呼吸 瞳孔 面色等 如无意识 面色苍白或紫绀 再加上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 即可判定心跳停止 图6 8胸外心脏按压时手的位置 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 3处 心脏按压时手位的确定 2 按压手势 按压在胸骨上的手不动 将定位的手抬起 用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的掌背上 手指交叉扣抓住下面的手掌 下面手的手指伸直 翘起离开胸壁 这样只使掌根紧压在胸骨上 图6 9 图6 9抢救者双臂绷直 3 按压姿势 抢救者双臂伸直 肘关节固定不能弯曲 双肩部位于病人胸部正上方 垂直下压胸骨 图6 9 按压时肘部弯曲或两手掌交叉放置均是错误的 图6 10 6 11 图6 10两手掌交叉放置图6 11肘部弯曲 4 按压用力及方式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进行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成人应使胸骨下陷4 5cm 用力太大易造成肋骨骨折 用力太小达不到有效作用 2 垂直下压 不能左右摇摆 3 不能冲击式猛压 4 下压时间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 即1 1 5 下压至最低点应有一明显停顿 6 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按压区皮肤 但应尽量松 勿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图6 12 图6 12胸外心脏按压 抢救者体位及手掌根压胸方式 下压 手指翘起 不应压在胸壁上 放松 5 按压频率 成人80 100次 分 频率过快 心脏舒张时间过短 得不到较好的充盈 过慢 不能满足脑细胞需氧 因为最有效的心脏按压也只有心脏自主搏动搏血量的1 3左右 6 按压效果判断 如两人以上抢救时 一人按压心脏 如果有效 则另外一人应能触到较大动脉的搏动 如颈动脉或股动脉 7 如病人只有心跳而停止呼吸 只需作胸外心脏按压 如病人心跳和呼吸都停止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关系是 1 单人进行CPR时 心脏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是15 2 即连续进行15次胸外心脏按压 再进行2次人工吹气 交替进行 图6 13 图6 13单人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双人心肺复苏的操作 病人头低脚高 采用简易呼吸器 2 双人进行CPR时 心脏胸外按压次数与人工呼吸次数之比为5 1 即一人连续进行5次心脏按压 另一人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1次 图6 14 图6 14双人心肺复苏的操作 第八章硫化氢检测仪器与防护器具硫化氢检测仪器 防护器具的功能是否正常关系到作业者的生命安全 作业者应该了解其结构 原理 性能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国内外这方面的仪器和器具类型较多 本节只着重介绍日本理研 HS 87型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和中国重庆煤矿安全仪器厂生产的 金铃牌AHK 4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其它如 多种 路 气体检测仪 防毒面具 等请参见有关的随机说明书 一 HS 87型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1 仪器各部名称 见下图 1数字显示 2硫化氢传感器 3调零旋钮 4量程旋钮 5电源开关 6外接蜂鸣器插座 7拆卸传感器按钮 8运行检查按钮 9蜂鸣器 10传感器罩 11搭扣带 12延长电缆 2 仪器使用 用前检查 电源开关置 ON 检查电池电压 若蜂鸣器持续报警 表示电压过低 必须更换新电池 调整零点 检查传感器 用调零旋钮调整显示读数为00 0 此即在清洁空气中的读数 使用 电源正常 调零完成后即可携带在身上用于检测 当仪器检测硫化氢超过99 9ppm时 读数将显示1 此时蜂鸣器鸣响 发光二极管灯亮 出现这种过量程显示时 可将仪器带到清洁的空气中 使其自行恢复到00 0 当环境变暗时 该仪器的显示部位有自动照明功能 当环境嘈杂 难以听到本仪器的蜂鸣声时 可使用耳塞 维护与注意事项 校准 为了安全起见 建议每隔2 3个月应校准一次 按 用前检查 进行后 将仪器电源开关置 OFF 与校准设备连接 电源开关置 ON 此时读数应为零 调节校准设备的标准气体阀门至中部 保持其流量 直至仪器读数稳定1分钟 用小螺丝刀调整仪器的量程旋钮4至校准设备指示的标准气体的读数值 若达不到标准气体的浓度读数时 表明传感器已老化 则需更换新的传感器 其有效寿命是1 2年 现场不能修复 当电池电力降低时 应在安全区域更换两节A6或AA干电池 注意事项 A 由于本仪器采用电化学测试原理 因此不要将电池取下 B 即使长时间不用仪器 每隔一个月也应更换新 充电 电池 C 防止仪器进水 防止摔落 也不要将仪器置于温度过高的地方 二 空气呼吸器 一 PA94Plus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该空气呼吸器为两级压缩式 能为使用者在受污染的或缺氧的气体环境中提供呼吸防护 1 结构主要组成 碳复合 防静电 背板 耐高温背负装置 凸轮锁紧可调气瓶带 减压阀和吸气阀气体系统 图PA94Plus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 背板及背带 背板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背板和背带均为阻燃 防水 防静电材料 重量轻 抗冲击 2 减压阀 减压阀的主要作用是将空气瓶输入的高压空气转变为低而稳定的膛压空气以供给自动肺使用 与背板半固定连接 能够上下转动 易于拆装气瓶 有泄压保护装置 确保减压阀失灵时能迅速泄压 供气量最高可达1000升 分 在20bar时也可达到500升 分 3 需气阀 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气量自动调节供气量 也可手动增大供气量 可满足使用者不同劳动强度的需求并能够最大限度节省用气量 4 压力表及报警哨 压力表荧光显示 便于在黑暗中读取数据 外部有橡胶套保护 避免意外损坏 报警哨的作用是防止当佩带者遗忘观察压力表指示压力时 而可能出现的由于气瓶压力过低不能退出危险区的危险 内置于压力表管路内 位置设计在肩部 离耳朵近 报警强度大于90dB 5 全面罩 正压式 避免有毒气体进入面罩 双层密封边设计 气密封良好 内置口鼻罩 防止CO2和水汽的扩散 不锈钢语音膜 确保通话良好 6 气瓶 材料为全缠绕式碳纤维复合材料 内胆采用高强度 耐腐蚀 重量轻的铝合金材料 开关和减压阀之间用高压快速接头连接 配置可选6 8L或9L单气瓶 也可选双气瓶 2 工作原理本器具是以压缩空气为供气流而设计的隔绝开路式呼吸器 打开气瓶阀 压缩空气由空气瓶经高压快速接头流入减压器 减压器将输入压力转为膛压后经膛压快速接头输入自动肺 当人吸气时自动肺阀门自动开启 将压缩空气以较大的流量吸入人的肺部 当呼气时自动肺停止工作 供气阀关闭 呼出气体经面具上的排气阀排出 这样就完成了全部的呼吸过程 在一个呼吸循环过程中 面罩上的呼气阀和口鼻罩上的单向阀门都为单方向开启 所以整个气流是沿着一个方向 构成一个完整的呼吸循环过程 整个动作过程中面罩内始终保持正压 3 使用前的检查 1 高压泄露检查 2 消声报警装置测试 3 将吸气阀与面罩连接4 使用方法 1 背上呼吸设备展开肩带与腰带 背上设备 连接带扣 图9 从带扣拉出腰带两端 图10 直到固定好 并使臀部感到舒服 将带的端部卷起在腰带内 向下拉肩带 图11 直到感到舒适 将带的端部卷起在腰带内 张开面罩头部固定带 将中央带放在原位 图12 在颈上套上颈带 将颈带扣压入头部固定具的中央带的孔内 将吸气阀与面罩连接 进行高压泄漏测试 注 气瓶的压力不能低于满压力的80 压复位杆 A和AE 抬起和关闭正压机构 按压复位杆时不要压橡胶盖中央 不要强制杆止动 见图5 慢慢地将气瓶阀全部打开 使系统内有压力 检查气压表 注 如果是双气瓶配置 打开两阀 2 戴上面罩安全警告 胡须 络腮胡 胡茬和眼镜框可能会影响面罩在面部的密封 因此会影响对使用者的保护 应尽可能除去 3 使用定期检查压力表指示 当压力下降到预置值时应有哨声报警 当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