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4课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doc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4课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doc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4课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doc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4课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doc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4课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4课 劳山道士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8分)1. (4分)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 斗折蛇行(_)诎右臂支船(_) 寻病终(_)2. (15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战,勇气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 (2分)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窄的句子( )A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 三峡七百里C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 (5分)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但你身处逆境时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5. (2分)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师乃剪纸如镜B . 何术之求C . 乃传以诀D . 烈如箫管二、 课内阅读 (共1题;共3分)6. (3分)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光;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选自小窗幽记)(1)参考象形字典中“许”的义项,文中划线的“许”的意思为_。 (2)文中划线的词“乃”与下列句子中“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 . 乃悟前狼假寐狼)C . 况乃未休兵(月夜忆含弟)D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三、 美文品析 (共1题;共20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不辩牛马不见水端 河伯始旋其面目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2)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3)翻译下面的句子。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河伯见了秋水为什么“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用自己的话作答。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8分)1-1、2-1、2-2、2-3、3-1、4-1、5-1、二、 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