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椭圆 与几何结合与几何结合 一 一 椭圆椭圆的的对对称性称性 1 已知椭圆 C 1 a b 0 的左焦点为 F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 A B 两点 连接了 AF BF 若 AB 10 BF 8 cos ABF 则 C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二二 设设角 利用三角函数角 利用三角函数 2 设 F1 F2分别为椭圆 1 的左 右焦点 c 若直线 x 上存在点 P 使线段 PF1的中垂线过点 F2 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0 C 1 D 1 3 2014 江西二模 已知两点 F1 1 0 及 F2 1 0 点 P 在以 F1 F2为焦点的椭圆 C 上 且 PF1 F1F2 PF2 构成等差数列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如图 动直线 l y kx m 与椭圆 C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点 M N 是直线 l 上的两点 且 F1M l F2N l 求四边形 F1MNF2面积 S 的最大值 三 三 长长度 面度 面积积关系关系转转化化 一 绕来绕去 一 绕来绕去 4 已知 P 为椭圆上一点 F1 F2为椭圆的左 右焦点 B 为椭圆右顶点 若 PF1F2平分线与 PF2B 的平分线交于点 Q 6 6 则 二 拆 补线段关系 二 拆 补线段关系 5 2014 重庆三模 已知圆 M x 2 y2 r2 r 0 若椭圆 C 1 a b 0 的右顶点 为圆 M 的圆心 离心率为 求椭圆 C 的方程 若存在直线 l y kx 使得直线 l 与椭圆 C 分别交于 A B 两点 与圆 M 分别交于 G H 两点 点 G 在线段 AB 上 且 AG BH 求圆 M 半径 r 的取值范围 6 2008 石景山区一模 如图 设 F 是椭圆 的左焦点 直线 l 为左准线 直 线 l 与 x 轴交于 P 点 MN 为椭圆的长轴 已知 且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过点 P 作直线与椭圆交于 A B 两点 求 ABF 面积的 最大值 三 用坐标表示面积 三 用坐标表示面积 7 2014 合肥一模 已知 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 y2 2px p 0 上 且抛物线的焦点 F 满足 若 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 l 的方程为 mx ny m 0 m n 为常数且 m 0 求 p 的值 O 为抛物线的顶点 OFA OFB OFC 的面积分别记为 S1 S2 S3 求证 为定值 8 2014 四川 已知 F 为抛物线 y2 x 的焦点 点 A B 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 x 轴的两侧 2 其 中 O 为坐标原点 则 ABO 与 AFO 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A 2B 3C D 9 已知曲线 C1 曲线 C2 曲线 C2的左顶点恰为曲 线 C1的左焦点 求 的值 设 P x0 y0 为曲线 C2上一点 过点 P 作直线交曲 线 C1于 A C 两点 直线 OP 交曲线 C1于 B D 两点 若 P 为 AC 中点 求证 直线 AC 的方程为 x0 x 2y0y 2 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10 2014 金华模拟 已知抛物线 Q y2 2px p 0 的焦点与椭圆 1 的右焦点相同 求抛物线 Q 的方程 如图所示 设 A B C 是抛物线 Q 上任意不同的三点 且点 A 位 于 x 轴上方 B C 位于 x 轴下方 直线 AB AC 与 x 轴分别交于点 E F BF 与直线 OC EC 分别交于点 M N 记 OBM ENF MNC 的面积依次为 S1 S2 S3 求 证 S1 S2 S3 11 2013 湖北 如图 已知椭圆 C1与 C2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O 长轴均为 MN 且在 x 轴上 短轴长分别 为 2m 2n m n 过原点且不与 x 轴重合的直线 l 与 C1 C2的四个交点按纵坐标从大到小依次为 A B C D 记 BDM 和 ABN 的面积分别为 S1和 S2 当直线 l 与 y 轴重合时 若 S1 S2 求 的值 当 变化时 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 l 使得 S1 S2 并说明理由 四 四 线线段比例关系得出坐段比例关系得出坐标标关系关系 12 已知椭圆 C y2 1 的短轴的端点分别为 A B 如图 直线 AM BM 分别与椭圆 C 交于 E F 两 点 其中点 M m 满足 m 0 且 m 1 用 m 表示点 E F 的坐标 2 证明直线 EF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与 m 无关 3 若 BME 面积是 AMF 面积的 5 倍 求 m 的值 第 3 问中 面积关系转化为线段长度关系 进而用点坐标表示长度 与韦达定理联系 13 如图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焦点在 x 轴上 它的 一个顶点为 A 0 且离心率等于 过点 M 0 2 的直线 l 与椭圆相交于 P Q 不同两点 点 N 在线 段 PQ 上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设 试求 的取值范围 五 五 线线性性规规划思想划思想 14 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 x 轴上 以两个焦点和短轴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一个面积 为 8 的正方形 记为 Q 求椭圆 C 的方程 设点 P 是椭圆 C 的左准线与 x 轴的交点 过点 P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相交于 M N 两点 当线段 MN 的中点落在正方形 Q 内 包括边界 时 求直线 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计算技巧计算技巧 一 利用多个曲一 利用多个曲线线方程方程联联立立 15 2014 江西模拟 若两曲线在交点 P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 则称呼两曲线在点 P 处正交 设椭圆 1 0 b 2 与双曲线 y2 1 在交点处正交 则椭圆 1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 二 怎么二 怎么设设 一 直接求点 一 直接求点 16 已知曲线 C 上任意一点 P 到两定点 F1 1 0 与 F2 1 0 的距离之和为 4 求曲线 C 的方程 设曲线 C 与 x 轴负半轴交点为 A 过点 M 4 0 作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交曲线 C 于 B C 两点 B 在 M C 之间 N 为 BC 中点 证明 k kON为定值 是否存在实数 k 使得 F1N AC 如果存在 求直线 l 的方程 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本题由于 问中已经得出了 N 点坐标 F1 N A C 点中仅 A 点坐标未知 若再设直线会更加麻 烦 那么求出 N 点坐标 将 A 代入 利用椭圆的范围可以进行求解 17 已知 A B 是抛物线 W y x2上的两个点 点 A 的坐标为 1 1 直线 AB 的斜率为 k O 为坐标原 点 若抛物线 W 的焦点在直线 AB 的下方 求 k 的取值范围 设 C 为 W 上一点 且 AB AC 过 B C 两点分别作 W 的切线 记两切线的交点为 D 求 OD 的 最小值 第二小问中设出切线方程直接求出交点坐标 不失为一种直接的方法 18 已知抛物线 C x2 2py p 0 的焦点为 F 抛物线上一点 A 的横坐标为 x1 x1 0 过点 A 作抛物线 C 的切线 l1交 x 轴于点 D 交 y 轴于点 Q 交直线 l y 于点 M 当 FD 2 时 AFD 60 求证 AFQ 为等腰三角形 并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若 B 位于 y 轴左侧的抛物线 C 上 过点 B 作抛物线 C 的切线 l2交直线 l1于点 P 交直线 l 于点 N 求 PMN 面积的最小值 并求取到最小值时的 x1值 19 2014 潍坊模拟 如图 椭圆 C1 的离 心率为 x 轴被曲线 C2 y x2 b 截得的线段长等于椭圆 C1的短轴 长 C2与 y 轴的交点为 M 过点 M 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l1 l2分别交 抛物线于 A B 两点 交椭圆于 D E 两点 求 C1 C2的方程 记 MAB MDE 的面积分别为 S1 S2 若 求直线 AB 的方程 二 不 二 不设设点 点 设设直直线线 20 已知椭圆 1 a b 0 的右焦点为 F2 1 0 点 H 2 在椭圆上 1 求椭圆的方程 2 点 M 在圆 x2 y2 b2上 且 M 在第一象限 过 M 作圆 x2 y2 b2的切线交 椭圆于 P Q 两点 问 PF2Q 的周长是否为定值 如果是 求出定值 如 果不是 说明理由 三 不 三 不设设直直线线 设设点点 21 2014 南昌模拟 已知椭圆 C 的左 右焦点分 别为 F1 F2 O 为原点 如图 点 M 为椭圆 C 上的一点 N 是 MF1的中点 且 NF2丄 MF1 求点 M 到 y 轴的距离 如图 直线 l y kx m 与椭圆 C 上相交于 P Q 两点 若在椭圆 C 上存在点 R 使 OPRQ 为平行四边形 求 m 的取值 范围 22 2014 南通二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设曲线 C1 1 a b 0 所围成的封闭图 形的面积为 4 曲线 C1上的点到原点 O 的最短距离为 以曲线 C1与坐标轴的交点为顶点的椭圆 记为 C2 1 求椭圆 C2的标准方程 2 设 AB 是过椭圆 C2中心 O 的任意弦 l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M 是 l 上的点 与 O 不重合 若 M 是 l 与椭圆 C2的交点 求 AMB 的面积的最小值 本题设出 A 坐标 引入参数表示 B 坐标 再由 AB 在椭圆上得到了关系式 省去了设直线的麻烦 23 2014 吉林二模 已知椭圆 1 a b 0 的右焦点为 F 1 0 离心率 e A B 是椭 圆上的动点 求椭圆标准方程 若直线 OA 与 OB 的斜率乘积 kOA kOB 动点 P 满足 其中实数 为常数 问 是否存在两个定点 F1 F2 使得 PF1 PF2 为定值 若存在 求 F1 F2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若点 A 在第一象限 且点 A B 关于原点对称 点 A 在 x 轴上的射影为 C 连接 BC 并延长交椭圆 于点 D 证明 AB AD 24 2013 北京 已知 A B C 是椭圆 W 上的三个点 O 是坐标原点 当点 B 是 W 的右顶点 且四边形 OABC 为菱形时 求此菱形的面积 当点 B 不是 W 的顶点时 判断四边形 OABC 是否可能为菱形 并说明理由 四 以一条直 四 以一条直线线代替其它直代替其它直线线 25 2014 马鞍山一模 已知中心在原点 O 焦点在 x 轴上 离心率为的椭圆过点 1 求椭圆的方程 2 设不过原点 O 的直线 l 与该椭圆交于 P Q 两点 满足直线 OP PQ OQ 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 求 OPQ 面积的取值范围 本题中 P Q 点由直线 PQ 而生 故设 PQ 斜率 表达 OP OQ 斜率 26 2014 杭州二模 设抛物线 C y2 2px p 0 A 为抛物线上一点 A 不同于原点 O 过焦点 F 作 直线平行于 OA 交抛物线 C 于点 P Q 两点 若过焦点 F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交直线 OA 于 B 则 FP FQ OA OB 五 五 y kx m 不好解 再不好解 再试试一一试试 x my t 27 已知定点 F1 1 0 F2 1 0 动点 P x y 且满足 PF1 F1F2 PF2 成等差数列 求点 P 的轨迹 C1的方程 若曲线 C2的方程为 x t 2 y2 t2 2t 2 过点 A 2 0 的直线 l 与曲线 C2 相切 求直线 l 被曲线 C1截得的线段长的最小值 28 若点 A 1 2 是抛物线 C y2 2px p 0 上一点 经过点 B 5 2 的直线 l 与抛物线 C 交于 P Q 两点 求证 为定值 若点 P Q 与点 A 不重合 问 APQ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 若存在 求出最大值 若不存在 请 说明理由 29 2013 浙江 如图 点 P 0 1 是椭圆 C1 1 a b 0 的一个顶点 C1的长轴是圆 C2 x2 y2 4 的直径 l1 l2是过点 P 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其中 l1交圆 C2于 A B 两点 l2交椭圆 C1于另一点 D 1 求椭圆 C1的方程 2 求 ABD 面积的最大值时直线 l1的方程 三 二次方程思想的灵活使用三 二次方程思想的灵活使用 30 已知椭圆 1 a b 0 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离心率为 P 是椭圆上一点 且 PF1F2面积的最大值等于 2 求椭圆的方程 过点 M 0 2 作直线 l 与直线 MF2垂直 试判断直线 l 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 y 2 上是否存在点 Q 使得从该点向椭圆所引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 若存在 求点 Q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31 2013 怀化二模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 y 轴右侧的一动点 P 到点 0 的距离比它到 y 轴的距离大 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设 Q 为曲线 C 上的一个动点 点 B C 在 y 轴上 若 QBC 为圆 x 1 2 y2 1 的外切三角形 求 QBC 面积的最小值 向量问题向量问题 一 一 圆圆上点 与上点 与圆圆心心结结合合 32 已知 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EF 是圆 M x2 y 2 2 1 的直径 则的最大值为 33 2014 武侯区模拟 已知椭圆 C 的两个焦点是 0 和 0 并且经过点 抛物线的顶点 E 在坐标原点 焦点恰好是椭圆 C 的右顶点 F 求椭圆 C 和抛物线 E 的标准方程 过点 F 作两条斜率都存在且互相垂直的直线 l1 l2 l1交抛物线 E 于点 A B l2交抛物线 E 于点 G H 求的最小值 这题推广了方法 除了与圆心联系外 还可以与焦点联系 二 利用向量关系二 利用向量关系转转化化为为数量关系 代入曲数量关系 代入曲线线方程方程 34 如图 已知椭圆 E 的中心是原点 O 其右焦点为 F 2 0 过 x 轴上一点 A 3 0 作直线 l 与椭圆 E 相交于 P Q 两点 且 PQ 的最大值为 2 求椭圆 E 的方程 设 1 过点 P 且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与椭圆 E 相交 于另一点 M 试问 M F Q 是否共线 若共线请证明 反之说明理 由 一些关系的处理方法一些关系的处理方法 35 2013 广州三模 如图 长为 m 1 m 0 的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 A 和 B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上滑动 点 M 是线段 AB 上一点 且 1 求点 M 的轨迹 的方程 并判断轨迹 为何种圆锥曲线 2 设过点 Q 0 且斜率不为 0 的直线交轨迹 于 C D 两点 试问在 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 P 使 PQ 平分 CPD 若存在 求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第二问中对于条件 PQ 平分 CPD 的处理方法是 PC PD 斜率互为相反数 36 已知椭圆 C 1 a b 0 的离心率 e 椭圆 C 的上 下顶点分别为 A1 A2 左 右顶 点分别为 B1 B2 左 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原点到直线 A2B2的距离为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过原点且斜率为的直线 l 与椭圆交于 E F 点 试判断 EF2F 是锐角 直角还是钝角 并写出理由 3 P 是椭圆上异于 A1 A2的任一点 直线 PA1 PA2 分别交 x 轴于点 N M 若直线 OT 与过点 M N 的圆 G 相切 切点为 T 证明 线段 OT 的长为定值 并求出该定值 切割线定理的使用会使第三问非常简单 37 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 x 轴上 离心率等于 它 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 y2 的焦点 PQ 过椭圆焦点且 PQ x 轴 A B 是椭圆位于直线 PQ 两侧的两动点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3 当 A B 运动时 满足 APQ BPQ 试问直线 AB 的斜率是 否为定值 请说明理由 这里第三问求 k 不是像通常一样求出 A B 坐标 而是得出 A P BP 横坐标的关系 即 x1 2 x2 2 k 的 表达式中的 y2 y1 则用 x 来代替 求范围问题的处理方法 求范围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 一 设设出未知量 利用点在直出未知量 利用点在直线线 曲 曲线线上消元 只剩一个未知量上消元 只剩一个未知量 38 2014 北京 已知椭圆 C x2 2y2 4 1 求椭圆 C 的离心率 2 设 O 为原点 若点 A 在椭圆 C 上 点 B 在直线 y 2 上 且 OA OB 求直线 AB 长度的最小值 39 2014 齐齐哈尔一模 已知椭圆 C1 1 a b 0 的离心率为 e 直线 l y x 2 与以 原点为圆心 以椭圆 C1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 O 相切 1 求椭圆 C1的方程 2 抛物线 C2 y2 2px p 0 与椭圆 C1有公共焦点 设 C2与 x 轴交于点 Q 不同的两点 R S 在 C2 上 R S 与 Q 不重合 且满足 0 求 的取值范围 二 求出含参数的曲二 求出含参数的曲线线上点的坐上点的坐标标表达式 利用二次曲表达式 利用二次曲线线曲曲线线范范围围求参数范求参数范围围 40 设 A B 分别是直线和上的两个动点 并且 动点 P 满足 记动点 P 的轨迹为 C 1 求曲线 C 的方程 2 若点 D 的坐标为 0 16 M N 是曲线 C 上的两个动点 并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3 M N 是曲线 C 上的任意两点 并且直线 MN 不与 y 轴垂直 线段 MN 的中垂线 l 交 y 轴于点 E 0 y0 求 y0的取值范围 41 2014 山东模拟 已知 F1 F2分别为椭圆 C1 1 a b 0 的上下焦点 其 F1是抛物线 C2 x2 4y 的焦点 点 M 是 C1与 C2在第二象限的交点 且 MF1 1 试求椭圆 C1的方程 2 与圆 x2 y 1 2 1 相切的直线 l y k x t t 0 交椭圆于 A B 两点 若椭圆上一点 P 满足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此类题解题流程 先根据题中条件求出主元的取值 中 设出三点 用两点 直线交 二次曲线所得点 表示第三点 将第三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 得到用主元表达的参数的表达式 求参数范 围 点共线条件的灵活使用点共线条件的灵活使用 42 2014 郑州二模 已知平面上的动点 R x y 及两定点 A 2 0 B 2 0 直线 RA RB 斜率 分别为 k1 k2 且 k1 k2 设动点 R 的轨迹为曲线 C 求曲线 C 的方程 四边形 MNPQ 的四个顶点均在曲线 C 上 且 MQ NP MQ x 轴 若直线 MN 和直线 QP 交于点 S 4 0 问 四边形 MNPQ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否为定点 若是 求出定点坐标 若不是 请说明理 由 交曲线 C 于点 Q 求证 直线 NQ 过定点 并求出定点坐标 本题由椭圆对称性 得出了定点在 x 轴上的结论 且点共线关系的应用使我们省去了设直线方程的麻烦 43 2013 江西 如图 椭圆 C 经过点 P 1 离心率 e 直线 l 的 方程为 x 4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AB 是经过右焦点 F 的任一弦 不经过点 P 设直线 AB 与直 线 l 相交于点 M 记 PA PB PM 的斜率分别为 k1 k2 k3 问 是否存在常数 使得 k1 k2 k3 若存在 求 的值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本题还要注意点共线条件的使用 即用点坐标表示斜率 双曲线与抛物线 一 一 设设点 直点 直线进线进行直接行直接计计算算 44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过 F1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的 两条渐近线于点 P Q 若点 P 是线段 F1Q 的中点 且 QF1 QF2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45 C 是以原点 O 为中心 焦点在 y 轴上的等轴双曲线在第一象限部分 曲线 C 在点 P 处的切线分别交该 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于 A B 两点 则 A OP AB B OP AB C AB OP AB D OP AB 46 2012 顺义区二模 已知 A B P 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三点 且 A B 两点关于原点 O 对称 若直线 PA PB 的斜率乘积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e 47 2014 太原一模 过 x 轴上点 P a 0 的直线与抛物线 y2 8x 交于 A B 两点 若 为定值 则 a 的值为 A 1B 2C 3D 4 47 2011 江西模拟 已知抛物线 y2 2px p 0 与双曲线 1 a 0 b 0 有相同的焦点 F 点 A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 且 AF x 轴 若 l 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 则 l 的倾斜角所在的区间可能 是 A B C D 48 2014 浙江 设直线 x 3y m 0 m 0 与双曲线 1 a 0 b 0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 点 A B 若点 P m 0 满足 PA PB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49 已知 M x1 y1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F 为椭圆的右焦点 1 若椭圆的离心率为 e 试用 e a x1表示 MF 并求 MF 的最值 2 已知直线 m 与圆 x2 y2 b2相切 并与椭圆交于 A B 两点 且直线 m 与圆的切点 Q 在 y 轴的右侧 若 a 2 b 1 求 ABF 的周长 50 2013 山东 抛物线 C1 的焦点与双曲线 C2 的右焦点的连线 交 C1于第一象限的点 M 若 C1在点 M 处的切线平行于 C2的一条渐近线 则 p A B C D 51 2013 辽宁 已知椭圆 C 的左焦点 F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 A B 两点 连结 AF BF 若 AB 10 AF 6 则 C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二 与几何关系二 与几何关系联联系系 52 2014 湖北 设 a b 是关于 t 的方程 t2cos tsin 0 的两个不等实根 则过 A a a 2 B b b 2 两点的直线与双曲线 1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 53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点 O 为坐标原点 点 P 在 双曲线右支上 PF1F2 内切圆的圆心为 Q 圆 Q 与 x 轴相切于点 A 过 F2 作直线 PQ 的垂线 垂足为 B 则 OA 与 OB 的长度依次为 A a aB a C D 54 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 F1 左 右顶点为 A1 A2 P 为双曲线右支上任意一点 则分别 以线段 PF1 A1A2为直径的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为 本题应用了几何关系中常被忽略的一点 原点是焦距的中点 可用此作中线 55 如图 过抛物线 x2 2py p 0 的焦点 F 的直线 l 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 交其准线于点 C 若 BC BF 且 AF 4 2 则 p 56 2014 河南二模 已知椭圆的左焦点为 F 右顶点为 A 抛物线 y2 a c x 与椭圆交于 B C 两点 若四边形 ABFC 是菱形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 B C D 57 2014 北京 已知椭圆 C x2 2y2 4 1 求椭圆 C 的离心率 2 设 O 为原点 若点 A 在椭圆 C 上 点 B 在直线 y 2 上 且 OA OB 求直线 AB 与圆 x2 y2 2 的位 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三 弦三 弦为为直径成直径成圆圆 找 找圆圆心 作准心 作准线线垂垂线线 58 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 x2 1 直线 m 的方程为 x 过双曲线的右焦点 F 的直线 l 与双曲线的右支 相交于点 P Q 两点 以 PQ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m 相交于 M N 记劣弧 MN 的长度为 n 则的值 为 59 2013 嘉兴模拟 己知抛物线 y2 4x 的焦点为 F 若点 A B 是该抛物线上的点 线段 AB 的中点 M 在抛物线的准线上的射影为 N 则的最大值为 四 线段比例关系得出坐标关系 60 2014 钟祥市模拟 已知双曲线 E 1 a 0 的中心为原点 O 左 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离心率为 点 P 是直线 x 上任意一点 点 Q 在双曲线 E 上 且满足 0 1 求实数 a 的值 2 证明 直线 PQ 与直线 OQ 的斜率之积是定值 3 若点 P 的纵坐标为 1 过点 P 作动直线 l 与双曲线右支交于不同两点 M N 在线段 MN 上取异于点 M N 的点 H 满足 证明点 H 恒在一条定直线上 注意第三问在得到坐标关系后对等式关系进行的特殊处理 五 抛物五 抛物线线性性质质 定 定义义 的 的应应用用 61 抛物线 y2 4x 的焦点为 F 准线为 l 点 M 4 4 是抛物线上一点 则经过点 F M 且与 l 相切的圆 共有 个 62 已知抛物线 C x2 4y 的焦点为 F P 是抛物线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 直线 PF 与抛物线另一交点为点 Q 设 l 是过点 P 的抛物线的切线 l 与直线 y 1 和 x 轴的交点分别为 A B 1 求证 AF PQ 2 过 B 作 BC PQ 于 C 若 PC QF 求 PQ 六 求六 求圆圆恒恒过过定点定点问题问题 方法一 一般情况下 根据二次曲线对称性 定点在方法一 一般情况下 根据二次曲线对称性 定点在 x 轴上轴上 63 2014 韶关一模 设抛物线 y2 2px p 0 的焦点为 F 点 线段 FA 的中点在抛物 线上 设动直线 l y kx m 与抛物线相切于点 P 且与抛物线的准线相交于点 Q 以 PQ 为直径的圆记为 圆 C 1 求 p 的值 2 试判断圆 C 与 x 轴的位置关系 3 在坐标平面上是否存在定点 M 使得圆 C 恒过点 M 若存在 求出 M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说明理 由 方法二 求出直径端点坐标 得出圆直径方程 使该二次方程的系数为方法二 求出直径端点坐标 得出圆直径方程 使该二次方程的系数为 0 64 已知 F 1 0 直线 l x 1 P 为平面上的动点 过点 P 作 l 的垂线 垂足为点 Q 且 求动点 P 的轨迹曲线 C 的方程 设动直线 y kx m 与曲线 C 相切于点 M 且与直线 x 1 相交于点 N 试问 在 x 轴上是否存在一 个定点 E 使得以 MN 为直径的圆恒过此定点 E 若存在 求出定点 E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方法三 看直线斜率不存在和为方法三 看直线斜率不存在和为 0 两种特殊情况 进行猜想 在为两种特殊情况 进行猜想 在为 K 的情况中进行证明的情况中进行证明 65 2014 凉州区二模 已知椭圆 C 1 a b 0 的离心率为 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 抛物线 y2 4x 的焦点 F 恰好是该椭圆的一个顶点 求椭圆 C 的方程 已知圆 M x2 y2 的切线 l 与椭圆相交于 A B 两点 那么以 AB 为直径的圆是否经过定点 如 果是 求出定点的坐标 如果不是 请说明理由 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 求点求点轨轨迹的形状或方程迹的形状或方程 66 2011 湖北模拟 已知定点 F1 2 0 F2 2 0 N 是圆 O x2 y2 1 上任意一点 点 F1关于点 N 的对称点为 M 线段 F1M 的中垂线与直线 F2M 相交于点 P 则点 P 的轨迹是 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D 圆 67 双曲线 M 1 a 0 b 0 实轴的两个顶点为 A B 点 P 为双曲线 M 上除 A B 外的一个 动点 若 QA PA 且 QB PB 则动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医药公卫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考核试题(附答案)
- 阿尔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点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武汉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杭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球馆兼职合同范本
- 电子类购销合同范本
- 码头固定吊车合同范本
- 2025年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ECRS原则课件教学课件
- 外伤出血急救课件
- 2024年辽源市应急管理局招聘应急管理专员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创业:道与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基孔肯雅热医疗机构门诊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二)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
- 【高考生物】2026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单元 第16课时 细胞的增殖含答案
- 中职教师培训课件
- (高清版)DG∕TJ 08-15-2020 绿地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