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秋水课时训练.doc_第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秋水课时训练.doc_第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秋水课时训练.doc_第3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秋水课时训练.doc_第4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秋水课时训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秋水课时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35分)1. (5分)解释句中划线文言虚词的意思之:安陵君受地与守之_此庸夫之怒也_已而之细柳军_愚以为宫中之事_愿陛下亲之信之_2. (20分)翻译下列句子。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2)非梧桐不止。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3. (5分)读课文秋水,填写。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_,_。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_,_,_。”4. (5分)请你谈谈读完秋水这则寓言后受到的启示。二、 精彩段落 (共1题;共19分)5. (19分)阅读课文答司马谏议书第3段,完成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_胥怨者民也 _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_则非某之所敢知 _(2)翻译下列句子。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3)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作者写到“盘庚之迁”有什么目的?三、 类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2012山东)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宋昭公出亡(1),至于鄙(2),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3)得反国。(节选自刘向新序)注释:(1)出亡:失国后逃亡。(2)鄙:边境。(3)卒:终于(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四境之内 四境之内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谄谀者众也 谄谀 (2)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3)(甲)文写邹忌以说理的方法委婉进谏;(乙)文则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35分)1-1、2-1、2-2、2-3、2-4、3-1、4-1、二、 精彩段落 (共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