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_第1页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_第2页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_第3页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_第4页
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 1 11 1 设计基本资料设计基本资料 近期规模 1 万 m3 d 水处理构筑物按照近期处理规模进行设计 水厂的主要构筑物分为 1 组 第二章第二章 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 2 12 1 设计基本资料设计基本资料 水处理构筑物类型的选择 应根据原水水质 处理后水质要求 水厂规模 水厂用地面积和地形条件等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初步选定方案如下 取水 一级泵站 管式静态混合器 竖井式絮凝池 斜管沉淀池 重力无阀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消毒剂 第三章第三章 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3 13 1 一级泵站一级泵站 1 一泵房吸水井 水厂地面标高 0 000m 河流洪水位标高为 1 000m 枯水位标 高为 6 000m 设计一泵站吸水井底标高为 8 000m 进水管标高为 7 000m 一泵站吸水井顶标高为 0 500 米 宽为 6m 长度 20m 分 为两格 2 一泵房 一泵房底标高为 9 000m 一泵房顶标高为 6 500m 3 23 2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溶液池的底坡不小于 0 02 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 100mm 的排渣 管 池壁需设超高 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 为 便于投置药剂 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上或半地下为 宜 池顶宜高出地面 1 0m 左右 以减轻劳动强度 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来防腐 已知条件已知条件 水厂构筑物设计流量 Q 10000m3 d 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 参考 有关水厂的运行经验 选精致硫酸铝为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为 30mg L 精致硫酸铝投加浓度为 10 采用计量投药泵投加 计算过程计算过程 1 溶液池容积 W1 W1 uQ 417bn 式中 u 混凝剂 精致硫酸铝 的最大投加量 30mg L Q 处理的水量 416 67m3 h b 溶液浓度 按商品固体重量计 10 n 每日调制次数 2 次 所以 W1 30 416 67 417 10 2 1 5 m3 溶液池容积为 2 m3 有效容积为 1 5 m3 有效高度为 1m 超高 为 0 3m 溶液池的形状采用矩形 长 宽 高 1 5 1 0 1 3m 置 于室内地面上 池底坡度采用 0 03 溶液池旁有宽度为 1 5m 工作台 以便操作管理 底部设放空管 2 溶解池 搅拌池 容积 W2 W2 0 3W1 0 3 1 5 0 45 m3 其有效高度为 0 5m 超高为 0 3m 设计尺寸为 1 0 1 0 0 8m 池底坡度为 3 溶解池池壁设超高 以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溶解 池为地下式 池顶高出地面 0 5m 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条件 由于药液具有腐蚀性 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以及配件都 采用防腐措施 溶液池和溶解池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内壁涂 衬以聚乙烯板 为增加溶解速度及保持均匀的浓度 采用机械搅拌设备 使用 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 3 加药间和药库 加药间和药库合并布置 布置原则为 药剂输送投加流程顺畅 方便操作与管理 力求车间清洁卫生 符合劳动安全要求 高程布置符 合投加工艺及设备条件 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量的期间的 15 30 天 的用量计算 混凝剂为精制硫酸铝 每袋的质量为 40kg 每袋的体积为 0 5 0 4 0 2 m3 投药量为 30g m3 水厂设计水量为 416 67m3 h 药剂堆放高度为 1 5m 药剂贮存期为 30d 硫酸铝袋数 N 24Qut 1000W 24 416 67 30 30 1000 40 225 袋 有效堆放面积 A NV 1 5 1 e 225 0 5 0 4 0 2 1 5 0 8 7 5 3 33 3 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式静态混合器 计算过程计算过程 1 设计流量 每组混合器处理水量为 10000 m d 416 7m h 0 116 m s 333 2 水流速度和管径 由流量为 416 7 m h 查水力计算表得 v 1 21m s 管径 350 3 mm 1000i 6 09 3 43 4 栅格絮凝池栅格絮凝池 3 4 1 反应设备的设计 在絮凝池内水平放置栅条形成栅条絮凝池 栅条絮凝池布置成 多个竖井回流式 各竖井之间的隔墙上 上下交错开孔 当水流通 过竖井内安装的若干层栅条或栅条时 产生缩放作用 形成漩涡 造成颗粒碰撞 栅条絮凝池的设计分为三段 流速及流速梯度 G 值逐段降低 相应各段采用的构件 前段为密网 中段为疏网 末段不安装栅条 3 4 2 平面布置及尺寸确定 水厂设计流量为 Q 10000m3 d 0 116m3 s 设絮凝时间为 12min 得絮凝池的有效容积为 V 0 116 12 60 83 52m3 设平均水深取 4 5m 得池的面积为 A 18 56m2 5 4 52 83 竖井流速取 0 12m s 得单格面积为 f 0 93m2 取 0 93m2 12 0 116 0 设每格宽 0 93m 边长采用 1 0m 则每格面积为 0 93m2 由此得分格数为 n 20 93 0 56 18 为配合沉淀池尺寸 采用 23 格 实际絮凝时间为 t 848s 14 1min 116 0 235 493 0 0 1 池的平均有效水深为 4 5m 取超高 0 45m 泥斗深度 0 65 得池总高度为 H 4 5 0 45 0 65 5 6m 平面布置形式 采用 23 格 如下图 1 所示 图 1 栅条絮凝池平面示意图 竖井尺寸采用 1 0m 0 93 内墙用木板厚度取 0 03m 外墙厚 度取 0 2m 池子总长 L 0 93 6 0 03 5 0 2 2 6 13m 取 6 0m 宽 B 1 0 4 0 03 3 0 2 2 4 5m 絮凝池分为三段 前段放密栅条 过栅流速 竖井平均流速 1 0 25 vm s 栅 1 0 12 vm s 井 中段放疏栅条 过栅流速 竖井平均流速 2 0 22 vm s 栅 2 0 12 vm s 井 末段不放栅条 竖井平均流速 0 12 m s 前段竖井的过孔流速为 0 3 0 20m s 中段 0 2 0 15m s 末段 0 1 0 14m s 过栅流速 前段 0 30 0 25m s 中段 0 25 0 22m s 3 4 3 栅条设计 选用栅条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断面为矩形 厚度为 50mm 宽 度为 50mm 前段放置密栅条后 竖井过水断面面积为 A1 0 464m2 1V Q 25 0 116 0 竖井中栅条面积为 A1 栅 0 93 0 464 0 466m2 单栅过水断面面积为 a1 1 0 0 05 0 05m2 所需栅条数为 n 0 466 0 05 9 32 取 10 根 1 1 a A 两边靠池壁各放置栅条 1 根 中间排列放置 8 根 过水缝隙数为 9 个 平均过水缝宽 S1 930 10 50 9 0 048m2 实际过栅流速 V 0 116 9 0 048 1 0 0 27m s 1 中段放置疏栅条后 竖井过水断面面积为 A2 0 53m2 2V Q 22 0 116 0 竖井中栅条面积为 A2 0 93 0 53 0 4m2 单栅过水断面面积为 a2 1 0 0 05 0 05m2 所需栅条数为 n 0 4 0 05 8 0 取 8 根 2 2 a A 两边靠池壁各放置栅条 1 根 中间排列放置 6 过水缝隙数为 7 平均过水缝宽S1 930 8 50 7 0 076m2 实际过栅流速 v2 0 116 7 0 076 1 0 0 22m s 3 4 4 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竖井隔墙孔洞的过水面积 流速 流量 孔洞高度 h 宽 面积 过水洞流速按进口 0 3m s 递减到出口 0 1m s 计算 得各过水洞的尺寸流速如下表 分格编 号 1234567 孔洞高 宽 0 39x1 00 41x1 00 44x1 00 48x1 00 52x1 00 55x1 00 57x1 0 第 一 段 流速 m s 0 30 280 260 240 220 210 20 分格编 号 891011121314 孔洞高 宽 0 57x1 00 60 x1 00 64x1 00 68x1 00 73x1 00 75x1 00 77x1 0 第 二 段 流速 m s 0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5 分格编 号 15161718192021 孔洞高 宽 0 83x1 00 83x1 00 89x1 00 89x1 00 97x1 00 97x1 01 05x1 0 流速 m s 0 140 140 130 130 120 120 11 分格编 号 22 孔洞高 宽 1 16x1 0 第 三 段 流速 m s 0 10 3 4 5 各段水头损失 22 12 1212 22 vv hhhm gg 式中 h 各段总水头损失 m h1 每层栅条的水头损失 m h2 每个孔洞的水头损失 m 栅条阻力系数 前段取 1 0 中段取 0 9 1 孔洞阻力系数 取 3 0 2 竖井过栅流速 m s 1 v 各段孔洞流速 m s 2 v 中段放置疏栅条后 1 第一段计算数据如下 竖井数 7 个 单个竖井栅条层数 3 层 共计 21 层 过栅流速 0 258m s 1 v 栅 竖井隔墙 7 个孔洞 过孔流速分别为v1 孔 0 30m s v2 孔 0 28m s v3 孔 0 26m s v4 孔 0 24m s v5 孔 0 22m s v6 孔 0 21m s v7 孔 0 20m s 则 22 12 1212 22 vv hhh gg 21 1 0 3 0 7 8 92 258 0 2 8 92 2 021 0 22 0 24 0 26 0 28 0 3 0 2222222 0 53m 第二段计算数据如下 竖井数 7 个 每个设置栅条板 2 层 总共栅条板层数 14 过栅流速 0 23m s v2栅 竖井隔墙 7 个孔洞 过孔流速分别为v1 孔 0 20m s v2 孔 0 19m s v3 孔 0 18m s v4 孔 0 17m s v5 孔 0 16m s v6 孔 0 15m s v7 孔 0 15m s 则 22 12 1212 22 vv hhh gg 14 0 9 3 0 7 8 92 23 0 2 8 92 15 0 15 0 16 0 17 0 18 0 19 0 2 0 2222222 0 25m 2 第三段计算数据如下 水流通过的孔洞数为 8 过孔流速为v1 孔 0 14m s v2 孔 0 14m s v3 孔 0 13m s v4 孔 0 13m s v5 孔 0 12m s v6 孔 0 12m s v7 孔 0 11m s v8 孔 0 10m s 则 2 2 22 2 v hh g 3 0 5 8 92 10 0 11 0 12 0 12 0 13 0 13 0 14 0 14 0 22222222 0 09m 3 4 6 各段停留时间 第一段 t1 253s 4 2min Q V1 116 0 75 493 0 0 1 第二段 t2 253s 4 2min Q V2 116 0 75 493 0 0 1 和第三段 t3 288s 4 8min Q V3 116 0 85 493 0 0 1 3 4 7 水力校核 G h T 当 T 20 C 时 3 1 10 Pa s A 表 4 水力校核表 段号停留时间 s 水头损失 m G S 1 12530 5382 7 22530 2556 8 32880 0932 7940 8759 8 GT 59 8 794 4 75 104在 10000 100000 之间 符合水力要求 3 53 5 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 区区区区区 区区区 区区区 区区区 区区区 区区区区区 3 5 13 5 1 池体设计计算池体设计计算 1 已知条件 单组构筑物进水量 Q 10000 m d 416 7m h 0 116 33 m s 3 颗粒沉降速度 0 35 mm s 2 设计采用数据 清水区上升流速 v 2 5 mm s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 管厚为 0 4mm 边距 d 30mm 水 平倾角 60 3 清水区面积 A Q v 0 116 0 0025 46 4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 积按 3 计 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 A 46 4 1 03 47 8 为了配水均匀 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 6m 8m 使进水区沿 6m 短一 边布置 4 斜管长度 l 管内流速 v0 v sin 2 5 sin60 2 5 0 866 2 89mm s 斜管长度 l 1 33 v0 sin d cos 1 33 2 89 0 35 0 866 30 0 35 0 5 607mm 考虑管端紊流 积泥等因素 过渡区采用 250mm 斜管总长 l 250 607 857mm 按 1000mm 计 5 池子高度 采用保护高度 0 3m 清水区 1 2m 布水区 1 5m 穿孔排泥斗槽高 0 8m 斜管高度 h l sin 1 sin60 0 87m 池子总高 H 0 3 1 2 1 5 0 8 0 87 4 67m 6 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墙 排泥采用穿孔管 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 7 复算管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Re Rv0 式中水力半径 R d 4 30 4 7 5mm 0 75cm 管内流速 v0 0 289 cm s 运动黏度 v 0 01cm s 当 t 20 时 Re 0 75 0 289 0 01 21 7 沉淀时间 T l v0 1000 2 89 5 8min 沉淀时间 T 一般 4 8min 3 5 2 配水槽 配水槽宽 b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