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农业实施方案_第1页
建设节约型农业实施方案_第2页
建设节约型农业实施方案_第3页
建设节约型农业实施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建设节约型农业实施方案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需求将迅速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因此,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县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特制定县创建节约型农业实施方案。一、基础情况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全县幅员面积 3685 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辖 5 镇 11 乡,148 个行政村。县属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全县土壤种类分为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及盐碱土五类,其中黑土占总面积的%。土质疏松,表土层一般在25cm 左右,有机质含量一般在 3%左右;在宜于作物生长的59 月份,光生理辐射、日照时数占全年的 47%。年有效积温 2450,积温全部集中在 59 月份,这个时期降雨量占全年的%,无霜期 120-125 天左右,初霜一般在 9 月 15日。县内降雨量年内及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平均降雨为460mm,降雨量多集中在 68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县主要河流有四河一川,均为季节性河流,其中乌裕尔河贯2 / 4穿全境。地下水资源不足,且埋藏较深,一般在 130160米之间,最深达 250 米。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县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二、奋斗目标及发展重点奋斗目标:县是农业大县,经过近 20 年的生态农业建设,的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变。通过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逐渐摸索节约型农业建设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县森林植被占 12%,森林植被的增加,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的采用,使县坡耕地泥沙流失量减少 88%,径流减少 78%,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个百分点,风速降低 58%,空气湿度提高1014%,蒸发量减少%。全县共兴修水库 9 座,塘坝1352 座。但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的基本县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县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全县上下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用大力气抓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3 / 4发展重点:、大力推广秸秆利用。抓紧启动秸秆能源利用、秸秆过腹增值、秸秆材料和秸秆粉碎还田等重点节能工程。提高玉米、大豆等秸秆的利用率,通过秸秆粉碎还田、发展畜牧业实现过腹增值等办法,使秸秆的利用率逐年提高。212 下一页 005 年预计秸秆总产量 59 万吨,秸秆利用量 32 万吨,利用率为 54%;XX 年预计秸秆总产量为 67万吨,秸秆利用量 50 万吨,利用率为 75%;预计到 2020 年秸秆总产量将达到 78 万吨,秸秆利用量 70 万吨,利用率将达到 90%以上。大力节约用水。继续抓好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全县节水喷灌面积达到 150 万亩以上。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力度。抓好抗早水源建设,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实施“百库千塘万眼井”工程。抓好人工增雨设施建设,建立乡镇人工影响天气基地 16 处,购进车载火箭发射器和高炮等人工降雨设施,提高我县整体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程进行生产,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到 XX 年全县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达到 270 万以上。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宣传和鼓励农民多用农家肥,亩均施用农家肥立方米以上,这样既减少了化肥用量,节约了资源,又培肥了地力。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从科学高效持续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入手,大力推广将日光温室、厕所、4 / 4节能猪舍、沼气池结合在一起的“四位一体”模式和将太阳能猪舍、厕所、沼气池结合在一起的“三位一体”模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农村燃料、肥料、饲料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日益完善。到 XX 年,全县将完成“三位一体” 、 “四位一体”沼气池建设 10000 个。通过农村能源建设将形成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实现无废物生产和对人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这样既可以提高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又美化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为农村和农民走上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拓一条新的途径。节约用地。在节约土地方面。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土地法规,继续实行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