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部分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部分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部分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4页
部分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在仓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B . 海鸥伸吟着,在大海上飞撺C .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D . 把这些大块的霏翠摔成尘雾和粹沫2. (2分)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集,共收录10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书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B . 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其中有一篇记录了鲁迅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的事,非常富有童年气息。C . 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作品以一个早熟、聪慧而又童稚未消的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来回忆往事,记录了她在爱与离别中懵懂成长的过程。D . 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3. (2分)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B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D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与君离别意,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_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_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_) (4)金沙水拍云崖暖,_。(毛泽东七律长征) (5)庭下如积水空明,_ , _。_(作者)记承天寺夜游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 , _。 三、 书写 (共1题;共7分)5. (7分)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我们要经受毅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而不至于老大徒伤悲。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1)句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_。(2)句中有一个别字,应该把_改为_。(3)句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_”和“_”互换。(4)句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把_改为_。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笼中鹦鹉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耶!”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注释】畜:养。熙宁:宋神宗年号。系狱:拘禁于牢房。堪:忍受。感悟:感触和觉悟。(1)下列句子中“何”的用法与“何其乐耶!”中“何”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乐可言?B . 吏呼一何怒!C . 何忧令名不彰邪?D . 潮头更大,何耶?(2)翻译文中划线句。段大感悟,即日放之。(3)鹦鹉认为自己“何乐可言?”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 (4)下列各项对这则寓言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物质条件再丰厚,也代替不了自由带来的快乐。B . 自由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动物,都是最可贵的。C . 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D . 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快乐。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7. (10分)下面是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中的诗句,请阅读它,并根据相关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浔阳楼题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1)题写诗词的这位英雄好汉是谁? (2)请概括这位英雄浔阳楼题写反诗的故事情节。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个人能有成就,首先是因为他对那件事有兴趣。兴趣是什么呢?就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种本能。孩子对糖块有兴趣,老人对忆旧有兴趣。人们对休闲、娱乐、美食、华服有兴趣,更对学习、开拓、创造有兴趣。兴趣是人的天性,人要学会发现兴趣,保护兴趣,扩大兴趣。“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兴趣是寂夜里飘着的萤火虫,常在你不经意时灵光一闪,有人及时捕捉到了自己的兴趣,有人却在兴趣敲门时木然无应,错过了机遇。歌德的父亲安排歌德学法律,他却对文学、科学有兴趣;伽利略的父亲安排伽利略学医学,他却对物理、天文有兴趣。每一届诺贝尔奖公布后,记者总要向得主提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对它感兴趣”。达尔文小时候对生物有兴趣。一次,他在野外看见一只未见过的甲虫,就用右手捉住;又见一只,即用左手捉住。这时又发现第三只,情急之下他将一只放入口中,腾出手来去捉第三只。不想嘴里那只甲虫放出一种辛辣刺激的液体,他“哇”地一声,三只全跑了。可以看出,这时他的兴趣还是一种孩童式的天性。但是,由此出发,他后来毅然参加了贝格尔舰的环球考察,一走五年。每到一地,就采挖生物标本,托运回国。五年后,他定居伦敦郊外潜心研究这些资料,冷板凳一坐就是20年。1859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创立了进化论。对于达尔文而言,是目标和毅力巩固和延伸了他的兴趣。可见,要取得成就,还得将它转化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兴趣还得转化为一种责任,必得担大责,才能有大成。比如许多文学少年,当初只是因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而对文学产生兴趣。但真正要成为大作家,如鲁迅,则非得有为时代、为民众立言的责任心不可。至于说到社会活动家,更是要心忧天下,以身许国。兴趣只有在注入了毅力和责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风雨,破逆境,到达胜利的彼岸。总之,兴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种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先得找见自己的兴趣是瓜还是豆。只要我们像达尔文、鲁迅一样,一开始就认定要收获硕果,栉风沐雨几十年,就一定能享受到秋收的喜悦。(1)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论点。(2)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9. (18分)阅读下文,的哈问题一个“兵”的军营在英德的大山深处,一座神秘的军营里,20年前部队早已撤离,是谁还在天天吹响嘹亮的军号?一点七米左右的身高,黝黑的脸膛上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穿一套橄榄绿军装,腰系皮带,头戴钢盔,骑一辆军牌摩托车,威风凛凛地巡逻,这就是郭孔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老郭管理守护的兵营坐落在东水村再角山山麓,周围是连绵的丘陵和参差错落的村庄。老郭一家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当时部队的一处连部,周围种满了瓜菜果木,一株高高的白杨树上悬挂着一个高音喇叭;院子大门两边插着两面红旗,旁边的宣传栏上用粉笔写着“进军营,讲文明,讲礼貌”的标语以及每天播放军号的时间;院子正中的木桩上插着一面鲜艳的国旗。当地群众说,老郭每周都要举行一次奏国歌升旗仪式,有时他的一家人参加,有时附近的村干部和村民也自发前来参加。总之这里的一切设施和氛围,都保持着部队的习惯,从而使周围的村民群众强烈地感觉到:部队还在身边。谈起对部队和军营的情结,老郭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他的家就在军营附近的郭屋村,军营的前身驻扎着解放军某部一个炮兵团,郭孔孙从小就伴随着军号成长,耳濡目染人民子弟兵严明的纪律和拥政爱民的优良品质。当时部队的一个连与郭屋村挂钩联系,部队的领导喜欢上郭孔孙的聪明能干和做事的责任心,把他抽调到部队做木工电工,一干就是十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部队撤离驻地,郭孔孙跟随部队在外多年。到20世纪8 0年代末,部队委派他回到驻地看守军营,每月发给600元的生活补贴,郭孔孙于是带着老婆孩子住进了军营,开始了他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工作生活。一晃十五六年过去了,郭孔孙从英姿勃发的青年步入到不惑之年。他的儿女们大都在外面结婚成家,儿女劝父亲放弃这份清贫艰苦的工作,随他们到城里生活,郭孔孙婉言谢辞了。为了补贴家用,郭孔孙夫妻俩在住所的周围耕田种地种果木,饲养鸡鸭,把军营打扮得绿韵盎然,鸟语花香。郭孔孙说,最难忘怀的是部队战友的到来。每年的下半年,一批批曾经在这里服役的指战员千里迢迢回访参观,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故地重游,吃上两顿老郭为他们做的饭菜,走一圈他们挥洒过青春汗水的地方,聆听着昂扬激越的军号广播,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无限的感慨。这些回访的战友离开时几乎都说:“老郭,放军号,为我们送行!”“我会一直坚守下去的,”郭孔孙坚定地说,“直到部队规定的退岗年龄!”郭孔孙管理守护的军营有四个点,相距一二十公里,横跨东华横石水两个镇,营地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并有大量的竹木。要把这些房地物产管护好,是一件艰巨与繁重的工作,郭孔孙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干劲。首先是必须保证每天三次的广播时间,每天广播时间分别为早上五时半,中午十一时半,傍晚五时半,每次三四十分钟,不管是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必须做到依时准确,十多年来,他几乎没有错过一次。因此,附近的村民和学校师生都把军营的广播作为作息上课、校对钟表的依据,军号广播响起,就知道是什么时间了。其次是必须保证部队物产的完整不损失,郭孔孙每三天骑着摩托车四个点巡逻一次,每次来回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选自广州日报有删节)(1)下面对本篇通讯分析、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A . 这个军营,曾经有大批的军人在此服役,在此挥洒汗水,现在,无论是设施,还是氛围,都一直保持着部队的习惯。B . 在文章正面描写的老郭每周举行一次的升旗的仪式中,他的家人甚至村干部和村民有时都会自发来参加,这些着实让我们感动。C . 老郭在此地驻守,自己认为最难忘怀的就是每年的下半年会有大量的军人来此地参观,来聆听昂扬激越的军号广播。D . 就是因为老郭风雨无阻的准时准点地每天进行三次广播,附近的村民和学校才把广播作为时间依据,甚至作为校对钟表的依据。E . 本通讯中的这个“兵”,为军队付出了大半的人生,他所代表的军人对军队这种难以忘怀的情怀,充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每个人都会为之动容。(2)“英德的大山深处,一座神秘的军营”,作者为什么称这座军营为“神秘的军营”? (3)新闻背景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人物形象。这篇通讯交代了有关老郭的哪些背景资料?这些资料有什么作用? (4)本篇通讯多角度塑造人物,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好心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书写要求工整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若需出现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