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班中学教学楼设计_第1页
18班中学教学楼设计_第2页
18班中学教学楼设计_第3页
18班中学教学楼设计_第4页
18班中学教学楼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班中学教学楼设计班中学教学楼设计 一 目的一 目的 使学生通过本次设计能够运用所学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的 施工图设计 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了解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二 设计条件二 设计条件 1 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 学校位于城市新建住宅区内 设计地形图如图 1 所示 人人人人 人 190 150 人人人人人人 m m m 15 人人人人 图 1 教学楼设计地形图 2 房间名称和使用面积 房间名称和使用面积 见表 1 表 1 房间名称与使用面积表 房间名称间数每间使用面积 m2 备注 普通教室1856 62 实验室480 90 实验仪器及准备室440 50 音乐教室170 80 乐器室115 20 语音教室180 90 语言教室控制室115 20 每班 50 人 合班教室2150 180供三个班用 放映室兼电教器材 室 230 40 教师阅览室140 50 学生阅览室190 100 书库150 60 科技活动室415 20 党政办公室1314 18 教师办公室1020 左右 教师休息室每层设一间14 18 会议室135 45 保健室215 20 广播室112 16 社团办公室312 16 体育器材室135 45 总务仓库135 45 厕所按规定标准按规定标准 3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 1 教学楼 按设计 2 传达值班室 20 m2 3 食堂 140 m2 5 开水房 25 m2 6 汽车库 60 m2 7 自行车棚 90 m2 8 运动场地 设 250 400m 环形跑道 附 100m 直跑道 的田径场一个 篮球场 2 个 排球场 1 个 9 绿化用地 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按每生不下于 1 m2计算 4 建筑标准 建筑标准 1 层数 1 5 层 2 净高 普通教室 3 4m 实验室 3 4m 合班教室 3 6m 阶梯教室后部 2 2 m 办公用房 2 8m 3 耐火等级 二级 4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5 卫生标准 室内水冲式厕所 教职工和学生分设 男女比例 1 1 厕所卫生器具 指标 女生每 25 人设一个大便器 或者 1100mm 的长大便槽 男生按每 50 人设一个大 便器 或者 1100mm 的长大便槽 1000mm 长的小便槽计算 每 90 人应设一个洗手盆 或 600mm 盥洗槽 厕所内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三 设计内容和图纸要求三 设计内容和图纸要求 要求手绘图纸 A2 的 4 6 张 包括总平面图 含 18 个普通教室的教学楼 为教室配套 的卫生间 班主任办公室等 的平 立 剖及大样详图 1 平面图 平面图 各层平面 1 100 或者 1 150 1 确定房间的形状 尺寸 位置 表示固定设备记住要家具布置 注明房间名 称 2 确定门窗大小 位置 表示门的开启方向 3 表示楼梯的踏步 平台及上下行指示线 4 标注三道外部尺寸 细部尺寸 轴线尺寸 总尺寸 其中细部尺寸是指内部 墙段 门窗洞口 墙厚等 标注底层室外台阶 坡道 散水等尺寸 5 标注轴线及轴线编号 门窗编号 剖切符号和详图索引符号等 6 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各层楼面标高 7 注明图名和比例 2 2 屋顶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比例 1 200 1 表示出各坡面交线 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 雨水口 屋面上人孔等位置 标注排 水方向和坡度 2 标注屋面标高 结构上表面标高 标注屋面上人孔等突出屋面部分的有关尺寸 3 标注各转角处的定位轴线及编号 4 外部标注两道尺寸 即轴线尺寸 雨水口到邻近轴线的距离或雨水口的间距 5 标注详图索引符号 注写图名和比例 3 立面图 立面图 主要立面及侧立面 1 100 或者 1 150 1 表示出建筑物外形以及门窗 室外台阶 雨篷 外廊等构配件的形式和位置 注明外墙饰面材料和做法 2 标注边轴线和编号 注明图名和比例 4 剖面图 剖面图 1 2 个剖面图 比例 1 100 或者 1 150 1 剖切到墙的以双粗实线表示 钢筋混凝土部分涂黑表示 可见部分以细实线 表示 2 确定各主要部分的高度和分层情况 以及主要构件的的相互关系 3 表示楼梯的踏步 平台 栏杆扶手 等固定设备 4 标注室内外地面的标高 各层楼面 平台面标高和檐口 屋面标高 5 标注三道尺寸 建筑总高和各层层高 门窗洞口和窗间墙等细部尺寸 6 标注主要轴线及编号 详图索引号 注明图名和比例 5 详图 详图 3 个 比例 1 10 或者 1 20 1 屋顶檐口防水大样详图 檐口形式自定 2 屋面泛水构造详图 画出高低屋面间或者女儿墙与屋面相接处泛水构造 表示出 泛水构造和屋顶各层的构造做法 标注详图符号和比例 3 底层墙体勒脚部位防潮大样详图 标注各层次构造做法和比例 6 总平面图 内容如前所示 总平面图 内容如前所示 比例 1 500 或者 1 1000 绘出 18 班中学校园的平面图 包括各建筑平面形状 绿化区 道路等 并绘出指北针 直径 24mm 细实线绘制 尾部宽度 3mm 7 设计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1 设计说明 包括工程概况 设计标准 建筑做法说明等 2 主要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平均每名学生占建筑面积 平面系数 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3 门窗明细表 内容有编号 名称 洞口尺寸 宽 高 mm 数量等 如表 2 所示 表 2 门窗明细表 门窗编号名称洞口尺寸 宽 mm 高 mm 数量 M 1 C 1 四 参考资料四 参考资料 一 总平面设计图 1 总平面包括建筑用地 运动场地 绿化 后勤等其他用地四类 1 建筑用地 包括教室 实验室 办公室 辅助用房 校园 道路等 建筑用地面积一般占学校用 地面积的 40 50 其中建筑底座所占面积为学校用地的 10 13 其余建筑用地面积 为建筑物周边 道路及附属庭院等 校园内道路一般不小于 2m 入口道路为一般车道时宽度不小于 3 5m 学校最宽道路为 双车道宽度不下于 7m 2 运动场地 中学运动场地不宜小于 3 3m2 每生 中学宜设置 250 400m 环形跑道 附 100m 直跑道 的田径场一个 每 6 个班设一个篮 球场或者排球场 为避免眩光 体育场地朝向一般以长轴为南北向设置 在总平面的布置上 教室 实验室 阅览室等组成教学区 教学区要求安静 朝向好 而音乐室宜和其他教室分离 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组成学校办公区 该区与教学区联系 密切 可以教学区靠近布置或者布置在一栋建筑物内 同时该区与校外联系较多 应设在 靠近出入口的位置 食堂 单身宿舍等为生活辅助部分 一般分散在使用方便有较为隐蔽 的区域 下图为运动场和教学楼平面位置示意图 3 相邻建筑物间距 满足日照要求 相邻建筑物间距实际采用 1 0H 1 2H 武汉 其中 H 为南向前排房屋檐 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 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 对于防火等级为二级的房屋 防火最小间距 6m 此外 在学校建筑中为了防止视线干扰 当两排教室场边相对时 其间距不宜小于 25m 教室长边与运动场间距不宜小于 25m 二 学校教学楼设计 1 普通教室 每班近期为 50 人 远期为 45 人 使用面积 1 12m2 每生 课桌高度 700mm 桌面宽 度为 550 600mm 单人用 1000 1200 双人用 桌面深度 380 420mm 教室层高取为 3 6 3 9m 为宜 每间教室设两个门 应放在教室的前后两端 并距墙角 240mm 门宽度不小于 1000mm 门上应设亮子 门的总高度 2400 2700mm 教室 办公室窗地比一般 1 5 窗高 1500 2400mm 高为 2100 2700mm 为了获得良 好的均匀照度 光线应由学生左侧射入室内 窗洞上口高度取为教室进深的 1 2 单侧采光 或者 1 4 双侧采光 窗台高度一般为 900 1000mm 窗子应布置在房间或者房间开间 的中部 对于内廊式组合的教室 一般在教室内纵墙上设置高窗 高窗底边应距地面 2m 以上 2 实验室设计 实验室基本设备为实验台 演示桌 讲台 黑板等 每个实验室为方便实验室工作 存放仪器和药品 一般需设置一间准备室 准备室内有办公桌 工作台 仪器与药品柜等 面积约为 30 50 m2 实验室第一排实验桌前沿距离黑板不应小于 2 5m 最后一排实验桌后沿距离黑板不应 大于 11m 距离后墙不应小于 1 2m 实验桌排距不应小于 1 2m 实验台间纵向走道宽度 最小值为 600mm 此外 实验室端部与墙面 或者突出墙面的壁柱及设备管道 的净距离 均不小于 550mm 3 音乐教室 最好设在尽端或者顶层 并将窗子开向不至于干扰其他房间的方向 有条件时可将音 乐教室单独设置并与教学区分开 4 语音教室 应选择在教学楼中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 音量应按一个班人数设计 宜采用 双人连桌 条件不足时可采用 3 人或者 4 人连桌 5 多功能大教室 18 班按照 150 人规模设置 每座使用面积 1 m2 考虑到观摩和学习 设计时应适当增 加 10 20 人的容量 1 教室桌椅宜采用固定式 座椅宜采用翻板椅 2 第一排课桌前沿距离黑板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2500mm 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 板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18m 3 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 度 4 座位排距不应小于 850mm 5 纵横向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 900mm 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 550mm 6 座位宽度不应小于 450 550mm 7 为保证每排座位不被遮挡 可做成阶梯教室 一般前 3 5 排为平地 后部可按 每排升高一阶 每阶可升高 80 100mm 8 应设一个电教器材贮存修理兼放映房间 与教室紧密相连 其净宽度为教室长 度的 1 4 1 2 放映室底面标高与最后一排座位地面标高高差不宜小于 1800mm 9 疏散门不应少于 2 个 分散在教室前后端 教室门宽度总和不应小于 0 65m 百 人 6 阅览室 阅览室和书库应设在教学楼僻静的角落或者顶层 避免阳光直射 窗子宜朝北 其他 朝向窗应设遮阳 18 班的书库相当于一间教室面积 阅览室应设于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应分开 教师阅 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 1 3 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 1 12 每个 座位占的面积学生为 1 5 m2 教师一般为每座 2 5 3 5 m2 三 办公 生活 辅助用房设计 1 办公用房 教学办公要求与教室联系紧密 环境安静 行政办公以对外为主 因此教学办公用房 多设在教学楼内 行政办公用房独立设置 宜位于学校校门附近 办公用房若设在教学楼 内时 宜集中布置在教学楼的一端 此时教学办公用房可组合在行政办公用房之上 而构 成教学楼的办公区 也可以将办公用房统一设在教学楼的底层 中学每班 3 个老师 每人 约占 4 0 m2 常用办公室开间 3300 3600mm 进深 5100 6600mm 层高 3000 3600mm 办公室家具布置图 2 厕所设计 厕所不宜设在主楼梯旁及人流集中的地方 通常设在走廊的尽端及两排楼中间的连接 处 教室厕所宜和学生的分开设置 一般可靠近办公用房附近设置 厕所一般设在教学楼的北面或者西面 通常设置前室 并设置双重门 前室深度一般 不小于 1500 2000mm 厕所地坪标高一般比其他地面低 20 30mm 并用设置地漏 为节约立管 男女厕所一般并排设置 通常设备沿横墙排列 厕所蹲位平面布置图 厕所蹲位平面布置图 厕所蹲位平面布置图 小便器布置示意图 四 门 楼梯 1 门厅 门厅中学一般为 0 06 0 08 m2 每生 当教学楼为内廊式还要大些 外廊式时面积可小 些 甚至不设门厅 门厅宽度一般为 4 5 9m 按照防火规范要求 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 不得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走道 楼梯等疏散宽度的总和 2 走道 一般内走道宽度 2 1 3m 外走道为 1 8 2 4m 门多设计成向内开启 走道的长度满 足疏散的要求 耐火极限为一二级的建筑中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门距离 该出口或楼梯的最大允许距离 35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者尽端房门距离楼梯口或者外出口 间最大允许距离 22m 如设外走道 各房间间干扰少 通风和采光好 但交通面积增加 为保证安全 外栏 杆高度中学 1 1m 且应采用实心栏板或者垂直栏杆避免攀登 为使走道即时排除雨水 走道地面应比室内地面略低 20mm 坡度向外 3 楼梯 为保证主要房间朝向好 楼梯多半置于朝向较差的一面 或者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 此外楼梯应该尽量靠近外墙 以便直接采光 楼梯间靠墙一侧也应该设置扶手 以保证疏 散安全 顶层水平栏杆应加至 1 1 1 2m 高 楼梯宽度和走道宽度类似 主要根据使用性质 人流股数 防火规范来确定 根据防 火规范 楼梯宽度不小于按表 3 规定的净宽度指标计算后选用 每跑楼梯最大净宽度一般 不应超过 2 2m 四股人流 疏散楼梯每跑净宽度不应小于 1 1m 两股人流 表 3 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 耐火等级 层数 宽度指标 m 百人 一 二级三级四级 一 二层 0 650 751 00 三层 0 751 00 四层 1 001 25 注意 1 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本表规定计算 当每层人数不等时 其总宽度可分层计算 下层楼 梯的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 每层疏散门和走道的总宽度按本表规定计算 3 底层外门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者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 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 可按本 层人数计算 教学楼中常用楼梯间开间为 3m 3 3m 3 6m 3 9m 4 2m 多为平行双跑楼梯 当开间 超过 4 5m 时 多为双分或者双合式楼梯 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要求和防火要求确定 对于使用人数少且面积不大的建筑 在 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 在符合表 4 的条件下 可以只设一部楼梯 通常情况下 公共建筑 至少设置两部或者两部以上的楼梯 表 4 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条件 耐火等级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 m2 人数 一 二级二 三层4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 和不超过 100 人 三级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