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1页
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2页
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3页
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4页
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年级四年级 渔歌子渔歌子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夏县二小 王秀珍 一 教材简析一 教材简析 渔歌子 是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单 元的主题是田园生活 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 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 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翁卷 范成大 张志和以凝练的语言再现古老 的乡村 田园的意趣 张志和既是诗人 又是画家 因此他笔下是 一片画意诗情 全诗动静结合 意境优美 用词活泼 情趣盎然 全诗不仅画面美 而且情意浓 张志和十六岁 举明经 曾献策肃 宗令招待翰林 后被贬官 不再复仕 在湖州隐居五年 后来到会 稽隐居 十载后再回湖州 写下经典的千古绝唱 渔歌子 倾吐了他对悠闲生活浓浓的眷恋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 三学段的衔接期 学生的求知欲强 他 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 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学生已学习 了本组的前两首古诗 在课外也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对于 田园生活 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诗歌凝练的语言 丰富的画面及深刻的内涵如何把握还不是很熟悉 所以通过本课 我们应加强对学生方法的掌握 以便今后的古诗词学习 三 教学目标三 教学目标 1 认识 4 个生字 塞 箬 笠 蓑 会写 箬 笠 蓑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感知词中的色彩美 欣赏词中的画面 美 并从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2 3 了解作者生平资料 在角色体验与情境创设的应和中揣摩 领悟词人 不须归 的真正含义 4 通过欣赏经典诗词中所描绘的江南美景 学生产生热爱大自 然的情趣 具有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愿望 四 教学重点四 教学重点 品味词的语言 还原 丰富词的画面 走进词人内心 五 教学难点五 教学难点 抓住词眼 不须归 展开教学 理解 不须归 的真正含义 六 教学准备六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词人的资料 复习有关词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 七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课前活动 孩子们 今天上课前我们不背古诗 做一个游戏 好吗 注意 听要求 看大屏幕上的词语 老师只让大家齐读一遍 比一比 谁 记的词语最多 课件出示 同学们表现真棒 发现了吗 只要你 注意力集中了 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的 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 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一 回顾旧知 猜题导入一 回顾旧知 猜题导入 1 同学们 本学期我们接触到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它就是与 诗齐名的 词 大家还记得哪一首吗 记忆真好 一起来背一次 忆江南 2 关于词 你有哪些了解呢 谁来说说 3 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词 板书 渔歌子 看老师写 课题 来 齐读课题 渔歌子 是词牌名 所以这个 子 在这里 不能读轻声 应该读三声 记住了吗 再一起读一次 这首词的词牌 又是这首词的题目 就像 忆江南 样 它还 3 能表现词的内容 那么 你来猜猜 渔歌子 是写什么的 4 说得很好 渔歌子 又名 渔父 意思是打鱼人或垂钓者 唱的歌 接下来 就让我们走进 渔歌子 走进张志和 二 扫清障碍 读出节奏二 扫清障碍 读出节奏 1 课件 出示整首词 这就是 渔歌子 谁来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要注意听 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生读 2 课件 出示学路指导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10 页 自由朗 读这首词 提示 仔仔细细读上两遍 第 1 遍读准字词 做到字正 腔圆 第 2 遍要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 看图认读 箬笠 蓑衣 根据注释或插图来理解 记住它们 的区别 3 字词大家都认识了 我相信再读这首词的时候一定会小手如林 诗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 它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所以 读得时候要 注意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 谁再来读一读 读出它的节奏和韵味 带停顿符号的课件 1 抽 2 个学生来读 2 师生合作读 2 次 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 我读上句 你们读下句 注意听老师的节奏 3 教给大家一个声音清亮的方法 坐正 挺胸 抬头 看前 面 来 在优美的音乐下 我们美美地齐读一次 注意节奏 三 想象色彩 读出画面三 想象色彩 读出画面 1 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 还是有名的大画家 就连大书法 家颜真卿也这样夸他 说他 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 默读这首词 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 快速圈画出来 白鹭 鳜鱼 桃 花 流水 2 数数 有多少景物 整首词 27 个字就描写了 9 种景物 可 见张志和的文学造诣是极深的 有几处景物还加上了颜色 找到了 吗 标记起来 同学们 还有好几处景物 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姿态 如果是你 你会怎样描绘这些景物呢 可以运用上课前积累的四字词语 如 怎样的西塞山 翠绿的西塞山 粉红的桃花 微微的斜风 4 凉凉的细雨 鲜美的鲑鱼 时快时慢的流水 3 想象描绘 师 经过大家这么一描绘 这 9 种景物就变成了一幅画啊 这 是一幅怎样的画呢 山清水秀 多姿多彩 这仅仅是一幅静止的画吗 为什么 是啊 这真是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呀 好 闭上眼睛 让我们把 自己也放到这幅美丽的画卷中 想象此刻的你 正漫步有西塞山脚 下 或独坐于溪畔桥头 正是春汛时期 远处 郁郁葱葱的西塞山 在蒙蒙的雨景中若隐若现 一行白鹭展翅飞向春天 发出清脆的鸣 叫 近处 一湖碧绿的春水 岸边的桃花开得红艳似火 柔和的春 风中 片片桃花带着晶莹的水珠飘落水中 你 仿佛看到了什 么 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师配乐解说 学生想象 4 同学们 都能抓住词中的字想象西塞山的美景了 要是能 亲眼看到这样的美景 那该多好呀 想不想去看一看呀 老师给大 家带来了 视频 a a 随着画面出现 停止在白鹭翻飞的画面 这幅画面是词中 的哪一句呀 西塞山前白鹭飞 看着这样的画面 你来描述描 述 生描述 让我们一起来读 b b 让我们接着来看 你们想象要是我们就置身在这画面之 中 感觉如何 你瞧 青山绿水 渔翁荡舟 却少了词中的 桃花 鳜鱼 你能把画面中没有的景物想象进去 桃花 鳜鱼 怎么美 生交流 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 5 这真是词中 有画呀 画中有词呀 课件 刚才我们 借助了词中字展开想象 描绘了美景 同学们对于词中的字有了准 确的理解 现在同学们来看 这就是我们书中的垂钓图 你看着图 能不能把词意完整地讲一讲 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一会来说说 四 入境入情 体悟心情四 入境入情 体悟心情 1 走近词人张志和 师 读懂了词中画 我们再来品品词中人 词中哪一句写人 生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课件出示渔翁画面 5 师 我们只能看到渔翁的侧影 你能想象此时此地此景中渔翁的神 态 动作 心情吗 渔翁看到这样的美景被陶醉了 他悠然自得地在钓鱼 他忘记了 周围的东西 他的心情呢 高兴 惬意 兴奋舒畅 2 初识不归情 词中没有一个字写到人物的心情 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句 子所描写的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心情 A 是啊 如此美景 难怪张志和 引读 斜风细雨不须 归 B 张志和就喜欢这样的垂钓生活 就喜欢这种悠闲 这种自在 所以 引读 斜风细雨不须归 C 同学们 何止如此呀 据史料记载 当时颜真卿在这里做官 时常与性情脱俗 不愿为官的茶圣陆羽还有张志和三人在青山绿水 中同钓 你想 三五好友 志趣其间 所以词人那更是 引读 斜风细雨不须归 学到这里 我想问大家 词中的 不须归 指的是什么 3 深探 不须归 联系时代背景感悟张志和 不须归 的情怀 仅仅指的是不回家吗 让我们一起来结合背景资料来感悟张志 和 不须归 的情怀吧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所以 这里的 不须归 除了指不回家外 还指 据说朝廷后 来派人去找张志和回去做官 张志和说 斜风细雨不须归 那 归 指 不回朝廷 不愿做官 张志和的哥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受苦 也根据渔歌子的词牌 名作了一首词 课件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看看从中你能读出 什么 我们知道张志和 寄情山水 常年在外 如果你是张志和的哥 哥 你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什么 劝弟弟回家 呼唤弟弟回家 从 哪里看出 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 这样吧 我来当着急的哥哥 你们就当寄情于山水的弟弟 6 张志和 我们一起来对对这两首词吧 4 是啊 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 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 张志 和每次垂钓 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 有鱼饵 鱼才会上钩 没有 鱼饵 能钓到鱼吗 这就是 世人哪得识深意 此翁取适非取鱼世人哪得识深意 此翁取适非取鱼 5 张志和可真是 只羡神仙不羡官 啊 让我们也像他那样 独坐 着 任清风拂面 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 寄情于美丽的山水间 一起来背一遍 音乐响起 五 五 结束语结束语 潇潇春雨洒江天 渔人垂钓好悠闲 就让这首千古绝唱再次响 起 在我们心中定格成一首久远醇香的优美歌曲 一幅清新自然的 美丽画卷吧 播放歌曲 7 渔歌子渔歌子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夏县二小夏县二小 王秀珍 在这次说讲评活动中 我讲得是一首词 渔歌子 对于我来 说 这是第一次在公开课上讲词 心中不免有多重顾虑 但在太原 学习时听了太师一小那位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后 我在领导的鼓励 和帮助下 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 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 设计 了一节属于自己的古诗词教学 渔歌子 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 作者运用 写意山水画 的 方式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 色彩艳丽的画卷 大书法家颜真 卿评价这首词 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 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 背后 传达的却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因此 我在讲授这 首古词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 想象画面 进入意境 体会 情感 并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 指导学生品读出 不须归 所 蕴涵的情感 一 复习旧知 了解词的特点一 复习旧知 了解词的特点 在本学期的第一课 学生们就已接触了词 忆江南 对词的特 点已有初步的了解 所以在本课开始我先引导学生 关于词 你有 哪些了解 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区分诗 和词 并能了解词牌名 甚至还有些孩子还搜集了一些词牌名 于 是 接下来 以质疑 渔歌子 课题的意思中 走进了这首词的学 习 二 引导想象 进入意境二 引导想象 进入意境 教学中 我在熟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想象时先引导学生找 出词中所描绘的景物 再引导学生想象色彩 如果你们把这些景 物描绘画出来 你们会用上那些色彩或姿态呢 因为课前有让学 生进行 词语记忆大比拼 做铺垫 所以学生在这里描绘时就不 太费劲了 接着在配乐创设情境下进一步引导 此时你漫步在西 塞山脚下 把你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出来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恍然大悟 原来想象不仅要用脑 而且要将视觉 听觉 嗅觉等融为一体 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 8 理解了 词中有画 然后 再引导学生观看视频 在画中感受作 者描述的意境 并逐渐走入意境 明白 画中有词 这也为朗读 打下了良好基础 教师不必刻意讲解 学生就能在自由想象的空 间中品味词中精华 可谓 一切尽在不言中 令人遗憾的是 虽 然学生对于词中每一句画面的描述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但作为老 师 在让学生观看视频时 又让学生重复描述 没能完整观看 以致于对 词中画 没能整体感知 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 三 反复朗读 品赏佳句三 反复朗读 品赏佳句 读 的活动始终贯穿于此次教学中 初读全词时 我向大 家提出要求 将这首词至少读 2 遍 第一遍要读准字音 把词读 流利 第二遍 要读得字正腔圆 读出节奏 在此基础上 以情 感为主线 引导学生领略诗情画意 读出韵律美和画面美 为了 使学生感受到词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我抓住 不须归 引 导学生品味钓中情 为何不归 相机出示张志和的生平 学生通 过分析感悟不须归的原因 为强化这一感悟 我将 和答弟志和 渔父歌 与本词进行对读 体会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以诗词 解诗词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 感受诗词的艺术形 象 也把读与品 读与悟融为一体 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 在 品读中想象画面 在对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可惜的是 学生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