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加煤装置设计_第1页
锅炉加煤装置设计_第2页
锅炉加煤装置设计_第3页
锅炉加煤装置设计_第4页
锅炉加煤装置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 我国锅炉现状中国锅炉量大面广,平均容量小,且以燃煤为主,年耗燃料约4亿t标准煤,约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1/4强。由于锅炉运行效率不高,能源浪费相当严重,每年多耗用燃煤约6000万t ,节能潜力巨大。另外由于工业锅炉排放大量烟尘以及SO2和NOX 等污染物,成为我国大气主要煤烟型污染源之一。我国每年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排放约为:烟尘排放:280万t/a;SO2:900万t/a; CO2:12.5亿t/a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实际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通过节能改造和完善管理,仅燃煤锅炉节省煤炭潜力可达 7000万吨标准煤。根据收集到的有关省市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数据(广州、南京、西安、甘肃、辽宁、上海)统计计算:(1)20t/h及以下燃煤工业锅炉的加权平均热效率为68.72 。(2)20t/h及以下燃油(气)工业锅炉的加权平均热效率为 82.61。锅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动化程度低,仪表简单落后,煤种不固定,操作依靠压力表、负压、流量等参数,手动操作调节挡风板和炉排速度来满足蒸汽量的变化,且负荷变化波动较大,常常为满足生产,一味加大鼓风和炉排速度,造成漏风系数、烟气量、排烟温度、灰渣含碳量等升高,同时锅炉设计过程中,根据固定的煤种,按照负荷计算好使用的风机,都要打出设计安全系数等等,这些因素造成锅炉不在最佳状态运行,浪费能源。同时由于生产的需要,改造的时间紧。我国节能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从那时起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有关能源、节能管理方面的法规、办法,并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节能管理方式和机制,从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加强和规范节能工作的管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采用的节能政策、措施已相当丰富,国外采用的节能机制、政策和手段我国已基本采用和尝试采用,以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其后相关配套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我国的节能管理工作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努力,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锅炉是供热设备中最普遍的动力设备之一,其任务是供给合格稳定的蒸汽,以满足负荷的需要。为此,锅炉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参数都必须严格控制。锅炉设备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对象,主要输入变量是负荷、锅炉给水、燃料量、减温水、送风和引风量。主要输出变量包括汽包水位、过热蒸汽温度及压力、烟气氧量和炉膛负压等。因此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且相互关联的复杂控制对象。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锅炉加煤系统,提高供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二、设计内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成为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开发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GSQ81-I型锅炉上煤机就是这样一种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的设备。 类似GSQ81-I型上煤机这样的小型锅炉上煤设备在大型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但在人们的生活作业中却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型供暖系统、食堂的生产过程等都跟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业生产中用的锅炉上煤机要比这种小型上煤机先进的多,然而却不能替代它。工业用上煤机系统较庞大,功能多、效率高。但是设备的选用也要因地制宜,小型的锅炉设备在生活作业中已足以满足要求,如若先进的上煤设备取代了它,就显得“大材小用”了,虽然优点很多,可是结构复杂,而且费用较高。 在本次毕业设计开始之初,我便搜集了一些关于GSQ81-I型锅炉上煤机的资料和图片以及它的安装尺寸,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工地上看到了一台上料设备,虽然跟GSQ81-I型锅炉上煤机的结构不同,但却有相似之处,我细心留意了它的工作过程,着重是翻斗的提升过程。翻斗的结构形式跟我的设计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我后来的设计作了良好的铺垫。 综上所述,GSQ81-I型锅炉上煤机是一种能适宜人们生活需要、结构简单、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的小型上煤设备。1.考察现有锅炉上煤系统,选出三种典型上煤方案,确定一种方案2.技术参数计算3.垂直提升机选型、水平输送机选型、动力选型4.各接口设计5.上煤流程图绘制6.整体装配图设计三、设计方案锅炉安装时为了排渣、通风等需要一般安装在二层楼面。而锅炉进煤口则在三楼位置。因此为锅炉加煤需要垂直提升,水平输送。目前国内此类设备很多,性能各异。本设计在于优化、改进、创新。图 1-2 总 装 配 图1-减 速 器 ; 2-支 架 ; 3-电 动 机 ; 4-钢 丝 绳 ; 5-联 轴 器 ; 6-卷 筒 ; 7-支 架本课题主要研究:通过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将运动与动力传递给执行装置,而提升装置沿怎样的运动轨迹使煤斗运动并将煤斗中的煤到入炉膛中,然后煤斗返回到运动起始点。其中煤斗的运动是靠钢丝绳的拉力和连杆支承的共同作用下运动的,如何使煤斗倾斜一定角度而将煤倒出是设计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煤斗沿怎样的轨迹运动也是设计的一部分。 本课题主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颖的、小巧玲珑的锅炉上煤设备。使它能大大减轻司炉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特别是炉前无需操作位置,保持锅炉房整洁美观。由于锅炉房的粉尘较多,上煤的工作量较大,司炉工不堪重负。因此减轻工作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GSQ81-I 型锅炉上煤机就是这样一种设备。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设计一种装置使翻斗中的煤到入锅炉炉膛中,以达到减轻工作强度的目的。本次设计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执行装置。动力装置选用电动机;传动装置采用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需要确定总的传动比、各级传动比、齿轮的结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等;执行装置的设计要确定卷筒、连杆、支架和轴等的结构尺寸。 GSQ81-1 型锅炉上煤机是一种新颖的、小巧玲珑的锅炉用上煤设备。它能大大减轻司炉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设备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特别是炉前无需操作位置,保持锅炉房整洁美观整 个 工 作 过 程 原 理 是 : 电 动 机 通 过 联 轴 器 直 接 带 动 齿 轮 减 速 器 的 输 入 轴 , 通过 齿 轮 减 速 器 末 级 大 齿 轮 带 动 输 出 轴 转 动 , 再 通 过 联 轴 器 驱 动 卷 筒 转 动 , 在 两个 卷 筒 上 缠 绕 的 钢 丝 绳 的 拉 力 作 用 下 通 过 摇 臂 提 升 翻 斗 , 当 翻 斗 运 行 至 导 杆 位置 时 , 导 杆 抵 住 翻 斗 内 壁 , 这 时 连 杆 不 再 运 动 , 而 卷 筒 继 续 旋 转 , 在 钢 丝 绳 的作 用 下 翻 斗 开 始 旋 转 运 动 , 当 翻 斗 倾 斜 一 定 角 度 后 , 将 翻 斗 中 的 煤 倒 入 炉 膛 后通 过 开 关 控 制 使 电 机 反 转 并 使 煤 斗 返 回 原 位 。在 本 设 计 中 , 小 车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在 人 力 作 用 下 将 煤 斗 往 返 于 煤 炭 储 存 地 与 锅炉 上 煤 机 之 间 ,为 了 增 加 小 车 的 平 稳 性 采 用 两 轮 式 小 车 , 为 了 在 运 输 过 程 中 使 煤斗 在 小 车 中 保 持 平 稳 , 小 车 的 外 形 按 照 煤 斗 的 轮 廓 设 计 , 并 且 比 煤 斗 的 尺 寸 稍大 一 些 。 轮 胎 的 内 径 为 300mm,外 径 为 340mm。 图 1-1 锅 炉 上 煤 机 的 主 要 组 成部 分 。图 1-1 型 锅 炉 上 煤 机 的 主 要 组 成 部 件1-电 动 机 ; 2-减 速 器 ; 3-联 轴 器 ; 4-卷 筒 支 架 ; 5-卷 筒 ; 6-导 杆 ; 7-轴 承 支 架 ;8-连 杆 ; 9-煤 斗图 1-3 减 速 器 装 配 图1-箱 座 ; 2-通 气 器 ; 3-油 标 ; 4-六 角 螺 塞 ; 5-键 ; 6-轴 I; 7-轴 承 端 盖 ; 8-轴 II;9-轴 III; 10-齿 轮 ; 11-轴 承 6207; 12-键 ; 13-轴 承 6204; 14-齿 轮 ; 15-轴 承 6203四、参考文献1 冯嘉花. 变频调速改造锅炉房55 kW循环水泵J.电气时代,2007,26(5):94952 常斗南.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试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3 吕景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l,64 刘法治.模糊控制技术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应用J.微机算机信息,2005,(7):21235 赵明,许寥.工厂电气控制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6刘星平.基于 PLC 及其网络的智能炉温控制系统J.电气应用,2006.3 20-227 裘旭东,徐健丰.基于PLC的XA62W型万能升降台铣床的技术改造J.煤矿机械,2007,28(12):1501528李 明,徐向东.用容错技术提高锅炉控制系统的可靠性J.清华大学学报,1999,(39)3,88-919 9王永平,陈建华.基于 S7200PLC 的高性能电热锅炉控制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2,(3)26-2810吴春旺,陈 霞.锅炉汽包水位调节控制系统设计J.电工技术,2006,3,71-7211. 工业锅炉上煤机通用技术条件 ,JBT 65211992,上海工业锅炉所,1993 12. Torsten cegrell.Power System Control Technology,1986 13. Theodore H.Meltzer.High Purity Water Preparation.Tall Oaks Publishing,1996 14.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5. 机械设计 ,郑江,许英,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6.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 ,叶伟昌,机械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