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作业指导PPT课件.ppt_第1页
钎焊作业指导PPT课件.ppt_第2页
钎焊作业指导PPT课件.ppt_第3页
钎焊作业指导PPT课件.ppt_第4页
钎焊作业指导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钎焊作业实际技巧操作指导顺序 1 器具的点检 1 目录 2 焊枪操作 4 3 火力调整 5 4 实际技巧理论 6 5 基础的钎焊 火焰向下 20 6 应用钎焊 21 7 钎焊结果确认 28 8 制造现场的钎焊 29 9 钎焊不良和原因 32 10 钎焊的正 快 美 36 1 1 器具的点检1 钎焊前的安全保证和品质保证 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着 0 打开总阀门 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着规定值 各配管连接部是否漏气 一定要用肥皂水确认 氧气 0 45 0 05MPa霞普气 0 05 0 01MPa 2 1 器具的点检2 火口有无变形 堵塞 焊枪阀门固定螺丝上有无松动 取焊材时是否带出了另外的焊材 放置小物配管的容器是否为异物不粘附样式 为什么作业中阀门的转动 火力会变化 为什么要这样 火焰的形成或火力偏差 导致钎焊条件变坏 为什么要这样 焊材表面上异物粘附或氧化 会导致针孔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异物粘附 会导致针孔 连同袋一起将焊材放入容器内 容器底部为网状 容器上盖盖子 3 钎焊作业前应确认的5个钎焊条件 间隙的确认母材表面的清洁确认接口形状的确认钎焊方式选择确认焊剂的选择确认 4 各种金属所适合的焊材 5 2 焊枪的操作 焊枪的拿握方法 用右手第3 4 5根手指和手的掌心 轻轻地握住 用右手第1 2手指夹住氧气阀门 阀门操作 用右手第1 2手指打开关闭氧气用阀门 用左手第1 2手指打开关闭霞普气阀门 6 3 火力调整 点火 火力调整 霞普气阀门转动1 4圈 打开氧气阀门1 2圈 用点火枪在喷火口处点火 调整的基准 火焰芯长30 40 将火焰长度调整至与母材一致 7 4 实际技巧理论 1 专业的钎焊作业的正确的时间分配为准备工作占8成 实际钎焊占2成 预热占钎焊作业的80 预热的5个要点 两母材要均匀加热 将焊材加热至溶解温度 火力火焰的调整 火焰位置角度 肉眼确认 8 两母材均匀加热 母材插入侧和承受侧的温度 母材周围温度 内外配管温度要相同 配管圆周的温度相同 内 外 预热的5个要点 内 9 添加焊材的时间过早 标准添加焊材的时间 添加焊材的时间过晚 火焰为浅蓝色母材为黑红色 火焰为略微浅红色母材为红黑色 火焰为淡粉红色母材为桔红色 母材 约600 700 母材 约750 850 母材 约850 1000 加热至焊材的作业温度 预热的5个要点 10 火力 火焰的调整 火力为母材的热容量 火焰为白色火焰芯的30mm 40mm 白色芯约30 40 200 火口越大火焰芯越长 中性焰 乙炔为还原火焰 火焰芯 白色 外围火焰 浅兰色 火焰的头部能摆动的程度时的火力为良好状态 3分钟 1分钟 预热的5个要点 1分钟 火口100号 火口300号 11 预热温度越低越能均匀加热 以相同的比率来进行热传导的话 母材的前后温度差异为 左图会有900 的差右图会有90 的差 温度越低钎焊越稳定 1均匀加热 预热的5个要点 1000 700 400 100 100 70 40 10 配管内外温度分布 12 火焰的角度 对于母材来说80 85 为均热的适合角度 根据平面尺寸和配管厚度 配管的大小在80 85 范围内调整火焰角度 火焰角度 80 85 预热的5个要点 13 1火焰角度80 85 的目的 预热的5个要点 热量5 热量5 角度45 热量2 5 热量2 5 角度80 85 热量7 热量3 插入侧配管 热量5 承受侧配管 热量3 承受侧配管 热量3 5 热量3 5 插入侧配管 45 角度时插入侧配管为2 5热量承受侧的配管为5 0的热量无法均热 80 85 角度时插入侧配管为3 5热量承受侧的配管为3 0热量大体能均热 14 肉眼确认 火焰芯的头部 火焰接触位置 火焰方向 火焰接触位置 火焰方向 火焰的头部 预热的5个要点 尺寸5 10 火焰温度高效果好 以配管的中心为参照线将母材左右的温度保持均等 尺寸5 10 8以下是2 5 防此配管端面被溶化 15 焊接技能占钎焊作业的20 熔化焊材时的5个要点 确认焊材的流向 确认焊材的流量 焊材从头部开始熔化 火焰和焊棒的角度 肉眼确认 4 实际技巧理论 2 专业的钎焊作业的正确的时间分配为准备工作占8成 实际钎焊占2成 16 烧钎焊时的5个要点 确认焊材的流向 观察钎的扩散范围 焊材是往温度高的方向流火焰和焊材以90 的位置通过火焰温度引导熔化的焊材 焊材不重叠 根据配管大小分2 3次添加焊材 焊材重叠 钎的流向 配管 配管 钎的流向 17 烧钎焊时的5个要点 确认钎焊的流量 根据母材加热范围不同流量也不同 好 不好 不好 正确的加热范围 加热范围过大 加热范围过窄 加热时这部位变红 焊材流得过长 焊材没有流动 焊材渗透到焊材连接部 18 钎焊时的5个要点 焊材从头部开始熔化 焊棒的头部按在母材上 一点点加焊材 好 不好 焊棒的中间部位碰到母材时 一次会熔化很大量 焊材只停留在表面 不渗透 空气不容易出来 易导致气泡 从焊棒的头部开始 从焊棒的中间开始 19 钎焊时的5个要点 火焰和焊棒的角度 火焰角度比预热时的角度稍微往上提一些 焊棒和火焰的角度约 火焰顺着焊材流向 促进焊材的渗透 焊棒角度 好 火焰角度 预热的角度和位置 焊棒 焊棒 不好 添加焊材时的角度和位置 焊材往温度高的方向流动 角度窄的话 焊材渗透幅度变窄 直接加热焊材 导致氧化 20 焊材流动的5个重点 焊材和焊材连接的地方 一定要相互重叠为了控制焊材的流量 母材的加热范围必须恰当焊棒的先端要按在母材上 并一点一点的 使之溶化火焰和焊棒的角度为 约90度让焊材流下时 火焰应在离连接部位约1 2mm的位置加热 21 5 基础的钎焊 火焰向下 预热 按插入侧配管 承受侧配管 中间部位的顺序各从左右均匀加热 钎焊添加 保持母材的颜色 从后方添加焊材 火焰和母材的角度是85 离开火焰芯约5 10 火焰角度比预热时的角度往上抬高 和焊棒的角度成90 下一步从前面添加焊材 钎焊形成是将火焰引至身前 添加焊材约2秒 这时 对配管不要加热 将母材的颜色预热至红黑色 22 按插入侧配管 承受侧配管 中部的顺序均匀加热 要点 添加焊材时 以承受侧的配管为重点 进行加热 为防止已钎焊好的焊材熔化往下滴 因此假如要加焊材的话 不要在插入侧配管处进行加热 通过火焰的引导 使结合面的焊材充分渗透 预热时的火焰角度按基本的操作方法 从下往上 6 基础的钎焊 火焰向上 23 4 壁厚不同的母材钎焊 按插入侧配管 承受侧配管 中间部位的顺序均匀加热 要点 焊接壁薄的配管时 降低火力 仔细观察母材的颜色变化 24 5 横方向的钎焊 按插入侧的配管 承受侧配管 中间部位的顺序来均匀加热 要点 横方向的钎焊 它的火焰角度是使焊材能充分渗透的角度 焊材的添加从不能看见的方向 下面 来进行 在承受侧配管加热过多的话 已钎焊好的焊材会被熔化 25 6 夹紧部位的钎焊 按插入侧配管 承受侧配管 中间部位的顺序均匀加热 要点 为防止母材被熔化 预热时夹紧部不要局部加热 毛细管配管的插入部位如果短的话 会导致焊材堵塞 最低15mm 毛细管特别容易过热 导致龟裂不良 夹紧部端面的钎焊形成是通过保持母材的温度让焊材成光滑的隆起 26 7 确认焊接效果 焊接后的效果确认是确保你工作的质量 目视的重点 配管四周钎焊的形状 钎焊表面的形状 正常的焊材形状 钎焊是否均匀 钎焊表面是否光滑 能否看得见焊锡不连续 是否有异物附着 光滑的表面 27 8 制造现场内的钎焊 1 热交换器连接配管钎焊 要点 从跟前开始预热从后面开始添加焊材 确认焊材是否流到跟前 把火焰引到跟前30mm左右处 促使母材均匀加热和焊材渗透 8以下的配管的火焰角度为水平角度 室外机热交换器 室内机热交换器 为防止熔化喇叭口 火焰头部位置要在离开喇叭口的5mm以内的3mm处进行预热 仔细观察喇叭口下侧的母材颜色 28 2 室外机连接配管钎焊 要点 按插入侧 承受侧 钎焊的地方的顺序来预热 12 7以上的配管 用焊枪对上下中外的配管来均匀加热 配管由于生产线的震动 插好的配管容易脱开 所以钎焊前要确认 按火焰向上 火焰向下 水平方向的基础钎焊操作顺序来作业 小型室外机 大型室外机 添加焊材时 焊枪与配管成水平方向 使焊材均匀渗透 29 3 压缩机吸入侧连接管钎焊 要点 承受侧 本体侧 的预热时 为防止内部部品变形 要以最少限度的热量来加热 从上面往下添加焊材 在下侧确认熔化焊材的四周附着形状 从下面添加焊材 形成钎焊面 按插入侧 承受侧 钎焊地方的顺序来预热 使用2个出火口 减轻对本体的热影响 30 1 泄漏不良 焊材熔化不足 焊材渗透不足 9 钎焊不良和原因 不能均匀加热 内外 表反 均匀加热不充分 焊材添加量不足 母材上异物附着 特别是油类 作业者侧 31 2泄漏不良 异物 油 焊材龟裂 母材上有油类附着 溶化的焊材在凝固前遭受外力 凝固需约2秒钟 表面留有气体喷出的孔 表面有皲裂 外观 内部 32 3 其它的不良 母材过热导致粒子增大 母材上附着的焊材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