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在语文教学改革春意盎然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的记笔记外,多数学生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语文教学是鲜活的,如何在营造绿色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祖先留下的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多彩结合起来,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如何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了解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境况1、文言文本身的因素。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和白话文的相去甚远使得它难免令人感觉晦涩难懂。先如今一谈到学习文言文,学生颇有微词:交际对话不用,为何要学?文字晦涩难懂,怎么去学?对于学生来说, “无用”加“难懂” ,哪里还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呢?2、学习方法的问题。语言的学习必须从感性着手,而不是从抽象的所谓语法规律着手,记住一条条语法要领,并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而学生一向的学习方式即遵循着字字对译、死记硬背的原则,如此机械的学习方2 / 9法带来的实际效果则是背过即忘,做了还错。3、教学方法的问题。对文意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既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内涵相关,也与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相关,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语境中来揣摩词句含义,这样得到的理解往往是最牢固的,经久难忘的。文言文教学,老师的“言传”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的“意会”所得更可贵;一定的“认知”手段也能收到某些效果,但更重要的在于学生自己的“体知” 。但是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常常是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以及虚词的多少种用法,孤立、机械地死记硬背,既枯燥乏味,又没有效率,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呢?二、构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需要努力的方向1、提高对文言文学习意义的认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笔优秀的历史遗产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保留、传递下来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在内容上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有介绍古代科学成就的,有阐述当时进步思想的,有鞭挞邪恶势力的,有抒写伟大胸怀、抱负的,有赞美杰出英雄人物的。这些内容都可以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辨别美丑善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民族精神是3 / 9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有人认为,古代作品用的是已经死去的语言,现代人不必学了,这是无知的表现,又有人说学习文言文仅仅是为了掌握古汉语这种工具,便于阅读古代典籍,这也是浅层次的理解。新课标突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中国根的中华民族优秀后代。12345 下一页转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念 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1990 年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如下:高中一年级要求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浅易的文言课文;高中二年级要求继续熟悉常见文言词的一般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课文;高中三年级要求复习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传统的文言教学观念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逐字逐句的串讲,4 / 9就是讲解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这些语法知识,就是翻译完课文了事。新课标第 9 条目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新目标定位在“读懂”,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传授上面。文言知识是无可回避的,但“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其目的是“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重在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注重文道统一的原则。文道统一,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征决定的。何谓“文言”?“言” ,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文”则包括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思想、情感等方面。 “言”的学习,可以掌握知识;“文”的欣赏,可以提高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令人遗憾的是,在现有高考模式的指引下,很多语文教师把精力几乎全都放在对文言字词句的疏通上,忽视了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挖掘,这无疑是浪费了我国古典文化中丰富的精神资源。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去发现言语作品所表现的言语内容和生成的言语内容 。 ”文言文阅读教学亦应如此。我们5 / 9应该坚决摒弃仅以实词含义、虚词用法、句式特点等为教学内容,把文言文阅读教学变成纯文言知识教学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从语文工具性的路上奔向提高语文素养的理想之所。注重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从国文科,咱们将要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 ” 因此除把教材中的文言文当作阅读示例外,有时也可不妨将其看作是写作范例。如项脊轩志中,可以借鉴的写作手法有托物言志、细节描写对情感的渲染、如何使结尾富有余韵等, 齐人有一妻一妾可以训练学生通过外貌、神态、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 寡人之于国也中学习孟子譬喻说理的议论方法。改进单一、僵化的教学方法“读”字为先,培养语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诵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笔者认为,课堂中应提倡教师的范读。教师范读的目的在于用声音向学生传递自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借助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为学生创造回味、思索和想象的空间,激活他们的情感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诵读课文比制作课件难多了,它需要的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内在的修养。教师本人的朗读是名家的朗诵6 / 9录音无法替代的。教师的声音可能不够优美,朗读技巧可能不够纯熟,但我们读出来的是经过自己“二度创作”的作品,融入了我们自己的情感体验,更容易在课堂上建立起“情感场” ,更容易让师生共同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只有首先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才能真正激发起学习动力。新课标第 9 条目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如果能熟读成诵,即使学生暂时不能体会文中之味,随着知能的日积月累,终会反复“咀嚼” , “慢慢消化” 。郭沫若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 设置问题,激活潜能。以往“一字一句”枯燥讲解,使学生丧失了作为人的能性。在一个个问题情境的设置障碍中,进行不断的思维交锋,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认知能力,归还其“主体”地位。教孟子的以五十步笑百步 ,如果只从“寡人之于国也”的“之”字作用意义讲解,必然阻碍了学生认知潜能的释放,变成被填的“鸭子” 。如先整体阅读第一段,提出“梁惠王向孟子问了个什么问题” 则学生思维兴然,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中积极动脑寻找答案,然后顺势深入,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梁惠王有此疑问”?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因而答案于讨论中自然提出:因为梁惠王自认7 / 9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如何“尽心”?则有“移民、移粟”之句落实,是否真正“尽心” ,答案纷然,讨论热烈,最后形成共识:与“邻国之政”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别。笔者听过一节烛之武退秦师 ,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本文中哪个人物最具有智慧?要结合具体的语句作多角度分析。同学们依据自己的解读作了相应的发言。有人认为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谈判技巧,也有人认为晋文公拥有治国的大智慧。教师在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的的过程中,把相关的文言知识一并作了强调。在如此兼顾字词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将学生的思维完全激活,变教师单纯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 ,学生始终为课堂思维活动的“主体”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心理学原理表明,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起促进作用的,是顺向的正迁移。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文言字词的畏惧,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去扫清字词障碍,问题就解决的大半。而我们最熟悉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那么,现代汉语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领会古汉语精髓的桥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巧借成语积累义项,如“是”字在唯利是图、混淆是非、8 / 9是古非今、一身是胆等成语中意思各不相同,积累了这些不同的词义,就有助于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迁移理解。这样的训练会缩短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文言知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除此之外,因为语言是相通的,所以有时也可借用英语中的知识点来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难题,比如文言文中比较典型的“状语后置”现象,就可以借鉴英语中通常的表达形式来对照讲解,等等。如此以来,学生还会视文言文的学习为畏途吗?谈古论今,汲取智慧。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后,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其现实意义。如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出的“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方法,体现了孟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具有深刻的思辨性,这为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文中提到的物质生活稳定后还要“谨庠序之教”以教化民众的做法,则与当今国策“两个文明一起抓”相契合。 劝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秋水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满, 齐人有一妻一妾对不择手段汲汲于富贵者的讽刺,都超越了时空限制,发人深思。将古人的思想拉进鲜活的现实当中,可以消除学生与文言文的历史隔膜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古人思想的深刻性和现实性。有人说“教师即课程” ,此言得之,因为新一轮的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3408:2025 EN Guida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re inorganic substance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 医院病床使用方法
- 机械设计及其制度
-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内容
- 实训课教学设计流程图
- 电影《帕莉潭》深度解析
- 医院消毒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六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苏课新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路养护管理计划与执行报告
- 2025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财务可持续性研究报告
- 6.2 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 2025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小学数学课标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招聘各银行笔试真题(附答案)
- (初级)小红书种草营销师认证考试真题试题(附答案)
- T/CCSAS 025-2023化工企业作业安全分析(JSA)实施指南
- MOOC 旅游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PPT]汶川地震灾区水利水电工程震害调查及分析
- GB∕T 40802-2021 通用铸造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