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夸父逐日》教案 鄂教版1.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夸父逐日》教案 鄂教版1.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夸父逐日》教案 鄂教版1.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夸父逐日》教案 鄂教版1.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夸父逐日》教案 鄂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夸父逐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积累“以、去、走”等词语,理解有关文言句意。2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省略现象。能力目标1反复朗读,提高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2体会短文的表现手法,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德育目标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征服大自然的顽强意志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词句义和短文整体意思。教学难点:多角度解读故事蕴含的寓意。教学方法1诵读法。两篇短文生动活泼、寓意丰富,都宜于诵读。教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诵读指导,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词句义和短文整体意思,体悟文章的表现手法。2探究讨论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寓意,以活跃思想,开阔思路。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指导学生朗读夸父逐日,理解词句义的含义,并探究赏析,把握作品的主旨。熟练背诵。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提及神话,我们自然能够记起上学期学习的那个富有人性化和生活气息的女娲造人的故事,那么,什么是神话呢?请同学们看投影显示:神话是原始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的起源是在原始社会,幼稚的原始人类看见大自然的变幻无常,如雷鸣、大火、暴风、骤雨、日月运行、云霞聚散等等,惊奇而无法解释,便以为它们都是“神”或者是有“神”在那里支配着。于是叙述诸神的活动以及他们彼此的矛盾斗争的故事,我们就叫它做神话。神话虽是出于幻想,但和现实有着一定的联系。神话所反映出来的现实,是在人们头脑中经过加工、改造过的现实,因而神话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学习的篇目是选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夸父逐日。(板书文题)设计(二):“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翻阅上古神话史册,无论是“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却被杀于羽郊的鲧,还是“与日逐走”“道渴而死”的夸父,这些悲壮失败的英雄在征服自然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与气概,总是光华熠熠,令人赞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山海经去了解这位古神话中的传奇人物。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三、诵读贯通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和句中停顿,如:夸父/与(y)日逐走。2教师领读两篇后,学生齐声朗读。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教师点拨:(1)夸父与日逐走: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和、跟、同。逐走,竞跑、赛跑。走,古汉语中指跑,现代则指步行。(2)饮于河、渭:到黄河、渭水去喝水。河,古汉语中专指黄河,现代则泛指一切河。类似的词义演变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汉人”,古代指汉朝人,现在则泛指汉族人民。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互相交流),深入理解文意。教师示例: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饮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为邓林。四、探究赏析1学生熟读课文,思考:(1)夸父逐日文辞简约,却给人丰富的想象。对于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是如何理解的?(2)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即日光),逮之于禺谷”,那么夸父逐日的行为是自不量力吗?说出你的看法。(3)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追日”比喻什么?能以古诗文中名句佐证吗?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明确:(1)邓林,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夸父因逐日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却化为撑起一片绿阴且结满甘美果实的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2)这个神话主要是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气概。也正因为日不容易“逐”,才更加显现出夸父那令人赞佩的勇气。(3)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2学生熟读成诵。五、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道渴而死( ) (2)北饮大泽( ) (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按课文填空。夸父与日逐走,_;渴,欲得饮,_;_,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_。参考答案:1(1)在半道上(2)往北(3)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入日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化为邓林六、布置作业1夸父逐日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就你的认识,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2下文是夸父逐日神话的另一种记载,读后完成习题。(分发讲义资料)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日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注:载天: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把:手里攒着。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日景:日影,即日光。逮:追上。禺谷:又叫“虞渊”,是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处。将:乃,就。死于此:晋郭璞山海经注:渴死。(1)描写夸父的装饰特征的句子是_,请用现代汉语翻译:_。(2)夸父的父是谁?祖先是谁?你知道这一传说吗?(3)“欲追日景”一句中的“日景”是太阳的光影,这其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同_,意思是_。(4)“逮之于禺谷”,“逮”的意思是_,“之”指代什么?(5)文中说夸父不量力,有个成语叫_与它同义,谈谈你对夸父这样做的看法。(6)夸父道渴而死于此,是否是失败的结局?参考答案:1略2(1)珥两黄蛇,把两黄蛇以两黄蛇贯耳,手中握两黄蛇(2)父是信,祖先是后土。传说为幽冥世界的统治者。(3)景“影”影子,光影(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