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调研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调研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7题;共57分)1. (8分)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 (3)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_,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_,”菊花清雅的香气亦隐隐弥漫在李清照的袖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B .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来回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要大得多呢。”C .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D . 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3. (2分)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B . 他的这一番话说得大家脸上黯然失色。C . 同学们来到浙东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D . 小明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好为人师 , 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4. (2分)(2015朝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5月17日晚上,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闭幕,中国飞人刘翔举行了退役告别。B .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改进,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C . 他的谆谆教导,深深地影响了我,是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锲而不舍地践行。D . 在数字化技术的蔓延下,各种电子阅览器让纸版图书走向消亡,乃至远离我们。5. (8分)名著考查: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段话是_人物)说的。这篇散文选自_,作者_。本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_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的想法。请你再写出三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文章题目:_、_、_。6. (15分)阅读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拉格多,格列佛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2)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的居民分为哪两大类?他们各有哪些特性?作者借此讽刺什么? (3)简答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浦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 7. (20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读书可以使你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可以使你肤淺的思想变得深邃,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在“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中,九年级 (4)班要举办“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拟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写读书箴言】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两则读书的名人名言。(3)【荐读书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則殆”读书要学思结合,讲究方法。请你代表所在小组同学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并简要解释。(学思结合法除外)(4)【观点论辩】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用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7分)8. (8分)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后面小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C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D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E . 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9.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佁然不动 佁然:_往来翕忽 翕忽:_斗折蛇行 蛇: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作者在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时,用了一连串准确的动词,写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4)本文前面写“心乐之”又写“似与游者相乐”,可后面却写“悄怆幽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2)第段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我的少年时光很短,最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去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的时候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那就是重点高中。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结果老天弄人,差而败北。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老师来劝我重读,父母也劝,可是我哪里还有脸回到学校,除非让我戴上一个大大的面具,用来遮羞。我没有选择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那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小报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在最苦的时日里,在那个冷冷的西屋里,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拿笔,被冻成了馒头的形状。总是母亲起床做饭的时候,我睡下。像路遥一样,我的早晨,也永远都是从中午开始。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坚持,这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一咬牙去了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的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那个时候,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烂,做梦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苦难和不幸,人如果要作恶,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而人如果决心行善,又可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中,我感受到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牵魂动魄、艺术的价值和力量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正是年底的时候,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我深有感触,是啊,有啥大不了的,我还不信,我的文字变不了铅字呢!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而且还是散文这样的大杂志。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我剥了皮,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呢!(1)作者的文学之路坎坷不断,请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2)阅读文章第段,列举出“我”在文学道路上的诸多经历。 (3)请从修辞的角度析“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一句的表达效果。 (4)“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这是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一句妙语,作者将这句永远铭记在心的话在文中多次重复,并拟为文题,有何用意? 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很多问题。有时,是一道等待解答的习题;有时,是一件麻烦的小事;有时,是一个需要化解的矛盾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请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