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解析训练:第3章_第4讲《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_Word版含解析(wwwks5ucom_2014高考)_第1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解析训练:第3章_第4讲《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_Word版含解析(wwwks5ucom_2014高考)_第2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解析训练:第3章_第4讲《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_Word版含解析(wwwks5ucom_2014高考)_第3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解析训练:第3章_第4讲《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_Word版含解析(wwwks5ucom_2014高考)_第4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解析训练:第3章_第4讲《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_Word版含解析(wwwks5ucom_2014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 高考资源网 1 第四讲 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材料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7 个小题 每题 6 分 共 42 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3 山东青岛测试 所谓合金 就是不同种金属 也包括一些非金属 在熔融状态下形 成的一种熔合物 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 沸点 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NaCuAlFe 熔点 97 51 0836601 535 沸点 8832 5952 2003 000 A Cu 和 Al B Fe 和 Cu C Fe 和 Na D Al 和 Na 解析 分析数据得出 铁的熔点 1 535 高于 Na 的沸点 883 无法制得合金 答案 C 2 合金比纯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的优点是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一般地 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更 低 改变原料的配比 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 得到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合金比纯 金属的导电性更强 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A B C D 解析 合金的机械性能比各成分金属的大 故 正确 根据教材知识 是正确的 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要大 故 是错误的 合金由于性能好而应用更广泛 是正 确的 答案 A 3 2013 内江调研 氢化亚铜 CuH 是一难溶物质 用 CuSO4溶液和另一种 反应物 在 40 50 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 不稳定 易分解 CuH 在氯气中能燃烧 跟盐酸反应 能产生气体 下列有关推断中错误的是 A 这里的 另一种反应物 具有还原性 B CuH 可作氧化剂 还原剂 C CuH Cl2 CuCl HCl 燃烧 D CuH HCl CuCl H2 常温 解析 C 项中 Cl2具有强氧化性 产物应为 CuCl2和 HCl 答案 C 4 2013 云南曲靖二模 部分氧化的 Fe Cu 合金样品 氧化产物为 Fe2O3 CuO 共 5 76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 高考资源网 2 g 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 A 中的阳离子为 Fe2 Fe3 H B 样品中 Fe 元素的质量为 2 24 g C 样品中 CuO 的质量为 4 0 g D V 896 mL 解析 根据题意 3 2 g 滤渣一定是铜 而铜与 Fe3 不共存 则 A 项错误 最后的 3 2 g 固体为 Fe2O3 其中 Fe 元素的质量为 2 24 g B 正确 样品中 Cu 元素和 O 元素共 5 76 g 2 24 g 3 52 g 则 C 项错误 2 24 g Fe 元素不可能全是单质 故生成的氢 气的体积小于 896 mL D 错误 答案 B 5 2013 黑龙江质检 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 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 将铜溶于硝酸中 先将铜与 O2反应生成 CuO 再溶于硝酸中 将铜溶于 N2O4的 乙酸乙酯 溶剂 不参加反应 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 是 A 方法 是最经济和环保的 B 方法 中 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 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 C 方法 需要消耗能源 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D 方法 中 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 都生成污染性气体 不生成污染性气体且 HNO3全部转化为 Cu NO3 2 答案 A 6 2012 泉州五校质检 为了比较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 一些方案 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方案现象或产物 将铁片置于 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中燃烧产物分别为 FeCl3和 CuCl2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产物分别为 Fe2 SO4 3和 CuSO4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 高考资源网 3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中 铁片上有气泡 铜片上不产生 气泡 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并用导线连接 铁片溶解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能根据以上各种现象或产物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一共有 A 2 种 B 3 种 C 4 种 D 5 种 解析 铁能置换出铜 证明铁比铜活泼 不能证明 不能证明 铁能置换出 稀硫酸中的氢 铜不能 证明铁比铜活泼 铁与铜形成原电池 铁作负极 铜作正 极 证明铁比铜活泼 共有 3 种方案 选项 B 正确 答案 B 7 2013 宜宾调研 某合金 仅含铜 铁 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 其中 Cu 的 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入 50 mL b mol L 1的硝酸溶液中 加热使其充分反 应 假设 NO 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金属有剩余 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 金属又开始溶解 B 若金属全部溶解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C 若金属全部溶解 且产生 336 mL 气体 标准状况 则b 0 3 D 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 Fe3 Cu2 时 则a与b的关系为 b 80y 1 a 3 解析 A 项中铁铜合金与硝酸反应除生成 NO 外 还要生成相应的硝酸铁 硝酸铜等盐 即溶液中存在 NO 当在其中加入 H2SO4时 H 和 NO可继续氧化剩余的金属 A 正 3 3 确 B 项中 因 Fe3 也可以氧化 Cu 而被还原为 Fe2 因此当金属全部溶解时也可能只 有 Fe2 Cu2 B 错 C 项中 因没有告诉溶液中所含的铁离子是 Fe2 还是 Fe3 或 两者都有 故无法计算b D 项中 根据题设条件 n Cu ay n Fe 1 a y 所 以当溶液中只有 Cu2 和 Fe3 时它们对应的n NO 2ay 3 1 a y 3 a y 因此 3 根据硝酸中的 N 守恒 硝酸的浓度b至少应等于 80y 3 a y 3 a y 3 mol 50 10 3L 故 D 错 1 a 3 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个小题 共 58 分 8 9 分 美国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 爆炸 是震惊世界的航天惨案 专家推测 哥伦比 亚 航天飞机的失事原因之一是覆盖在航天飞机外层的一片微不足道的隔热瓦脱离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 高考资源网 4 引起飞机外表金属温度迅速升高而熔化解体 1 其中照片显示 在 哥伦比亚号 机翼下方有几片小瓷片脱落 引起了科学家的注 意 这是一种覆盖在航天飞机表面的特殊的陶瓷片 其主要作用是 A 增加航天飞机的强度 防止流星和太空垃圾撞击而损坏航天飞机 B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航天飞机使用 C 便于雷达跟踪 接受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 D 在返回大气层时 陶瓷耐高温隔热 有效地保护航天飞机平安返回地面 2 隔热瓦是一种金属陶瓷 金属陶瓷是由陶瓷和黏结金属组成的非匀质的复合材料 陶瓷主要是 Al2O3 ZrO2等耐高温氧化物 黏结金属主要是 Cr Mo W Ti 等高熔点金 属 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 或金属与非金属 熔合而成的物质叫复合材料 B 复合材料一般具有强度高 质量轻 耐高温 耐腐蚀等优异性能 在综合性能上超 过了单一材料 C 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可做船体 汽车车身等 也可做印 刷电路板 D 复合材料的熔 沸点一般比它的各组成成分的熔 沸点低 3 将陶瓷和黏结金属研磨 混合均匀 成型后在不活泼气氛中烧结 就可制得金属陶 瓷 金属陶瓷兼有金属和陶瓷的优点 其密度小 硬度高 耐磨 导热性好 不会因 为骤冷或骤热而脆裂 实验室有一金属陶瓷制成的容器 可用来盛放下列哪些物质 A NaOH 溶液 B KNO3溶液 C 氢氟酸 D 盐酸 解析 1 从题干信息看出 特殊陶瓷片的主要作用是隔热 防止机体与空气摩擦产生 高温而熔化 故 D 正确 2 复合材料是由基体和增强体组合而成 A 项叙述的物质是 合金而不是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一般具有各成分的性质 又比各成分的性能优良 强 度高 密度小 耐高温 耐腐蚀等 故 A D 错 3 金属陶瓷具有金属的性质和硅酸 盐的性质 所以不能用来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 答案 1 D 2 A D 3 B 9 15 分 2012 山东理综 28 工业上由黄铜矿 主要成分 CuFeS2 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 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 高考资源网 5 1 气体 A 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吸收 a 浓 H2SO4 b 稀 HNO3 c NaOH 溶液 d 氨水 2 用稀 H2SO4浸泡熔渣 B 取少量所得溶液 滴加 KSCN 溶液后呈红色 说明溶液中存 在 填离子符号 检验溶液中还存在 Fe2 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 现象 3 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以 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 含 Al Zn Ag Pt Au 等杂质 的电解精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 粗铜接电源正极 发生氧化反应 c 溶液中 Cu2 向阳极移动 d 利用阳极泥可回收 Ag Pt Au 等金属 5 利用反应 2Cu O2 2H2SO4 2CuSO4 2H2O 可制备 CuSO4 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 其正极电极反应为 解析 1 冰铜 mCu2S nFeS 加入石英砂并通入空气焙烧生成泡铜 Cu2O Cu 熔渣和 SO2气体 A 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可用 NaOH 溶液或氨水吸收 2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呈红色 说明含有 Fe3 可利用 Fe2 的还原性来检验溶液中其是否存在 加入酸 性 KMnO4溶液 KMnO4溶液褪色 说明还存在 Fe2 3 Al 具有较强还原性 高温下与 Cu2O 反应可制得 Cu 2Al 3Cu2OAl2O3 6Cu 4 以 CuSO4溶液为电解 高温 质溶液电解精炼铜时 粗铜作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 精铜作阴极 Cu2 发生还原反应 较活泼金属 Al Zn Cu 在阳极被氧化 不活泼金属 Au Pt Ag 在阳极附近沉积 形成阳极泥 电解质溶液中 Cu2 向阴极移动 电解过程中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热能 5 据电池反应可知 Cu 作负极 电极反应为 2Cu 4e 2Cu2 则正极反应为 O2 4H 4e 2H2O 答案 1 cd 2 Fe3 取少量溶液 滴加 KMnO4溶液 KMnO4褪色 3 3Cu2O 2Al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 高考资源网 6 Al2O3 6Cu 高温 4 bd 5 4H O2 4e 2H2O 10 17 分 2013 原创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金属钒及其化合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 用 并被誉为 合金的维生素 为回收利用含钒催化剂 含有 V2O15 VOSO4及不溶性 残渣 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 回收率达 91 7 以上 部分含钒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物质 VOSO4V2O15NH4VO3 VO2 2SO4 溶解性可溶难溶难溶易溶 该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写出加入 Na2S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催化氧化所使用的催化剂钒触媒 V2O15 能加快二氧化硫的氧化速率 此过程中产生 了一连串的中间体 如图 1 其中 a c 两步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 该工艺中沉钒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 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 pH 影响外 还需要 控制氯化铵的系数 NH4Cl 加入质量与料液中 V2O15 的质量比 和温度 根据图 2 和图 3 试建议控制氯化铵系数和温度的适宜值分别为 解析 1 根据表格信息 V2O15 难溶于水 被亚硫酸钠还原成可溶于水的 VOSO4 离子 方程式为 V2O15 SO 4H 2VO2 SO 2H2O 2 V2O15 是催化剂 反应前后 2 32 4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依题意和物质转化图知 a 反应 五氧化二钒与二氧化硫反应生 成三氧化硫和四氧化二钒 c 反应 VOSO4在氧气作用下生成 V2O15 和 SO3 3 根据图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 高考资源网 7 像知 加氯化铵系数为 4 温度为 80 时沉钒率最大 答案 1 V2O15 SO 4H 2VO2 SO 2H2O 2 SO2 V2O15 SO3 V2O4 2 32 4 4VOSO4 O2 2V2O15 4SO3 3 4 80 11 17 分 2013 菏泽模拟 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锈蚀过程可以表示为 X 由两种物质 X1和 X2组成 且都由四种元素 构成 定性实验表明 X1热分解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而 X2热分解的产物不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但两者均有水珠产生 为了定量测定 X1和 X2组成 某兴趣小 组用如图实验装置对 X1和 X2分别做热分解实验 夹持装置已省去 实验结束后 硬质 玻璃管内均残留黑色固体 分别称重 装置 B 和 C 中的质量均增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是 2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时 对判断 A 装置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带来困难 为 解决此问题 要对 B 装置进行改装 B 应改为内装有 填试剂名称 的洗气瓶 判断反应完全的现象为 用经改装的装置 某同学进行正 确操作 最终得出的测定结果仍有误差 原因是 回 答一点即可 3 在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 重做 X1的热分解实验 测得装置 B 和 C 中质 量增重之比 m B m C 9 22 填 能 或 否 求出 X1的化学式 若能求出 X1的化学式 则化学式为 若不能求出 X1的化学式 此空不填 4 若测得 X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9 5 铜元素的相对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